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20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6586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20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20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20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20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20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20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20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20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20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20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20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二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21海口模拟)1912年至1916年6月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各派为争夺内阁展开了激烈争斗,先后竟有八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成为民国初年政治的缩影。这一现象说明当时()A.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艰难B.立宪与共和斗争激烈C.国民政治参与热情高涨D.民主形式已荡然无存【解析】选A。袁世凯统治时期,内阁更迭频繁,说明民国初年政局不稳定,侧面反映了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艰难,故A正确;各派为争夺内阁而斗争,不能等同于立宪与共和的斗争,故B错误;各派争夺内阁的斗争与一般国民无关,故C错误;各派为争夺内阁而斗争

2、,说明内阁这种民主形式仍然存在,故D错误。2.(2020日照模拟)北洋时期,军阀夺取最高权力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经过国会选举或批准这个“合法”程序。如袁世凯“胁迫”国会选举自己为正式大总统;曹锟通过“贿选”成为“合法”总统。这体现了()A.民主共和理念已深入人心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宪法地位受尊重C.对西方宪政模式的法理认同D.议会政治在中国初步建立【解析】选C。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军阀多利用“国会选举”或国会“批准”等程序取得总统职务,显示其夺取的最高权力“合法”,体现了对西方宪政模式的法理认同,C正确;民主共和理念已深入人心与材料不符,A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宪法地位并未受到袁世凯等北洋军阀

3、的尊重,B错误;北洋军阀利用国会标榜其统治“合法”,不能说明“议会政治在中国初步建立”,D错误。3.辛亥革命后相继发生一些破坏民主共和的事件,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袁世凯于1915年称帝、张勋于1917年拥清废帝溥仪复辟等。出现这些事件说明()A.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艰难B.辛亥革命带有时代局限性C.民主共和理念已深入人心D.军阀割据阻碍政治民主化【解析】选A。辛亥革命后在形式上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但是“被废止”“称帝”“复辟”表明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艰难,故A正确。4.(2020张家口模拟)制约袁世凯的专政,是辛亥革命维护共和和民主的重要目标。合法防止袁世凯专权是南北谈判前后革命

4、党人重要的考量。因此他们希望用合法的方式控制住袁世凯的称帝。宋教仁因此()A.要求袁世凯赞同共和B.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D实行责任内阁【解析】选C。为防止袁世凯专权,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责任内阁制。1912年8月,宋教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希望在责任内阁制下以合法的方式控制住袁世凯称帝,C正确。5.下表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简表。由下表可以得出()派系代表人物靠山控制范围皖系段祺瑞日本安徽、浙江、福建、山东、陕西各省直系冯国璋英、美直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奉系张作霖日本东北三省A.军阀的靠山均为日本人B.军阀依附于帝国主义国家C.军阀力量超过帝国主义国家D.列强在中国

5、利益互补【解析】选B。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各军阀派系背后都有帝国主义国家支持,故B正确。直系军阀的靠山为英、美,故A错误;军阀依附于帝国主义国家,力量不可能超过帝国主义国家,故C错误;列强在华利益互补与史实不符,故D错误。6.20世纪初,中国兴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和出口热,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有史学家称之为“继洋务运动之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这两次工业化浪潮的出现都()A.受到政府政策的推动B.由国际环境变化决定C.促进了政治体制的转变D.承担了民主革命的重任【解析】选A。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统治而开展的自救运动,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的出现也得益于辛亥革命后南京临

6、时政府政策的推动,故A符合题意。7.(2021济宁模拟)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名称相关信息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建,洋务运动最早的官办新式兵工厂发昌机器厂1866年建,中国近代第一家资本主义企业轮船招商局1872年建,中国近代第一家民用企业申新纺织厂1915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于上海A.洋务运动时期工业简表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表C.晚清时期民族工业简表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简表【解析】选D。上表中既有洋务企业,也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它们都属于民族工业,故选D。8.(2021泰安模拟)1933年广州的报纸报道:汉口市有三种女人,四寸半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

7、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解析】选C。材料中不同身份的女性服饰打扮不同,说明当时的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故选C;“完全改变”和“彻底解放”的说法都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D;不同身份女性的服饰打扮和新文化运动的反封建是否彻底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9.1920年,中国思想界出现了启蒙思想的新取向,否定“生存竞争,优胜劣汰”,趋向于互助进化、财产公有、平民主义、大同主义。这说明当时()A.

8、阶级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B.苏联社会制度得到推崇C.中国共产党加强理论宣传D.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增强【解析】选D。根据“趋向于互助进化、财产公有、平民主义、大同主义”等信息可知反映了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的增强,故选D;1920年社会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排除A; 苏联建立时间是1922年,排除B;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排除C。10.1918年,傅斯年在文学革新申义中说:“今等差已泯,群政艾义。既有文言通用于士流,复有俗语传行于市民何若取而齐之,以归于乎?”这表明他()A.推动新文化运动性质的转变B.推崇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C.主张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D.倡导文学的通俗性和国民性【解析】选D。“既有

9、文言通用于士流,复有俗语传行于市民何若取而齐之,以归于乎?”这表明傅斯年主张文言文和白话文相融合,即倡导文学的通俗性和国民性,故D正确;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性质的转变,故A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故C错误。11.(2020西安模拟)蔡元培指出:“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然一经庚子联军之压迫,则向之排外者,一转而反为媚外;凡为外人,不问贤否,悉崇拜之;凡为外俗,不问是非,悉仿效之。”这表明()A.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观念应时而生B.崇洋媚外的心理取代仇外观念C.义和团

10、运动缓解了国人排外心理D.传统文化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解析】选B。从材料“一经庚子联军之压迫”之后,“一转而反为媚外”以及“凡为外俗,不问是非,悉仿效之”等信息可以判定材料主旨强调崇洋媚外的心理取代华夷观念,故本题选B。12.(2021淄博模拟)有学者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古代文学艺术大部分受到推崇,特别是小说、白话文学等更得到前所未有的很高的评价。诸子和佛学的研究在深化,恢复了它们应有的地位。就以儒学来说,指出其价值观念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没有完全否定其在历史上的作用。”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对东西方文化全盘否定或肯定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

11、很大程度上仍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解析】选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肯定新文化运动对于文学艺术和诸子、佛学的贡献,以及新文化运动肯定儒学在历史上的作用,说明新文化运动很大程度上仍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故答案为D。二、非选择题(第13题12分,第14题12分,共24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下图中标示曲线,分别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几种经济成分。材料二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183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1)依据产生时间及发展的阶段特征判断,材料一中代表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是哪一条

12、曲线?它在中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原因有哪些?(8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述历史现象及出现的主要原因。(4分)【解析】第(1)题“曲线”,依据产生时间及发展的阶段特征判断,材料一中代表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是曲线。“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导致自然经济解体、外商在华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作用等角度分析。第(2)题材料二反映了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主要原因”,依据所学知识分别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列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卷土重来的角度分析。答案:(1)曲线。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导致自然经济解体,

13、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外商在华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作用。(8分,答出三点即给全分)(2)短暂春天。主要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萧条下去,主要原因:列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卷土重来。(4分)14.(2020洛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尽管新文化运动的自我意识并非政治而是文化,它的目的是对国民性的改造,是对旧传统的摧毁,它把社会进步的基础放在意识形态的思想改造上,放在民主启蒙工作上。但从一开始,其中便明确包含着或暗中潜埋着政治的因素和要素,如陈独秀通过“最后觉悟之觉悟”所要达到的目标,仍然是指向国家、社会和群体的改

14、造和进步,即是说,启蒙的目标、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弃,仍是为了国家、民族,为了改变中国的政局和社会面貌,它仍然没有脱离中国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固有传统,也没有脱离中国近代的反抗外侮、追求富强的主线所有这一切并不是争个人的“天赋权利”纯然个体主义的自由、独立、平等。所以,当把这种本来建立在个体主义基础上的西方文化介绍输入,以押击传统打倒孔子时,却不自觉遇上自己本来就有的上述集体主义的意识和无意识,遇上了这种仍然异常关怀国事民疾的社会政治的意识和无意识传统。摘编自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从材料中提取有关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

15、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学生可以首先依据材料中作者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认识得出自己的论题,根据材料中强调新文化运动的政治性,可以得出“新文化运动的主旨是挽救民族危亡”的论题,根据材料中既提出新文化运动的政治性,又提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作用,可得出“新文化运动具有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属性”的论题;根据材料“它仍然没有脱离中国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固有传统”“却不自觉遇上自己本来就有的上述集体主义的意识和无意识,遇上了这种仍然异常关怀国事民疾的社会政治的意识和无意识传统”等信息可得出“新文化运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论题。然后,学生以

16、唯物史观相关原理为指导,围绕这一论题结合史实进行阐述,注意言之有理。答案:示例一:论题:新文化运动的主旨是挽救民族危亡。(2分)阐述: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革命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袁世凯为了称帝,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但是美、日两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为挽救民族危亡,改变中国现状,反对袁世凯称帝,一些接受了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知识分子,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猛烈抨击孔子,重要原因

17、之一是袁世凯和张勋都将孔子作为他们政治复辟活动的工具。知识分子在中国宣传民主启蒙思想,也是为了让中国建立真正的民主政治。因此,新文化运动的主旨是挽救民族危亡。总之,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推动了中国民众的探索,使中国向西方学习深入思想层面。(10分)示例二:论题:新文化运动具有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属性。(2分)阐述:新文化运动爆发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和西方民主启蒙思想传入中国的大背景下,一方面,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有感于中国传统思想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束缚,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促进了中国民众的思想解放;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提高了中国民众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激发了中国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如在新文化运动的熏陶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五四运动爆发。总之,新文化运动中救亡与思想启蒙相互促进,思想启蒙促进了救亡,救亡深化了思想启蒙。(10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学生也可从“新文化运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进行阐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