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省白山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主要考试内容: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卷(选择题)1.王安石在山田久欲坼诗中描述:“山田久欲坼,秋至尚求雨,妇女喜秋凉,踏车多笑语,龙骨已哑哑,田家真作苦。”诗中所描述的工具为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翻车。根据“秋至尚求雨,妇女喜秋凉,踏车多笑语,龙骨已哑哑”并结合所学可知诗中所描述的工具应该是由人力踏动的汲水工具翻车。根据所学内容可知,A项图片中的工具是戽斗,不是踏动汲水的,故排除;C项图片中的工具是高转筒车,依靠水力汲水,故排除;D项图片中的是水排,是
2、鼓风工具而不是汲水工具,故排除。B项图片中的是翻车,故选B。【点睛】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即可灌溉,亦可排涝。2.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A. 春秋战国B. 西汉
3、C. 东汉D. 隋唐【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横于辕之前末曰槃江东之田器尽于是”反映了隋唐时期曲辕犁的特点,故D正确;曲辕犁并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故A排除;曲辕犁也不是西汉和东汉时期的农具,故BC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横于辕之前末曰槃江东”,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曲辕犁的特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3.少府监创设于战国时期的秦国,其最高长官位列朝廷九卿,负责管理手工业制造,东汉以后,兼管供应宫廷生活和政府特殊需要的服御诸物、珍膳、织造、军器、铸币等物品的生产。由此可知,古代少府监负责管理A. 官营手工业B.
4、 民营手工业C. 家庭手工业D. 工场手工业【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最高长官位列朝廷九卿兼管供应宫廷生活和政府特殊需要的服御诸物、珍膳、织造、军器、铸币等物品的生产”可知,少府主要负责管理官营手工业,故选A。民营手工业产品主要满足市场需要、民间消费之用,与材料中的服务对象不同,排除B;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家庭成员日用,排除C;工场手工业出现于明清时期,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学生根据不同性质的手工业在产品服务对象上的差异即可作出判断。4.下图为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尊盘,装饰纷繁复杂。铜尊是用34个部件,经过56处铸接、焊接而连成一体:尊体上装饰着28条蟠
5、龙和32条蟠螭;盘体上共装饰了56条蟠龙和48条蟠螭。铜尊颈部、铜盘内底都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该文物反映出战国时期A. 官营手工业的技术高超B. 青铜礼器开始刻有铭文C. 手工业发展的最高阶段D. 青铜器主要以礼器为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对该件文物的描述,可以看出该文物制作工艺精湛,做工复杂、考究,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制作水平,官营手工业是手工业最高水平的代表,故A项正确。B项中“开始”一词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材料没有对不同阶段的手工业进行比较,无法判断战国就是手工业发展的最高阶段,排除C项。青铜器主要以礼器为主,但材料主要反映的是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因此D项与材料主旨
6、无关。点睛: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按行业设立车正、陶正等工官管理工匠。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使用官府供给的原料,制作加工官府指定的产品。他们职业世袭,世代为官府劳作。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众多高水平工匠一起工作,加之对产品质量的严格管理,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直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5.有学者认为:“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这种“更为开放”“全天候”的城市景象表现在A. 夜市经营实现常态化B. “市突破了时间和空
7、间上的限制C. 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监管D. 原有“市”的管理足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指的是“市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全天候的生活方式”指的是“市突破了时间上的限制,故B正确;夜市经营实现常态化属于“全天候的生活方式”,故A不符合材料主旨;两宋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但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错误;原有“市”的管理已经不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了,故D错误。6.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商业资本非常活跃,在全国出现了更多的商人,他们在各地设立会馆,组织各种商帮。其中最多的是徽商,其次是晋商、江右商。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A. 唐朝B.
8、元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C【解析】商帮形成与发展主要在明清时期,故材料现象最早出现于明朝,故C正确;唐朝没有形成商帮,故A错误;元朝的商业发展表现也不包括商帮,故B错误;清朝并不是商帮形成的最早时期,故D错误。故选C。7.战国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秦国的农业劳动力缺乏现象严重,已达到免征十年赋税招徕三晋之民“使之事本”的地步。为扭转上述现象,统治者A. 实行“重农抑商”B. 提倡“工商皆本”C. 下令实行“海禁”D. 实行“闭关锁国”【答案】A【解析】【详解】战国时期,针对工商业与农业抢夺劳动力,农业生产严重缺乏劳动力的问题,秦国统治者为稳定其统治的经济基础,实行“重农抑商”的政
9、策,A项正确;“工商皆本”是封建社会后期,先进士大夫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提出的新主张,B项错误;“海禁”和“闭关锁国”是明清时期为维护封建统治采取的对外政策,CD两项不符合题意。8.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桅杆的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河的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明朝A. 鼓励民间贸易B. 禁绝朝贡贸易C. 实行海禁政策D. 造船技术落后【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禁止建造远洋船只只得在内河的小船上当雇工”可知,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故选C。海禁政策禁止民间进行海外贸易,只允许维持以政府为主导的朝贡贸易,排除AB;材料中的情形是
10、由于政府限制引起的,不是因为造船技术落后,排除D。9. 下图中山西王家大院被梁思成称为“全国建筑宝库”,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等。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 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A. 阻碍传统建筑技术发展B. 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C. 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D. 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答案】D【解析】由“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可知,晋商将经商致富得来的资金用于买房置地,这必然影响到工商业的再投入和扩大再生产,故D项正确。10.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一段描述:“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
11、,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段描述反映清政府A.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 坚持重农抑商政策C. 绝对禁止中外贸易D. 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十三行”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下准许外国人做生意的地方唯一口岸,故A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对外贸易,不是重农抑商政策,B错误;闭关锁国不是绝对禁止对外贸易,是有限制的对外贸易,C错误;广州是鸦片战争之后被开放为通商口岸,D错误。11.“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材料中“我们”的
12、活动()A. 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B. 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C. 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D. 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答案】B【解析】材料中论述的是麦哲伦远洋航行,此次航行进一步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B正确;A是迪亚士航行;C属于工业革命影响;D中彻底说法错误。12.“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欧洲的航海探险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这种变化大约开始于:A. 14世纪B. 16世纪C. 18世纪D. 20世纪【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时间、空间的定位能力。由材料所述“东西半球和大洋洲”、“交流”
13、等历史信息不难判断该现象应出现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之后。故选B。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开辟文明交往的新航线新航路的开辟13.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殖民扩张在客观上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A.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B.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C.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D. 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答案】C【解析】“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属于全球史观的角度,故A错误;“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也不是整体史观,故B错误;殖民扩张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这符合全球史观,故C正确;殖民扩张不可能促进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关
14、键信息“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判断。14.17世纪,荷兰政府在很多企业家的慷慨捐助下建立起社会福利制度,大力资助科学研究和发明创新,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这些都成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欧洲的科技精英和商人,甚至连土耳其人和美国人也涌入荷兰“淘金”。荷兰政府以上举措的重要条件是A. 17世纪的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B. 荷兰率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C. 发达的航运业使荷兰商人获利匪浅D. 荷兰打败英国确立殖民霸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说明了政府资金实力的雄厚,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
15、沿岸的贸易活动十分活跃,带动了荷兰的造船业和运输业,16世纪,荷兰已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7世纪获得“海上马车夫”之称,故A项正确;材料里强调的是荷兰的经济实力,故B项错误;航运业的发达只是荷兰经济实力强劲的表现之一,故C项错误;荷兰并没有打败英国确立殖民霸权,故D项错误。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15.17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当时,英国发动三次英荷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 推动英国机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B. 将北美洲和大洋洲纳入
16、世界市场C. 夺取海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D. 保护跨越大西洋的黑人奴隶贸易【答案】C【解析】注意题干中“17世纪”,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大西洋航运的日益繁忙,英国也加入了海外贸易的竞争,因此必然会与“海上马车夫”荷兰发生冲突,因此英国发动三次英荷战争的主要目的是夺取海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故C正确。随着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北美洲已经被纳入世界市场,故B项错误。17世纪时英国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故A项错误。 D项不是主要目的,应排除。故选C。16.1769年,英国人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根据他的设计,必须沿河盖上一栋房子,安上多台纺纱机,由水车产生的动力转动。但这种机器较为庞大和
17、昂贵,家庭生产使用己不可能。这种机器A. 结束了当时生产对传统动力的依赖B. 推动了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的产生C. 限制了棉纺织业技术的革新和推广D. 促成了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广泛开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水力纺纱机采用的动力仍是水车,并未摆脱对传统动力的依赖,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一栋房子,安上多台纺纱机,由水车产生的动力转动”可知其推动了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的出现,即工厂的出现,故B项正确;材料中提及是对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并不会限制棉纺织业技术的发展,相反生产组织形式的扩大,会促进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和推广,故C项排除;英国人水力纺纱机的发明,会促进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但此时欧洲大路的
18、工业革命并未广泛开展开来,说法错误,故D项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17.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铁路在全球达到顶峰,其后公路交通开始发展,投向的资金开始往柏油马路转移。这种现象是由于A. 人类开始逐步进入航空时代B. 人类隔绝的状态开始打破C. 近代交通工具大量投入使用D. 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加剧【答案】C【解析】【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工具更新的理解和认识。根据材料“铁路达到顶峰,公路开始发展”可知,近代的交通工具在工业革命后大量使用,故C项说法正确;材料并未体现航天方面的信息,故A项不合题意,排除;人类的隔绝状态开始打破于新航路开辟后,故B项
19、说法错误,排除;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是伴随着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时期而加剧,故D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18.全球通史说:“(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A. 欧美国家同时发生B. 电力的广泛使用C. 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D. 兴起于重工业【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工业研究的实验室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可知,科学家与工业生产密切地绑定在一块,说明科学与技术已经紧密地结合在一块,故选C。材料并未提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范围,排除A;材料没有提及电力的广泛使用,排除B;工业有轻工业和
20、重工业之分,材料没有强调重工业,排除D。19.下图显示了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图中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了A. 铁器时代B. 蒸汽时代C. 电气时代D. 信息时代【答案】B【解析】【详解】处于1700年到1800年间,结合所学可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故选B项;ACD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不符,排除。20.在资本论一书中,对资本曾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据此,你认为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有早期殖民制度是以最残酷的暴力为基础的肮脏的东西包括了奴隶资易殖民主义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要
21、反对资本的扩张A. B. C. D 【答案】D【解析】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西班牙、英法等国都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欧洲殖民者对当地的土著居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迫害。殖民主义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特别是16世纪开始的“黑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罪恶深重,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返航。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由于被贩运的是黑色人种,故又称“黑三角贸易”。综上所述,符合题意,故选D项。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21.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
22、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回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管子治国材料二 宋朝商品货币经济非常发达,与这一时期商贸政策的多元化是密切相关的。伦理范畴内的“贱商”观念虽仍然存在,但经济领域的“重商”也不得不行,故这一时期的商人即使身穿布衣,在大多数时间内仍能积极经营。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三 在明清时,封建官府的政治垄断性,也影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封建官府推行各种商业经济制度,并强迫商人遵循。他们为了垄断食盐、茶叶等专卖商品的市场交易,经常发布各种行政命令,
23、强制推行专卖制度,禁止民间商人的自由经商活动;为了控制垄断市场,他们建立牙行制度,强迫规定民间商人的交易活动必须通过牙行这一中介进行;为了征收关税,稽查商货建立了榷关,强制规定商品的贩运路线。封建官府的政治垄断性严重损害了商人的利益,打击了他们的商业积极性。赵广举浅论明清重农抑商政策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1)据材料一,概括管子对农商关系的基本认识及其主要目的。(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时期“商品货币经济非常发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表现。(3)根据材料三,归纳明清时期政府“政治垄断性”的具体表现。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农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和后期的不同影响。【答案】(1) 认识:重
24、农抑商。目的:富国强兵。(2) 原因:多元化(贱商和重商并重)。表现:商品种类增加;商税成重要财源;出现“交子”;坊市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不受限制;草市和市镇经济发展;政府管理放松。(3) 表现:垄断贸易,专卖制度;限制商人自由经商;行会制度;征收关税,设立关卡;规定贸易路线。影响:前期: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后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社会进步。【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回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可以知道,对农商的认识是重农抑商。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可知目的是富国强
25、兵。(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宋朝商品货币经济非常发达,与这一时期商贸政策的多元化是密切相关的”、“伦理范畴内的贱商”观念虽仍然存在,但经济领域的重商也不得不行”可以知道,原因是多元化(贱商和重商并重).第二小问,结合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可知,商品种类增加;商税成重要财源;出现“交子”;坊市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不受限制;草市和市镇经济发展;政府管理放松。(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强制推行专卖制度,禁止民间商人自由经商活动”、“他们建立牙行制度,强迫规定民间商人的交易活动必须通过牙行这一中介进行”、“稽查商货建立了榷关,强制规定商品的贩运路线”可以得出表现是垄断贸易,专卖制度;限制商人自由经商
26、;行会制度;征收关税,设立关卡;规定贸易路线.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回答即可。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材料二最近一百年中,产业组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生产者让位给企业大亨,小公司被托拉斯取而代之,有时企业规模之大超乎想象力一百年前的商业规模尚受到地域的限制,如今却可以覆盖全球;以前的商业订单由人或邮政马车来传递,现在则代之以信件、电话、电报和
27、无线电来传递。弗兰克麦克维近代产业制度(1903年)(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最早出现是和哪一重要历史事件直接相关?这一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一百年中”,产业组织发生了哪些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发生的时代背景。【答案】(1)现象:从16到18世纪,玉米从美洲迅速向全球传播。事件:新航路的开辟。作用:世界逐渐从分散走向整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2)变化:产业组织规模扩大,出现了垄断组织。背景:科学技术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扩展;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及其原则盛行;资本
28、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任选其中三点,即得。)【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可以得出从16到18世纪,玉米从美洲迅速向全球传播。第二小问,玉米从美洲传播到中国由于新航路的开辟。第三小问,考查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的影响。(2)第一小问,“1903年”可以判断材料分析的最近一百年,是在两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一百年,“小生产者让位给企业大亨,小公司被托拉斯取而代之”这就更具体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生产组织由工厂制发展到垄断组织。第二小问,可以从经济、政治、科技、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点睛: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很关键,最后组织答案,语言要规范。问题中“根据材料”,即需要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结合所学知识”需要充分调动所学的知识和所获得信息,并整合一起解决需要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