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总结 通史坐标 问题整合 学科素养 问题整合 中西对比 阶段特征 1.专题整合: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文学和艺术(美术、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1)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工商业的发展,经济上的进步导致技术的进步;政治上大多数国家的资产阶级尚无力量推翻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王权的庇护以发展自己,而国王要依靠资产阶级来削弱贵族势力,并推行重商主义扶持资产阶级,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的妥协造成了文学艺术的封建色彩。此时欧洲文学艺术流行的是古典主义潮流,它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律性、追求完美和谐的形式。(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该时期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革命正在加紧进行,工业资产阶
2、级的力量也壮大起来;18世纪末法国在革命时代的到来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确立后,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激进运动相对应的是文学艺术领域的浪漫主义的兴起和发展。(3)19世纪30年代后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即将完成,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批判现实主义开始取代浪漫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主流。2.阶段特征: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1)16世纪以前:中国独自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具有首创性、全面性、经验性、实用性、连续性与本土化等特点。(2)16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来华传教士带来了欧洲的天文学、数学、力
3、学以及火器与钟表制造等技术,但在本质上并未对中国传统科技形成冲击。(3)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在西方列强侵略下,先进的中国人重视引进西方科技,如林则徐和魏源、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等,对近代中国科技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4)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受“冷战”形势的影响,中国一度大规模引进苏联的技术和设备,重点建设国防工业与发展科学技术。后来,坚持自力更生、攻坚克难,在核技术、航天技术、计算机及生物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5)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实行对外开放、“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我国科技进入了由“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过渡的发展阶段,在载
4、人航天、计算机等领域处于世界先进行列。3.通史综合: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西方列强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出现。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冲击着中国封建思想文化,诱导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洋务企业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思想上推动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在经济上,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在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加紧侵略中国边疆及邻国,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5、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3)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敌视、封锁,加上当时国内政治经济上的“左”倾错误的干扰,致使中国一度与世界科技潮流失之交臂,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与前两次不同的是,在当时极端困难的国内国际背景下,中国科学家在原子能、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与世界同步的重大科技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打开国门,积极引进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与管理方法,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极大地推动了
6、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学科素养 突破方法 提升素养 专题综合性问题分析能力【典型例题】(2015年北京文综,41,节选)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成果,预示世界发展方向。1962年世博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美国随即提出阿波罗登月计划。1962年,在西雅图举办了主题为“太空时代的人类生活”的博览会。(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国际政治背景;列举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取得的航天成就。【思维过程】1.明立意:本题考查美苏争霸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航天科技成就。2.用所学:(1)20
7、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两者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都展开争霸斗争。(2)1970年,“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顺利地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送入太空轨道,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乐曲随着卫星响彻宇宙,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从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在经过4次无人飞行成功试验后,于2003年10月15日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成功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3.获信息:注意材料中的时间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结合当时的国际局势可知,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展开冷战争霸;随着加加林成为第一
8、个太空人,美国也提出了登月计划,说明两国之间开展军备竞赛,把人类推进到“太空时代”。根据题目中的时间信息“20世纪60年代以来”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所取得的主要航天成就。答案:政治背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太空军备竞赛。我国航天成就:人造卫星;长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探月工程;宇宙空间站。(答出三项即可)【方法讲解】专题类试题是围绕着一个主题设问的命题形式,相对于以前的高考,此类试题有所减少,但是,仍然是命题的主要形式之一,是考查学生综合探究问题能力的主要载体。解答此类试题:(1)要确认主题的内涵,这些主题一般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也就是主题体现社会的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党
9、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2)此类试题的设问一般层层加深,从易到难,学生只有搞清楚各问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正确、全面地解答试题,合理地分配答案。(3)此类试题一般要求学生归纳试题的发展趋势,这些趋势性答案一般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这是此类试题必须遵循的原则。【针对训练】(2015湛江调研)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 年代 科技发明(件)中国科技发明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17 38%公元4011000年 45 32 7
10、1%13 29%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29 43%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453 96%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丁建宏德国通史 材料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11、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史中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指出1619世纪中国科技落伍的根本原因。(2)据材料二说明德国此时发展科技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 背景。(3)据材料三,列举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结合所学,分析其 原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变化”,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1500年以前,我国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的比重超过一半,而1500年以后,我国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的比重明显降低,且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由此可得出是从世界领先到落后于世界;第二小问注意审题,题干要求回答“根本原因”,联系所学知识可得出是腐朽的封
12、建制度的阻碍。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和“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等信息归纳。第二小问背景抓住材料二中的时间“19世纪70年代”,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中四个省略号之前的内容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开放、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教兴国等角度分析原因。答案:(1)变化:从世界领先到落后于世界(或从世界领先到逐渐衰落)。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2)措施:建立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学习外国先进技术。背景:德国完成统一;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3)成就:“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探月之旅成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原因: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经济迅速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点击进入检测试题点击进入必修三综合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