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2版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提升训练: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3节综合拔高练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5099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2版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提升训练: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3节综合拔高练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教材2022版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提升训练: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3节综合拔高练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教材2022版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提升训练: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3节综合拔高练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教材2022版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提升训练: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3节综合拔高练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教材2022版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提升训练: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3节综合拔高练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新教材2022版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提升训练: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3节综合拔高练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新教材2022版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提升训练: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3节综合拔高练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新教材2022版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提升训练: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3节综合拔高练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新教材2022版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提升训练: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3节综合拔高练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新教材2022版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提升训练: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3节综合拔高练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新教材2022版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提升训练: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3节综合拔高练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新教材2022版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提升训练: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3节综合拔高练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新教材2022版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提升训练: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3节综合拔高练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新教材2022版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提升训练: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3节综合拔高练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新教材2022版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提升训练: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3节综合拔高练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3节综合拔高练五年高考练考点1种群数量特征1.(2017课标全国,31节选,)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型。(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考点2种群的数量变化2.(2019课标全国,31,8分,)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

2、10 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型,且种群数量为时,种群增长最快。(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 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5 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考点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3.(2020山东,11,2分,)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3、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4.(2018课标全国,5,6分,)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考点4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5.(2020江苏单科,10,2分,)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

4、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并进行第一次计数B.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适量上清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C.每天定时取样,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D.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因素之一6.(2017江苏单科,5,2分,)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如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种群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初期,酵母因种内竞争强而生长缓慢B.转速150 r/min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C.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D.培养后期,酵母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三年模拟练1.(2021山东青岛高三期初调研质量检测,)

5、棉蚜主要危害棉花等经济作物,普通草蛉是棉蚜的捕食性天敌。科研人员通过人工释放普通草蛉和施用农药分别对棉蚜进行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分别在处理后的第6天、第12天、第18天测量田中的棉蚜减退率(处理前棉蚜数-处理后棉蚜数)/处理前棉蚜数100%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采用样方法进行棉蚜种群密度调查,对照组棉蚜种群数量将呈“S”形增长B.生物防治的原理是利用物种之间的关系,生物防治田内棉蚜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依据棉蚜减退率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化学防治使棉蚜的种群数量变化呈衰退型D.化学防治后,随时间的推移,种群密度对棉蚜数量增长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强2.(2021山东德州高二上期末,)

6、如图是根据某草原上甲、乙两种兔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绘制的曲线图,L值表示甲兔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M值表示乙兔的种群数量。不考虑甲兔种群的迁入和迁出,对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A.甲兔种群在第2年年末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乙兔种群的K值比甲兔种群的K值大C.第2年,由于没有环境阻力,乙兔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D.第2年,甲兔L值下降可能是由乙兔迁入与其竞争资源导致的3.(2021北京朝阳高二上期末,)歌带鹀是一种鸟类,其幼鸟需要成鸟喂养长大。研究人员调查了不同年份中繁育期雌鸟数量及每只雌鸟养育的出飞幼鸟的数量,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繁育期雌鸟越

7、多,每只雌鸟养育的出飞幼鸟越少B.每年的气温变化影响幼鸟的成活数量C.不同年份中歌带鹀的年龄结构存在差异D.种群数量变化受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的影响4.(2021北京东城高三期末,)陆均松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省,研究人员对霸王岭、吊罗山和尖峰岭三地的陆均松天然种群的年龄结构进行调查,结果如图。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注:表示陆均松从幼年到老年的不同龄级。A.研究陆均松种群的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调查陆均松种群的种群数量和年龄结构可采用样方法C.在进行调查的三个地点中,霸王岭的陆均松种群数量最大D.吊罗山和尖峰岭陆均松的年龄结构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5.(不定项)(2021山东泰安宁阳县一

8、中高二上期中,)如图是研究人员对某地布氏田鼠在5到10月间的种群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进行调查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B.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确定调查期间该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C.结果显示雄性成年布氏田鼠(成年组、成年组)的生活力可能不如雌性成年布氏田鼠D.依据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可预测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有增长趋势6.(不定项)(2021辽宁朝阳一中高二期末,)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

9、成熟植株阶段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7.(不定项)(2021辽宁朝阳建平高三开学考试,)在一固定体积的容器内,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肺炎链球菌并测定其种群数量变化,结果见图,在A时向培养基中添加了一定量的青霉素。下列对该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A.OA、BD时间段,肺炎链球菌种群数量都呈“S”形增长B.AB时间段,肺炎链球菌种群的基因频率在不断变化C.CD时间段,肺炎链球菌种群数量不再增加与使用青霉素有关D.D时后,肺炎链球菌种群数量可能不断减少8.(2021重庆八中高二上期末改编,)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变

10、化的四种可能情况(“J”形、),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1)若种群为保护动物华南虎,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华南虎种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a点后出现曲线可能的原因为。A.气候和传染病B.食物和天敌C.人类活动的影响(2)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的条件是。该条件下,种群的增长率。(3)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数目。该过程会导致种群的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种群的进化。9.(2021黑龙江绥化海伦一中高二开学考试,)为研究两种植食性鱼类的种群数量变化,某研究所2008年起在两个鱼塘养殖两种植食性鱼类甲和乙(以水草和浮游植物为食),并按照每1 000 m3投放1

11、6条的标准放入了鱼苗。两个鱼塘相邻,大小相同,其中原有少量野生的植食性鱼类(仅食水草)和肉食性鱼类。数据统计如下:年份200820092010201120122013种群密度甲1695159192203198乙1663112153156151(1)调查甲、乙两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2)投放鱼苗后,两个鱼塘中原有的野生鱼类的数量变化情况分别是、。(3)上述结果为养殖业提供了相关的参考依据,如每年的捕捞量。甲种鱼的年捕捞量大约为条/1 000 m3。(4)研究人员又研究了混合放养的情况,他们按两种鱼各50条/1 000 m3的标准进行投放,连续统计了种群密度如下:年份201420152

12、016201720182019种群密度甲5096129136127130乙50811009810299混合放养后,两个种群的K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此状态下,乙种鱼的年捕捞量应为条/1 000 m3。混合放养与单独放养相比,产量(填“提高”“降低”或“基本不变”)。(5)影响甲、乙两种鱼种群密度的因素,除了题中提到的外,还受多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如、等。答案全解全析五年高考练3.B4.D5.B6.B1.答案(1)J(2)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4)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解析(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呈“J”型(形)增长。(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

13、接影响种群密度,进而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4)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2.答案(1)Sa/2(2)减小不变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解析(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固定容积的培养基中,由于受营养物质和空间的限制,种群数量增加到一定值后趋于稳定,菌种的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形),在种群数量为K/2=a/2时,种群增长最快。(2)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也就是说,种

14、群的K值大小由其生存的环境决定。若将该菌生存的液体培养基的量减少,其K值减小。若增加该菌的接种量,其K值不变,但到达K值的时间减少。3.B甲藻单独培养时,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S”型(形),K值约为2.0106个,该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其种群数量为K/2,即约为1.0106个,A正确;混合培养中在1012天时,甲藻数量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此时食物不足、空间有限等使种内竞争更加激烈,B错误;乙藻单独培养时,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S”型(形),C正确;混合培养时甲藻的种群增长曲线仍为“S”型(形)且K值变化较小,但混合培养时乙藻的种群增长曲线不再是“S”型(形),且在竞争中被淘汰,D正确。4.D自

15、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致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呈现“S”型(形)增长,A正确;老鼠极强的繁殖力极有可能导致其种群密度快速增加,进而致使种内竞争加剧,种群数量的增长随之受到限制,B正确;当鱼塘中某种鱼的密度高于或低于最适密度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均会下降,即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C正确;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随着种群密度的加大,种内竞争就会加剧,致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故密度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D错误。5.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需要每天定时取样进行计

16、数,绘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第一次计数在接种酵母菌后进行,A、C正确;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之前应将试管振荡几次,使酵母菌混合均匀,减小实验误差,B错误;酵母菌的繁殖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因素之一,D正确。6.B在培养初期,酵母菌种群密度较小,其种内竞争较弱,生长缓慢是其为适应环境而调整的结果,A错误;摇瓶中的环境资源条件有限,转速150 r/min时,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形),B正确;酵母菌的计数应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C错误;酵母的呼吸场所只在胞内,D错误。三年模拟练1.C2.D3.B4.C5.CD6.ACD7.AB

17、D1.C棉蚜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可用样方法,对照组棉蚜种群数量将呈“S”形增长,A正确;生物防治的原理是利用物种之间的关系,由题图可知生物防治使棉蚜的减退率大于零,所以田内棉蚜种群的数量在降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正确;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依据是年龄结构,由图可知,化学防治后,棉蚜种群数量先减后增,不呈衰退型,C错误;根据题图可知,随着处理时间延长,生物防治的棉蚜减退率逐渐升高,而化学防治和对照组的棉蚜减退率呈现负增长,说明化学防治后,随时间的推移,种群密度越来越大,种群密度对棉蚜种群数量增长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强,D正确。2.D由题意知,L值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加;L值等于1时,种群数量不变,L值小

18、于1时,种群数量减少。分析题图,甲兔种群在第3年间的L值小于1,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因此甲兔种群在第2年年末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A错误;由题图知乙兔种群呈“S”形增长,稳定后的种群数量在1.2103到1.6103之间波动,所以乙兔种群的K值约为1.4103只,但L值表示甲兔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无法得知甲兔种群的K值,因此无法与乙兔种群的K值进行比较,B错误;乙兔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形曲线,第2年时有环境阻力,C错误;乙兔迁入甲兔生活的区域后会与甲兔竞争食物和栖息地,使甲兔的种群数量下降,所以甲兔L值下降,D正确。3.B据图可知,繁育期雌鸟越多,每只雌鸟养育的出飞幼鸟越少,A正确;

19、图中没有体现气温变化对幼鸟成活数量的影响,B错误;题干中调查了不同年份中繁育期雌鸟数量及每只雌鸟养育的出飞幼鸟数量,由图可知,不同年份中歌带鹀繁育期雌鸟数量和出飞幼鸟的数量有差异,年龄结构也有差异,C正确;繁育期雌鸟的数量影响幼鸟的成活数,说明种群数量变化受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的影响,D正确。4.C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种群的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A正确;采用样方法能调查陆均松的种群数量,也能调查其年龄结构,B正确;图中的纵坐标是百分比,不是实际种群数量值,因此从图中不能确定三个地点中的种群数量大小,C错误;吊罗山陆均松的幼年龄级数量远远多于老年龄级数量

20、,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尖峰岭陆均松的幼年龄级数量小于老年龄级数量,其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正确。5.CD布氏田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A错误;根据调查结果不能确定调查期间该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B错误;图示结果显示雄性成年布氏田鼠(成年组、成年组)占比少于雌性成年布氏田鼠,可能是雄性成年布氏田鼠的生活力不如雌性成年布氏田鼠,C正确;依据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可预测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有增长趋势,D正确。6.ACD由题图可知,1972年北点地梅的种群密度大于1975年的,所以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的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高,A

21、错误;分析图可知,每年的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的死亡率,B正确;统计种群密度时,不应去掉采集数据中的最大、最小值,应取全部数据的平均值,C错误;5年间该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种群数量不呈“S”形增长,D错误。7.ABD图中显示,OA、BD时间段内,肺炎链球菌种群数量都呈“S”形增长,A正确;AB时间段,由于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不抗青霉素的个体被淘汰,种群中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增加,说明种群在进化,B正确;CD时间段,肺炎链球菌的种群数量不再增加,是资源和生存空间有限导致的,C错误;D时后,随着容器内营养物质被消耗,有害物质的积累等可能导致肺炎链球菌的种群数量不断减少,D正确

22、。8.答案(1)建立自然保护区等A、C(2)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保持不变(3)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或因环境阻力而减少的个体)基因频率解析据图分析,理想环境中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由于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使得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1)当华南虎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且种群数量为K2时,说明该处华南虎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对华南虎种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增大K值,即建立自然保护区等;a点后出现曲线可能的原因有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不

23、适宜及传染病等,A、C正确;华南虎没有捕食性天敌,B错误。(2)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的条件为理想条件,如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该条件下种群的增长率保持不变。(3)图中阴影为“J”形曲线与“S”形曲线间的部分,表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或因环境阻力而减少的个体)的数目。该过程会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种群的进化。9.答案(1)标记重捕法(2)植食性鱼类减少肉食性鱼类增加(3)100(4)都减小50提高(5)光照温度解析(1)鱼类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故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2)投放的鱼苗甲和乙为两种植食性鱼类,与原有的野生型植食性鱼类

24、形成竞争关系(竞争水草),故原有的植食性鱼类减少;而原有肉食性鱼类的食物来源增多,其数量增多。(3)据表格数据可知,该环境中甲鱼的K值约为200条/1 000 m3,为获得持续的最大捕捞量,应使捕获后的剩余量在K/2左右,故甲种鱼的年捕捞量大约为100条/1 000 m3。(4)观察数据可知,混合放养后,甲种群的K值从200条/1 000 m3降为130条/1 000 m3左右,乙种群K值从150条/1 000 m3降至100条/1 000 m3左右,即两个种群的K值均减小。此状态下,据表格数据可知,该环境中乙鱼的K值约为100条/1 000 m3,为获得持续的最大捕捞量,应使捕获后的剩余量在K/2左右,故乙种鱼的年捕捞量大约为50条/1 000 m3。根据两个表格数据计算可知,单独培养时鱼塘K值(约200或150)小于混合培养鱼塘的K值(约130+100=430),故混合放养比单独放养相比获得的产量高。(5)影响甲、乙两种鱼种群密度的因素,除了题中提到的外,还受光照(影响植物)、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