收藏 分享(赏)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03246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7.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35页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模块 文化史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单元知识框架 主题线索 知识重点 单元主题: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及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两宋时期,程朱理学形成。它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实精神,开创出思想活跃的新局面。(2)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气象学、医学、农学、地学等领域领先世界;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都产

2、生过巨大影响。(3)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如诗词、小说、书法、绘画、戏曲等,异彩纷呈。这些作品,具有多元一体、多民族融合、吸收外来文明成果、雅俗共赏等特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和作者心声。考点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新考纲展示 知识系统整合 要点史料探究 高考教材连线 考点即时演练 最新考纲展示 最新考纲课程标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知识系统整合 整合知识 夯实基础 重点识记一、春秋战

3、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出现(1)背景:社会大变革,奴隶制逐步瓦解,封建制逐步形成。经济上: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瓦解。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思想文化上:出现 ,形成一些思想流派。(2)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井田制 分封制 私人讲学 思想解放运动 2.早期儒学 时期代表主张地位和影响春 秋孔 子(1)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统治者“”;“克己复礼”(2)教育:“有教无类”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首创私学,被尊称为“至圣”战 国孟 子(1)政治:“”;民贵君轻(2)伦理:主张“”儒家学派两位重要代表,使儒学体

4、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荀 子(1)政治:“”和“王道”,以德服人;“君舟民水”(2)伦理:提出“”以德治民 仁政 性本善 仁义 人之性恶 战国后期 3.道家(1)春秋时期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提出“”的政治主张;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都在不停地运动(辩证法思想)。(2)战国时期庄子: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 的;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4.法家:韩非子。(1)地位:战国末期 的集大成者。(2)主张:君主要 ,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3)代表阶级: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主张改革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愿望。5.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提倡节俭。道

5、 无为而治 相对 法家学派 以法治国 重点识记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背景(1)道家“”思想不能满足统治需要。(2)董仲舒把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以适应统治者统治的需要。(3)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4)发挥儒家仁政思想来解决现实问题。2.董仲舒的新儒学主张(1)提出“”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2)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学说。3.汉武帝推广儒学(1)政治:起用儒学家参与 ,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2)教育: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儒学垄断教育;长安兴办 ,郡县设立学校,儒学取得民间独尊的地位。

6、无为而治 法家 三纲五常 春秋大一统 天人感应 国家大政 儒家经典 太学 4.影响(1)积极影响: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统一,同时也限制了君权的过度膨胀,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局限性 结束了各种思想学派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阻碍了科技文化的进步,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考点小结 要点史料探究 研析史料 探究重点 要点一 先秦儒家思想 史料 孔子反对以俑殉葬,因为俑像人形,他愤愤地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的马棚失火,他先问是否有人受伤,不问马。这些思想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爱。高中历史选修【问题】

7、结合所学,指出早期儒家思想中体现材料观点的内容。【解答】(1)明问题,找条件:一要注意题目限制条件“早期儒家思想”,即先秦儒学;二要注意题目仅要求结合所学指出先秦儒学中体现“材料观点”的内容。(2)提信息,找关键:表明孔子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和关爱。表明孔子对人的生命的关注,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思想。表明孔子的立足点应是对统治者“爱民”的规劝。(3)联所学,找关联: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即提倡人与人互相关爱、尤其是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实行“德治”。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提出系统的“仁政”理论,为实现“仁政”,又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以此缓和社会矛盾,实现长

8、治久安。【提示】内容:孔子的“仁”;孟子的“民贵君轻”。【深化拓展】儒家思想的特点 1.注重道德修养:爱人、德政、孝悌、仁义礼智信等。2.注重血亲人伦: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3.注重民本思想:苛政猛于虎;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4.注重社会秩序:克己复礼、正名、齐之以礼等。5.注重现实社会:关注现实政治、伦理生活、具有理性精神。6.注重群体意识:重视并积极维护群体秩序与和谐,个人服从群体。7.注重开放意识:外儒内法、宋明理学(三教合流),具有很强适应性。汉代儒学 要点二 史料 汉武帝元光元年策试贤良诏问:(朕)永惟万事之统欲问大道之要,至论之极。(董仲舒)对曰: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

9、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班固汉书董仲舒传【问题】据材料概括董仲舒应对汉武帝“大道之要,至论之极”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汉代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儒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解答】(1)明问题,找条件:首先应明确前一小问中汉武帝和董仲舒探讨的话题是“永惟万事之统”的“大道之要,至论之极”,即维护国家统一的关键举措是什么?后一小问法、儒思想的地位变化是以汉代为界,即汉之前与汉之后相比发生的变化。(2)提信息,找关键:说明董仲舒认为维护国家统一应以教化为先。说明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

10、术”。(3)联所学,找关联:汉代,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改造儒学,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提示】主张:重视教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变化: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儒学被确立为思想的正宗,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深化拓展】汉代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1)思想内涵:汉代的新儒学将阴阳五行家、道家、法家思想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与改造了先秦儒学。(2)与当政者的关系: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秩序;汉代儒学则退而求其次,承认现实

11、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3)地位:先秦儒学虽然也是为统治者提供统治方法的政治和伦理学说,但毕竟是在野的、带有相当理想色彩和批评成分的学说;而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则完全是一套官方统治思想,它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2.联系: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上升为汉武帝时期的官方学说。高考教材连线 深化教材 对接高考 概念阐释 董仲舒的“大一统”理论 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12、他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要维护政治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其实就是以老庄的“天道观”、阴阳家的“五行说”来改造和发展儒家思想。这一思想以“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为基础,以维护和巩固专制集权为主要内容。它为汉武帝提供了施政依据,也使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考情分析】(1)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是近几年高考的主要考查方向。(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主要包括“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评价,特别是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是考查的重点。(3)汉代儒学成

13、为正统思想,是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逐渐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应把董仲舒的新儒学放在儒家发展的整个线索中来认识其突出地位。【高考体验】1.(2013年福建文综,14)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解析:A 本题以春秋繁露的材料为切入点,考查董仲舒的儒家思想。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内涵。材料中董仲舒强调“大富”“大贫”均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要“调均”,以实现

14、“上下相安”,据此判断A项符合题意。材料与“强制去富”“劫富”无关,排除B、D两项;材料内容从两方面阐释,不仅仅是济贫问题,排除C项。2.(2012年天津文综,12,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汉书董仲舒传(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董仲舒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思想来源角度概括其思想特征,从董仲舒的思想对儒家思想地位的改变角度回答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答案:(2)强调“大

15、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3.(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40,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卞孝萱等韩愈评传(1)结合材料一

16、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孟儒学主张仁政和民本思想以及教化,而汉代董仲舒改造了儒学,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提出“三纲五常”以巩固君权。答案:(1)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教材经典 (选自人教版)【命题素材】【考情分析】角度一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贡献。孔子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典例】(2014年山东文综,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

17、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解析:A 在孔子兴办私学之前,只有贵族子弟才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孔子招收的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就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主要反映了春秋时期教育领域的变化,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角度二 儒家思想的教化功能【典例】(2013年江苏历史,21,节选)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

18、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对伦理道德的影响。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信息归纳总结;第二小问注意答题角度限制“政治主张”。第(2)问,据材料二主要从家庭、宗族、乡里关系上归纳总结。答案:(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2)主要内容:家庭

19、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考点即时演练 实战演练 夯实基础 一、选择题 1.(2016白银摸底)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重礼敬德”的中华礼仪传统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孔子所说的“礼”在当时所起的主要作用是()A.维护了君主专制 B.巩固了宗法等级制度 C.确保了社会和谐发展 D.加强了思想控制 解析:B 孔子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这一时期并未形成君主专制体制,A项错误;孔子的“礼”主要是贵贱有序、等级森严,在当时所起的主要作用是巩固了宗法等级制度,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纷争的动荡时期,孔子的思想并未确保社会的和谐发展,C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上出现了百家

20、争鸣的状态,所以孔子的思想并未起到加强思想控制的作用,D项错误。2.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把战国时期某思想家的思想称之为“相对论”。该思想家及其思想最有可能是()A.孔子的“中庸论”B.墨子的“交相利论”C.庄子的“齐物论”D.荀子的“天行有常论”解析:C 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齐物”和“齐论”合在一起就是“齐物论”。“相对论”是指空间和时间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静止不变的,所以庄子的“齐物

21、论”可以称为“相对论”,故C项正确;A、B、D三项思想均不能体现“相对论”。3.(2016漳州月考)韩非认为:“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体现中央集权思想 B.符合现代法治理念 C.加强地方行政管理 D.服务君主专制统治 解析:D 材料大意是说英明的君主不会让他的臣子不受法律的约束,不会让法律特殊关照他的臣子。这体现了韩非所说的“法”要有权威性、公正性,针对臣民,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是韩非对“法”的认识,故A、C两项错误;韩非法治观念还不具备现代法治理念,故B项错误。4.(2015濮阳一模)“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

22、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墨家 D.墨家、道家 解析:B 重视“礼法”的为儒家,而“尚功用”“重视俭约”主张“兼爱”忽视等级差别的为墨家,故B项正确。5.(2015郑州二模)汉书严助传记载:“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材料表明汉武帝时期()A.选官权控制在地方手中 B.任用儒生参政加强皇权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D.贤良是选官的主要标准 解析:B 汉代贤良对策最终选择权在中央手

23、中,A项错误;材料中谈到由于严助对策表现很好,被汉武帝提升为中大夫,后来汉武帝又多次通过举贤良对策的办法获得了很多人才,而后(宰相公孙弘)又开东阁,招揽了很多有才学的人来谋议国家大事,朝觐奏事,讨论出很多对国家有利的事,可见材料反映汉武帝任用儒生、重用儒生、让儒生来参政议政,从而达到加强皇权稳定统治的目的,B项正确;材料没有谈到儒家思想在当时的地位,C项错误;汉武帝时选官的主要途径为察举制,举贤良只是一种特殊形式,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 6.(2016南京调研)关于人性与道德的论述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皆有不忍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

24、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 材料二 董仲舒从天人相副说出发,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圣人之性”者与“斗筲之性”者,一为天生的善,一为天生的恶,无可改变,惟“中民之性”者可经教化而为善。张世英儒家与道德在基本 人权平等前提下容许差等之爱(1)结合材料一概括孟子关于人性论和道德观的基本观点。(2)依据材料二,董仲舒对人性论看法与孟子有何差别?董仲舒这一思想的理论依据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解析:第(1)问,材

25、料中“人皆有不忍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等信息反映出孟子在人性论方面宣扬性善论,认为人皆有四心,材料中“仁之端也”“义之端也”“礼之端也”和“智之端也”等信息反映出孟子在道德观方面提出仁、义、礼、智。第(2)问,根据材料中“董仲舒从天人相副说出发,提出了性三品说惟中民之性者可经教化而为善”等信息可知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说”,将人性分为三等,认为只有“中民之性”可教化为善;根据材料中“董仲舒从天人相副说出发”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其理论依据为“天人合一”学说;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其根本目的是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答案(1)观点:孟子宣扬性善论,认为人皆有四心;提出仁、义、礼、智的道德观。(2)差别:提出“性三品说”,将人性分为三等;认为只有“中民之性”可教化为善。依据:“天人合一”学说。目的: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点击进入考点巩固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