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学期期末五校联考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15分)1. C(A蝙蝠bin; B间隔jin 画舫fng;D夹袄ji)2D(A捉迷藏 B匿迹销声 C陪嫁) 3B(见微知著: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的来临。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未使用对偶修辞;别具一格指作品而言,独树一帜指人而言。)4A(B项搭配不当 “糖尿病患者开始向中青年伸出魔爪” C项不合逻辑 “放弃求学”与“打工养家”是一回事,并非“两难选择”; D项“这”指代不明5B(病隙碎笔是史铁生的作品)二、(9分)6D(文中有“也是一个高峰
2、”和“宋代绘画与唐代相媲美”的说法,故A、B不对;C项文中有“这比表现帝王、贵族、宗教人物更具有民本、民生倾向”一句,是将两者作比较,并非说两者都具备。)7C(文中是说“八个世纪之前”,并非说 “八世纪”。)8D(文章主要是为了介绍清明上河图)三、(12分)9B(信:真实) 10C(C两个“之”均为动词,往,到去; A介词“从”,介词“在”;B介词“用”,介词“因为”;D连词“就”,副词“或”)11D(为反面论据,为正面论据。句,句“乐正夔一足”是误传,句是鲁哀公在考查那句误传)12A(用狗到人的事例,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得言不可以不察”这个观点)四、(21分)13.(8分)(1)这是愚蠢的
3、人犯大错误的原因。(“所以”、“过”各1分)(2)就让重黎把夔从民间选拔出来进荐给他。(“乃”、“举”、“状后”各1分)(3)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缘”、“以为所闻”、“之”各1分)14(7分)(1)(3分)“织”。(1分)“织”字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 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愁绪的繁密,杂乱与绵长。(1分)(2)(4分)通过“乡心缭乱”直抒胸臆,写思乡心绪之烦乱;通过南归的鸿雁反衬离家之悲愁;以景结情,通过秋风萧瑟,荻花遍开的苍凉景象,抒发了无穷无尽的凄凉乡思。(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得满分。只答术语不分析
4、不得分。)15(1)门衰祚薄(2)玉露凋伤枫树林(3)序天伦之乐事(4)无以至千里(5)而位居我上(6)休说鲈鱼堪脍(共6分,每句1分。有差错该句不得分)五、(21分)16(5分)“古典的夕阳”指的是未被现代文明所浸润的充满古典人文景观的文化遗迹(1分)和清新芬芳的自然景观(1分)。寺庙旁那班驳陆离的木结构茶肆酒楼,南京城里充满古意沧桑的城墙,宁静典雅的中山植物园,让人领略古韵的中山陵。(答出三点即可得3分)17(3分)物质文明需要人类以破坏大自然为牺牲代价。物质文明要以人的洁净灵魂作祭祀的供品。物质文明造成了人们的孤独,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怀旧作为一种文化回眸的生存观念和方式的追觅,是人
5、类抚慰自身心灵的一帖精神良方。(答出三点即可得3分)18(6分)春笋般凸起的城市楼群建设破坏了古典文化的神韵和大自然的清新芬芳。远离自然的人工雕琢之气、人工污染等破坏了天赐的自然造化。为“到此一游”而走动的商业旅游破坏了古典文化寂静的氛围。(每点2分)19.(3分)运用短句,节奏明快,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句式整齐,用词精当,“咀嚼”一词写出了品味之深刻,“拥抱、亲吻”写出了亲近自然的热切心情。引用古诗文语句,激发读者的联想,展现了一道未被现代文明所浸润的文化景观。(写出任意一点得3分:特点1分,好处2分)20(4分)A E(每个2分)六、(12分)21(5分)22.(5
6、分)钻 疏(导) 迁 伐 仁22.(4分)示例:课文题目(1分)作者(1分)内容(1分)特色(1分) 24.(3分)根据广电总局的要求,(1分)央视和一些地方电视台(1分)开始在节目中屏蔽外文缩略词(1分)。七、作文(60分)(参见高考评分标准)1.切入分45;2.偏离题意40分左右;3.跑题在36分左右【参考立意】(1)赞同站在山顶看世界:生命是有高度的,要努力攀登道德、学识、事业的高峰,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2)赞同站在山腰看世界:山顶有居高临下、高处不胜寒的弱点,山脚有仰人鼻息、目光短浅的短处,只有站在山腰看世界,才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3)赞同站在山脚看世界: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
7、站在山脚下,脚踏实地看世界。(4)分别站在山脚、山腰、山顶看世界:多角度、多层次打量这个世界,横看成岭侧成峰,善于变换不同的角度,世界便异彩纷呈。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听到传闻不可不审察清楚。多次辗转相传,白的就变成了黑的,黑的就变成了白的。所以说狗像玃,玃像猕猴,猕猴像人,但人与狗相比较就相差甚远。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听到传闻如果加以审察,就会带来好处;听到后如果不进行审察,不如没有听到。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听到管仲的情况,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的情况,然后加以审察,所以国家大治、称霸诸侯;吴王夫差从太宰嚭那里听到关于越王勾践的情况,智伯从张武那里听到关于赵襄子的情况,听到后不加
8、审察,所以国家灭亡、自身被杀。凡是听到传闻一定要深入考察,对关于人的议论一定要用道理加以验证。鲁哀公向孔子问道:“听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把教化传布到天下,就让重黎把夔从民间选拔出来进荐给他。舜让夔当乐正。夔于是正定六律,和谐五声,以协合八方民乐,因而天下尽都归服。重黎还想多些像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的精华,政治得失的关键,所以只有圣人才能使音乐和谐。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使音乐和谐,来安定天下。像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够了。所以说夔一足,并不是说夔只有一只脚啊?”宋国的丁氏,家里没有井,要外出打水,所以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边。等到他家挖了井,就告诉别人
9、说:“我挖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到后,就传言说:“丁氏挖井时挖得一个人。”国人们谈论这件事,被宋国国君听到了。宋君就让人向丁氏了解这件事。丁氏回答说:“我是说得到一个人使唤,并不是从井里挖到一个人。”根据传闻寻求贤能的人,如果像这样不加审察便信以为真,还不如没有听到传闻。子夏到晋国去,途经卫国,听到有人在读史书,说:“晋国军队三豕渡过黄河。”子夏说:“不对,应该是己亥啊。己和三形体相近,豕和亥写法类似。”到了晋国一问,果然说是“晋国军队己亥这天渡过黄河”。许多言辞好像是错误其实是正确的,有许多好像是正确的其实是错误的。正确和错误的界限,不可不分辨清楚,这是连圣人都要慎重对待的。既是如此该怎么慎重对待呢?应根据自然和人事的情理来考察听到的传闻,就能得到真实的情况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