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五.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8626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五.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五.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五.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提升练(二十五)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见学生用书第333页)(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儋州高三调研)“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上善若水”应出于() A论语B道德经C墨子 D韩非子【解析】从材料中“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说明是顺其自然的思想,和道家思想相符。论语是儒家思想经典之作,故A项错误;道德经是老子的著作,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故B项正确;墨子是墨家著作,体现不出材料的意思,故C项错误;韩非子是法家著作,主要介

2、绍法家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B2(2015鄂尔多斯高三模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材料反映了当时()A诸侯国的命运取决于读书人的智慧B儒家思想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C知识分子阶层对政局产生重大影响D百家争鸣加剧诸侯争霸的态势【解析】“诸侯国的命运取决于读书人的智慧”说法绝对,且不符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故A项错误;材料只说明了鲁国可能接受儒家思想,并未明确说明,其他各国统治者采纳儒家,故B项错误;材料内在的逻辑为“子贡出”导致“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五国各有变”,故推知,知识分子阶层对政局产生

3、重大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只提到儒家未提及百家,故D项错误。【答案】C3(2015潍坊一模)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据此可知,孟子强调()A道德教化 B兴办教育C克己复礼 D礼法并用【解析】从“善教,民爱之”和“善教得民心”可知强调的是教化功能,故A项正确;题中没有涉及兴办教育,故B项错误;C项是孔子思想,故C项错误;D项是荀子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A4(2014吉林高三三模)“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持此种观点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C荀子 D墨子【解析】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思想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带有等级差别的关爱别人,与题意中不分老少贵贱平等的关爱思想不符,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荀子都是儒家代表人物,二人的思想与孔子类似,都强调有阶级差别的关爱,故B、C两项错误;材料选自墨子,且反映的是墨子的兼爱思想,故D项正确。【答案】D 5(2015开封高三二模)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 C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D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

5、治理【解析】材料意思为法能惩恶,但无法使人们成为道德水平很高的人,也即法家思想是有局限性的,故C项正确;A项同题干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讨论的中心是法家思想而未提及儒家学说能否成为统治思想的问题,故B项错误;D项所述内容同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6(2015菏泽高三模拟)秦汉以后,先秦诸子百家的命运开始分化:_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_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_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_,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上述论述分别是指()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B法家、儒家、道家、墨家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D儒家

6、、法家、道家、墨家【解析】该题结合各家思想较好判断,注意材料与选项的对应关系。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改造,在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思想;法家厉行严刑峻法,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古代中国统治者治国一般是外儒内法,道家无为,消极遁世;墨家在战国时期是显学,但之后逐渐凋零,故D项正确,A、B、C三项排除。【答案】D7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A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 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7、如出一辙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析】 由题干信息“性比于禾,善比于米”可知,董仲舒认为人性本善,这与孟子的观点一致;由“此天意也”可知,董仲舒认为君主的权力来源于“天”,这是“君权神授”的体现,因此应选B项。荀子主张性恶论,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C、D两项的内容。【答案】B8(2015运城高三调研)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A“大一统” B“君权神授”C“皇权至上” D“强化中央集权”【解析】“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

8、的声音”说明“山呼”万岁来自天意,“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君权神授”,故B项正确;“山呼”万岁宣扬的是君权,与大一统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皇权的来源,不是体现皇权至上,故C项错误;中央集权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材料强调的是君权来源,故D项错误。【答案】B9汉初的统治者曾为改变秦代的思想文化专制而“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汉武帝时也命令“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这表明当时()A思想文化政策相对宽松B“百家争鸣”局面重现C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D民间积极向学之风兴盛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的思想文化。材料的核心语句是“改变秦代的思想文化专制”,焚书坑儒是秦代思想

9、文化专制的突出表现,对其进行改变则意味着汉代实行相对宽松的思想文化政策,而“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正是这种政策的体现,因此选A项。“百家争鸣”局面随着秦统一中国宣告结束,“下及诸子传说”只是收集各派著作,并不能说明“百家争鸣”局面重现,B项错误;汉武帝时期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C项错误;太学的设立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之风,D项错误。【答案】A10(2015临沂高三质检)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云:“春秋曰:王正月何以谓之王正月?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这反映了董仲舒()A以高深学问注释儒家经典B拘泥于儒家经典细枝末节C以儒家经典作为

10、思想武器D以天命思想改造儒家学说【解析】从题干信息说的是董仲舒在对春秋进行解释,再结合题干“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可以看出董仲舒利用天命思想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新的解释,故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答案】D11“到底什么时候变革统治者才是合法的?废掉现存的王朝之后,怎样确定谁是老天指定的继承者呢?孟子的答案是聆听人民的呼声”由此可知,孟子所指的“继承者”是()A礼法并重的开明君主B施行“仁政”的国君C受命于天的天子D受法律约束的立宪君主【解析】本题考查孟子的“仁政”思想。根据材料可知,孟子认为通过聆听人民的呼声来变革统治者和确定继承者,这是其“仁政”思想

11、的体现,答案为B项。【答案】B12(2015宜宾高三二诊)学者冯友兰认为:“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钜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冯友兰在此否定()A儒学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深远影响B儒学对国人行为习惯的重要影响C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中心D佛道思想对中国学术思想的重要影响【解析】根据材料“最深钜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可知,儒学学说对中国政治有深远影响,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同理可知,儒家学说对国人行为习惯有重要影响,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和说明部分“儒学是中国传统思

12、想的中心,史学家有不同的看法”可知儒学不一定是中心,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据材料“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和说明部分“中国传统思想实际上是儒、佛、道三者都是”可知佛道思想的重要影响,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4分,第14题28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有关孔子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材料二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

13、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放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 000年迄今之中国梁启超世界伟人材料三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治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日本学者岛献吉朗诸子百家(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

14、(8分)(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根据材料概括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12分)(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历程中的地位。(4分)【解析】第(1)题,抓住关键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子欲善而民善矣”,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考查孔子在中国的地位,但要注意与材料相结合,要言之成理。第(3)题,说明孔子的思想对人类文明历程的影响。【答案】(1)主张“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民。(2)儒学创始人,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教育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国家和时代的限制。(3)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博大精深

15、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14(2015德州高三联考)汉书董仲舒传说:“(董)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

16、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四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以田,以赡不足,塞兼并之路,然后可善治也。汉书食货志引董仲舒语(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张。为此,汉武帝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8分)(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董仲舒又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些主张在当时有何作用?(8分)(3)根据材料四,概括实现“善治”的主要途径。这一途径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治国理念?(6分)(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董仲舒的历史地位的认识。(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与儒学的新发展。第(1)题以春秋中的观点为切入点,考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汉武帝的措施;第(2)题考查董仲舒提出的新思想及其影响;第(3)题以商鞅之法为切入点,考查董仲舒“善治”思想;第(4)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考查人物评价问题。【答案】(1)大一统理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用儒生;设置太学及地方教育系统;表彰六经。(2)“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理论。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3)主张限田,反对土地兼并。仁政。(4)改造传统儒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儒学大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