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山州二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注意事项:1、请考生认真填涂,所有答案以答题卡为标准。2、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分卷I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 1.“道光末年,(湖南平江)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岁不下数万金,泉流地上,凡山谷间,向种红薯之处,悉以种茶”,“浏阳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材料表明( )A 中国茶叶种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B 列强势力开始由沿海深入到内地C 中国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 传统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遭到破坏【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
2、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凡山谷间,向种红薯之处,悉以种茶”“浏阳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信息说明农村种植作物逐渐以茶叶为主,体现了农产品的商品化信息,故C项正确。2.下面两幅图片的前后变化说明中国古代()A 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B 家庭手工业已消失C 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D 机器工业开始出现【答案】C【解析】图片中从“家庭成员、学徒”到“工人”的变化,反映了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家庭手工业已经消失,故B项错误;图片中从“部分产品进入市场”到“全部产品进入市场”,反映出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故C项正确;图片中从“手工作坊”到“手工工场”,反映出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无法说明机器工业开始出
3、现,故D项错误。3.“松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改革的代名词,反映了当时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是( )A 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B 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赎买C 实行全面公私合营D 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答案】D【解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国营企业改革,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在不改变国家所有的前提下,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即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故答案为D项。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是在90年代后期开始,排除A项;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赎买以及实行全面公私合营是在50年代的三大改造中,排除B、C项。4.王韬在瀛海杂谈中称:“自黄姑归后,织纴
4、器具大备,机杼之声,比刻相闻。濒海百里,实半赖之。昔完正课之外,尚有余布,是以人民称殷实焉。”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明朝花楼机的使用,促成了“衣被天下”的局面B 元朝的黄道婆传授棉纺织技术,引发了中国的“棉业革命”C 明朝政府的赋税政策,客观上鼓励了民间棉纺织业的发展D 明朝以松江为中心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答案】A【解析】花楼机出现的时间是两汉之际,主要用于丝织业而非棉纺织业,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依据材料“自黄姑归后,织纴器具大备,机杼之声,比刻相闻。”可知黄道婆的棉纺织技术推动了棉业革命,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明朝实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役合并、折成银两,分
5、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收税,一条鞭法减轻农民负担,开始用银两征税,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客观上鼓励了棉纺织业买卖的发展,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结合材料“濒海百里,实半赖之。昔完正课之外,尚有余布,是以人民称殷实焉。”可知明朝以松江为中心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5.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繁荣时期,大街小巷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小车,状如长龙,当时流行着“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的谚语。由此可见()A 汽车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B 汽车工业始现衰兆C 分期付款隐藏着危机 D 股票投机活动盛行【答案】C【解析】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繁荣是虚假的繁荣,又称
6、之为“柯立芝繁荣”。“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指的是分期付款,提前消费。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成为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6.19121919年,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000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内因主要是()A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B 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 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经历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发展的内因主要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故选A项。7.以下是苏联时期的政治
7、笑话,该笑话讽刺了苏联()A 片面发展重工业B 忽视轻工业的生产C 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消费品紧缺D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答案】C【解析】汽车工业是重工业,而“七年之后我们就会领到车”,不能说片面发展重工业,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到轻工业,故不能反映忽视轻工业的生产,故B项错误;材料说得是工业,不是农业,故D项错误;汽车是消费品,故C项正确。8.一战期间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两次高潮时期,请问这两次高潮时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指()A 国际环境有利 B 民族独立实现C 社会性质改变 D 政府大力支持【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只符合一战期间;这一期间中
8、国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C两项错误;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倡导国货运动是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原因,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此时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故D项正确。9.明代著名清官海瑞认为,欲求天下安定,就一定要推行井田制,或者限制地主拥有的土地数量。这反映出明代()A 土地兼并严重 B 小农经济的弱化C 商品经济发达 D 井田制得以恢复【答案】A【解析】井田制是以国家名义占有土地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农民要集体耕种公田,但每人都自己的份地;而海瑞“推行井田制,或者限制地主拥有的土地数量”,其直接目的是让农民有田地,则反映了当时农民失地情况严
9、重,故A项正确。10.下图展示的耕作方法,最早出现在哪一时期( )A 商周 B 西汉 C 隋唐 D 明清【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这是一种垄、沟轮作的耕作方法,符合代田法的技术特征,代田法是西汉时赵过总结推行的。11.1881年底,有人赋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该诗赞颂的是津沪之间()A 有线电报的开通 B 无线电报的开通C 有线电话的开通 D 无线电话的开通【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由诗中“地角天涯连一线”判断通信工具是有线通信。而有线电话开通是在1882年,所以排除C项。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省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10、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A项符合要求。12.1522年9月6日,某国国王举行褒奖仪式,特地制作了一个地球仪,赠送给生还的18位勇士,说:“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该国王褒奖18位勇士的主要原因是他们()A 最早绕过非洲最南端,开辟了通往东方的航道B 横跨三大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C 第一次到达印度,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D 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答案】B【解析】解题时注意有效信息“第一个拥抱了地球”。麦哲伦率领的船队横跨三大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故答案为B。13.服饰体现了社会风尚,并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中国废除服饰分贵贱的冠服制度,并实现服饰
11、制度根本转变的历史事件是()A 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抗日战争【答案】B【解析】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实现了服饰制度的根本转变。14.当罗斯福在1933年3月4日就职时,这个绝望的国家给予了罗斯福一个独裁者的权力。这里的“独裁者”,要按它在罗马共和国宪法中的本意来解释,是指为了帮助国家渡过灾难性的危机而被赋予临时性的绝对权力的人。罗斯福“独裁”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 根除了大萧条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的危险和隐患B 突出了联邦政府的地位,危害了三权分立的体制C 开创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模式D 提高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刺激了对外贸易的发展【答案】C【解析
12、】罗斯福新政重要特点就是放弃了过去自由放任政策,采取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模式。A根除了用词错误。B答案维护了美国的民主政体而不是危害,B错误。D答案同题意不符。根据题意C正确。15.如下图所示网上购物,出现这一历史现象主要得益于( )A 计算机的发明 B 互联网的出现C 经济全球化的出现 D “新经济”的出现【答案】D【解析】16.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据研究,通过贸易中国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丝银”对流出现的国际背景主要应该是( )A 新航路开辟 B 工业革命的完成C 殖民扩张的加剧
13、D 鸦片战争的爆发【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丝银”对流出现的国际背景,结合时间可以判断是新航路开辟。B、D是在19世纪。C项明显错误,殖民扩张就不可能出现“中国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17.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一轮“苏联热”关注的重点可能是()A 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 B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C 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 D 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答案】A【解析】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此时苏联经济取得了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成就,而此时欧美正经历经济危机,而中国在南京
14、国民政府时期,也采取了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此时人们注重发展经济,则此时的苏联热,必然是关注其经济成就,故A项正确;此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尚未暴露,故B项错误;从时间上分析,不会是关注革命成功的经验,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于二战后,故D项错误。18.毛泽东曾说:“我们不要四面出击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进攻。我们一定要做好工作,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这表明党中央当时的策略是( )A 建立经济上的反封建统一战线B 将阶级矛盾作为主要矛盾C 主张文化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 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使民族资
15、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说明党中央要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故A正确;B、C、D不符合材料信息。19.下列关于1718世纪英荷殖民扩张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大多成立垄断性质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掠夺B 以刀枪火炮和廉价商品打开各国大门C 以公开野蛮的掠夺为主要特征D 以垄断商路、掠夺金银、贩卖人口为主要方式【答案】B【解析】这一时期尚处于手工工场时期,西方尚未能生产足够的商品向各国倾销,因而在殖民扩张的方式上以公开野蛮的掠夺为特征。20.下图为美国钢铁业统计表该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 行业竞争激烈 B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C 企业规模
16、保持稳定 D 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答案】B【解析】表格中的数字反映出企业的总数从多到少,工人、产量和投资额却都有大幅度的增长,这说明生产和资本走向了集中。21.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计划经济是一门不仅为更早时期苏联的经验展现出来,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 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独有B 计划经济体制是各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C 计划经济体制曾在苏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D 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曾经并正在发挥作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判断能力。题干强调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政府干预经济是对经济加强计划指导的重要体现,
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从材料“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可以看出计划的手段在现代西方世界依然发挥作用。22.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A、B、D选项的史实正确,但这些结论与史实不相符。史实与结论之间不能形成完整的逻辑关系,只有C史实与结论能够形成相对准确的逻辑关系。因此正确的答案选C。23.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浦东开发开放。提出了“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方针。浦东开发开放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 )A 党的十四大精
18、神鼓舞下的科学决策B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大成果C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大成果D 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答案】D【解析】党的十四大于1992年召开,排除A;邓小平“南方谈话”是1992年,排除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001年。开发上海浦东可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新飞跃,浦东的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故选D。24.1979年,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上台,她信奉自由企业理论,推行被称为“撒切尔主义”的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等措施,为英国摆脱经济危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说明()A 凯恩斯主义是一种错误的经济理论B 发展经济不能墨守成规,必须适
19、时调整政策C 资本主义国家完全放弃了对经济的干预D 资本主义国家已发展到了超越国家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理解问题的能力。各国由于国情不同,采取何种经济政策时不能照搬照抄,不能一成不变,必须适时调整。A、C、D三项本身叙述错误。25.文献通考记载:开宝(宋太祖年号)三年,置便钱务,令商人入钱者诣务陈牒,即日辇至左藏库,给以券,仍敕诸州:凡商人赍(携带)券至,当日给付,不得住滞,违者科罚。下列有关材料中的“券”,表述正确的是()A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 标志着飞钱的诞生C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表明抑商政策的转变【答案】C【解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交
20、子“,A项错误。宋代的便钱业务是由唐代的飞钱演变而来,B项错误。“券”简化了商人入钱的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便利了商品交换,故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不能显示宋朝重农抑商政策的变化,D项错误。分卷II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0.0分,共50分) 26.观察下列图片:图一粮票、布票和油票图二时装表演请回答:(1)图一反映的现象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种现象反映了怎样的生活状况?(2)图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原因如何?(3)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1)背景:20世纪5070年代,由于粮食和日用品的产量有限,我国对粮食、食用油、布料等生活必需品实行凭票证计划供应。生活状况
21、: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水平比较低。(2)现象: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着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装颜色变为五彩缤纷,款式呈现多样化,看时装表演,买时尚服装,已成为一种休闲方式。原因: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生活水平逐步提高。(3)说明:人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政府注重人们的日常生活。【解析】第(1)问,结合图片,是粮票,说明是建国初期实行计划经济。第(2)问,结合图片,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影响;第(3)问,结合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背景去说明问题。27.(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 邓小平从世界经济多极化
22、的格局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梯度的开放政策和对外资的优惠政策,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多层次的梯度推进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陈钺、汤秀莲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富民强国之路(2)根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对外开放的思路,并指出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答案】(2)思路:先试验,取得成功经验后再推广,走渐进式开放之路。特点:点、线、面,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解析】(2)第一小问思路,据材料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梯度的开放政策” 结合所学得出先试验,取得成功经验
23、后再推广,走渐进式开放之路;第二小问特点,据材料二“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多层次的梯度推进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得出点、线、面,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28.(节选)近代中国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这种新陈代谢表现在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方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洋务运动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于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
24、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具体说明洋务运动如何“异于传统”又“难于挣脱传统”?并结合史实说明它如何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答案】(1)“异于传统”: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创办近代海军;开办近代一批新式学堂。“难于挣脱传统”: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只学西方先进技术,不学西方先进制度、文化)。说明: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对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解析】(1)第一小问“异于传统”,据材料一“模
25、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并结合所学得出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创办近代海军,开办近代一批新式学堂;“难于挣脱传统”,据材料二“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于挣脱传统”并结合所学得出,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第二小问说明,据材料一“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得出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据材料一“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得出,对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结合所学得出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29.经济体制(政策)只有不断进行调整、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
26、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时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材料三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请回答:(1)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什么?与“用
27、冲击的办法”相比,这一政策有什么显著特点?(2)材料二体现了“新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它对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有何影响?(3)材料三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体制调整的认识。【答案】(1)政策:新经济政策。特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2)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影响: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局面,战后西欧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变化: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经济体制必须依据国情适时调整;计划和市场可以相结合;经济体制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等。【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苏俄、美国、中国在2
28、0世纪各自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既要把握住三国改革的特点(不同处),也要掌握好三国改革的共性。要力求准确。最后一问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特点: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户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意义: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共同点: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注重调动个体生产者的积极性;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注重改善民生等。【解析】(1)材料一的前半部分体现了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点,一是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二是农户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意义对应特点来分析,双层经营体制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农户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2)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改革的前提;用材料二对比材料一,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都注意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同时,建立经济责任制。综合第(1)(2)问,谈认识,注意高度理论概括,改革不变的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从实际出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