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水平1、2限时15分钟分值 30分战报得分_一、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5题,每小题1分,共5分)1.中国的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于九一八事变。 ()提示: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2.九一八事变掀起全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提示: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华北事变发生后,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3.中国共产党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提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
2、9月23日,蒋介石发表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5.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中国犯下了种种暴行,其中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旅顺和南京大屠杀。 ()提示:南京大屠杀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而旅顺大屠杀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二、选择题(共7题,每小题2分,共14分)题组一局部抗战1.标志着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一二八事变【解析】选A。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也是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开始,故选A。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一
3、二八事变发生在九一八事变以后,B、C、D均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深化点拨】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1)这是与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过程相联系的两个概念。(2)八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开始的全面抗战,十四年抗战是包含从1931年开始的局部抗战在内的整个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2.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喊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用武力保护华北”等口号的学生运动是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义和团运动【解析】选B。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北平学生发起一二九运动,反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故选B。题组二全面
4、抗战的开始3.(金榜原创题)下面是1937年发生在北平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该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七七事变C.长城抗战 D.一二九运动【解析】选B。从题干中“1937年”“北平”和示意图中“卢沟桥”“中国军队反击方向”“日军进攻方向”等信息可判断,该事件是爆发于1937年7月7日的七七事变,它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故选B。五四运动、长城抗战和一二九运动分别发生在1919年、1933年和1935年,时间与题干不符,且与示意图内容不符,故排除A、C、D。4.(金榜原创题)中国共产党为制定战胜日本侵略者的纲领、方针和政策而召开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洛川会议C.八七会议 D.
5、中共三大【解析】选B。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全面抗战路线,是在1937年8月召开的洛川会议上制定的,故选B。遵义会议、八七会议和中共三大分别是在1935年、1927年和1923年召开的,均与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无关,故排除A、C、D。5.下面是某学生的学习笔记。该“学习内容”最适合的主题应是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申报发表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西北的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A.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B.抗战相持阶段到来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抗日战争取得最终的胜利【解析】选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
6、线初步形成;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对日态度发生变化,蒋介石表示要抵抗日寇侵略;在此背景下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故选C。十四年抗战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故排除A;武汉会战结束后抗战相持阶段到来,故排除B;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是在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故排除D。题组三日军的侵华暴行6.1937年12月,在中国的英国记者田伯烈报道:“在这一个时代中,我们找不出什么事情足以超越日军的暴行。”“日军的暴行”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旅顺大屠杀【解析】选C。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12月,是日军侵华的罪行,故选C。九一八事
7、变发生在1931年,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旅顺大屠杀发生在甲午战争时期,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7.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推行“治安强化运动”,主要是为了 ()A.实行粮食统制 B.掠夺地矿资源C.消灭抗日力量 D.解决物资短缺【解析】选C。“治安强化运动”主要在华北地区实行,其目标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目的是消灭抗日力量,故选C。三、非选择题(共11分)题组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8.(金榜原创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次发动是为了要抗日救国而产生的,是要以西北的抗日统一战线去推进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开始。 由于这一发动,结束了“剿共”的内战,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8、反而得到了早日的实现,使全国的抗日救亡的统一战线反而更迅速地实际建立起来。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的任务的指示(1936年12月19日)材料二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之一切,而当使全国国民彻底更始,力谋团结,以共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中国共产党人既捐弃成见,确认国家确立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多吾人唯望其真诚一致,实践其宣言所举之诸点,更望其在御侮救亡统一指挥之下,人人贡献能力于国家,与全国同胞一致奋斗梦以完成国民革命之使命。蒋介石为中国共产党宣言发表谈话(1937年9月23日)(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解决西安事变采取的方式,概括其历史意义。(8分)(2)结合所学,概括
9、材料二蒋介石谈话所产生的主要影响。(3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解决西安事变的方式是和平解决;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的实现和时局发展变化的角度回答。第(2)题联系所学知识,可从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和国共关系两个方面回答。答案:(1)方式:和平解决。意义: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基本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的局面,初步形成了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2)影响: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水平2、3限时30分钟分值 50分战报得分_ 一、选择题(共13题,每小题2分,共2
10、6分)1.(2021菏泽高一检测)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毛泽东如此界定抗日战争 ()A.意在突出中国共产党的作用 B.有利于推动重庆谈判的进行C.忽视了国民党对抗战的贡献 D.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战历史过程【解析】选D。毛泽东强调,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这说明毛泽东认为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抗日战争的开端,如此界定抗日战争,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战历史过程,故选D。突出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不是主要目的,且题干中也未体现,故排除A;论联合政府是在1945年4月,这和推动重庆谈判的进行
11、无关,故排除B;题干不能说明忽视了国民党对抗战的贡献,故排除C。【深化点拨】我国确立十四年抗战概念的重大历史意义(1)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全过程。(2)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3)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4)有利于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2.1935年12月9日,北平各大、中学校数千学生举行抗日救国游行,12月底,平津学生联合会组织“南下扩大宣传团”,到工人农民中宣传抗日救亡。这场学生的爱国运动 ()A.成为扭转抗战时局的关键 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C.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战路线 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
12、析】选B。据材料信息“1935年12月9日”“北平各大、中学校数千学生举行抗日救国游行”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所指为一二九运动,这一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故选B。A是西安事变的影响,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中国共产党的抗战路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1935年尚未形成,故排除C、D。3.(2021成都高一检测)右图是张仃创作于1936年的漫画看你横行到几时。画面中一只身披膏药旗、头戴日军钢盔的螃蟹正在横行,面前点燃一枚写有“中华民族”的炸弹,该漫画的寓意是 ()A.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坚定全民族抗战必胜的信心C.抨击日本全面侵华的霸道行径D.讽刺国民党围剿红军独裁专制【解析】选B。材料
13、中的炸弹是“中华民族”,结合时间信息可得知,其强调在中国全民族抗战之下,日本必败,也契合了看你横行到几时这一主旨,故选B。A、C、D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4.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秘密文件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明确指出:“目前中国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这一指示 ()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进入新阶段B.促使蒋介石改变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C.严重脱离革命的实际,错误分析了形势D.表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决心【解析】选A。1935年华北事变标志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4、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认为“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这有利于抓住有利时机,促成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A。蒋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不可能因中国共产党单方面的意见而改变“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故排除B;材料的分析符合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故排除C;材料只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主张国共合作抗日的想法,故排除D。【拓展延伸】抗战爆发前后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的变化(1)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开始了“武装反蒋”。(2)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地位的上升,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抗日反蒋”口号。(3)1935年华北事变后
15、,中日民族矛盾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明确将“抗日反蒋”口号改为“逼蒋抗日”方针,并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4)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坚持“联蒋抗日”方针,最终实现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2021烟台高一检测)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这里的“统一”指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B.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局面形成C.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西安事变下的“统一”主要指揭
16、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故选D。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是在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后,与材料中西安事变时间不符,故排除A;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尚未正式实现合作,故排除B;C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6.1937年七七事变后,潘孑农、刘雪庵创作了长城谣,传唱一时。下列是该歌词节选,它的内容反映的时代主题是呼唤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淫掳掠苦难当。苦难当,奔他方,骨肉流散父母丧。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敌人逞豪强。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A.停止内战,实现国家统
17、一B.国共合作,联合抗日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解析】选C。根据题干信息“七七事变后”“长城谣”“四万万同胞心一样”等关键信息,可知体现了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呼唤,故选C。停止内战属于国共合作的一部分,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故排除A;材料不局限在国共两党合作,而是强调“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故排除B;长城谣的内容反映了中国国内对日本侵略的反抗,没有涉及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故排除D。7.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指出:和平掌握在日本人手里。“我们寻求和平,但我们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我们不想进行战争,但我们可以被迫自卫”。这实际上是 ()A.寻求与日本妥协的
18、途径 B.不准备与日本军事对抗C.宣示了中方的自卫性质 D.确立了抗战的军事策略【解析】选C。据材料“我们不想进行战争,我们可以被迫自卫”可看出,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被迫进行自卫,故选C。材料中蒋介石强调“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没有体现与日本妥协,故排除A;从材料可看出,中国已经准备“被迫自卫”,故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国民政府的抗战军事策略,故排除D。8.卢沟桥事变后,桂系军阀李宗仁表示“今日的局势只有两条路可循,不是抗战图存,便是投降亡国”,他表示要秉“先国难而后私仇”的大义,拥护中国共产党参加抗战。这表明 ()A.军阀派系纷争消除 B.国民政府威望高涨C.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D.抗日战
19、争开始兴起【解析】选C。材料中“卢沟桥事变后,桂系军阀李宗仁表示先国难而后私仇的大义”等信息说明,民族危机促使民族意识觉醒,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必须放下成见,团结抗日,故选C。仅由桂系军阀的态度不能得出军阀派系纷争消除的结论,故排除A;材料中没有涉及国民政府威望高涨的信息,故排除B;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就开始了抗日战争,故排除D。9.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解放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C
20、.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解析】选A。材料中红军接受国民党军的番号,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背景下的历史事件,此次合作为党外合作,故A正确。10.1937年9月,蒋介石在庐山公开发表的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中讲道,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即为民族意义胜过一切之例证,表示愿“接纳”全国各党派共同御侮。蒋介石这一表态说明 ()A.国共合作的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即将形成 B.国共两党之间的阶级矛盾已完全消除C.中日之间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D.国民党始终坚持全面抗战路线【解析】选A。根据史实可知,此次谈话,国民党实则承认了包括共产党在内的一切民主党派的合法地位,
21、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故选A。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国共两党,始终不可能实现政治追求的完全一致和分歧的完全消除,故排除B;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中日民族矛盾早在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就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故排除C;抗战以后,国民党始终奉行的是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故排除D。11.如图为日本在伪满洲国播放的电影水浒传的海报,该影片全部由日本演员出演,剧中人的装束都是日本武士的扮相。日本这样做的意图是 ()A.诱降国民政府 B.推行“以华制华”政策C.丑化梁山好汉的形象 D.奴役中国民众【解析】选B。由材料“日本在伪满洲国播放的电影水浒传的海报”可知,日本将电影作为宣传工具,而“剧中
22、人的装束都是日本武士的扮相”就是把中国本土人物加以日本化,从而加强对中国人民奴化宣传,推行“以华制华”政策,故选B。材料强调的是日本在伪满洲国的统治策略而非对国民政府的政策,故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将中国本土人物日本化,而非丑化梁山好汉,故排除C;材料强调日本用电影奴化中国民众而非奴役中国民众,故排除D。12.下面为华北地区煤矿资本及产量表(1943年),这反映出 ()资本关系资本额(亿元)占华北煤矿资本(%)产量(吨)占华北煤矿产量(%)中日合办13.09545.116 554 32232.23日资独办15.93354.8913 779 20167.77合计29.02810020 333 52
23、3100A.日本推行“以华制华”方针 B.日本推行“以战养战”的侵华策略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D.日资完全控制了中国的煤炭产业【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日合办”“日资独办”“华北地区煤矿资本及产量表”可看出日本十分重视对华经济侵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通过经济侵略来继续和扩大对华战争,故选B。日本推行“以华制华”方针,表现为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故排除A;抗日战争期间,受战争破坏和日本侵略者野蛮掠夺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日益萎缩,故排除C;“完全控制了”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D。13.日军侵华过程中,在占领区设立许多制造毒气的工厂或化学武器装配厂;先后一千余次使用了糜烂性毒剂、刺激性
24、毒剂和窒息性毒剂化学弹,杀害了许许多多中国军民。下列反映这方面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A.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B.历史专著中的描述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解析】选A。研究历史的最有力证据应该是历史遗迹或者是实物等相关第一手史料,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属于第一手史料,故选A。其他选项都属于第二手史料,故排除。二、非选择题(共24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明确要求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
25、材中要求全面落实。材料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参战国政府大多设立国家级哀悼日。用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增强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成为国际惯例。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重大意义。(10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的依据,简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14分)【解析】第(1)题可从铭记历史、勿忘历史、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等角度进行论述。第(2)题第
26、一问可根据材料从历史传统、国际惯例、人大决议和公祭重大事件等角度归纳回答;第二问可从悼念死难者、揭露战争罪行、珍爱和平等角度分析回答。答案:(1)意义: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揭露日军侵华罪行;有利于宣传抗战;对七七事变前的抗战军民更加公平;更加符合历史实际;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弘扬爱国主义等。(2)依据:重视祭祀与战争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国际惯例;全国人大决议;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暴行。意义:悼念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
27、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复活;勿忘国耻,珍爱和平;表明中国人民捍卫人类尊严、走和平发展道路与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水平1至4限时10分钟分值 15分战报得分_1.(3分)(学术情境)敌机飞临南京为拉贝日记的南京卷,是德国商人约翰拉贝于1937年9 月至1938年2月在南京撰写的日记,同时还附有拉贝保存的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及其详实说明。该史料可用于研究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始末 B.中国局部抗战的事迹C.日本在中国制造大屠杀事件 D.国共联合抗战的原因【解
28、析】选C。由材料中“敌机飞临南京”“1937年9月至1938年2月”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这段时间,侵华日军占领了南京,并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故选C。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局部抗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分别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卢沟桥事变,均与题干材料中时间和地点不符,故排除A和B;题干材料与国共联合抗战的关联性很小,作为史料研究的可信度也比较小,故排除D。2.(12分)(立意新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日军大屠杀的暴行,绝非少数士兵违犯军纪而产生的偶然事件。”驻留在南京的德国外交官向德国政府报告说:“日军在南京的暴行,这不是个人的,而
29、是整个陆军,即日本本身的残暴和犯罪行为。” 王建朗、曾景忠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应该以哪些罪名起诉日本法西斯战犯?并说明你的理由。【解析】问题具有很大的开放性,重在考查学生运用材料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可从战争与和平、人道与人权等角度分析归纳;第二问可从战争性质、战争手段和战争罪行等角度分析回答。答案:罪名:“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等。理由:从战争的性质看,日本先后策划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发动和扩大灭亡中国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从战争中对非武装人员的态度看,日本对我国手无寸铁的平民和已经放下武器的士兵进行屠杀,南京大屠杀就是例证;从战争中使用的手段看,日本在战争中屠杀手段残忍,还实施“三光”政策、无差别轰炸、细菌战、毒气战、“慰安妇”制度等违背人道主义和国际公法的手段,并大肆掠夺中国的劳动力和人民的财产等。微点拨(1)素养考查:考查时空观念,日军占领南京屠杀中国人民。(2)关键信息:“敌机飞临南京”“1937年9 月至1938年2月”这些信息体现出日军占领南京并屠杀南京军民。微点拨(1)非选择题选材特点:以学术情境为载体,进行设题。(2)设问方式:设问方式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考查结合起来。(3)解题思路:找关键信息联系知识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