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学案:3.1.1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成因(鲁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80114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学案:3.1.1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成因(鲁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学案:3.1.1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成因(鲁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学案:3.1.1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成因(鲁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学案:3.1.1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成因(鲁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学案:3.1.1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成因(鲁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学案:3.1.1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成因(鲁教版必修3).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学案:3.1.1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成因(鲁教版必修3).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学案:3.1.1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成因(鲁教版必修3).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学案:3.1.1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成因(鲁教版必修3).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学案:3.1.1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成因(鲁教版必修3).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学案:3.1.1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成因(鲁教版必修3).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学案:3.1.1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成因(鲁教版必修3).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学案:3.1.1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成因(鲁教版必修3).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学案:3.1.1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成因(鲁教版必修3).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学案:3.1.1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成因(鲁教版必修3).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学案:3.1.1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成因(鲁教版必修3).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时1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成因学习目标定位1.通过相关的图文资料,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2.分析说明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黄土高原概况(1)位置: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地处黄河中上游与海河上游地区。(2)范围: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广大区域,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3)地貌特征:沟谷发育,地表破碎。2水土流失的危害(1)对耕地的影响: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造成当

2、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了自然灾害。(3)对黄河的影响:使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悬河”。思维活动1黄土高原的形成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成因相同吗?为什么?答案不相同。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其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流水侵蚀的结果。2怎样理解水土流失“穷了山区,害了平原”这句话?答案这句话说明的是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在山区毁林开荒,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山上本来就不深厚的土壤被冲到山下,使青山变成了秃山、荒山;被流水携带的泥沙在平原地区的河床上沉积下来,使河床增高、河流的泄洪能力减弱,容易引发洪涝灾害。二、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1)地

3、理位置的过渡性: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从湿润区向干旱区、从森林向草原、从农业区向牧业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比较脆弱。(2)土壤质地的特殊性:黄土的土质比较疏松,黄土层极易受到流水的侵蚀。(3)降水的不均匀性:多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4)地质灾害的多发性:滑坡、塌陷、泥石流等时有发生,加剧了水土流失。2人为原因(1)根本原因: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思维活动3轮荒耕作制度和哪种农业地域类型相似?说出轮荒的生产的过程。答案轮荒耕作制度与热带雨林迁移农业非常相似,它们都是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其过程为:开荒耕种弃荒易地开荒。探究点一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探究活动阅

4、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教材的有关内容,讨论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面积45万平方公里,每年向下游输沙量约达12.8万吨。其主要产沙区在六盘山以东地区,东部侵蚀度北强南弱,西部北弱南强;黄土高原存在几个高强度侵蚀中心,水蚀风蚀形成侵蚀强烈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是泥沙淤积河床,加剧洪涝灾害;冲沙入海影响水资源有效利用;土地退化,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恶化,加剧贫困;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对生态和饮水安全构成威胁;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材料二黄土高原地区位置和范围图。(1)黄土高原的地势有何特点?判断的依据是什么?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和黄土

5、高原表面沟壑纵横的成因是否相同呢?(2)水土流失可能诱发和加剧哪些自然灾害?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不利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体现了什么地理原理?答案(1)西北高东南低。河流的流向。不相同,黄土高原的成因是风力沉积作用,黄土高原表面沟壑纵横的成因是流水侵蚀作用。(2)旱涝灾害、滑坡、泥石流、塌陷等。制约当地的农业和其他各行业的发展,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反思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黄土高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其危害如下:探究点二水土流失的成因探究活动黄土高原以丰富的能源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尖锐的人

6、地矛盾著称于全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框图材料二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材料三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情况示意图(1)分析黄土高原为什么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2)引起目前安塞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举例说明。(三条即可)(3)材料表明了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C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7、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D人类只能减轻和减缓水土流失,不能根治水土流失(4)结合下图“PPE”怪圈(生活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之间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分析“中国经济最为贫困的地区,往往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的原因。(5)黄土高原地区人地矛盾尖锐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自然因素:土质疏松、易被侵蚀;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人为因素:不合理的轮荒耕作制度及工程建设破坏植被。(2)人为原因。轮荒耕作制度,露天开矿,无计划地建窑洞、修路、建设水利设施等。(3)C(4)经济贫困地区,一方面生产力水平低,耕作方式落后,土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有限,往往为了生存的需要,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这些地区由于生

8、产力水平低导致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增加,人口迅速增长,使人均耕地减少,加剧了人地矛盾,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增大,迫使人们通过开垦荒地增加土地资源,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发生。(5)人口、土地资源压力大;落后的耕作技术和方式;粮食短缺;农业经济单一;开垦生态系统脆弱的边际土地,造成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反思归纳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水土流失是自然现象,其形成与地形、气候、土壤、植被、地质构造等自然因素密切相关。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诱发或加剧水土流失。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原因因素具体影响地形坡度影响地表径流速度流水冲刷能力强弱土质抵抗流水侵蚀能力的强弱气象气候降水强度影响对地表冲刷力的大小植被覆

9、盖率水土保持能力地质灾害加剧水土流失(2)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具体影响过度开垦为解决粮食问题而陡坡开荒,使地表变得疏松,增加水土流失的物源过度放牧破坏植被,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侵蚀毁坏树木和樵采破坏森林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侵蚀露天开矿开矿时,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并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对点训练一黄土高原概况“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一首黄土高坡唱出了黄土高坡上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观察下面景观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太行山以东,乌鞘岭以西B横跨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

10、C植被以牧草为主,但覆盖率低D地势西北高,东南低2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表现为()A峰岭众多,地表崎岖B喀斯特地貌广布C黄土覆盖,平坦广阔D沟谷纵横答案1.D2.D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黄土高原不跨四川省,而是包括青海省的一部分;黄土高原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第2题,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黄土高原沟谷十分发育,沟谷密度能达到每平方千米48千米。对点训练二水土流失及其危害读图,回答34题。3图中显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A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的地区B亚热带、暖温带地区C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地区D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4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危害是()土层变薄,土壤养

11、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淤积下游河床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A BC D答案3.D4.A解析第3题,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由图中可见,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第二级阶梯上。第4题,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不是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对点训练三水土流失的成因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地区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56题。5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黄土土质疏松轮荒制度黄土高原地质灾害频繁过度樵采,破坏植被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A BC D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植被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土

12、质疏松A B C D答案5.C6.A解析第5题,黄土土质疏松,易遭受流水侵蚀,该地区夏季多暴雨,对地表的冲刷力很强,同时又由于该地区地质灾害频繁,加剧了水土流失。第6题,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破坏植被,和属自然原因。综合提升7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带,本区人口承载力低于30人/平方千米,其中北部低于10人/平方千米,而其实际的人口密度远高于此,如延安地区为47人/平方千米,榆林地区为64人/平方千米,有的县甚至超过100人/平方千米。人口严重超载,被迫开垦30以上的陡坡地材料二下表为黄土高原某地19782007年相关统计资料。年份项目1

13、9782007耕地面积(万公顷)4.04.6森林、草原面积(%)1810年降水量(毫米)440380气温年较差()3336水土流失面积(km2)3168粮食平均亩产(千克)160150粮食总产量(万吨)9.610.5人口(万人)3240(1)30年间,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当地自然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根据上表,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把以下的四项序号填入图中适当的空格中,使之完成一个循环过程。土壤肥力下降暴雨增多进一步毁林开荒洪水灾害增多(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有哪些?答案(1)耕地面积扩大,森林、草原面积减小。因为人口不断增长,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人

14、们毁林开荒,乱伐滥垦。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增大。(2)从左至右依次为:(3)毁林开荒、过度樵采、轮荒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和开矿等。解析该题以黄土高原为背景,考查与水土流失相关的地理知识。据材料二可直接读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根据结论,结合材料一,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读表分析,19782007年,该地由于毁林开荒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耕地面积扩大。植被覆盖率下降导致降水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自然灾害次数增加。由此可知,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 基础过关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完成12题。1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主要的因素

15、是()A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B黄土土质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C不合理开发造成地表黄土裸露,失去植被保护D地表崎岖不平,千沟万壑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不包括()A使黄土高原上的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B使黄河下游河段更易发生洪涝灾害C使黄河中下游河段不能建设任何水利工程D使黄土高原自然灾害有加剧趋势答案1.C2.C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既有自然原因如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及地表崎岖,沟壑分布,也有人为原因如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其人为原因是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第2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会使黄土高原表层土壤中营养元素流失而日趋贫瘠;也会使下游河床因泥沙淤

16、积而抬高,从而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水土流失还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从而使自然灾害多发。但这并不能说明在黄河中下游就不能兴建水利设施,相反我们还应该通过兴建水利设施来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如位于河南的小浪底工程就是中游河段大型的水利工程,它对黄河中游的水、沙有着极大的调节作用。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黄土高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据此回答34题。3由于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过渡性特征,使这里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下列有关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过渡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B从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C从森林向荒漠过渡D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4黄土

17、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森林破坏严重A BC D答案3.C4.C解析第3题,黄土高原地处从平原向山地高原、从湿润区向干旱区、从森林向草原、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的地区。第4题,森林破坏严重不属于自然原因。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主要与黄土本身土质疏松、直立性和吸湿性强以及当地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等有关。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56题。5该区域严重的自然灾害有()水旱灾害台风寒潮土壤侵蚀火山爆发A BC D6该区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快增长C贫困 D环境恶化答案5.A6.B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

18、该区域为黄土高原区,由于黄土高原区地处气候、地形等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多地质灾害、水旱灾害和气象灾害;黄土的土质疏松,加上夏季降水集中导致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严重。第6题,黄土高原地区由于人口过度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比较尖锐。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8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A地表起伏增大 B河流含沙量增大C土壤质地变差 D植被条件变差答案7.D8.B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影响。第7题,水土流失造成地表侵蚀,故为地

19、表侵蚀;土壤退化后会使植被条件变差,故为植被条件差,由此推断为地表起伏大。第8题,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流含沙量增大,从而影响内河航运。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黄土高原是世界主要的水土流失区。据中科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遥感调查计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其中土壤侵蚀强度大于1 000吨/平方千米的面积约29万平方千米。材料二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示意图”。图中黑色柱状部分代表不同省份土壤侵蚀强度大于500吨/平方千米的侵蚀面积。材料三黄土高原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1)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为_。(2)山西省土壤侵蚀面积较大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0、(3)读材料三图,把下列选项填入图中A、B、C、D的空格中,每个选项限填一次。破坏植被人均耕地和燃料减少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土地退化A_;B_;C_;D_。答案(1)山西、陕西、甘肃土壤侵蚀面积大,而内蒙古、宁夏、河南土壤侵蚀面积小(2)山西黄土覆盖面积大,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区,黄土土质疏松,遇水易流失;山西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多暴雨等。(3)解析第(1)题,描述土壤侵蚀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首先需要明确图中各省区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然后根据图例判断数量差异,并将位置与数量特征结合,总结分布特征。第(2)题,分析土壤侵蚀的自然原因应考虑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第(3)题,在理解人地关系的基础上逐层填写。

21、能力提升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1011题。10箭头b表示的是()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搬运作用C流水溶蚀作用 D流水搬运作用11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沙尘暴、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土地荒漠化沙尘暴、土地荒漠化A B C D答案10.B11.B解析第10题,由图可推断b箭头表示风力搬运作用。第11题,c箭头表示流水搬运作用,而中沙尘暴属风力作用,故而排除。读图,完成1213题。12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区,植被覆盖率高B河网密布,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主C土质疏松,流

22、水侵蚀严重D自然灾害少13从图中的信息看,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答案12.C13.C解析第12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出该区域为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由于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加之土质特殊,人为造成森林减少,自然灾害频繁,所以成为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第13题,图中显示抽水井的密度很大,意味着该区域水资源比较缺乏。14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 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材料二19952005年

23、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图(1)西辽河属于_(内、外)流河。西辽河流域的过渡性位置决定了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试举例说明西辽河流域的过渡性位置。(2)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_重要林业生态工程地带,该工程对改善环境最显著的作用是什么?(3)请描述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并分析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4)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答案(1)外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过渡地带;温带森林带与温带草原带的过渡地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2)“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保护农田。(3)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增多;草地、未利用土地、水域减少。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把大量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开垦为耕地。(4)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破坏草原;过度开垦,土地沙化;不合理排灌,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解析第(1)题,根据西辽河的地理位置可作出判断。第(2)题,西辽河流域处于我国“三北”防护林地带,该防护林主要起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第(3)题,该地区土地类型的变化可以通过材料二图示看出,其变化原因主要分析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第(4)题,通过上述变化可以看出该地存在破坏草地、过度开垦等人为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