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世家学案班级 姓名 学号 预习日期 月 日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与常见虚词的用法,疏通课文,成语典故。2通过文章所述事迹了解孔子性格特点及其高尚人格。孔子好学、乐学、善学的精神;孔子坚持原则、信念坚定的高尚人格;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3了解孔子的影响和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学习重点:1学习课文中的文言字词2学习孔子好学、乐学、善学的精神;孔子坚持原则、信念坚定的高尚人格,了解孔子的性格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学习难点:深切感受到他的为人,感念他的孜孜不倦,了解他的博学多才,认识他“一以贯之”的人格和坚持自己理想主张决不放弃的精神。课时安排:2或3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
2、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作了巨大贡献。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以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对孔子世家(节选)的学习,对孔子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1)正音陬( ) 纥( ) 圩( ) 畜( )蕃息 韶( ) 未得其数( ) 几( )然而长 辟( )席 城父( ) 愠( ) 兕( ) 稼( )穑(s) 韦( )编三绝 景行( )行(
3、)止(2)断句:用“”标明断句。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夫道即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2感知内容,理清结构师: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比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形象和精神风貌。问:这篇文章写了孔子的哪些经历? 问:根据这些经历,我们可以把文章大致分成几个部分?说说这么划分的理由。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六部分( ):三、研读文本,走近孔子 (一)研读第一部分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句(1)通假
4、字: 由是反鲁( )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 )(2)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先宋人也,曰孔防叔(先: ) 祷于尼丘得孔子(祷: ) 字仲尼,姓孔氏(仲: ) 及长,尝为季氏史(尝: ) 尝为季氏史,料量平(料: 量: 平: )(3)词类活用 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4)特殊句式 其先宋人也( )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 )2问题探究课文第二段主要概括介绍了孔子一生的从政情况,作者把自己的认识评价与客观的叙述有机融合在一起,在这段简短的介绍中,流露出作者对孔子怎样的评价? (二)研读第二部分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句 (1)通假字: 师襄子辟席再拜( ) 几然而长( ) (2)重点
5、文言实词释义 请与孔子适周(与: 。适: ) 仁人者送人以言( ) 窃仁人之号(窃: 。号: )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毋以有己: ) 弟子稍益进焉(稍: 益进: ) 与齐太师语乐(语: ) 眼如望羊(望羊: ) 师襄子辟席再拜(再拜: ) (3)词类活用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 )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 )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 ) (4)特殊句式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省略句)2问题探究(1)“适周问礼”中,表现了孔子怎样的精神?如何理解老子送给孔子的一段话?(2)课文第五段写了孔子在鲁学琴的经历,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学习过程? 四、课堂小结 这一课时学习了课文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初知了孔子的一些情况:孔子的身世和从政经历,以及孔子好学、乐学、善学的事迹。至于孔子的其它情况,留待下一节课了解。 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自主积累611自然段的文言字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