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课题6 伟大的抗日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61726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课题6 伟大的抗日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课题6 伟大的抗日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课题6 伟大的抗日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课题6 伟大的抗日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课题6 伟大的抗日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课题6 伟大的抗日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课题6 伟大的抗日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课题6 伟大的抗日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课题6 伟大的抗日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课题6 伟大的抗日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课题6 伟大的抗日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课题6 伟大的抗日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课题6 伟大的抗日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课题6 伟大的抗日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课题6 伟大的抗日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课题6 伟大的抗日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题6伟大的抗日战争 课程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一、侵华日军的罪行1.侵华原因:(1)既定国策: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2)转嫁危机:转嫁世界性经济危机给日本带来的困境。(3)可乘之机:国民政府正全力围剿红军。2.罪行表现:(1)军事侵略:制造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2)烧杀抢掠:制造南京大屠杀,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3)殖民统治:

2、实行“以华制华”政策,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进行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十四年抗战(1)十四年抗战是指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全国性抗战。(2)它完整叙述了中国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到最终胜利不可分割的全过程,强调了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符合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1.原因:九一八事变后,日军的武装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2.表现:(1)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2)东北军民:

3、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3)爱国民众: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4)爱国学生:1935年12月9日,发动一二九运动。(5)国民党爱国官兵。蔡廷锴、蒋光鼐率领十九路军在淞沪抗击日军。安德馨率全营300名官兵在山海关力战殉国。二十九军宋哲元等部在长城内外英勇抗战。冯玉祥与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革命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解放区”(1)“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由于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

4、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苏维埃区域的简称)。(2)“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年到1945年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抗日”则指明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战任务。(3)“解放区”:是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国统区”)。三、全民族抗战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背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序幕。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经过。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实行自卫、抵抗暴力。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

5、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3)意义:国共合作抗日,抗日战争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2.国共合作抗日:抗战史实特点、结果(意义)正面战场淞沪会战(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淞沪会战期间)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徐州会战(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敌后战场中共中央在洛川会议上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成立;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最终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党内合作与党外合作(1)党内合作:第

6、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国民党一党内部进行。(2)党外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外合作,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外部进行合作。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中共七大: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2.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1)美国先后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2)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关东军。(3)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3.胜利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4.意义:(1)抗日

7、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2)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日战争探究点一日军的侵华暴行材料一我们中国人民,半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

8、是书不胜书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思维交互:(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指出“半世纪以来”,日本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提示:发动或参与侵华战争;屠杀中国军民;反人道主义地进行细菌战、毒气战;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三光”政策;对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材料二 如图为中央储备银行(1941年在南京成立)发行的中储券。作为国家银行发行的本位币,可与法币(官方统一货币)互相兑换,在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曾经大量流通。思维交互:(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张纸币可以用于研究哪一历史现象。依据是什么?说明这一现象对中国的影响。提示:现象:可以用于研究抗战时期日本对沦

9、陷区的经济侵略。依据:1940年3月,在日本扶植下,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影响:沦陷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成为日本的经济附庸;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材料三 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思维交互:(3)根据材料三,分析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提示:抗战时期,日本控制沦陷区的金融,通过发行“联银券”“军用票”等掠夺财富,以战养战,其目的是转嫁战争负担。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1.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困境,必须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2.历史原因:日本从

10、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的既定国策。 3.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剧了日本的侵略野心。 4.国际环境:中国国内国共对峙,国际上英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探究点二全民族抗战及胜利1.全民族抗战材料一 我当时住在汉口万民后街,21岁,听说黄埔军校在武昌招生,就和表姐、同学4个人一起去报考,也不管家里同不同意。我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报考时被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怕死么?你们想发财不?怕死的、想发财的就莫来。”我们4个怀着一腔报国热情,毅然决然报了名,参加了考试。记得当时考试时有80架日本的飞机在头顶轰炸。报考军校的所有学生仍继续坚持在考场镇静考试,为了能考上军校,为了能为国抵抗外敌入侵,哪怕炸死也心甘

11、!湖南图书馆编著湖南抗战老兵口述录(上)思维交互:(1)材料一中的热血青年报考军校的背景是什么?提示:日本大规模入侵中国,当时正在进攻武汉;青年们有一腔报国热忱,家国情怀浓厚。材料二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的施政,以陕甘宁边区为代表,施行了一整套有别于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文教和社会政策,并且明确这是“根据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总理遗嘱及中共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则”而提出的,尤其是1941年公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提出“三三制”、保障抗日人民的人权、改进司法制度、厉行廉洁政治、保证土地所有权和减租减息、发展农工商业、调节劳资关系、实行合理税收、尊重知识分子等各项政策。如胡乔木

12、所言,这个纲领的制定和发布,“不论在陕甘宁边区建设史上,还是在整个中国革命史和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更加全面也更加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的基本路线和边区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方针”。汪朝光民族抗战与革命建政思维交互:(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的主要特点。简评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施政举措的影响。提示:特点:以维护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目的;具有新民主主义的色彩;施政纲领内容全面。影响:适应了抗日战争的需要;为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等。2.抗战的胜利材料 1942年春,罗斯福对自己的儿子说

13、:“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罗斯福见闻秘录思维交互:依据材料,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提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战场。中国人民为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一、抗日战争中国取胜的原因 1.组织领导: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

14、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 2.民众因素: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3.战略战术:中国共产党制定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最后赢得战争胜利。 4.国际因素: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二、比较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 1.区别: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战场范围国民党统治区敌后建立根据地路线片面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作战方式阵地防御为主的大兵团大会战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战略地位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2.联系

15、:两个战场是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关系,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的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名家评史】1.材料一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这是民族自觉性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材料二 1937年8月,(洛川会议)会议决定:要坚持抗日战争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游击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在国统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争取全国人民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确定以

16、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摘编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解读: 分析材料可知:封建专制下的中国缺乏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日本侵华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觉醒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发动群众争取政治经济权利为解决农民问题,确立减租、减息的政策2.材料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

17、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解读:材料从民族凝聚力、军事力量对比、民众的斗志等角度分析了日本军国主义失败的原因。材料“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说明日本对中国实行速战速决的战争策略。错误估计:日本认为中国国民革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中国会再次凝聚团结起来;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战略上相互配合。1.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战时土地政策大纲,其中关于农民土地问题规

18、定:“奖励人民以土地呈献政府,并应没收汉奸土地,征收利用不良土地,依法分配于伤兵难民。”这说明()A.社会矛盾变化促使国民党调整土地政策B.为解决伤兵难民土地问题政府调整政策C.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党土地政策的调整D.国民政府致力于实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解析】选A。由材料内容可知国民党采取了“没收汉奸土地,征收利用不良土地,依法分配于伤兵难民”的土地政策,联系时间“1938年”可知这一政策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为主要社会矛盾的情况下,为充实抗日物资需要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故A正确。【拔高训练】1940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作出关于各抗日根据地内党支部教育的指示,要求“普通党员的政治教育

19、,一般的应当包含:怎样做共产党员,支部本身的工作,统一战线政策,乡村工作,争取敌伪军工作,临时的策略教育等”。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党性教育()A.强化贯彻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侧重提高普通党员的军事水平C.强调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D.注意结合敌后抗战的实际需要【解析】选D。A、B、C在材料中并没有被提及,故排除;根据材料“普通党员的政治教育,一般的应当包含:怎样做共产党员,支部本身的工作,统一战线政策,乡村工作,争取敌伪军工作,临时的策略教育等”可知,这一时期普通党员的政治教育主要是为抗日战争服务的,并且十分注意敌后抗战的实际需要,故D正确。【深化点拨】三三制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

20、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成功经验,也是根据地民主建设的一种形式。它的实施起到了调节各抗日阶级的利益,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这个政权形式同当时国民党实行的一党专制的独裁政权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三制原则让中国共产党积聚了力量,同时也获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2.1939年,国民党元老邵力子发表演说指出,苏联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应当取法的”。1940年,蒋介石出席十月革命纪念活动,曾就苏联革命成功之经过与其奋斗精神有所阐述。两者的共同目的是()A.宣扬十月革命B.巩固中苏友谊C.宣传抗战信念D.塑造政党权威【解析】选C。材料反应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邵力子宣传要取法苏联的革命精神,蒋介石就苏联的

21、革命成功经过和奋斗精神进行阐述,他们的目的就是要中国人学习苏联的革命精神,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提高必胜的信念,故选C;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国民党是资产阶级统治,对社会主义是仇视的,不会宣扬十月革命,A错误;材料内容是宣传苏联的“革命精神”,与巩固中苏友谊塑造政党权威无关,B、D错误。【拔高训练】美国某记者指出,“对日本人来说,上海事件是卢沟桥事变和日本以前的全部政策的必然结果,当威胁和政治压力未能使他们控制华北时,他们便动武了”。据此可知()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加速了“上海事件”的爆发日本借发动“上海事件”打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上海事件”的爆发使蒋介石抗日态度更坚决“上海事件”打破了日军不可

22、战胜的神话A.B.C.D.【解析】选B。根据材料“上海事件是卢沟桥事变和日本以前的全部政策的必然结果,当威胁和政治压力未能使他们控制华北时,他们便动武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借发动“上海事件”打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但“上海事件”的爆发使蒋介石抗日态度更坚决,故正确,选B;第二次国共合作是1937年9月形成的,故排除;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故排除。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有学者认为,作为近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影响最大的两大政党,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以及斗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重大问题。 两党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政治制度建设,在实践中出现了巨

23、大的差别,导致两党出现了不同的结局。结合材料与中国近代国共两党活动的相关史实,围绕“政治实践与社会环境”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根据材料观点,结合材料要求和所学知识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论证:一是阐述孙中山与国民党的史实、蒋介石与国民党的史实;二是论证中国共产党如何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解答时需据题意解读材料,把握其主题,以明确解题方向,注意观点与所述史实必须一致,史论结合,逻辑严谨。答案:论题:政治实践要与社会环境相适应。(1分)阐述:(1)孙中山致力于建立民主共和国,改组国民党,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实现国共

24、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建立了专制独裁统治,最终丧失民心,导致政权垮台。(4分)(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足国情,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致力于反帝反封建,建立民主共和国;先后与国民党进行两次合作,掀起国民革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探索并实践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不断加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政权建设;通过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4分)总之,任何政党的政治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这一基本国情,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进行积极探索,否则必然会失败。(1分)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