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史人教版选修4自我小测:第二单元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69051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人教版选修4自我小测:第二单元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历史人教版选修4自我小测:第二单元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历史人教版选修4自我小测:第二单元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自我小测一、选择题1孔子总结人生时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孔子七十岁时,他主要()。A热衷于从政 B专门研修“六艺”C致力于整理古典文献 D整理编订论语2孔子一生最大的政治理想是()。A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B削弱诸侯权力C加强君权,恢复礼治社会D建立法治社会3“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了大国争霸的需要B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基础C恢复了西周的礼乐制度D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4在短暂的从政生涯结束以后,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主要是由于()。A孔子在各诸侯

2、国没有丝毫政治影响力B儒家思想不适应各国诸侯需要C诸子百家的宣传使各国诸侯无所适从D孔子来去匆匆,其宣传苍白无力5春秋时期,孔子提倡“有教无类”,这表明孔子主张()。A教育的内容要丰富 B教育的方式要多样C教育的对象要广泛 D教育的手段要先进6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孔子在教学方法上主张()。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7清朝康熙皇帝为北京孔庙大成殿题写了“万世师表”匾额,康熙帝这样做的出发点是()。A表彰孔子整理“六经”的功绩B继承儒家思想中仁民爱物的精神C利用儒学维护封建专制统治D肯定孔子为教育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8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

3、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最后他们得出一致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 540年前,到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寻找的智慧是()。A“尚贤” B“制天命而用之”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以法为本”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落后的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据论孔子思想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

4、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一面。据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请完成:(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回到鲁国时已68岁,从此他放弃为官,专心从事教育,整理古典文献。2答案:C解析: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他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恢复礼治社会是他最大的政治理想。3答案:D解析: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这些主张符合生

5、活和谐稳定的要求,为人们抨击统治者的暴政奠定了理论基础。4答案:B解析:孔子主张恢复礼治社会,主张“仁”,这显然不符合诸侯争霸的需要。5答案:C解析:孔子第一个提出“有教无类”,即不问出身贵贱人人应该受教育,这是教育史上的创举。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和实践,改变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平民得以通过学习而参与政治,从而推动了社会改革。6答案:C解析:教育对象的不同,决定了教育内容的不同,这是因材施教的表现。7答案:C解析: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康熙帝作为封建统治者如此尊崇孔子,原因就在于儒学能够发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作用。8答案:C解析:在题目所给定的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是孔子的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构建和谐世界有重要的意义。9参考答案:(1)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提出了合理的教学方法。(2)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二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解析:第(1)问应结合平时所学知识并根据材料回答。第(2)问考查概括比较能力。第(3)问考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问题,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进行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