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48分)在每小题下面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大街小巷叫买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上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城市A.唐朝前期的长安城B.北宋开封城C.清朝临安城D.元朝大都城2、秦220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废除分封制,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于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制从秦朝正式实行后,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和调动,加强了中央集权,影响了中国的整个封建皇朝。材料强调的是A.郡县制的推行创新了中央到地方的直线管理模式B.郡县制的核心是皇权专制C.建立在地域划分的基础之上D.在郡
2、县制的基础上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3、的推行是古代中国从奴隶社会跨入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使得中国第一次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中央政府的地位第一次被真正重视。指的是A.分封制 B.井田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4、列宁在一个阶段主张建立排斥商品和货币的生产合作社,实行以生产合作为主的共耕制(类似于我国的人民公社);在一个阶段主张建立的是以承认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私人利益为基础的、主要在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合作社。这是因为A.十月革命后俄国社会经济危机始现B.受国际工人运动高涨的影响C. 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的需要D.资本主义的新变和人民资本化的涌现5、据美国统计,19911994年,最富有的美
3、国人平均收入增加了21%,而低收入者几乎没有增长。另据统计,1980年美国企业首席执行官的平均收入与工人平均收入之比为42:1,到1999年这一比率扩大为419:1,上述现象主要表明当代美国A.劳资矛盾尖锐 B.贫富分化加剧C.劳动者的素质不断降低 D.经济的发展没有给低收入者带来利益6、1942年5月前后,日军曾提出要“合作经营”无锡申新三厂和茂新二厂,或签订租约租用这两家工厂,荣德生都严词拒绝;日商丰田纱厂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也不答应。他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下列有关材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上海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B民族企业
4、要想发展,必须完成反帝的任务C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D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7、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B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D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8、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
5、明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9、下列观点中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B.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易就,二者行斯强也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D.当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10、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臣交祸之据,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绵祸八十年臣窃观近世万国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由来,迹其乱祸虽无道已甚,而时势所趋,民风所动,大波翻澜,回易大
6、地,深可畏也。”下列各项,不符合康有为本意的是A.认为君主专制的官僚体制导致君臣交祸B.认为万国行立宪之政是世界潮流C.认为用革命暴力来改变政治制度会引发祸端D.认为法国革命推动了各国的政治改革11、有学者指出,继20世纪某个年代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那些人而来的是这么一群人,他们唯一的避难是艺术、酒精或毒品;在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社会中,这些作家的主要题材是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这一评论A描绘了作家对浪漫主义的向往B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C揭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D反映了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否定12、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
7、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A中共“一大”纲领 B中共八大决议C共同纲领 D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13、“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也许是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与此相符的历史现象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C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 D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14、1953年选举法规定实行“同票不同权”,即城市选民每10万人可选1名全国人大代表,而农村选民则每80万人才可以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规定的目的是A.推动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B.明确工人阶级对国
8、家的领导作用C.为三大改造提供法制保障 D.促使农村尽快开始城市化进程15、2016百度世界大会9月1日在北京开幕,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会上发表演讲。在演讲中,李彦宏以“互联网下一幕”作为开场白。李彦宏表示,当中国的7亿网民都用上智能手机,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不能靠人口红利来驱动了。李彦宏指出,互联网的下一幕,就是人工智能。过去五六年,百度对人工智能的技术投入非常大。下列有关互联网和手机的说法正确的是1973年4月,世界上第一部民用的手机问世智能手机的出现和逐渐普及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1990年发明了互联网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5年在美国诞生A. B. C. D.16、右图是
9、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赴校证,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A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B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C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D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影响二、材料题(52分)本题共三大题,附有一题可供选作的附加题,考生答题时请注意史料结合,规范作答。17、(16分)“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百年大业,教育为本。阅读材料,完成练习。材料一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古罗马教育家昆体
10、良(3595年)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培养演说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他还认为,完美的演说家“不能仅有超群的演说天赋,还要有完美的品格”“能尽公民之义务,能在公私事务中完成使命,能以忠告引导国家,能以立法奠定其雄厚基础”。(1)阅读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和昆体良教育主张的相同点。(4分)材料二严复认为:“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1912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同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19
11、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8分)材料三人文教育是欧洲教育的传统。19世纪,英国知识界对教育的内容展开争论。一派认为,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内容,它是文明的基础和核心,是国家富强之所在。教育不能只培养绅士,而是要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但科学在教育中几乎
12、没有获得应有的分量。另一派则认为,古典人文科目(语言、文学、哲学、历史、数学等)仍然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文教育不仅追求纯粹知识,还是人类实现美、快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类似的争论在近现代很多国家都发生过。(3)概述这一教育争论在英国出现的时代背景。(4分)18、(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都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载自1854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材料二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
13、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日本大陆政策史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自条约缔结以来”指什么条约?(1分)材料一中的哪些文字最能反映英国“修约”要求?(1分)修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2)梁启超说:“盖19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点具体说明理由。(12分)(3)指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最大的影响。(2分)19、(18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14、:材料一: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历史上,故宫基本格局主要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建筑高大森严,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内廷建筑建筑则庭院错落,自成体系,富于情趣。前朝后寝,分工明确,不得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
15、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材料三:美国总统与议会议员均由选举产生。美国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员组成的国会。每州众议员人数与该州人口成正比,任期二年。国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宣战权等。(2)依据对材料三的理解,概括说明材料二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哪些宝贵经验?材料三与材料二中两种民主制度在表现形式上有何不同之处?材料四:在西方民主制度下,国家大事的通过与否决的方式不一样,决策机构各国也不尽相同,反映了西方政治决策系统的差异性。(3)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6、1840年,英国要发动对清朝的鸦片战争,决策机构(决策者)是哪个?理由是什么?1914年,德国对英法宣战。决策机构(决策者)是哪个?理由是什么?材料五:据华商报消息: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最近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账报销。这枚印章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公章”。(4)材料五中“史上最牛公章”“牛”在何处?选作:附加题(10分)20、长期以来,传统中国是专制国家这个说法作为不证自明的论断被大多数人
17、接受。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侯旭东在其文章中国古代专制主义说的知识考古中对“专制”说的产生、传播过程进行了考察,重新思考自近代以来流行中国的“专制”说。(10分)材料 长时间以来,我们都认为中国自秦代以来即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这是中学教科书就已形成的“常识”。这个“常识”清末就开始在国内传播,初步形成于民国时期。1904-1906年分三册出版的夏曾佑著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涉及秦以后的很多问题,都使用了“专制”或“专制政体”的说法。此后,不少历史教科书都有类似的表述。新旧历史学家、社会史家已公认秦代是中国专制政体发轫的朝代。而由秦以后,直到现代化开始的清代,其间经历二千余年的长期岁月,除了
18、极少数的场合外,中国的政治形态并没有了不起的变更,换言之,即一直是受着专制政体官僚政治的支配。说是“公认”一点也不错。当时唯一持不同看法,且站出来唱反调的是钱穆。目前所见,至少从1939年起,钱先生就反复撰文批驳这种看法(见于他的国史大纲、1941年10月在思想与时代发表的中国传统政治与儒家思想、1945年3月发表在东方杂志的中国传统政制与五权宪法等),认为称中国传统政治为“专制”是“自鄙”,在他看来,中国的政权属于“信托政权”,后来还提出其他不同的说法,如“士人政府”,甚至“民主政体”等,不过,钱穆的说法一出,就遭到来自不同阵营的萧公权、胡绳的批驳。 “专制政体”(despotism)概念是
19、西方政治学上一个对政体进行分类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这个概念为近代中国推翻清朝的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现在之所以要回过头去进行“知识考古”,挖一挖这个概念生产、传播的过程,是因为这个概念以及秦代以来是专制政体的论断已经成为学界研究不证自明的前提,也是广大国民评判历史的一把不言而喻的重要标尺。这是它带来的最大危害。有一故事,略可见“专制说”的影响,也可说是危害。钱穆师友杂忆中回忆说:上个世纪30年代初,他在北大历史学系教书,想开设中国政治制度史,系主任不同意,“大意谓中国秦以下政治,只是君主专制。今改民国,以前政治制度可勿再究”,钱穆反复争取,才获准开设。发现其中问题多多
20、,最关键的是当时接受这一论断时,根本没有时间与精力去进行思考与研究,出于革命的需要,如获至宝,当作公理而接受下来的,而在西方这一说法的产生,也不是什么经过认真研究后得到的结论。是先有结论,后找材料,论证的程序上存在问题。(节选自腾讯网2016年5月30日中国古代是君主专制国家吗)请回答:分析了“专制”概念与论断的来龙去脉后,对此,你觉得我们应该秉承什么态度去看待“专制”这个论断?如何理解从西方的角度看中国知识分子接受“专制”说是一种“自我东方化”。参考答案选择题(48分)1、B 2、A 3、D 4、C5、B 6、A 7、D 8、D 9、A10、A 11、B 12、C 13、B 14、A15、C
21、 16、D材料题(52分)17、(16分)(1)相同点:教育的主要对象不是全体民众;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重要方式;教育要培养品德高尚的人;人才要为国家服务。(2)特点: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不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发展。分析:清末思想家提出,人才培养的标准以西方的自由、平等理念为核心;这一主张一度成为中华民国的教育宗旨。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方针强调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后,强调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全面发展的人。(3)时代背景: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发展;理性主义的发展。18、(18分)(1)条约: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1分)要求:“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
22、,而感到许多失望。”(1分)根本目的:英国要进一步强占中国市场,掠夺原料。(2分)(2)当时双方实力差距不大,但中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政治方面: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经济方面: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军事方面: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8分)(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2分)19、(18分)(1)皇权专制、等级森严;中央集权。(2)法制基础之上的选举制、任期制、集体领导的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材料二表现形式是直接民
23、主;材料三表现形式是间接民主(代议制)。(3)议会。理由:议会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力中枢。皇帝。理由: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元首是皇帝,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但皇帝有权任命首相。(4)体现创新性:将公章一分为五;暗含分权制衡原则;尊重民意,体现公平,使权力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答出其中两点即可)附加题(10分)看待:我们现在需要把这个论断放在一边,重新回归史料,去归纳中国古代政治运作的情况,重新考虑中国古代的政体该如何概括,不应陷在西方的政体概念中无以自拔。尽管新的研究无法摆脱立场与前提,观察角度一定会各有不同,但只要对自己的立场与角度有足够的自觉,便可以更加贴切地把握过去。当然,秦以下的王朝史二千多年,要作的工作很多,需要的时间一定不会短,耐心必不可少。我也在朝这方向努力,不过,到现在也还不能说有什么成熟的答案。理解:西方人将中国视为专制帝国,是一种东方主义的描述,是一种曲解,中国知识分子不加分辨就接受这一论断,实际是在替西方人宣扬东方主义学说,属于自我矮化与自我贬低,即我说的“自我东方化”。这是近代以来以进化论为标尺,以西方为参照,强调传统/现代二分,将中国过去视为传统与落后的一个极端例子。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