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点强化练(三)一、选择题位于浙江南部的江郎山是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的组成之一,其主要的景观三爿(pn)石(图甲)为墙状或塔状的孤峰,呈“川”字排列,形成过程如乙图所示。读图,回答1、2题。1.三爿石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风力侵蚀D.流水搬运2.与三爿石形成过程类似的是()A.月牙泉沙丘B.路南石林C.长江三角洲D.魔鬼城【解析】1选A,2选B。第1题,图乙中显示的地质过程为侵蚀过程。根据地理位置“浙江南部”,判断该地区气候湿润,以流水作用为主。第2题,月牙泉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长江三角洲是流水堆积而成;魔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位于我国新疆,是典型的雅丹
2、地貌区,属风蚀地貌;路南石林属流水侵蚀地貌,与三爿石形成过程类似。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有一种形状特殊的地貌,裸露在外的岩石千疮百孔,类似于“蜂巢”。据此回答3、4题。3.该地区可能位于()A.河西走廊B.青藏高原C.三江平原D.江南丘陵4.形成这种花岗岩地貌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D.风力堆积【解析】3选A,4选C。第3题,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干旱,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力作用。第4题,花岗岩千疮百孔是风力侵蚀形成的。下图为“某河漫滩剖面示意图”。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位于河床一侧或两侧,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据此完成5、6题。5
3、.容易形成河漫滩的河段是()A.河流落差大的河段B.流量季节变化大,崎岖峡谷河段C.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段D.流量季节变化大、地势平坦河段6.若图中河床各处岩性相同,图中流水侵蚀作用最明显的位置是()A. 甲B. 乙C. 丙D. 丁【解析】5选D,6选B。第5题,据材料河漫滩是河谷洪水淹没并堆积作用形成的。说明流量具有丰、枯水期之分,季节变化大;峡谷处水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而地形平坦、河流落差小、流速慢的河段才利于河漫滩的形成。第6题,丙、丁两处有河漫滩,为流水堆积作用;甲、乙处河岸陡,为流水侵蚀作用,而乙处凹向河岸,说明侵蚀作用强于甲处。【补偿训练】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下图
4、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蛇曲”。读图,回答(1)、(2)题。(1)形成“蛇曲”景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B.海浪侵蚀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2)下面四幅地形剖面图中,与由至的地形剖面图(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m,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相符的是()【解析】(1)选C,(2)选B。第(1)题,由题中知,蛇曲是河流十分弯曲的景象。在河流的拐弯处,由于凹岸受到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凸岸流水沉积作用为主,长时间河湾处变得更弯,便形成了“蛇曲”景象,所以形成“蛇曲”景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的侵蚀作用。第(2)题,内蒙古高原的海拔10001200米;图中,是凹岸,是凸岸,所以
5、至的地形剖面图中左边是不断被侵蚀,右边是不断堆积。滩脊是海滩沙砾在激浪作用下于激浪带顶部堆积形成的堤状地形。滩脊形成后,在向岸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的作用下,海滩沙向滩脊迁移,滩脊附近的下垫面条件易使风沙搬运能力减弱,风沙堆积加强,主要堆积在滩脊顶部及其向陆一侧坡面上,伴随风沙堆积过程,加积型滩脊逐步形成并不断扩大规模,最终形成海岸沙丘。下图示意我国某海岸地带形成的加积型滩脊。据此,完成7、8题。7.有利于加积型滩脊形成的条件是()A.基岩海岸B.离岸风C.向岸风D.气候干旱8.海岸沙丘地貌发育过程是()A.海退滩脊加积型滩脊海岸沙丘B.海侵滩脊加积型滩脊海岸沙丘C.海退海岸沙丘滩脊加积型滩脊
6、D.海侵海岸沙丘滩脊加积型滩脊【解析】7选C,8选A。第7题,读图可知,加积型滩脊由风积沙层和海积沙层构成,所以海岸为砂质海岸;位于后滨的沙滩沙砾,在向岸风的作用下,被搬运至滩脊处,形成加积型滩脊;该海岸位于我国,气候相对湿润。第8题,海退过程是海岸风沙地貌发育的环境背景,海退条件下,海岸沙丘地貌发育模式为:滩脊加积型滩脊海岸沙丘。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山区的某聚落分布情况图。据图完成911题。9.图中地貌名称为()A.三角洲B.沙丘C.冲积扇D.冲积平原10.图中地貌一般位于()A.山坡B.出山口C.河流拐弯处D.河流入海口11.山区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图示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
7、的地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B.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C.便于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D.分布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以防御洪水【解析】9选C,10选B,11选D。第9题,读图可知,图中地貌位于山谷口处,呈现扇形形状,可以判断为冲积扇;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沙丘主要是干旱地区的一种风力堆积地貌;冲积平原一般是出现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第10题,图中地貌一般位于出山口处,出山口处地势平坦,水流速度变缓慢,从上游山谷携带的物质便在山谷口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山坡坡度陡,不会形成冲积扇;河流拐弯处形成河湾;河流入海口处形成河口三角洲。第11题,由图
8、可知,图示地区的聚落三面临河,选择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主要的原因是考虑该地高于洪水位,河流进入汛期,可以起到防御洪水的目的;图示地区的聚落选址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并不能避开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区;靠山建住房并不能避免暴雨的侵袭;图示地区的聚落选址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并不便于在地震灾害发生时逃生。【补偿训练】某校学生利用河道模型、饮料瓶、沙子和水进行“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的实验。先将颗粒大小不均的沙子均匀铺在河道的上部,然后将饮料瓶口对准河道正中,匀速将饮料瓶中的水倒入河槽。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实验装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实验结果显
9、示甲、乙、丙、丁四地中()A. 甲处冲走的沙子最多B. 乙处留下的沙子最多C. 丙处小颗粒沙子堆积最多D. 丁处堆积的沙子比丙地多(2)该模型模拟的河段()A. 主要为河流的上游,常见“V”形峡谷地貌B. 乙处适宜发展聚落C. 主要为河流中下游,搬运堆积作用为主D. 丁处适合修建河港【解析】(1)选D,(2)选C。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流在凹岸流速快,侵蚀;凸岸流速慢,堆积。乙、丙为凹岸,水流快,以侵蚀作用为主,泥沙沉积少;甲、丁为凸岸,流速慢,以沉积作用为主,泥沙堆积多,故乙冲走的沙子最多;丁处堆积的沙子比丙地多。第(2)题,图示实验模拟的是河曲,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以堆积作用为
10、主,“V”形峡谷地貌位于河流上游;乙、丙为凹岸,以侵蚀为主,适宜建河港;甲、丁为凸岸,流速慢,沉积沙粒,适宜建聚落。二、非选择题12.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一种非常独特的地貌类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的是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中的,该地貌主要分布于图2中地貌类型界线以(填方位)区域,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是。(2)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分布大量的岩,并且气温,降水总量,具备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石和气候条件。(3)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解析】第(1)题,图1中喀斯特地貌地表起伏大,相对高度较大,形成众多山峰,可判断出该
11、地为峰林。图2中地貌类型界线西侧较为平缓,东侧有众多闭合等高线。东侧符合峰林等高线的特点;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为地下河和溶洞。第(2)题,喀斯特地貌是湿热气候条件下,可溶性岩石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等参与下,经过流水溶蚀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地貌类型,我国西南地区分布大量的石灰岩,并且气温高,降水总量大,具备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石和气候条件。第(3)题,喀斯特地貌地区地处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降水集中多暴雨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浅薄贫瘠,岩层保水性能差;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少且地块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答案:(1)峰林东地下河(溶洞)(2)石灰较高大(3)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层薄,岩层保水性能差;地形崎
12、岖不平、交通不便、可耕地少,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13.(2020石家庄高一检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扇三角洲地区物质组成差别大,大部分以砾石为主,砾石间充填有砂、粉砂和黏土等物质。辫状河流分汊多,有时若干河流分汊又可重新汇流,在面积较大且平坦的冲积扇上多有发育。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扇三角洲景观。(1)指出扇三角洲地区沉积物粒径的空间分布特点。 (2)阐述图中扇三角洲上辫状河流的形成过程。 (3)说明扇三角洲和河口三角洲地形、沉积物的区别。【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分析,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沉积物沉积而
13、形成,在此过程中,靠近山体的位置,砾石、砂等粒径较大的沉积物先沉积,比重较大;靠近水体的位置,粉砂和黏土等粒径较小沉积物后沉积,比重相对较大;因此自山体至水体,沉积物粒径整体变小。第(2)题,由材料可知,辫状河流在面积较大且平坦的冲积扇上多有发育,图中辫状河流发育在扇三角洲上,所以其形成的第一个过程是河流上游水流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河流含沙量较大,形成的扇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泥沙大量沉积,淤高河床,形成许多水下浅滩;枯水期河流水位下降,许多浅滩出露水面,成为沙岛;沙岛与沙岛之间是多股的河道,忽分忽合,形成汊流或水流的汇聚,形成辫状河流。第(3)题,由材料可知,扇三角洲
14、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往往与高地相邻,地势落差大,流速快,沉积物粒径大,而且沉积物粒径的空间变化大;河口三角洲形成与河流入海口或入湖口,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沉积物粒径小,空间分布变化小。答案:(1)自山体至水体,沉积物粒径整体变小;靠近山体,砾石、砂等粒径较大的沉积物比重大;靠近水体,粉砂和黏土等粒径较小沉积物比重相对较大。(2)河流上游水流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河流含沙量较大,形成的扇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砂、黏土等物质大量沉积;枯水期地势较高处阻挡水流,较低处形成汊流或水流的汇聚,形成辫状河流。(3)扇三角洲通常与高地相邻,高差较大,沉积物粒径较大,空间分布粒径变化大,多砾石;三角洲地形起伏小,沉积物粒径小,空间分布粒径变化小,多粉砂、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