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届(岳麓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59613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岳麓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届(岳麓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届(岳麓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届(岳麓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届(岳麓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4届(岳麓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4届(岳麓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4届(岳麓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4届(岳麓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纲】 (1)农业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的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商业 “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4)主要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 【考点突破 典例讲练】 考点一精耕细作农业一、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耕作方式不断进步1原始农业采用“ ”方式。2在距今七八千年前, 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耜耕”或“ ”阶段。3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开沟排

2、灌、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技术。农业生产得到发展。4春秋时期,铁器农具、牛耕出现( 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战国时期推广,此后 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二)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二、土地制度的演变(一)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二)奴隶社会: 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1.性质:奴隶社会土地 制。2.规定:土地属于 所有,周王将土地分赐给 ,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周王交纳贡赋,奴隶在奴隶主的监视下,集体耕作“公田” 。3.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4.瓦解及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

3、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根本原因);许多私田出现;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 向 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5.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关系:井田制这一经济制度是政治上分封制的 ,政治上的分封制是井田制得以实行的 。(三)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1.国有土地所有制:国家经营,主要用于封赏和授田(如均田制、屯田制)均田制主要在北魏、隋唐时期实行,其主要特点有: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无主荒地和劳动力,这是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条件;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并不触动贵族地主的利益;受田农民必须纳租调服役,贵族地主却无此负

4、担。2.土地私有制:(包括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A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过程: 发展私田增多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 (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 变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地位: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B自耕农土地私有制(也称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特点:以 为生产、生活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三、对小农经济的认识1.形成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小农经济的特点:以 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 。 3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小农经济

5、是封建王朝 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 ;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 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考点对应例题 例1(2007山东文综II)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人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重视农业的观念 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安土重迁的思想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对题干材料的准确理解。诗句中不能反映出“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其他各题肢符合材料基本意思和自然经济的特点。

6、 答案:B例22008宁夏,24)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A庚申年 B癸卯年 C甲辰年 D乙酉年解析:D 解析:我国古代根椐动物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即每一种动物为一个时辰,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戊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根据题干中的“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因此可以判断出生之年为乙酉年。考点对应训练1商周时期,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是( ) A耒、耜 B青铜农具 C铁农具 D铁犁牛耕2铁制农具逐渐取代石制、骨制等笨重

7、易损的农具是在( )A夏商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3以牛力耕田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汉代推动牛耕推广的关键发明是( ) A铁犁用于牛耕 B犁壁的安装 C直辕犁的使用 D曲辕犁的使用7小农经济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因为( ) 生产分散、规模小“男耕女织”、简单的性别分工难以扩大再生产不再更新耕作工具 A B C D8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写道:“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这主要反映了唐代( )A开始以牛力耕田 B农民无需承担赋税徭役 C农村中无商业活动 D“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 考点 农耕

8、时代的手工业重难疑点突破1.历代手工业的发展历程冶金业制瓷业丝织业青铜铸造冶铁业时期成就时期成就时期成就时期成就新石器晚期出现小件青铜器 晚期有铁器商朝原始瓷器原始社会养蚕织绸夏朝比较讲究 晚期造钢剑 技术成熟,先后出现青瓷、白瓷商代平纹织物、 纹提花织物商周进入 时期(司母戊鼎)战国铁农具推广唐朝南 北 格局;开始输出国外战国锦绢罗纱等丝织品春秋至秦汉灵便轻巧、装饰简单、采用鎏金、镶嵌技术东汉杜诗发明 ,利用 鼓风冶铁 景德镇为代表的五大名窑汉唐 开通,丝绸外销激增。魏晋发明 法16世纪以前炼钢技术世界领先元代 为全国制瓷中心出现 瓷明清 是丝织业中心、民营丝织业兴盛、使用 、制造出 、金宝

9、地。明朝景德镇成为“ ”,出现彩瓷;还有带 和 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出现 ;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并受农业制约。各种手工业经营形式相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 、 和 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世界。明代中后期,江南一些民间手工业部门出现“ 考点对应例题例1(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59)(1分)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

10、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解析:A。我国唐代就已经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而青花瓷在元朝时期才出现。例2(2008江苏,4)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民族融合的加强 丝绸之路的畅通 文化政策的开放 古代商帮的推动A. B. C. D.解析:C 古代大商帮的出现主要是在明清时期,故不选。选C项。 考点对应训练1春秋时期,我国在冶金技术方面的突出成果有( ) A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B发明了灌钢法 C以煤为冶金燃料 D开始用焦炭冶铁2

11、庾信在刀铭中说:“千金颖合,百炼锋成。”当时我国北方锻铸刀剑采用的先进技术是( )A铸铁技术 B块炼钢 C灌钢法 D淬火技术 3汉书地理志载:“(齐国)太公(即姜尚)乃劝以女工之业“织作冰纨绮绣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上述材料反映出( )A上古时代人们已经养蚕缫丝 B西周时齐国丝织业较为发达C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丝织业的发展 D汉代丝绸品种多且远销欧洲4下列纺织业发展的情形与朝代对应正确的有( ) 丝绸行销欧洲,中国始有“丝国”之称一汉代 缂丝技术出现唐朝 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元明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一明代A B C D5一位生活在唐朝前期洛阳的商人,他不可能使用下列哪种瓷器( )A

12、越窑青瓷罐 B。邢窑白瓷瓶 C大邑白瓷碗 D景德镇青花盏6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致 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占据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生产不计成本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A B C D7私营手工业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隋唐 B宋元 C明中期后 D清朝前期考点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1.商业发展的特点与 、 发展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受 政策影响,发展艰难曲折。阶段性特征明显,各阶段发展不平衡。 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城市的市,

13、农村的集市) 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2.历代商业的发展历程时期及特征概况商周(兴起)商业由 垄断A商业的产生: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将经商的人成为“ ”B货币:商朝人使用的“ ”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 出现许多市场和大商人(范蠡陶朱公)秦汉(发展)A 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有利于商业的发展。B 西汉,开辟 ,发展外贸。C商业城市兴起: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长安设“ ”(分东、西2市,与居民区严格的分开,有专职的 进行管理,有 的限制。)魏晋社会动荡、不发达、不稳定隋唐(繁荣)原因: 的发展, 进步, 开通。A 商业城市繁荣

14、:长江流域的 、 和黄河流域的 、长安( 、 分区,市分东西2市,有时间的限制)B 集市兴起(草市)C 外贸发达: 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立 专管对外贸易。D 出现 (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 )和 (类似后世汇票)宋元(空前繁荣活跃)A 商业城市繁荣:宋代的 、 (打破市坊分区,市没有时间限制,有早市、夜市、瓦子),元代的 、 (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B 商品种类众多、出现专业性、时令性集市C 货币:北宋时, 发行纸币“ ”(世界最早的纸币)D 边贸发达:宋在与辽、西夏、金相邻的边境地区设立 。E 外贸发达: 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空前活跃)A货币:白银为主货币B商帮:

15、a徽商:鱼盐、茶叶、木材、粮食、支配手工业b晋商:贩盐、丝绸、铁器、棉花、木材、兴办 (经营存款、放贷、汇兑)古代经济政策一、“重农抑商”政策1.首倡:战国, 变法,为后来的朝代所推崇。 2.推行的目的: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 3.明清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1)明清两代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2)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3)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4)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4.评价(1)积极作用: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 的发展。(2)消极作用:不仅阻碍 的发展,而且强化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的 。 二、“海禁”与

16、“闭关锁国”1.“海禁”的直接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2.“海禁”的表现:民间贸易:明初实行“海禁”,禁止民间贸易;明中后期重开“海禁”允许民间贸易: 官方贸易:积极开展官方贸易,官方贸易一直不断。 3.“闭关锁国”的含义: 对外贸易。 4.“闭关锁国”的直接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5.“闭关锁国”的表现:清代初年,厉行海禁、迁界,海外贸易陷入停顿;康熙晚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开广州通商,特许“ ”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6. 消极后果:妨碍 的开拓,抑制资本的 ,阻止 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中国逐渐 世界潮流。 考点对应例题例1(200

17、8年广东文基,19)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与居住区隔开 有专门官员管理 又叫草市 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A. B. C. D.解析:B 汉代草市还没有出现,排除即可。均符合题干的要求。例 2 (2008年山东文综,9)图3为北宋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商业与城市,以及手工业发展情况。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徽商最早出现于明中期以后,故选D考点对应训练1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反映了何时的社会现象( ) A商代 B西周 C春秋战国 D秦朝2下图

18、说明了( ) A北宋造纸业发达 B北宋印刷技术先进 C金属货币数量不足 D商业的高度发展3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 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A B C D4汉唐时期,城市的相同特点是( )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 商业贸易和市场规模受限制 交换活动限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 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体制 A B C D5“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上述商业繁荣的景象始于( )A春秋战国 B隋唐 C宋朝 D元朝6从城市发展的特点来看,明清时期与唐宋时期相比的不同点是(

19、)A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的兴起 B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繁荣C众多对外贸易港口城市繁荣 D经济功能中小市镇兴起7古代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有( )以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歧视商人对私营工商业征收重税 重要商品实行专卖A B C D 【专题演练 巩固落实】3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主要推动因素不包括( ) A石锄耜耕 B铁犁牛耕 C土地私有 D自耕农增多4“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特点是少投人多产出5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

20、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出我国古代( ) 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A B C D 6关于西周“工商食官”政策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实行雇募制度 B工匠世代为官府劳作 C职业世袭 D官府统一经营管理7南北朝时我国冶金技术的重大突破是( ) A发明块炼钢技术 B开始以煤为冶铁燃料 C开始用焦炭冶铁 D发明灌钢法8下图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意大利画家创作的群神宴(局部),它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十分珍视中国的( ) A精美丝绸 B锋利刀具 C素色

21、陶罐 D青花瓷器 中国古代的商业和城市深受农耕经济方式影响。请回答1 92 1题。9明清时期农业商品化倾向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 ) 农产品大量投入市场 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中小市镇兴起地主商人热衷于购置田产 A B C D10唐朝诗人张籍作诗写道:“边城暮雨燕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该诗反映了( ) A唐朝长安城商业贸易蓬勃发展 B唐朝安西地区丝织业高度发达 C陆上丝绸之路的商业繁荣景象 D白银成为唐朝普遍流通的货币11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 )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22、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12下表是清朝康熙王朝的一份国库储备统计,从表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年代银两康熙十年(1671年)2 488 492康熙十一年1 8 096 850康熙十二年21 358 006康熙二十六年28 964 499康熙三十年31 849 71 9康熙三十三年41 007 790A国力日益强盛,库存盈余增加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不断增加 D对外贸易发达,关税收入增加13(2006天津文综)明朝迁都北京之后,运河漕运发达,天津“粮艘商舶,鱼贯而进,迨无虚日”。清朝一度解除海禁,有天津文人描绘说:“百宝都丛海

23、舶来怪怪奇奇洋货街。”能够涵盖材料信息并反映天津历史发展的表述是( ) A明、清时期天津经济持续繁荣 B运河漕运使天津商贸不断发展C海上运输业兴起促成了天津商贸持续繁荣 D水运通道便捷保证了天津商贸不断发展14(2005天津文综)据清代史料记载,台湾“百货皆取资于内地”;乾隆五十年浙江杭、嘉、湖三府歉收,“招商贩运闽省台湾仓谷,以资粜济(粜指卖出粮食)”。对材料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两岸经济联系密切 B台湾的日用品通常需要内地供应 C两岸经济贸易互补 D杭、嘉、湖三府的粮食通常需要台湾供应二、非选择题15(2005广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长安中,(苏壤)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24、。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皆致之数万,唯缳挺身而出。 旧唐书卷88 材料二 (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节度使观察使以广陵(扬州)为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其利。 唐会要卷86 材料三 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 请回答: (1)概述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参考答案】专题八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考点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1A 2B 3B 4D 5B 6A 7D 8D 考点二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B 2A 3C 4B 5A 考点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1A 2C 3B 4A 5D 6B 7C 8C 考点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1C 2D 3A 4B 5C 6D 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