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质量检测(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天下六合铸就大秦瑞气,巨星陨落化为一声叹息。你长袖一挥,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报怨。你诀世一去,良将劲弩不见当初豪气,金城千里尽失昔日威严。万世霸业,竟从内里崩溃,千古功过,任由世人评说。”材料称颂一位我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他是() A周武王 B秦始皇 C唐太宗 D康熙帝解析:选B从材料中的“天下六合”“大秦”可判断是秦始皇。2唐太宗自评:“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这段话体现唐太宗的统治思想是(
2、)A“存百姓” B知人善任C济世安民 D轻刑薄赋解析:选B材料意思是国君多厌恶正直之士,或明或暗地诛杀无辜,没有哪一代不是这样;我即位以来,正直之士并肩立于朝廷,不曾贬退、责罚一人,故B项正确。3唐太宗曾经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法,轻徭薄赋B广招贤才,知人善任C让庶族地主获得晋身仕途之道D实行各民族和睦的政策解析:选A材料体现了唐太宗“心存百姓”的思想,认为国家长久必须心存百姓。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法,轻徭薄赋,休养生息。4封建史学家描述“贞观之治”时说:“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
3、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斗米三四钱此皆古昔未有也。”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史学家对“贞观之治”有夸大溢美之词B反映出唐太宗不拘一格的用人之道C说明唐太宗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D客观公正地反映出“贞观之治”的真实面貌解析:选A由题干材料可知描述的“贞观之治”有些夸张,如“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空”等。5贞观元年,唐太宗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这说明唐太宗()尊重法律的独立性认可皇权有限主张法权高于皇权重视法制建设A BC D解析:选C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法律实际上是皇帝意志的一种体现,故错误,排除含有的选项即可。6康熙二十一年(168
4、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面对郑氏集团的请求,康熙帝采取的举措是()A封土赐爵,接受朝贡 B御驾亲征,攻占台湾C设台湾府,中央管辖 D订立盟约,划定疆界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拒绝了郑氏集团的请求,并派施琅收复台湾,并设台湾府,隶属与福建,故C项正确。7下列属于秦始皇与康熙帝共同功绩的是()A巩固国家统一 B废除分封制度C抗击外来侵略 D建立交通网络解析:选A秦始皇采取统一文字、度量衡,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等措施巩固国家统一,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噶尔丹叛乱,抗击沙俄,巩固了国家统一,故A项正确。8面对沙俄的“无故犯边剽劫人口,抢
5、掳村庄”,康熙帝的反应是()A平定三藩之乱 B重新统一台湾C平定噶尔丹叛乱 D收复雅克萨之战解析:选DA、B、C三项都是对边疆的叛乱或分裂问题的解决,D项是反击沙俄。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疆,大王之贤,由灶上骚(扫)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二宗室大臣议曰:“诸侯人来仕者,皆为其主游间耳,请一切逐之。”于是大索,逐客。客卿楚人李斯亦在逐中,行,且上书曰:“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谓藉寇兵
6、,赍盗粮者也。”王(嬴政)乃召李斯,复其官,除逐客之令。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始皇帝在王翦要求统军60万灭楚时,李信自言只需20万灭楚时,始皇帝任用李信;当李信进军楚国受挫时王翦继续要求出兵60万,秦始皇也是诚恳地回复他“为听将军计耳”。李育华、王向辉浅谈秦始皇的文化开明政策材料四政治方面的人才有李斯、蒙毅,军事方面的人才有王氏、蒙氏父子,外交方面的人才有郑国、监御史禄,法律方面的人才有李斯、赵高。在七十位博士中也有来自各家各派的人才,并不偏重于一家一派。就连民间经济人才乌氏傈、巴寡妇清,嬴政都给了他们很高的待遇。即使敌人阵营中的人原来要杀掉的郑国也被继续留任,完成预定的水利工程,重用魏国的军
7、事家尉缭,让其掌管军队,征伐他国。摘编自范双杰、黄栋涛试论嬴政的用人之道(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即位前后所面临的社会状况。(3分)(2)据材料二,概括李斯反对“逐客”的理由。对此,秦始皇的态度是什么?(4分)(3)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秦始皇在用人过程中体现的品质和特点。(5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用人之道的积极作用。(3分)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的用人政策。第(1)问,根据材料一“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分析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却宾客以业诸侯”分析回答;第二小问,根据“王(嬴政)乃召李斯,复其官,除逐客之令”回答。第(
8、3)问,寻找两则材料中的相似点信息,材料中都提及知错就改的例子,据此作答;其特点可以从其积极的做法方面归纳。第(4)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答之有据即可。答案:(1)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不断;秦国强大,渴望统一。(2)理由:逐客会壮大敌国的力量。态度: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废逐客令。(3)品质:知错就改。特点:唯才是举;善于用人;能听进谏言。(4)有利于强大秦国,实现统一;有利于巩固统治(创立中央集权制国家)。10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封建盛世时的杰出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
9、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资治通鉴卷192,唐记八,武德九年十二月材料二 夫圣代之君,存乎节俭。富贵广大,守之以约;睿智聪明,守之以愚。不以身尊而骄人,不以德厚而矜物。茅茨不剪,采椽不斫,舟车不饰,衣服无文,士阶不崇,大羹不和,非憎荣而恶味,乃处薄而行俭。故风淳俗朴,比屋可封,此节俭之德也。 (唐)李世民帝范崇俭篇(1)材料一中,“上”认为“止盗”的根本出路是什么?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强调“节俭之德”的根本目的。(7分)(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唐太宗个人与“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内在关系。(8分)解
10、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的信息来归结“出路所在”;从维护统治角度分析其根本目的。第(2)问,结合材料从唐太宗统治策略以及个人品质等推动“贞观之治”局面出现角度思考作答。答案:(1)出路: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目的:维护封建专制统治。(2)关系:唐太宗励精图治,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推动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
11、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欧阳修新唐书材料二康熙皇帝曾说:“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自汉、唐、宋至明,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心如我朝者,未知有也。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清朝民族政策解读(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做法。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7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熙帝对蒙古的基本政策及其民族政策的进步性。(4分)(3)综上材料并
1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太宗、康熙帝的历史地位。(4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列置州县”“以其首领为都督”“号为羁縻”等关键词中概括其做法;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有利于巩固统治等方面进行评价。第(2)问,从“乱则声讨,治则抚绥”中概括其政策,从多民族的巩固与发展中分析进步性所在。第(3)问,从各自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功绩中概述二人的历史地位。答案:(1)做法:坚持民族平等;武力与怀柔并用;重用少数民族首领;实行羁縻政策。评价: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形成中华文明多元化局面。(2)政策:乱则声讨,治则抚绥。进步性: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3)大
13、唐盛世的奠基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始皇)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史记 材料二贞观二年,诏停周公为先圣,始立孔子庙堂于国学,稽式旧典,以仲尼为先圣,颜子为先师,两边俎豆干戚之容,始备于兹矣。是岁大收天下儒士,赐帛给传,令诣京师,擢以不次,布在廊庙者甚众。贞观政要崇儒学材料三(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幸曲阜,诣先师庙,行三跪九拜之礼。东华录(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三位帝王对儒学的态度与措施。(9分)(2)如何认识三位帝王对儒学态度的差异?(6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皆坑之咸阳
14、”的信息可知秦始皇打压儒学,“焚书坑儒”;从材料二中“始立孔子庙堂于国学,以仲尼为先圣,颜子为先师”的信息可知唐太宗崇儒尊孔;从材料三中“诣先师庙,行三跪九拜之礼”的信息可知康熙帝崇尚儒家文化,祭拜孔子。结合材料联系所学分析其措施所在。第(2)问,可从儒学本身以及统治者的态度两个方面来分析。答案:(1)秦始皇:打压儒学,“焚书坑儒”。唐太宗: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康熙:崇尚儒家文化,亲自祭拜孔子,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2)认识:儒学在秦代更多体现保守一面,在唐代、清代则经过自我调整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所以统治者对其态度不同;无论统治者对儒学态度如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封建君主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