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春市普通高中2016届高三质量监测(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类型F)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8题,共300分,共1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试卷类型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
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孙中山说:“民国十三年来革命不能成功,就是由于平等自由的思想,冲破了政治团体。”“欧美为平等自由去战争,争得了之后,常常被平等自由引入歧路。” “各人都扩充自己的自由,于是由于自由太过,便发生许多流弊我们从新革命,便不可再蹈他们的覆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孙中山对民主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是实事求是的B欧美革命误入歧路,证明中国“政治革命”之必要C孙中山对平等自由的解释是受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的影响D孙中山这种思想是因为对平等、自由的真正含义存在曲解25“就社会规则的整体理性而言,任何时代的规则都是运用于解决那个特定时代具体社会利益矛盾的
3、结果。”根据此观点,以下论据成立的是A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大增,英国出现1832年议会改革B工业革命后人们对现实社会失望,批判现实主义艺术迅速兴起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兴起,“混合经济”出现D20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邓小平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6朱熹曾解释过“存天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主张“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据此可知A朱熹和李贽都肯定人正常的私欲B李贽的思想是对朱熹思想的否定C李贽的思想源于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 D朱熹和李贽都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人欲 27
4、1960年,民主德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974美元,联邦德国为1320美元,相差只有1/3多点。而到了30年后的1990年,民主德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144美元,而联邦德国为23980美元,联邦德国是民主德国的5.8倍。对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经济差距的认识正确的是A冷战阻断了东西方正常交流,不利于民主德国经济的发展 B民主德国经济的落后是因为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C联邦德国经济优于民主德国主要得益于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D联邦德国经济的优越最终使民主德国并入,实现德国统一281934年后,中国经济危机逐渐严重,上海商会向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实行统制工业政策的要求。自1935年至1937年,南京政府
5、及其官员加强了参加商业、工业、银行业的活动,政府举办的工商业迅猛增长,掌握了工商业和金融业的领导权。由此可知,南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A导致了官僚资本的产生B不利于民族资本的发展C是罗斯福新政的翻版 D为应对日军侵略威胁 29讼师,指古代中国替打官司的人出主意、写状纸为职业者。唐宋时期,讼师得以大发展。唐律斗讼规定:“诸为人作辞蝶,加增其状,不如所告者,笞五十。”宋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衙门每结案之前,几乎必先办讼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古代中国讼师的出现是现代律师制度的雏形B唐宋时期讼师的大发展源于商品经济的发达C讼师秉承外儒内法精神与当时主流思想相背D讼师往往会误导衙门公正断案,常常被处罚30近
6、五百年来,荷兰、英国和美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A国家推行重商主义、奖励对外贸易的经济政策 B创立现代金融制度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31公元前5世纪,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法律是习惯法,成为贵族为自身谋利益的工具。后来,经过平民长期的斗争,迫使贵族成立委员会,制定并颁布了成文法,这就是十二铜表法,它被认为是真正罗马法的开端。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说明罗马注重法律产生程序的合法性B表明贵族与平民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C成文法的产生维护了贵族对司法权的垄断 D成文法的产生是罗马社会
7、发展的必然产物32汉武帝时设置盐铁官专职管理盐、铁生产销售征税事宜。宋行引法,商人向政府购引(即取得贩运销售盐专利的凭证)后,即可凭引支盐运往指定区域,独占区内食盐销售。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对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A封建政府与民争利的出发点没有改变B不放弃专营是为了抑制富商大贾势力C政策虽有变化但是指导思想仍为法家的集权思想D从长远来看会增加成本,不利于商品的自由流通33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人类通过社会契约结合起来,共同协作,“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集体的意志即公意(公共的利益),公意不能违
8、反,“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公意至上放弃个人自由具有专制主义倾向B个体服从公意是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体现C卢梭的思想只能实现于小国寡民的国家 D这是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说的鲜明体现 341956年12月,毛泽东提出: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上海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合作工厂做的衣服裤腿一长一短,扣子没眼,质量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作对,定个协议,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材料说明了毛泽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地下工厂的出现是因为社
9、会主义改造步伐太快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更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ABCD35实业家张謇回忆,甲午前清战败后,国威丧削,有识蒙诟,乃知普及教育之不可已。普及有本,本在师范,乃知师范之设不可以已。设师范之资,其数非细,他国师范,义由国家或地方建设而扶助之。当是时,科举未停,民智未启,国家有文告而已,不暇谋也。地方各保存固有公款之用而已,不肯顾也。推原理端,乃不得不营实业。对张謇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兴办教育是因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B兴办教育的费用由国家和地方保证C普及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开启民智 D教育救国不可取,只能实业救国第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10、。第42题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1688年光荣革命至19世纪初期,英国地方行政机构始终保持着某种自治的特征。1835年,市镇法颁布,取消200多个老的市镇自治团体,实际上是清除和排挤了教会及地方地主贵族势力,基本上实现了市民的自治。1888年,英国下院通过了地方政府法,又被称为郡议会法。郡议会每年集会四次,日常工作都是由议会下设的各个委员会负责处理。1889年,颁布了苏格兰地方政府法,1894年又制定颁布了区、教区、乡议会法,把过去教区的一切行政职能均交给民选的议会管理。各种机构的不断设置,导致地方官员和地方行政开支的大量增长,这需要
11、中央财政支持,增强了地方政府对中央的依赖性,减少了地方的独立性。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材料二 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地方政府制度演变的特点。(12分)(2)根据以上材料,请结合英国与近代中国的有关史实阐述钱穆观点的合理性。(13分)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春秋战国时期使用铁犁牛耕,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出现百家争鸣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581年隋朝建立,确立三省六部制,使用曲辕犁60
12、7年隋炀帝创立科举制584605年隋朝开通大运河唐朝火药用于军事,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宋朝理学产生,出现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用于航海,使用交子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及反君主专制思想整理自高教社中国古代史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摘自全球通史提炼材料中的观点
13、,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宋太宗至道末年(公元997年),赋税总收入为3559万贯,其中农业两税为2321万贯,约占65%;茶、盐、酒、商等税为1238万贯,约占35%,农业两税收入的占比最大。真宗天禧末年(公元1021年)赋税总收入为5723万贯,两税为2762万贯,占48%;其他税入为2936万贯,占52%,开始超过两税。仁宗时期,陕西用兵,财政
14、收支增多。庆历时商税收入已达1975万贯,酒税已达1710万贯,盐税为715万贯,这三项收入共计4400万贯,超过农业两税收入。神宗熙丰年间赋税总收入为7070万贯,两税为2162万贯,占30%,其他税入为491 1万贯,占70%。即财政收入2/3以上来自农业两税以外的赋税。 孙翊刚中国赋税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北宋赋税结构所发生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北宋赋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9分)46(15分)【近代以来的民主思想和实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新民学会的成立受到梁启超新民说的影响,它的宗旨是做“新民”,即做新人。为此,它要求会员加强道德人格方面的修
15、养。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在召开年会时,他们提出和讨论了“改造中国”的问题,明确了改造中国的立场。但在改造中国的方式上,却存在着分歧。是采取一点一滴的社会改良,还是实行根本解决?是从教育入手进行和平改造,还是采取激烈的暴力手段从事革命?是走克普泡特金式的互相合作道路,还是走马克思式的社会革命道路?从研究改造中国的具体问题出发,新民学会的许多成员从“呼声革命”转到“暴力革命”,走上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道路。选择社会主义作为自己奋斗的长远目标,选择阶级斗争作为改造中国的主要手段。 摘选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以新民学会为代表的各种针对现实政治的改革主张和方案”提出的背景
16、。(8分)(2)根据材料,概括新民学会成员思想变化的轨迹。(7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德国和它的盟国奥匈、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它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盟军是为了捍卫它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手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它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它们确信它们所提出的以保证它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 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和平建议材料二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到协约国身
17、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企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 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1)根据材料,概括双方对当时战局的看法。(6分)(2)根据材料,分析双方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的责任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价。(9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他对皇帝、宗室贵族、外戚和官僚在政治方面的残暴行为,生活方面的奢侈腐朽,有所揭露。他为
18、古代、当代的著名学者、医者、商贾以及其他各行各个阶层的代表人物立传,又对天文、历法、礼乐、水利、经济、少数民族,以专章论述。比较具体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前期正在形成的多民族国家的面貌。 据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等整理材料二 希罗多德说:“我的责任是报道人们所说的一切,但我自己不一定就相信这些全是真实的。我的这项声明适用于我的全部著作。”公元前五世纪时,他写成著名的历史(亦称希波战争史)。在他看来,希波战争实际上就是雅典的民主政治与波斯的独裁政治之间的战争。雅典之所以击败波斯帝国,主要就是因为雅典的公民享有民主和自由,而波斯则是一个专制国家。他以纯粹人性化的术语阐释了这场战争和它的影响。他坚决反对任何天神干涉人类事务的想法。在他看来,男人和女人的命运不论好坏,都是完全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的。据(美)贝内特希尔等西方社会史等整理(1)据材料一、二,概括司马迁和希罗多德在史学观方面的共同点。(6分)(2)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分析历史学不能等同于文学艺术的原因。(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