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素养提升练1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60771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素养提升练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素养提升练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素养提升练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素养提升练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素养提升练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素养提升练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素养提升练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素养提升练(一)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题。一个小农家的暮注刘半农她在灶下煮饭,新砍的山柴必必剥剥的响。灶门里嫣红的火光,闪着她嫣红的脸,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慢慢地从田里回来;屋角里挂去了锄头,便坐在稻床上,调弄着只亲人的狗。他还踱到栏里去,看一看他的牛,回头向她说:“怎样了我们新酿的酒?”门对面青山的顶上松树的尖头,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孩子们在场上看着月,还数着天上的星:“一,二,三,四”“五,八,六,两”他们数,他们唱:“地上人多心不平,天上星多月不亮。”一九二一,二,七,伦敦。【注】1920年,刘半农离开风雨飘摇的祖国前往欧洲学习,该诗写于留学期间。1下列对诗歌

2、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以一户普通农家为描写对象,描写了农家从傍晚时分到夜幕降临时的日常生活场景。B男主人带着锄头从田里回来,一会儿到栏边看牛,一会儿问新酿的酒,显示出了他的勤劳。C诗歌第四节写景,通过写青山、松树、半轮月亮,写出了夜的宁静美好,也表明天色已经晚了。D诗歌最后两句暗示了现实社会中农家并不都能享受诗中所写的这种祥和、安宁生活。BB项,“显示出了他的勤劳”错误,这一小节中对男主人回家后一系列动作的描写表现的是他的悠闲、惬意。2下列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主要采用了白描手法,勾画出农妇夜炊图、农夫收工图、孩子观月图三个画面。B本诗没有直接抒发

3、感情的句子,而是着重写人物活动、生活场景,将情感蕴藏其中。C诗中暗含着空间的变化,诗人的视线随着人物的活动从厨房转到庭院,再转到场上。D结尾借助儿歌暗示社会现实,且将“星”和“月”拟人化,与诗境巧妙融合,浑然天成。DD项,诗歌结尾两句并未将“星”“月”拟人化。3本诗注重细节描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请举两例加以分析。_解析回答本题,首先寻找诗中的“细节描写”。要找的必须是很细致的描写内容,如灶内的柴烧起来发出的响声,火光在女主人的脸上闪动,男主人回来时“衔着个十年的烟斗”,孩子们数星星数错数等。然后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一般可以增加真实性或增强感染力,作答时需要结合诗歌内容以及要表达的情感

4、来分析。答案“新砍的山柴/必必剥剥的响”,女主人正在做饭,灶中柴火的响声这一细节描写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同时营造了温馨的氛围。“五,八,六,两”,孩子们数星星时数错了数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孩子的纯真,也使诗歌显得真实自然。(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4诗歌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_解析分析作者的情感,要先看诗歌内容。诗歌描写的是温馨、美好的农家生活场景,结合写作背景可知,此时祖国风雨飘摇,人们的生活并不安定,而诗中对安宁生活的描写,表现出作者对安宁平静的生活的渴望与向往。而这样理想化的生活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因此诗中寄寓着作者对农民的同情。作者此时在国外求学,写这样的中国乡村景

5、象,无疑是在抒发对祖国、故土的思念。答案对安宁平静的田园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对现实中无法拥有这种生活的农民的同情;作为在海外求学的学子对祖国、故土深深的思念。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飞来的木桶高军1939年冬天,沂蒙山区比往年冷得多。这样的气候对患有肋膜炎的徐向前来说是很不舒服的。部队很快就要从东高庄村移防了,一有空闲徐向前总是到老百姓家里多转一转。这天他和警卫员随意走进了麻其老人家中,老人正坐在被窝里取暖。麻其想从床上起来,徐向前赶紧上前一步,按住了他:“大爷,够冷的哈。”徐向前觉得那破被子薄薄的,仅有很少的一点暖意,“你就坐在被窝里,咱们拉拉呱儿。”说着,他把自己披的大衣脱下来,盖在

6、了麻其的薄被子上面。警卫员想阻止,徐向前摆手阻止他说下去:“咳,咳,你出去吧,我和大爷说说话。”麻其心中一热,眼睛有些湿润起来。徐向前倾着身子,拉着麻其那粗糙的手与他家长里短地说着话。麻其看徐向前嘴唇有些发青,想让他把大衣披上。徐向前用力制止了:“大爷,这是送给你的。”告辞的时候,麻其还是起来了,徐向前赶紧给他披上大衣,拉了拉领子:“这样会暖和一点,别送了,有空我再来看你”拐过院子墙角的时候,警卫员突然对徐向前小声说:“首长,大爷家的木桶盛的水不易上冻,咱们饮马用的铁桶,太容易冻实心了,要是”徐向前摆摆手制止了他,大步向前走去。这些天天气太冷了,饮马水很快就被冻住了,冻实的冰块倒都倒不出来,非

7、常麻烦。警卫员打的小九九是想要麻其家的木桶,但看到徐向前很坚决地摆了手,他便知道没有戏了,也就打消了这一念头。可是说来也奇怪,第二天警卫员在大门楼下发现了一只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木桶,他高兴地拿着去井上打满水,提回来就放到了马头前面。他站在一边,高兴地观察着,马悠闲地喝几口水,偶尔抬起头来看他一眼,温驯的眼睛中好像充满感激之情。“怎么回事儿?”警卫员转眼一看,是徐向前来了,正用严厉的目光逼视着自己,食指直直地指着木桶。“我我”警卫员正想解释,被徐向前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我什么我,赶紧给麻大爷送回去。”警卫员想,肯定是自己昨天说的话让大爷听见了,大爷知道咱们的军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所以偷偷把木桶给

8、送过来了。于是赶紧倒掉水,提起来就小跑着去了。徐向前在军用地图前思考着,时而也会用手在上面指点比画一下。不一会儿,警卫员提着空空的木桶回来了。徐向前转回身来:“怎么回事儿?”警卫员汇报说:“麻其大爷家的木桶还好好地在家里呢,他根本不承认这是他家的木桶。”徐向前自言自语道:“难道是长着翅膀自己飞来的?”警卫员赶紧说:“咱们什么异常情况也没有发现,什么动静也没听到,早晨起来大门楼下就发现了这只木桶,说不定就是自己飞来的呢。”徐向前瞪了他一眼,他赶紧住了嘴。徐向前又问道:“老人家怎么说的?”警卫员小声说道:“大爷说,找不到主儿就先用着呗。”徐向前嘱咐道:“先注意观察情况吧,看到底是谁给咱送来的,然后

9、再做处理。”警卫员出去了,徐向前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摇摇头又回到了地图前面。又过了一天,一切都已收拾整齐,部队就要出发。徐向前让警卫员提起两个铁筲桶,招呼说:“走吧。”警卫员有些疑惑,但还是听话地紧跟上了脚步。他们再次来到了麻其家的小院子,麻其看着警卫员提的铁筲桶,问道:“这个”徐向前用一只手揽着麻其的肩:“天气太冷了,咱们屋子里说话吧。”坐下后,徐向前说道:“麻大爷,部队马上就要出发了,我们过来向你告个别,再来看看您老人家哈。”麻其说:“别见外啊,你送我的棉大衣可暖和了。”徐向前说:“前天早上,我那里突然飞去了一只木桶,我用来饮马可好用了,特别是这大冷天。可是,你说说它会长翅膀吗?怎么就会

10、飞了去呢?”麻其呵呵一笑:“山里奇事多,长翅膀也是有可能的。”徐向前用舒缓的语调深情地说道:“玩笑话咱就不多说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啊,这说明我们的军队是得到了拥护和支持的,我们深深感谢父老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啊。大爷啊,我有了那飞来的木桶,这两个铁筲桶也就用不着了,想着送给你哈。”麻其摇头:“这不行这不行。”徐向前笑了笑:“这也能给我们行军减轻一些负担啊。”麻其嗫嚅着:“你看看你看看,这刚送了我大棉袄,怎么能再要这个啊?”徐向前说:“不是说军民一家亲吗?咱们就别分你我了好不?”(有删改)5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爷,这是送给你的”“别送了,有空我再来看你”两句表现

11、了徐向前对麻其无微不至的关怀,为后文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B警卫员汇报说麻其大爷家的木桶还在他家里,并且他不承认那个木桶是他家的,表明这个木桶确实不是麻其送的,肯定另有其人。C徐向前将铁筲桶送给麻其,说能给行军减轻一些负担,这是客套话,是为了让麻其接受铁筲桶。D文中“首长,大爷家的木桶盛的水不易上冻,咱们饮马用的铁桶,太容易冻实心了,要是”这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实则是全文叙事的转折点。BB项,文中并未明说是麻其送的,但是从徐向前打交道的对象来推断, 有可能是麻其送的。选项中的说法过于绝对。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写了沂蒙山区的天气状况,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12、,又为下文徐向前将身上的大衣赠送给麻其、大门楼下飞来了木桶做了铺垫。B伏笔是小说常用的手法,如文中“徐向前让警卫员提起两个铁筲桶”就为下文将铁筲桶送给麻其埋下了伏笔。C“马悠闲地喝几口水,偶尔抬起头来看他一眼,温驯的眼睛中好像充满感激之情”,该处通过对马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突出了木桶的作用之大。D“你说说它会长翅膀吗?怎么就会飞了去呢?”文中连用两个问句,刻画出了徐向前对木桶来历感到困惑的心理。DD项,“刻画出了徐向前对木桶来历感到困惑的心理”分析错误,徐向前此时是明知故问。7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_解析本题第一问要求指出描写方法,学生首先要知道有哪些描写方法。描

13、写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文中画线句明显采用的是正面描写的手法。而人物的正面描写又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明确了这些,不难答出“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这一答案。第二问要求分析表达效果,需要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切入。“赶紧上前一步”“按”“脱”“盖”等准确而生动的动作描写,刻画了徐向前关心爱护百姓的形象;而“大爷,够冷的哈”“你就坐在被窝里,咱们拉拉呱儿”两句极具方言特色的语言描写,有效拉近了徐向前与麻其老人的心理距离,塑造出徐向前平易近人的一面。答案(1)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2)用“赶紧上前一步”“按”“脱”“盖”等一系列动作,形象地刻画了徐向前关心

14、爱护百姓的形象。“大爷,够冷的哈”“你就坐在被窝里,咱们拉拉呱儿”等极具方言特色的语言,拉近了徐向前与麻其老人的距离,形象地刻画了徐向前平易近人的一面。8请简要分析“木桶”这一事物在文中的作用。_解析分析小说中的“物象”的作用时,要紧扣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作答,需要注意的是,小说中的所有内容都是为表达某种主旨或抒发某种情感服务的。对于本题来说,可以从推动情节发展(线索)、刻画人物形象、深化小说主旨等角度入手进行分析。答案 木桶是全文的线索。小说围绕“木桶”叙事写人,“木桶”贯穿全文始末。展现人物形象。通过“送木桶”展现了麻其老人知恩图报的品质,通过“还木桶”塑造了徐向前治军严明的良好形象。揭示小说主旨。通过送木桶、还木桶,表现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的小说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