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启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命题人: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23题,每题3分,共69分)1处在大河流域的古国都有着自己灿烂的文明。下面大河流域与之相对应的文明中,不正确的是()ABCD2下列一组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B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明C使少数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权利D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3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如果以中国的长安(今西安)为起点,在下列区域中,古丝绸之路最远到达的地区是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恒河
2、流域41251年,在英国埃塞克斯郡王室自营地哈维尔庄园中,庄园公共事务由村民组成的陪审团处理,1380年起庄园的警察、检验员由村庄民众选出,1465年庄园的佃户还获得庄园内个人案件诉讼由庄园法庭处理、禁止外面的官员干涉哈维尔事务的王室特许状。这说明A庄园成为中古英国的基层单位B英国王权复兴的趋势有所逆转C庄园具有一定的基层自治特色D普通民众政治参与度逐渐提升5中世纪,很多德意志、尼德兰以及意大利北部的市镇发展成为自由城市。各个自由城市都有自己的政府、法律、法庭、货币以及自己的军队。中世纪的自由城市A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B受到了文艺复兴的影响C是导致封建割据的根源D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6文化传统
3、、地理位置、商人的社会地位和商业的巨大收益,使阿拉伯帝国出现了与当时东西方封建文明不尽相同的工商业繁荣局面。无数的阿拉伯商人活跃于亚非欧三大洲,他们从事的商业活动()A以农产品出口为主B以中介贸易为主C以加工贸易为主D以资本输出为主7“幕府”又称“江户幕府”,是日本第三个封建军事政权,由德川家康建立。德川氏以江户为政治根据地,开幕府以统治天下,故亦称江户幕府。面对17世纪的世界变局,德川幕府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大化改新,向封建社会过渡B实行封君封臣制度,加强中央集权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抵制外来影响D控制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8印度德里苏丹国的政治体制虽是伊斯兰教国家类型,但一定
4、程度上吸收了印度原有的体制。德里苏丹国苏丹掌握国家的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这与印度之前的君主没有什么不同;全国划分为23个省,从穆斯林中挑选官吏,官吏由朝廷任命,省下设立县。这说明伊斯兰教是其国教 苏丹实行专制统治 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实行地方分权统治ABCD9新航路开辟时期的探险家、航海家、地理学家和商人,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神”,都是为了现实的人世而不是为了来世的天堂。对荣誉的追求也是导致地理大发现的一个原因。这表明A文艺复兴孕育了新航路开辟的因素B新航路开辟推动人文主义在全球扩展C追求人性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动力D新航路开辟打破了神学对人的束缚101416世纪,
5、远洋航行在葡萄牙等西欧国家颇为流行。贵族们希望通过海上征服战争建功立业,赢得君主欢心,从而获取俸禄、封地和职位;商人们希望开拓新的商路和市场,获得发财致富的机会;普通民众则希望获取新的土地。据此可知,在当时葡萄牙等西欧国家A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多元化B海外扩张成为社会共识C阶层间流动受到了严格限制D开始利用海洋获取权益1115、16世纪,人类历史逐渐转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里,出现了许多新鲜事物和新名词,以下各组词语中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雇佣“寻金热”地理大发现 B资本主义宗教工业革命C黄金宗教人文主义 D商业革命新航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2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
6、块石座铜碑。碑的下面有这样的文字:“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于1522年9月6日完成第一次环球航海”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由此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判断:A对历史人物的价值判断具有随意性B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互相矛盾C对历史人物的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D纪念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够客观13有学者评论说,英国革命创造的法律制度,虽已初步搭好了现代
7、民主政治的大体框架,但是这个框架的严重缺陷也是明显的,那就是它太缺乏对“平等”价值的关怀。评论者的主要依据应是A国王仍掌握着行政实权B分权制衡机制仍不完备C参政权受财产资格限制D议会的立法权有名无实141789年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的第二天,制宪议会上竟然出现“颂扬(国王)达到了顶点惊得目瞪口呆、晕头转向的议员们追随着国王的脚步,簇拥着他穿过与议员们一样吃惊的人群回到邸宅”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国A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有偶然性B恢复君主制的思想根深蒂固C议员尚不具备民主政治意识D建立民主共和道路任重道远15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
8、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据此可知三次议会改革A逐步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B适应了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C基本实现了平等代表制度D巩固了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16依据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B新式电信通信工具得到普及C技术发明主要源于经验积累D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日益紧密17图漫画名为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以1890年美国参议院讨论制定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背景创作的。但是最后的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挤入参议院的大垄断资本家并没有操纵的了参议员们,这一法案最后还是通过了。由此可以推知A垄断
9、组织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B垄断资本家控制了国家政治生活C美国三权分立政治模式遭到冲击D垄断组织发展引发严重社会问题18巴黎公社宣布实行民主选举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民主制度,还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劳工的法令。这些举措旨在A实现法国城市自治B提高巴黎工人生活水平C践行科学社会主义D建立由人民掌权的政府19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特点是: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B多数国家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斗争C呈现出多种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道路D资产阶级政党领导斗争20亚洲的觉醒时期与以前民族解放运动相比,亚洲国家社会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的不同是A亚洲大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B亚洲地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C亚洲国
10、家的民族工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D亚洲国家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21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十四点”计划使威尔逊名噪一时,这是因为该计划A奠定了国际联盟建立的基础B确立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构想C较好地维护了欧洲各国利益D迎合了人民要求和平的心理221921年,苏俄虽因自然灾害而致农业歉收,但仍征得粮食税1.62亿普特,通过商品交换采购粮食0.6亿普特,国家共获得粮食2.33亿普特。1922-1923年国家获取的粮食上升到4.3亿普特。其他农产品、畜产品国家采
11、购量也有较大增长。苏俄的农业发展状况反映了A农民为工业化做出重要贡献B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逐渐确立C政策调整调动了农民积极性D国家进一步加强经济的控制23阅读1913-1937年的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下列解读正确的是1913192819321937项目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总产值553221机器制造业442121钢555432A1928年工业生产未恢复到1913年水平B1932年工业成就突出是由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1937年轻重工业均衡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D工业发展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撕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31分,24题
12、8分,25题12分,26题11分)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 美国学者斯皮瓦格尔在西方文明简史中写道:“工业革命改变了欧洲和世界的面貌。”对此观点,有的学者作出如下解释(部分)。序号角度历史解释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工业革命增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力量,传统的重商主义政策被自由主义取代,自由主义强调发挥市场机制,实行“自由放任”,即自由竞争、自由生产、自由贸易。这一思想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工人阶级的抗争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工人阶级与工业资产阶级间的矛盾激化,工人阶级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抗争。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
13、级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诞生,为工人阶级的抗争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业资产阶级的诉求城市居民的感受参照,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完成的历史解释。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 1914年6月,一战爆发。8月,北京政府颁布的局外中立条规,宣告中国恪守中立,一切事宜,均按国际公法办理。1915年,协约国为打击德国在华势力,曾劝诱中国加入协约国阵营。袁世凯政府为摆脱日本控制,亦有参战打算,终因日本反对作罢。朝日新闻对中德问题有评论:“中国参与战事,将于和平会议得一席之地,而获与日本对等之投票权,则会议处分青岛等问题时,日本将不利。”1917年2月德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而致美国参战,协约国胜券
14、已握。中国政府以中立国的身份,从维护国际公法和遵守人类公理道义原则出发,对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提出严正抗议。协约国承认日本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后,转而支持中国参战。北京政府内部却意见不一,演变出府院之争,最终段祺瑞掌握政局,决定参战。孙中山、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有识之士皆主张对德宣战并掀起舆论热潮。8月中国正式对德宣战。中国随即收回德奥在华特权,掀起对协约国的修约谈判李志学“一战”对德外交与中国加入国际体系(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参加一战的原因。(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对中国政治经济所产生的影响。(2分)材料二 1917年,美国的参战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变数。如果这场战争基本上是一起
15、欧洲争端,那么许多美国人都会认为与美国无关,美国人理应继续享受和平。可是,随着大战持续进行,这项叫做孤立主义的政策却逐渐变得不切实际。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照搬了西欧国家的制造业和工业经济,西欧和北美变得越来越像对方。其实,早在1915年威尔逊就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咨文,建议增加陆军,扩大舰队和增加海军人员。美国人看出,如果不适时参战,战后世界将与美国无缘。引自(美)费尔南德斯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等(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不再“继续享受和平”,介入“这场战争”的原因。(3分)材料三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整个欧
16、洲的灯光正在熄灭。”他的评论的确很有道理,而且其正确的程度比他当时所能预见的还大得多。第一次世界大战注定要使格雷伯爵所熟悉的整个欧洲变成废墟。它毁灭了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王朝。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材料三中格雷的评论“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是什么意思?(1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的影响。(2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结构(虚实线代表政治力量的弱强):宣朝庆、陈旭华双轨政治与治世理想传统中国的社会治理存在两条平行的轨道:一是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以君主为核心,由官员与知识分子实施具体的社会治理;二是自
17、下而上较为薄弱的基层组织自治轨道,由乡绅等乡村精英治理。 费孝通乡村重建(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的特点。(3分)材料二 独立后的北美 13 州曾经历了11年短暂的邦联制时期: 州几乎被赋予了绝对的权力,而联邦政府却软弱无力。在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人的鼓吹和推动下, 美国于1787年制定了宪法, 开始实现联邦制。刘世洪纵向制机:变化中的美国中央 地方关系(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美国建立之初在国家治理上面临的困境,(1分)并指出其在1787年宪法中得到解决的体现和作用。(3分)材料三 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国和世界面对的一次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短时间内
18、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全国一盘棋,则在全国范围内调集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到疫情最严重的湖北及武汉地区,有效解决了医疗资源不足等重大问题。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赞中国的抗疫行动证明了“中国的速度、规模和效率是中国的制度优势。”冯铮从国家治理到地方治理: 重大疫情应对中的三层治理角色及其互动(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基层治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认识。(3分)参考答案1C【详解】抓住题干限定词“不正确的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流域诞生了古代埃及文明,埃及文明的象征是金字塔,两河流域诞生了古代巴比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出现在两河流域,故C对应错误的,符合题意;印度河和恒河流域诞生了古代印度文明,
19、种姓制度是印度文明的象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黄河和长江流域诞生了古代中国文明,甲骨文是中国文明的象征,故B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楔形文字出现在两河流域,故D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2B【解析】试题分析:A项不全面,材料中的三幅图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积极影响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反映了雅典的民主制度开近代民主政治的先河。C项是无关项,材料内容并没有反映出该内容。D项也是无关项,所以排除。雅典的民主制度促进了文化向纵深发展,所以答案选择B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古代雅典 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3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离长安最远的是尼罗河流域,A正确;B、C、
20、D不符合题干中“最远”的限定,排除。4C【详解】材料信息“庄园公共事务由村民组成的陪审团处理”“庄园的警察、检验员由村庄民众选出”“庄园的佃户还获得庄园内个人案件诉讼由庄园法庭处理、禁止外面的官员干涉哈维尔事务的王室特许状”说明庄园具有一定的基层自治特色,故C正确;材料信息未说明庄园成为中古英国的基层单位,故A错误;材料没有王权复兴的信息,故B错误;材料未强调普通民众政治参与度,故D错误。5A【详解】从材料反映的这些自由城市有自己的政府、法律、法庭、货币以及军队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些中世纪的自由城市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故答案为A项;自由城市为新思想新文化的产生提供了沃土,有利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开
21、展,排除B项;对土地层层分封形成封君封臣制度,导致不同程度的封建割据,排除C项;自由城市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的产生,排除D项。6B【详解】根据材料“活跃于亚非欧三大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商人从事以中介贸易为主的商业活动,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排除。7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17世纪的世界变局,德川幕府采取的措施是实行闭关锁国,抵制外来影响,故C正确;大化改新发生在7世纪,时间与题意不符合,排除A项;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的重要政治制度,排除B项;控制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的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排除D项。8A【详解】德里苏丹以伊斯兰教为国教,苏
22、丹掌握各项最高权力,体现了其专制统治的特点。而且行省官吏由朝廷任命,体现了其中央集权的特点,符合题意,A正确;实行地方分权统治和材料“全国划分为23个省,从穆斯林中挑选官吏,官吏由朝廷任命”相悖,不符合题意,BCD三项排除。故选A。9A【详解】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时期,探险家、航海家们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人”、为了现实的人世、为了追求荣誉等,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他们身上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说明文艺复兴为他们提供了精神动力、孕育了新航路开辟的因素,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欧洲探险家、航海家等人群具有人文主义,未体现全球其他地区是否有人文主义,故排除B;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因素,而非人性因素,故
23、排除C;文艺复兴打破了神学对人的束缚,而非新航路开辟,故排除D。10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远洋航行在葡萄牙等西欧国家颇为流行”“贵族们希望通过海上征服战争建功立业,赢得君主欢心,从而获取俸禄、封地和职位;商人们希望开拓新的商路和市场,获得发财致富的机会;普通民众则希望获取新的土地”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葡萄牙等西欧国家开展海外扩张符合各阶层的利益,B项正确;A项表述材料无从体现;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开始”之说材料无法体现。11A【解析】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5、16 世纪”“特征” ,15、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为了增加资本原始积累,掀起“寻金热”,促使新航路的开辟,A 项
24、中的三个词语都符合条件,A正确;B项中的工业革命发生在 18 世纪,排除;C 项中的黄金不是该时期所独有的,排除;D 项中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 17 世纪,排除D。12C【解析】纪念碑正面的文字是对麦哲伦的评价,评价的依据是他领导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对人类的文明做出了贡献;背面的文字是对拉普拉普的评价,评价的依据是他领导反侵略斗争,对祖国做出了贡献。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求不同,价值判断也就不同,会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作出不同甚至相反的判断,价值判断的相对性并不否定价值判断的客观性。所以答案为C。13C【详解】英国法律制度对公民参政权有财产资格的限制,使得许多公民无法行使参政
25、权,不能体现对“平等”价值的关怀,故答案为C项;国王仍掌握着行政实权与缺乏对“平等”价值的关怀无关,排除A项;分权制衡机制是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分配,与对“平等”价值的追求无关,排除B项;议会拥有立法权,排除D项。14D【详解】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法国制宪议会居然在颂扬国王,部分议员也追随国王的脚步,这说明当时法国封建专制势力依然强大,也表明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任重道远,故选D项;法国大革命是当时法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故排除A项;法国大革命初期,法国依然保留君主制,故B项“恢复君主制”的表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B项
26、;C项表述太绝对,故排除C项。15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三次议会改革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变革的需要,适应了当时工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及农业工人参与政权的需要,B正确;三次议会改革并未实现公民的普选权及平等代表制度,AC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16D【详解】据表格信息可知,1837年以来,这些重要发明都是由物理学家、电气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等完成的,这些人都是科学理论的掌握者,因此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日益紧密结合,故选D;表格中没有比较信息,无法说明速度加快,排除A;“得到普及”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B;这些发明者都是科学理论的掌握者,因此不能说明主要源于经验积累,排除
27、C。17D【详解】从美国画家以制定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背景的漫画内容可以看出,大腹便便的垄断资本家占据了美国参议院的重要位置,以此来讽刺当时的参议院被垄断资本家把持,肯定会通过法律,但是“挤入参议院的大垄断资本家并没有操纵的了参议员们,这一法案最后还是通过了”,从而说明垄断组织发展已经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参议员也要从社会影响来考虑,通过反垄断法,故选D;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人们反对垄断组织,从材料得不出垄断组织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A错误;根据材料“挤入参议院的大垄断资本家并没有操纵的了参议员们,这一法案最后还是通过了”说明垄断资本家控制不了国家政治生活,说明美国仍然遵循了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BC
28、错误。18D【详解】根据“民主选举与群众监督”、“保护劳工”等信息可知巴黎公社以人民为主,意图建立人民掌权的政府,故选D;巴黎公社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实现法国城市自治,排除A;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并不仅仅是提高巴黎工人生活水平,排除B;巴黎公社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没有践行科学社会主义,排除C。19C【详解】一战期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随之增长。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重新瓜分殖民地激化了民族矛盾,亚非拉各国发展不平衡导致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特点是呈现出多种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道路,故C符合题意;在十月革命影响和共产国际的推动下,亚非拉许多国
29、家先后建立了共产党,建成了反帝民族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便成为帝国主义时代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反封建不符合此时的特点,故A不符合题意;多数国家资产阶级掌握民族解放运动领导权,故B不符合题意;受十月革命的影响,有的资产阶级由向西方学习转为向苏俄学习,部分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探索民族解放的道路,故D不符合题意。20C【详解】比较亚洲的觉醒时期与以前民族解放运动时期亚洲社会的经济状况,突出亚洲的觉醒时期的特点,即民族工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故选C项;ACD不是亚洲国家经济状况与之前相比的变化与不同,排除。故选C。21D【详解】“十四点”计划中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民族自决、裁减军费
30、、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都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这符合一战后人民要求和平的心理,因此,“十四点”计划使威尔逊名噪一时,故选D;A、B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表述太绝对,排除。【点睛】22C【详解】1921年,苏俄已经实施新经济政策,因此,虽然农业歉收,但国家获取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畜产品都有较大增长。这和新经济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关,故C正确;材料不涉及工业化,故A错误;斯大林时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逐渐确立,故B错误;新经济政策使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放松,故D错误。23D【详解】材料体现的是苏联重工业从1928年到1937年发展十分迅速,工业化迅速实现,这主要是因为斯大林模式
31、的推行。其中苏联工业化的发展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撕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D正确;A说法与史实不符合,排除;1932年工业化成就的取得主要和斯大林模式有关,B排除;苏联的轻重比例发展失衡,C排除。故选D。25示例:伴随着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一方面他们要求在国内扩大政治权力,比如英国工业资产阶级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完善了君主立宪制;另一方面,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掠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殖民扩张。新式交通工具出现在城市;机器使用日益普遍,工厂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工场;大量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环境等出现问题。【详解】本题相对开放,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关于工业资产阶级
32、的诉求可从对当时民主政治发展、对外扩张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关于城市居民的感受可从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工厂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及环境污染问题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25(1)原因:希望融入国际体系,提高国际地位,收回国家主权。协约国的诱导和支持。美国参战,协约国胜券已握,参战时机成熟。段祺瑞为代表的主战派掌握政局。有识之士与社会舆论主战强烈。影响:政治:引发了山东问题;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爆发了五四运动。经济: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2)美国希望参与争霸、扩大在世界的影响力;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联系加强;战争爆发前,美德关系紧张;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3)含义:
33、欧洲文明的衰落。影响:大战使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欧洲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被削弱;摧垮四大帝国,欧洲政治格局发生重大调整。【详解】(1)原因:根据“中国参与战事,将于和平会议得一席之地,而获与日本对等之投票权,则会议处分青岛等问题时,日本将不利。”得出希望融入国际体系,提高国际地位,收回国家主权。根据“协约国为打击德国在华势力,曾劝诱中国加入协约国阵营”得出协约国的诱导和支持。根据“1917年2月德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而致美国参战,协约国胜券已握。”得出美国参战,协约国胜券已握,参战时机成熟。根据“最终段祺瑞掌握政局,决定参战”得出段祺瑞为代表的主战派掌握政局。根据“孙中山、梁启超、陈独秀、李
34、大钊、蔡元培等有识之士皆主张对德宣战并掀起舆论热潮。”得出有识之士与社会舆论主战强烈。影响:政治:根据所学可概括得出引发了山东问题;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爆发了五四运动。经济:结合所学可得出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2)根据“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照搬了西欧国家的制造业和工业经济,西欧和北美变得越来越像对方”可得出美国希望参与争霸、扩大在世界的影响力;结合所学可得出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联系加强,战争爆发前,美德关系紧张,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3)含义:根据所学可从战争的影响概括,可得出是指欧洲文明的衰落。影响:结合所学可得出大战使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欧洲在
35、世界上的政治地位被削弱;摧垮四大帝国,欧洲政治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等方面。26(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地方精英治理、地方政治力量弱于中央、官僚制度起承上启下作用等等。(2)困境:邦联制下地方权力过大,中央软弱无力。体现: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加强;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作用: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和长治久安;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创造性;恰到好处的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3)加强基层治理有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国家治理力量的强大有助于应对重大危机;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无与伦比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在应对新冠疫情上取得重大成功
36、;国家治理需要关注人类共同的发展;面对人类共同的灾难,全球治理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渡难关。【详解】(1)根据“一是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以君主为核心,由官员与知识分子实施具体的社会治理”“二是自下而上较为薄弱的基层组织自治轨道,由乡绅等乡村精英治理”可得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地方精英治理、地方政治力量弱于中央、官僚制度起承上启下作用等方面的内容。(2)困境:根据“而联邦政府却软弱无力”得出邦联制下地方权力过大,中央软弱无力。体现:根据所学可从1787年宪法的制定及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用:结合所学概括1787年宪法的影响即可。(3)根据“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短时间内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全国一盘棋,则在全国范围内调集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到疫情最严重的湖北及武汉地区,有效解决了医疗资源不足等重大问题。”可从加强基层管理、应对重大事件、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应对全球危机等方面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