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框题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二、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第十八课时)课堂探究:(1)谈谈你对易传这句话的理解。(2)想一想,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探究提示:(1)易传这句话揭示了自然界运动的规律性。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什么是运动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3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课堂探究:(1)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 (2)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探究提示:设置这一探究栏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究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弄清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1)不能。 (2)没有。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载体,原子、离子等是化学运动的载体,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载体,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载体,人脑是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总之,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教材引用恩格斯的名言深刻揭示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即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
3、不可分割。离开运动谈物质,或者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课堂练习:1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观点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与运动关系的理解。毕尔生认为“万物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慧能和尚把“风吹幡动”归因于“心动”,二者都否认了运动的主体是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运动观。2物质和运动
4、的辩证关系是(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C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D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和运动的关系,A、B、C项都是片面的,故选D。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课堂探究:(1)世界上有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2)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请你分析一下,这句话错在哪里? 探究提示:教材设置这一栏目的目的是引导我们深刻体会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没有。 (2)此观点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大雁塔和故宫处于相对静止之中。(1)静止的含义。 辩
5、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这一问题是本课的难点之一。这是因为,学生容易把握形象思维,但缺乏辩证思维能力。对于事物是什么,不是什么容易区分;但对事物既是什么,又不是什么,样,又不这样,则难以理解。如运动就是运动,静止就是静止。对静止是运动的状态就难以理解,不易接受。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肯定物质永恒运动的前提下,并不
6、否认物质世界存在着状态,但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具体分析如下: 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绝对性是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一切物质都自始至终贯穿着运动。运动是由物质内部的固有矛盾推动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也就是说,静止不是绝对不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不显著的运动,因而是相对的。静止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就特定的运动形式而言,某种事物在一定的空间之内,不具有某一特定的运动形式便是静止。例如坐落在地面上的高楼,相对于地面没有发生位置移动;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相对于座位,
7、身体在一定时间之内保持静止状态等。 其二,就事物的性质而言,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虽然仍属于量变阶段,但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暂时具有质的相对稳定性,从而就显示出静止状态。例如人在其一生的几十年中,尽管由儿童一少年一青年一中年一老年不断变化,但由于仍是处于他本身,所以,这个人在死亡之前是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此处,教材在“相关链接”栏目中批判了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如克拉底鲁的“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在“专家点评”栏目,批判了将相对静止绝
8、对化,从而导致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静止论,如“飞矢不动”说。 课堂探究:想一想,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 探究提示:欧布里德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 课堂练习:“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问断的变化之中”。这句话是说( ) 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 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联系 A、 B、 C、 D、答案:D 解析:“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既承认了相对静止,又承认了绝对运动,既静又动的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现象。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第十九课时)1规律的普遍性。 课堂探究
9、:人类根据什么发现并制造出新的元素? 探究提示:教材设置这一栏目,旨在引导我们深刻体会规律的客观存在,从而激发我们探索规律的兴趣。人类是根据元素变化的规律,即元素周期律发现并制造出新元素的。(1)规律的含义。 首先,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联系。 作为事物发展规律的联系,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于事物的,也不是人的主观意识赋予事物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 唯心主义者否认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把规律看成是外部力量强加给事物的东西。有的唯心主义者宣称,规律是“客观精神”外加给事物的。他们所说的“规律”其实不过是“天命”和“神意”的代名词而已。还有的唯心主
10、义者认为规律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他们说自然界原本是一团乱麻,毫无规律,是“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这样自然界才有了规律。这些观点显然都是不对的。引力规律既不是“客观精神”的产物,也不是牛顿为自然界立的“法”,在牛顿发现它以前,它就一直在自然界客观地存在着,并以不可抗拒的力量起着作用。 其次,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本质联系。 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形式也是无限多样的,有现象之间的联系,也有本质之间的联系。并非一切联系都是规律,作为规律的联系,不是浮现在事物表面的现象的联系,而是隐藏在事物现象之中的本质的联系。本质联系是相对于非本质联系而言的,它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是对事物的存
11、在和发展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并贯穿于事物整个发展过程,而区别于事物外部的、表面的、现象的联系。 再次,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有的联系是必然要发生的确定的联系,有的联系是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联系,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偶然的不确定的联系。规律就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联系。只有事物变化发展中的确定不移的、必然如此的联系,才能成为规律。 规律是本质的联系,不是现象的联系。但规律和它的现象是密切相关的。规律是现象中稳定的、深刻的东西,它深藏在事物的内部;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规律要通过现象来表
12、现,现象和规律统一在同类事物中。现象是人们认识规律的向导,人们只有认识了现象,借助抽象思维才能揭示规律。 最后,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稳定的联系,而不是多变的,易逝的联系。(2)规律是普遍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教材引用苟子的名言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都具有规律性。 课堂练习:“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表明( )A宏观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自然界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C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D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有规律的答案:B 解析:题干的中心意思主要
13、反映了自然界的事物的变化发展有着确定不移的;规律,故选B。 2规律具有客观性。 课堂探究:(1)“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 (2)焦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提示: (1)“永动机”无法制造出来,是因为这一设想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从一开始就是不科学的。 (2)焦耳成功启示我们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1)规律的客观性。就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二是指规律是否发挥作用,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
14、在着。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时,规律就必然起作用。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时,规律就不起作用。(2)规律具有客观性,还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造或消灭仍然在起作用的规律,规律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3)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规律的必然联系,说明它是铁的法则,具有强制性。人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能同规律背道而驰,否则,就一定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的不可违抗性有力地证明了规律是客观的。
15、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课堂练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矛盾具有普遍性答案:A 解析:B、c、D项不符合题干的要求,故选A。3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1) 人能够认识规律。如: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发现客观世界中纷繁复杂的化学元素是有规律的,从而发现了它们变化的周期律;人们还从眼花缭乱的商品交换中,运用抽象思维发现了价值规律;马克思更是对大量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抽象分析,认识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16、2) 人能够利用规律。历史上有“草船借箭”“庖丁解牛”的典故,也有古人修筑都江堰的创举,更有今人“飞船上天”“三峡工程”的奇迹。这些都是人们利用规律、造福人类的典范。人们对规律的利用体现在两方面: 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如“草船借箭”“庖丁解牛”、预测彗星的回归、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等,这些都是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从而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取得预期目的的典型事例。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如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们利
17、用规律、造福人类的杰出典范。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并不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 课堂探究:(1)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利用,能否被看作是改变或创造规律?(2)请举出人类利用客观规律为自己造福的实例,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探究提示:(1)不能。 (2)参见本栏目前面关于“都江堰”的论述。 课堂练习: 2003年8月29日凌晨,火星与地球进行了6万年一次的最亲密接触,许多文爱好者有幸目睹了这一天文奇观。据科学家推算,火星和地球下一次如此亲接触,估计要在2287年,也就是284年后的8月。上述事实说明( ) A、火星大冲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现象 B、火星大冲的出
18、现并无规律可循 C、人类终于完全认识了火星大冲现象 D、人们对火星大冲及其规律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 答案:D解析:A、B、C项错误,故选D。 本课小结:本课先从自然界的物质性人手,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又是运动的,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运动又是物质的运动,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和静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而静止是相
19、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物质的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尽管规律是客观的,但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并且能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具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本课板书设计: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的含义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静止的含义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要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和物质形态的区别和联系物质的含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探 究 世 界 的 本 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