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泊船瓜洲课时目标1.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背诵诗歌。(重点)2. 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难点)3.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谈话导入。教师口述: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人多如繁星,而北宋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星。他的诗歌遒劲清新,我们学过他的梅花元日等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诗泊船瓜洲。二相关介绍1.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 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元日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等。2. 背景介绍宋神宗熙宁
2、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次年他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于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于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三初读课文1. 自由读诗。2. 课文注释。瓜洲:在今江苏扬州一带,位于长江北岸。京口:在今天江苏镇江,位于长江南岸。钟山:今江苏南京紫金山。3. 朗读提示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京口/ 瓜洲/ 一水间,钟山/ 只隔/ 数重山。春风/ 又绿/ 江南岸,明月/ 何时/ 照我还。四整体把握1. 理解诗意诗意: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够
3、照着我回家呢?2. 品读释疑(1)诗人的家乡在哪儿呢?默读古诗前两句,用横线画出表示地点的名词,大胆猜一猜。理解:京口瓜洲钟山,王安石出生于江西临川,但小时候跟在南京做地方官的父亲长大,在南京他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和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南京被诗人看作是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2)人们都说这首泊船瓜洲里有最美的江南,你觉得哪一句把江南写得美呢?句中的哪个字用得最妙呢?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3. 鉴赏诗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意思。其实,字里行间也寄寓着作者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五诗歌主旨这首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思家念归的深切感情以及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欲望。六课后作业1. 用笔描绘诗歌描绘的画面。2. 熟读并背诵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