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老教材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素养评价检测: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76658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老教材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素养评价检测: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老教材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素养评价检测: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老教材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素养评价检测: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老教材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素养评价检测: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老教材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素养评价检测: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老教材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素养评价检测: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素养评价十三交通与通讯的变化(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2020北京高一检测)唐山机务段火车头纪念碑上镌刻着:“中华铁路,师夷之技,源始,于龙号(机车编号)起,几多艰难,历经风雨。”文中所指的铁路是()A.淞沪铁路B.唐胥铁路C.京张铁路D.京汉铁路【解析】选B。由材料信息“唐山”“中华铁路,师夷之技”“源”“始”可知,材料所述的铁路应为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即唐胥铁路。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从唐山开平至胥各庄。【补偿训练】近代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发生质的变革是由于()A.中国传统工具的进一步改进B.清政府主动引进外来文明成果C.西方近代化交通工具

2、的引进D.国民政府鼓励发明创造的结果【解析】选C。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A表述明显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B、D没有依据,且具有片面性,排除;C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故选C。【深化点拨】在近代,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汽车、电报、电话,并传入中国,从而使中国的交通、通讯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18961911年中国铁路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新建铁路总里程约为此前的22倍。下图为铁路投资构成示意图。由此可知()A.清政府一直以来重视铁路修筑B.西方列强控制中国铁路修筑权C.铁路修筑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D.国人的阻碍严重制约铁路修筑【解析】选B。材料无法体现出清政府一直重视铁

3、路修筑,故A错误;根据图示“中国政府借款修筑占46%”“外国资本直接投资占31%”和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后十余年间,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铁路建筑权益,中国铁路的修筑权大部分被列强占据,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近代铁路投资构成示意图,无法从中得知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故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8961911年中国铁路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并没有涉及“严重制约”的因素,故D错误。3.(2020莆田高一检测)在未有铁路之前,京绥铁路沿线生产的农产品基本上是供本地食用,很少外运。铁路通车以后,沿线所产谷物有4/5由京绥铁路转运京汉、津浦、京奉等铁路沿线销售。这反映出当时铁路的修建()A.加速了农业生产

4、区域化B.提高了农产品竞争力C.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变动D.便利了列强掠夺原料【解析】选C。根据“铁路通车以后,沿线所产谷物有4/5由京绥铁路转运京汉、津浦、京奉等铁路沿线销售”可知,材料说明铁路的修建促进了铁路沿线农产品的对外销售,有利于推动铁路沿线农产品的商品化,推动经济结构的变动,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农业生产区域化,排除A;材料说明铁路的修建促进了铁路沿线农产品的对外销售,无法体现提高了农产品竞争力,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铁路的修建促进了铁路沿线农产品的对外销售,没有涉及列强掠夺原料,排除D。4.下列关于近代水运业发展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后,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B.轮船招商

5、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诞生C.我国轮船运输吸取了西方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D.随着经济发展,火轮船在民国时期已经普及到内陆省份【解析】选B。1872年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水运交通近代化的起步,它吸取了当时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由于受当时社会条件制约,近代水运发展极不平衡,火轮船主要往来于沿海、沿长江航线。故A、C、D不正确。【深化点拨】准确区分和把握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问题,这也是本题的立意所在,通过题目的设计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5.1915年离开中国的俄国人赛可夫回国后,把十五年期间在中国生活的所见所闻写了篇备忘录,他的回顾性材料

6、中不可能包括()A.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B.从北京乘坐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火车去张家口C.读报纸看到了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的新闻D.乘坐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客轮游览长江 【解析】选C。注意题干时间“1915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是在1920年,比题干时间要晚,故选C。称呼“先生”出现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京张铁路在1909年通车,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于1872年,均比题干时间要早,故排除A、B、D。【补偿训练】“用铁线连缀不绝,陆路则架木杪,遇海则沉水中。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以铁线之一端画字,其一难在千里外,即照此字写出,不逾晷刻也。”

7、中国人最早自办此“铁线”是在()A.上海B.台湾C.北京D.南京【解析】选B。“用铁线连缀不绝,陆路则架木杪,遇海则沉水中。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指的是有线电报,国人自办有线电报最早是在台湾,故B正确。【深化点拨】近代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重要表现,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也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6.(2020鹤壁高一检测)近代以前,全国最重要的交通线是连接首都的交通线。在各地区,通往行政中心所在城市的道路是区域内最重要的道路。到了近代,中国的新式交通,无论轮船、主要公路还是航空,大多或以港口城市为起点,或与通往港口城市的道路相连接。出现这

8、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中央集权解体B.中西贸易发展C.经济结构变迁D.社会动荡加剧【解析】选C。由材料可知,近代以前的交通往往以行政中心为中心,主要是方便政治上的管理和控制,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交通运输也转向以港口城市为起点,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7.(2020绍兴高一检测)李鸿章在复丁雨生中丞中提到了一项发明:“昨将东局至敝署十六里内试设电线,需费数百元,使闽、粤学生司其事,能用浅俗英语及翻出华文,立刻往复通信,洵属奇捷。”这一项发明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是()A.19世纪40年代B.19世纪60年代C.19世纪70年代D.19世纪80年代【解析】选C。根据“试设

9、电线”“立刻往复通信”可知这项发明是指有线电报,其在中国出现最早是在19世纪70年代,故选C。二、非选择题(15分)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汉口至上海航线的各轮船公司概况开办年国别公司船只(艘)吨位1875中国招商局45 8601887英国太古、怡和713 9221898日本大阪46 5811899德国瑞记、美最时55 743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长江航运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15分)【解析】本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表格中船只数量和吨位的大小概括其特点;第二问结合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近代中国交通的进步、工业革命、洋务运动等知识,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分析。答案:特点:列强在中国轮船航运业中占据优势;英国居于首位;中国近代航运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成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打开中国大门;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沿海沿江交通;洋务运动的推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