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第4课时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39265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第4课时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第4课时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第4课时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第4课时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第4课时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第4课时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第4课时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第4课时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4课时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1.了解孔子的主要生平活动、主要思想和政治主张,学会客观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认识孔子对中国及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2.通过对孔子生平活动的了解,培养自身对事业的坚定信念和人生目标执着追求的精神;通过学习与讨论,既要看到孔子思想及其活动的伟大贡献,又要看到其思想主张的时代性和历史局限性。了解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和文化品质,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3.学习的重点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对后世的影响;学习的难点是对孔子儒家思想礼、仁、中庸的理解及评价。针对本课文言文较多且难以理解的情况,可以阅读史记论语等文献资料,也可以借助教材中的文字史料与历

2、史图片,学会运用各种史料理解历史问题。通过主动参与小组探讨交流,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分析比较、问题探究、归纳概括、材料解读等方法,系统地阐释孔子的思想主张,并对其思想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1.结合前言部分的文字材料,让学生初步总结孔子的治国方略,并让学生简要分析孔子的治国方略与它受到后世尊崇的关系,从而导入新课。2.通过图片展示、材料阅读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师生共同查阅或运用史记论语等文献资料,在了解孔子生平重大活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制作一张孔子年表;教师应结合和运用孔子的言论,重点分析其“礼”和“仁”等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并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谈谈

3、自己的认识;联系必修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的有关内容,温故而知新。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自学礼乐:(1)起初学习“”,十五岁时立志学习礼乐。(2)刻苦自学,成为主持祭祀和丧葬礼仪的儒士。(3)苦研诗书礼乐,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2.三十而立:精通“”,收徒讲学。3.涉足政坛:(1)先后在鲁国任中都宰和司寇。(2)力图加强君权、削弱大夫权、抑制陪臣,恢复社会。4.周游列国:率徒周游,宣传主张,未被采纳,返回鲁国。5.献身文教:整理文化典籍,删修春秋,献身文化教育事业。二、开创儒家思想1.背景:(1)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充满新与旧的矛盾。(2)违背周礼行为司空见

4、惯,人际关系紧张。(3)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的社会道义。2.内容:(1)“礼”的思想:他认为,要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就要恢复周礼的权威,以“礼”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要求人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2)“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就是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孔子主张以治理社会,反对苛政;将礼和仁结合起来,让礼体现仁的精神而不流于形式,让仁有礼的约束而不失于无序。(3)中庸思想:认为“过犹不及”就是过头和不及同样不好,恰到好处才是中庸。达到恰当的方法,

5、是“”。三、古代大教育家1.开创私学:(1)背景:春秋以前,文化一向被贵族垄断。(2)概况:孔子开创私学,只要愿意行“束脩”之礼,都可以成为孔门弟子;从贵族子弟到清贫寒士,不分贫富贵贱,都平等地师从孔子;孔子对学生一视同仁。2.教学目的:(1)“成人”:通过教育,使学生们的举止合乎礼数,言行合乎“忠”“信”。(2)“君子”:把学生培养成“君子”,将礼与仁、言与行完美统一,独善其身,兼济天下。教学生“政事”和的本领。3.教学方法:(1)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性格、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2)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学生什么是君子之道。4.整编典籍:(1)孔子整编“六经”。(2)孔子

6、弟子将其思想整理成,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四、对后世的影响1.对中国:(1)古代政治: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中国封建社会所有朝代和君主几乎都利用孔子的思想统治国家。(2)古代文化:“六经”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3)古代教育: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2.对世界:(1)亚洲: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对这些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2)西方:明清以后传到西方,

7、产生重大影响。【答案】六艺六经礼治人际关系德和礼和而不同治国论语私学孔子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他有哪些重要的儒家思想和教育思想?他的思想影响如何?请你自拟一个知识体系图。1.孔子“仁”的思想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导思】在讨论的基础上分析,根据孔子“仁”的思想的含义,分别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要注意从社会和谐、社会发展与阶级实质等方面分析。【答案】积极意义:首先,仁即爱人,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的精神、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爱护人民的主张;再者,爱人就要积极参与现实的实践,积极参与社会改革,求仁行仁,所以,“仁”的提出还是忘我的、无私的、积极奋发的表现,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现实态度。

8、消极影响:“仁”的思想必须与其表现形式,即封建社会的典章制度,特别是“礼”“义”相结合,必须为封建的生产关系,尤其是为“士”即“君子”服务,因此就必然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与封建性。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和巩固,影响越来越消极,这与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相关,越来越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2.我们研究孔子主要依据什么资料?他的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重视?【导思】第小问,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是根据孔子的思想整理而成的,理所当然成为研究孔子的主要依据;第小问从当时社会历史现实去分析。【答案】主要依据: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原因:孔子的“仁”“礼”思想适应了封建社会伦理道德观,有利于封建统治秩序,但在战乱纷争的年代,

9、其主张距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遭到统治者的冷落。1.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互动探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情况的报告介绍,去年以来,共批准设立114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加快孔子学院发展步伐,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2010、2011年共新建76所孔子学院和228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法制网北京2011年12月28日讯孔子有哪些主要的教育思想?分别有何重要影响?指点迷津第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归纳概括;第小问要结合对上述几个方面的理解,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分析说明。自我核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不论贵贱都有接受教

10、育的机会和权利。影响: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有利于教育的传承。教育目标:培养“成人”和“君子”。影响: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产生了大批既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的人。教学内容:“礼”“乐”“射”“御”“书”“数”。影响:孔子的教学内容已包括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孔子将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位置,孔子编订的“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孔子更有诸多辉煌创造,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影响:至今仍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

11、学中发挥作用。知识链接“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地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和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2.对孔子思想的评价互动探究材料一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的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

12、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材料二“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以上材料均摘自毛泽东选集(1)材料一中,毛泽东提出的“孔夫子有些好处”,根据你的理解,这些“好处”是指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孔夫子“讲空话”的?(2)材料二中,毛泽东认为应如何对待孔夫子的学说?(3)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指点迷津第(1)问第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教育和整理文献三个方面回答即可;第小问要联系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分析。第(2)问从

13、材料二中可以直接概括。第(3)问涉及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任何历史人物和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所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实事求是。自我核对(1)好处:孔子提出的“仁”,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抑制暴政;孔子兴办私学,提出了一些教育思想,为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孔子晚年整理了文化典籍。原因:当时正处于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控制权而征战不休,他们所推崇的是富国强兵之术,孔子的主张不适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2)对待孔子的学说,既不能一概排斥,又不能盲目搬用,而应该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

14、体问题具体分析。知识链接现实生活中受孔子影响的习惯或思想政治方面:我国现阶段提出的“以德治国”“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等,都受到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道德规范方面:如尊老爱幼、尊师重教、诚信、礼貌、孝敬等儒家传统道德规范都被中国人继承下来。教育方面:孔子通过他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出不少有益的教育方法,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如人的知识来源于学习、“因材施教”、“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与思相结合等教育思想。知能拓展我们对孔子思想应采取“扬弃”,即批判和继承的态度:(1)继承弘扬“礼”中的合理成分,如巩固稳定的社会局面、规范人的行为,批判其伦理纲常思想。(2)弘扬“

15、仁”中仁爱、关怀、体谅、容忍,加强自我修养等美德,重视道德教育。我国现阶段的“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和建立“和谐社会”、与世界国家民族和睦相处的思想,都受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克服“仁”中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3)弘扬孔子重视教育的思想,大力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克服其中“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一、选择题1.在中国历史上,孔子一再被“神化”,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孔子却被抓住其保守的一面,进而被“鬼化”。孔子政治思想的保守性主要体现在()。A.“仁”B.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C.“克己复礼”D.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解析】本题要求正确理解孔子政治思想的局限性。“克己复

16、礼”的思想要求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实质是承认等级制度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的斗争,带有保守性。【答案】C2.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A.启发诱导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要注意“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是指水平不同的人。材料的大意为水平不同的人,给他们教授的内容也不一样,这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答案】C二、非选择题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材料二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

17、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1)从材料一、二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分别持何种态度?(2)我们今天怎样评价孔子的这些经济思想?【解析】第(1)问,根据对材料的理解,结合孔子的阶级属性进行分析。第(2)问,应该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和现实的眼光分别进行分析评价。【答案】(1)材料一:孔子站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立场上,力图维护旧的经济秩序。材料二:孔子并不反对求富,但求富的方法要符合他的道德规范。(2)封建经济取代奴隶制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孔子站在旧的生产关系立场上,力图阻止这种变革,是应该被批判的。但他所提倡的“仁”“义”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克己

18、复礼(规范)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材料三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韩非子材料四在中国的王道,看上去虽然好像是和霸道相对应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鲁迅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指出孔子的政治倾向。孔子所说的“礼”的实质是什么?(2)概括材料二、三所述要达到的相同目的和采取的不同方式。(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解析】第(1)问考查在获取材

19、料信息的基础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解题时从“孔子所处的时代”出发,即春秋时期,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结合材料可判断出答案。第(2)问考查运用判断、比较、归纳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相同点”从阶级本质上说明,“不同点”从思想主张上说明。注意问的是“目的”“方式”。第(3)问考查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的能力,要求从本质上分析。【答案】(1)倾向:维护奴隶制度。实质: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2)相同目的:都为统治阶级提供治国方案。不同方式:孔子重视“德”,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刑杀;韩非子重视刑法,主张以重刑来镇压人民的反抗。(3)鲁迅指出无论是儒家思想还

20、是法家思想,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和镇压人民反抗的工具,实质上是一致的。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材料二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后又“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董仲舒奏:“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请回答:(1)材

21、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财富观?(2)据材料二归纳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学的态度。他们在文化政策上有何相同之处?(3)当今社会应该如何看待儒家思想?【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有效信息归纳。第(2)问要理解秦始皇焚书坑儒是“抑儒”,而汉武帝是“尊儒”,其目的从实质或阶级立场分析,对儒学的不同态度只是手段不同而已。第(3)问,对待传统文化要持批判继承的态度。【答案】(1)财富观:重义轻利;安贫乐道。(2)态度:秦始皇压制儒学;汉武帝尊崇儒学。相同之处: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主义。(3)儒家思想的精华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要对它进行科学的深入研究,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发展,取其精

22、华,去其糟粕。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材料二1718世纪当欧洲出现启蒙运动时,我国也在明朝和明末清初产生了一些反封建的早期民主思想。材料三1981年,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参观曲阜孔庙,在大成殿门前龙柱下席地而坐,似有所思。著名诗人公刘为照片命名倾听三千年的回声,后改名为倾听龙的心声。请回答:(1)伏尔泰为什么会对孔子的学说如此感叹,并称之为“新的精神”世界?(2)材料二中,东西方两种社会思潮产生的时间大致相同,为什么它们的内容却有较大的差异?(3)从材料三中,公刘

23、先生为密特朗的照片命名,谈谈你对其用意的理解和感悟。【解析】第(1)问注意结合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进行思考,启蒙思想家宣传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与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具有一致性。第(2)问结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哲学原理,从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思考。第(3)问从儒家思想对中国、世界的深远影响作答,应从积极方面着手分析。【答案】(1)孔子主张“仁”,提倡“为政以德”,对伏尔泰等人的政治思想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更与他所鼓吹的开明专制思想有很大的一致性。(2)原因:中国当时的旧制度根深蒂固,新经济处于萌芽状态,思想专制强大,只萌发了早期的反封建思想;西欧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也

24、突飞猛进,旧制度的统治相对较弱,人们思想有较大的解放。(3)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包罗万象;通过了解孔子,进而让世界了解中国,弘扬中华文化;孔子学说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而且泽被周边,远播世界;传达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友好合作、平等交往的愿望。4.探究题: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材料一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从1

25、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材料三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

26、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1)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统治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指出儒学对韩国的影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进行提炼概括。第(2)问要将其放在伏尔泰所处的历史背景下分析。第(3)问根据材料三概括。【答案】(1)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2)原因:以儒家思想的某些观点为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孔子注重用道德的说服力来影响别人,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3)影响:儒学的集体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动了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了韩国的经济发展。(见“课程纲要”课程评价表格) 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