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三十七“顺乎世界之潮流”(20分钟4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2021成都模拟)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阶级中出现了“以商制夷”“以夷制夷”“师夷制夷”“以民制夷”“以静制夷”等思想,这些思想呈现相互交错、互为参差之势。上述这种制夷思想()A.仍保留有传统夷夏观念的色彩B.表明开启民智成为当时首要任务C.因具有空想性而无法付诸实施D.反映出统治阶级政见的根本分歧【解析】选A。“夷”原指中国周边少数民族国家,后泛指外国,夷夏观念具有尊中国贬外国之意
2、;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阶级中出现的种种制夷思想说明当时仍保留有传统夷夏观念的色彩,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开启民智的内容,B错误。“师夷制夷”等思想顺应时代潮流,也能付诸实施,不具有空想性,C错误。材料说明地主阶级内部的政见有分歧,但不是根本分歧,种种制夷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D错误。2.曾国藩在强调“义理”的同时,肯定了“经济”的重要性,在姚鼐“义理、考据、辞章”三学并举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义理、辞章、经济、考据”四学并举的观点。曾国藩的四学并举观() A.体现了其中体西用思想 B.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不满 C.说明对发展实业的重视 D.指导了其洋务实践的开展【解析】选D。
3、 材料中的“经济”是较之“义理”而言的,故“经济”实为经世济民之意,由此可知曾国藩的四学并举观体现了其经世致用的思想,这指导了其洋务实践的开展,故选D。材料没有体现出曾国藩对西方文化的态度,排除A;曾国藩是洋务派的代表,奉行的是“中体西用”思想,不可能对传统文化不满,排除B;C是对材料中“经济”信息的错误理解,排除。3.(2020济南模拟)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性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康梁认为变法不
4、能依靠朝廷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的关键词“从国民而起”“国民之议论”可知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性,A正确;由材料“各国之革政”可知B错误;康梁变法依靠了朝廷,且材料主旨是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性,不是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C错误;D本身说法错误,排除。4.晚清王韬强调,“天道与时消息,人事与时变通盖天道变于上,则人事不得不变于下,易曰:穷则变,变则通。此君子所以自强不息也”。其主张()A.与严复“进化论”思想一致B.折射出易经倍受当时民众推崇C.奠定了反清革命的思想基础D.为社会变革自强运动提供理论支撑【解析】选D。由材料可
5、知,早期维新派王韬用易和天道、人道与时代发展的关系,说明发展和变革的必要性,故D正确。严复是用“进化论”证明维新的必要性,两者的时代和理论依据不同,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易经在当时倍受民众推崇,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王韬主张变革,并不是要推翻清政府,C错误。5.1895年,康有为曾记载道:入江宁居二十余日,说张香涛(张之洞号香涛)开强学会。香涛不信孔子改制,频劝勿信此学,必供养。吾告以“孔子改制大道也,岂为一两江总督供养易之哉”?这反映出()A.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B.教条主义使改革潜伏失败危机C.维新派主导社会改革急于求成D.维新变法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解析】选B。材料反映的是个例,A表
6、述过于绝对,排除;根据材料可知康有为对变法改革的决心,但也体现出他的固执和缺乏变通,不能有效争取更多实权派的支持,这表明教条主义使改革潜伏着失败危机,故B正确;材料只是表明康有为的主张没有得到张之洞的支持,并未体现维新派急于求成,维新思想也并未得到广泛传播,故排除C、D。6.(2021南阳模拟)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解析】选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孙中山成立了兴中会,已经开启了救亡运动的
7、历程,故A错误;上海是较早开放的通商口岸,社会风气相对开放,B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废除帝制之争,所以不能确定为都主张废除帝制,C错误;根据材料“尚不知革命为何物”可知,当时革命还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潮,当时社会主流思潮依然是改良,故D正确。7.1919年2月,保守复古的林纾对陈独秀、蔡元培诸人进行批判,捍卫文言文与孔孟之道,蔡元培回信驳辩。这一论战使得新青年声名大振,最高印数达到一万五六千份。这反映出当时()A.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B.文化平民化成为趋势C.传统文化被彻底否定D.追求新思想成为主流【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林纾与蔡元培等人的论战使新青年声名大振、印数大增,而报刊的受众面较广,从侧
8、面体现出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化平民化的趋势,B正确。A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只是反映了林纾与蔡元培等人的论战,由材料不能得出传统文化被彻底否定的结论,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当时追求新思想成为主流,D排除。8.夏曾佑在1903年写给严复的信中说:“原富(国富论)前日全书出版,昨已卖罄,然解者绝少,不过案头置一编以立懂于新学场也。”这反映了()A.救亡图存推动出版业迅速发展B.清末“新政”推动科举制度变革C.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D.向西方学习已成为社会风尚【解析】选D。材料中的案例不足以说明整个出版业的发展或自由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故A、C错误;材料中的现象与清末“新政”关系不大,
9、故B错误;西书译著在中国畅销说明此时国人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风尚,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共16分)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国旗简介黄龙旗十八星旗五色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旗式政权清政府武汉军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续表黄龙旗十八星旗五色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象征以正黄色为底,青色飞龙居中,象征大清皇帝;青龙吞戏赤色玉珠,寓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九角表示夏禹九州,十八星代表长城以南十八行省,大圆心代表中央政府,十八星黄色代表黄帝子孙红黄蓝白黑五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象征“五族共和”;五色也有代表五行和五德之意青天白日象征中华民族崇尚光明,光芒象征干支十二
10、时辰,红地象征革命党热血;蓝白红三色代表自由、平等、博爱摘编自周游象征、认同与国家:近代中国的国旗研究等上表介绍了近代中国国旗的演变情况,其中隐含着近代中国现代化历程的诸多信息。在提取信息的基础上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得出一定的认识。(要求:观点须明确具体,说明须史论结合)【解析】论证:根据题目要求,首先从近代不同时期的国旗图案中展示出的文化信息,代表的政权或象征的意义等某一方面进行整合,找到国旗中蕴含的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规律或相关趋势,总结出一个明确的观点,如从中国近代化的原因、阻力、方向或近代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意识的觉醒等方面,分析中国近代化的一条规律,得出一个
11、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相关内容,对归纳的观点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升华观点或进行总结概括,注意论证时要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和逻辑清楚。答案:示例一:观点:中国的现代化继承了传统文化的因素。(3分)说明:近代中国国旗的设计中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黄龙旗中青龙形象是古代中国的瑞兽代表和帝王象征,五色旗的五种颜色代表着道家的五行和儒家的五德,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中的光芒象征着中国传统的干支计时方式等。地主阶级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作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坚持传统儒家文化的前提虽然成为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但也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扫清了一定的障碍,拉开了中国现代化的序幕;资产阶级改良派将“托
12、古改制”作为维新变法的重要途径,通过借助孔子改革形象宣传西方政治学说,虽然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减少了变法阻力,使中国的现代化上升到制度层面。(10分)认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有与现代化相抵触的一面,但也减轻了学习西方的压力,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3分)示例二:观点:向西方学习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途径。(3分)说明:国旗的形成和发展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产物。如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中的蓝白红三色分别借鉴了法国国旗中的元素等。地主阶级掀起的洋务运动,通过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历程;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和激进派先后领导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他
13、们或尝试建立西方民主政体或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文化,为中国的进一步现代化开辟了道路;无产阶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中国现代化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10分)认识:既要看到西方文明的冲击是导致近代中国沉沦的原因,也要认识到学习西方文明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途径。(3分)示例三:观点: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中国现代化的动力。(3分)说明:国旗旗式的演变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对时局变化产生的影响。如蕴含着大汉族主义倾向的十八星旗,成为了推翻清朝统治的符号;而象征着“五族共和”的五色旗,表达了维护国家统一的诉求等。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意识尚
14、未觉醒,普通民众对战争漠不关心,是清政府甲午战败的原因之一,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历程也因此被打断;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提出以反满为目标的民族主义,加速了推翻清王朝的进程,为民国初中国的现代化扫清了部分障碍;抗日战争期间,全民族抗战激发了中华民族意识的成长,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为后来新中国现代化的全面启动奠定了基石。(10分)认识:近代中华民族不仅自身面临着走向现代化的问题,而且其民族意识的觉醒程度也影响着中国现代化的历程。(3分)示例四:观点:中国现代化进程受到专制主义的阻碍。(3分)说明:近代中国的部分国旗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如黄龙旗中龙戏珠的形象,是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象征;青天白日
15、满地红旗源自国民党党旗青天白日旗,是国民党以党代国、一党独裁的象征。晚清政府先后领导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三次自强改革,由于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根本目的,其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对现代化进程的促进作用有限;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北洋政府实行对内专制、对外卖国的反动政策,中国的现代化仍然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资本主义曾经发展迅速,但由于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政策、扶植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遭遇了重大挫折。(10分)认识:虽然晚清、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都试图推动中国的现代化,但专制主义的性质和政策却极大地阻碍了现代化的进程。(3分)(此外,学生还可以提炼出“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国家政权的更迭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等观点。)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