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28285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3页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与教材实验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为加速健那绿染液对线粒体染色,可用适宜浓度的盐酸处理细胞B. 淀粉酶与淀粉常温下混合后,快速置于预设温度环境中可减小实验误差C.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时,水解后需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D. 花生子叶薄片用苏丹染液染色后,肉眼可直接观察到橙黄色颗粒【答案】C【解析】健那绿染液对线粒体染色需要保持细胞的活性,不能用盐酸处理,A错误。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为减小实验误差,需先把淀粉酶与淀粉分别在预设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再混合,B错误。观察DNA、RNA在细胞

2、中分布时,水解后需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以去除盐酸,防止对实验结果的干扰,C正确。花生子叶薄片用苏丹染液染色后,需要用到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橘黄色颗粒,D错误。2.如下概念图中a代表某一生物学名词,包括b、c、d、e四部分内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若a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4种元素,则be可代表C、H、0、NB. 若a为多聚体,由单体连接而成,则be有多糖、蛋白质、脂肪、核酸C. 若a表示植物细胞的结构,则be代表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D. 若a为参与合成并分泌消化酶的细胞器,则be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答案】B【解析】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4种化学元素是O、C、H、N

3、,A正确;脂肪不是多聚体,其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组成的,B错误;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C正确;消化酶是分泌蛋白,参与其合成与分泌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D正确。3.下列不是采用“对比实验”方法的是A. 用新鲜的菠菜叶或藓类的叶片,在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B. 观察NaOH在不同体积的琼脂块中扩散的深度,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C. 用伞形帽和菊花帽两种伞藻做嫁接和核移植实验,探究细胞形态与细胞核的关系D. 用32P与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比实验的内涵及教材中的相关实验,要求考

4、生理解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理解对比实验的内涵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用新鲜的菠菜叶或藓类的叶片,在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不是对比实验,A符合题意;观察NaOH在不同体积的琼脂块中扩散的深度,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采用了“对比实验”方法,B不符合题意;用伞形帽和菊花帽两种伞藻做嫁接和核移植实验,探究细胞形态与细胞核的关系,采用了“对比实验”方法,C不符合题意;用32P与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采用了“对比实验”方法,D不符合题意。4.下列有关“

5、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都自由组合B. 分离溶解在无水乙醇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C. 将人成熟的红细胞中各种细胞器一一分离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D. 染色体的着丝点断裂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都是在纺锤体的牵拉下完成的【答案】B【解析】【分析】1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度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2纸层析法: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分离色素时采用的是纸层析法。【详解】A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错误;B分离色素的原理是:绿叶中的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

6、度大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因而不同色素分子会随层析液在滤纸上通过扩散而分离开,可见,分离溶解在无水乙醇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B正确;C分离各种细胞器常采用差速离心法,但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C错误;D纺锤体的作用只是把已分开的染色体拉向两极,不能使染色体的着丝点断裂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错误。故选:B。5.下列涉及ATP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苯和乙醇的跨膜运输都不需要消耗ATPB. ATP中的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C. 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D. 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为放能反应,此

7、反应正常进行需要ATP提供能量【答案】D【解析】【详解】苯和乙醇通过自由扩散出入细胞,其跨膜运输都不需要消耗ATP,A项正确;ATP中的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B项正确;所有生物均以ATP作为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说明生物界具有统一性,C项正确;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为吸能反应,D项错误。6.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载体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B. 载体具有ATP酶活性C. 载体和转运方式不同D. 载体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扩散快【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考查对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特点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据图判断溶质分子进出细胞是顺浓度

8、还是逆浓度,从而判断进出细胞的过程是否耗能。【详解】据图可知,载体可借助Na+的浓度差逆浓度把溶质分子运进细胞内,A项正确;载体可顺浓度把溶质分子运出细胞外,不需要消耗ATP,B项错误,C项正确;溶质分子不能扩散通过细胞膜,载体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扩散快,D项正确。【点睛】“三看法”快速判定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7.下图中的a、b、c、d为植物细胞内物质转化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b、d过程都有热能的释放B. b、d过程在人体细胞中也可进行C. a、c、d过程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D. 在光照充足等适宜条件下,a、c强于b、d【答案】C【解析】【分析】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

9、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

10、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3、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表示暗反应,b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c表示光反应,d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详解】A、根据图中的物质变化可知,b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d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热能的释放,A正确;B、人体细胞主要进行的是有氧呼吸,即会发生图中的b、d过程,B正确;C、a过程表示暗反应,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错误;D、在光照充足,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所以a、c强于b、d,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的理解,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

11、量变化,明确图中字母表示的生理过程,掌握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8.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A. 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图1中的A代表腺苷B. 图2中进行过程时,图1中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C. 图2中的若表示某种物质,则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 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图2中过程可以发生在线粒体、叶绿体以及细胞质基质中【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1所示为ATP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表示腺嘌呤碱基,a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P表示磷酸基团,b、c表示高能磷酸键;图2所示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其中过程表示AT

12、P的水解,过程表示ATP的合成。【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1中A表示的是腺嘌呤,A错误;B、图2中过程表示ATP的水解,ATP水解时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大量能量,供细胞的生命活动利用,B正确;C、图2中的若表示某种物质,则两者都为酶,都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D、图2中过程表示ATP的合成,可以发生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以及细胞质基质中,D正确。故选A。9.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理由不合理的是( )A. 孟德尔选择豌豆的理由之一是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B. 比较H2O2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选择肝脏研磨液的理由是其含过氧化氢酶C. 恩格尔曼选择

13、水绵的原因之一是水绵具有易于观察的椭球形叶绿体D. 在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选择酵母菌的理由之一是它属于兼性厌氧菌【答案】C【解析】A、孟德尔选择豌豆的理由之一是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A正确; B、比较H2O2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选择肝脏研磨液的理由是其含过氧化氢酶,B正确; C、恩格尔曼选择水绵的原因之一是水绵具有易于观察的螺旋状叶绿体,C错误; D、在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选择酵母菌的理由之一是它属于兼性厌氧菌,D正确.10.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心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和过程,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可进行和过程B.

14、稻田定期排水是因为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幼根有很强的毒害作用C. 大肠杆菌进行、过程中产生的H和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H本质相同D. 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乳酸所释放出的能量中约69%是以热能形式散失的【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图中表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其场所依次是是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与都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其场所都是细胞质基质。在上述各反应中,心肌细胞中可进行和过程,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可进行和过程,但过程发

15、生在线粒体中,A错误;稻田定期排水是因为无氧呼吸产生的乙醇(酒精)对幼根有很强的毒害作用,B错误;过程中不产生H,过程中产生的H为NADH,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H为NADPH,C错误;1mol葡萄糖在氧化分解成乳酸以后,只释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只有61.08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约69%的能量都以热能形式散失了,D正确。11.下列有关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若X代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间距离,则Y可代表细胞在质壁分离与复原中液泡色素的浓度B. 若X代表含氧量,则Y可代表苹果细胞呼吸总强度,且保鲜苹果的最佳氧浓度接近乙C. 若X代表层析后叶绿体色素与滤液细线间的距离,则Y可代表色素

16、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D. 若X代表实验温度,则Y可代表某种酶的催化活性,且该酶的最适温度接近乙【答案】D【解析】【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处于高浓度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质壁分离程度越高,液泡体积越小,颜色越深。四种色素形成的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和温和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详解】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中,原生质层与细胞壁距离越远,液泡色素的浓度越大,A错误;若X代表含氧量,则Y可代表苹果细胞呼吸总强度,则呼吸总强度应该先减后增,B错误;若X代表层析后叶绿体色素与滤液细线间的距离,距离越远,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大,C错误;

17、若X代表实验温度,则Y可代表某种酶的催化活性,温度为乙时酶活性最大,故最适温度接近乙,D正确。故选D。【点睛】氧气浓度为0时,只有呼吸作用;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减弱,有氧呼吸逐渐增强。故会出现总呼吸强度先减后增。12.如图所示为基因型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种二倍体动物的两个正处在分裂状态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细胞所属的分裂方式相同B. 两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相同C. 两个细胞中A、a基因的位置异常,其原因相同D. 两个细胞发生了相同类型的可遗传变异【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基因型AaBb的某种二倍体动物的两个正处在分裂状态的细胞

18、,其中图A细胞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每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B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示两个细胞所属的分裂方式不同,A错误;B、图示A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而图B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C、图A细胞中A、a基因的位置异常是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而图B细胞中A、a基因的位置异常是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C错误;D、已知A和a、B和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即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而图示的两个细胞中却有1条染色体上同时含有a、b基因,说明这两个细胞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19、中的易位,D正确。故选D。13.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与衰老、癌变共同组成细胞的完整生命历程B. 有丝分裂有一个细胞周期,减数分裂有两个细胞周期C. 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减数分裂过程还会发生基因重组D. 每种分裂后期都会出现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的正常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癌变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改变而畸形分化的结果。细胞周期是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时为止所经历的时期。机体内一般是发生有丝分裂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发生减数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

20、期。有丝分裂中可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减数分裂中可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详解】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等共同组成细胞的完整生命历程,细胞癌变是细胞内遗传物质改变引起不正常分化,它不是细胞正常生命历程之一,A错误;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B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减数分裂过程可以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C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是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不会出现着丝点分裂,染色体也不加倍,D错误;【点睛】注意:基因重组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一般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和后期,由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

21、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由此可知,基因重组一般不会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中。14.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分化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 衰老细胞内因为酪氨酸活性降低,色素沉积而出现老年斑C. 神经元的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D. 癌细胞的分裂、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核糖体参与合成蛋白质【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的分化、细胞的衰老、细胞的凋亡、细胞的癌变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变,因此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衰老的细胞内,

22、因为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所以老年人的头发会变白,B错误;神经元的凋亡是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C错误;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蛋白质合成旺盛,而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因此癌细胞的分裂、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核糖体参与合成蛋白质,D正确。【点睛】理清并理解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细胞凋亡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15.下表中人体不同细胞的寿命和分裂能力不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细胞种类小肠上皮细胞癌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寿命12天不死性120天57天能否分裂能能不能大多数不能A. 白细胞的凋亡比红细胞快,这与白细胞吞噬病原体有关B.

23、 癌细胞的无限增殖是由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引起的C. 通常情况下,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分裂能力越弱D. 小肠上皮细胞寿命最短,这与基因控制的衰老和凋亡有关【答案】B【解析】细胞凋亡的速率与它们的功能有关系,白细胞能吞噬进入人体的细菌和病毒以及代谢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异物”,吞噬后就死亡并被排出,所以其凋亡的速率很快,A正确;癌细胞的无限增殖是由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突变引起的,B错误;通常情况下,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其全能性就越低,细胞分裂能力就越弱,C正确;人体不同组织的细胞寿命不同,是由遗传物质决定,与基因控制的衰老和凋亡有关,D正确。16.对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进行测交,其后代的

24、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不考虑变异)。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状况是A. B. C. D. 【答案】A【解析】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与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进行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不考虑变异),说明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基因型为ABc、aBC、Abc、abC的四种比值相等的配子,进而推知A和c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C连锁,基因A和a、B和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C和c、B和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A符合条

25、件,A正确。B图表示A和b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B连锁,B错误。C图表示A和C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c连锁,C错误。D图表示B和c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和C连锁,D错误。17.下列关于遗传学经典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艾弗里进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C. 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该假说D. 赫尔希和蔡斯在掌握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过程后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意

26、可知:该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知识。选项描述涉及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过程、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及其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萨顿的假说及其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和过程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详解】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是:将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纯和鉴定,然后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从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不是遗传物质,A正确;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

27、没有基因一词,孟德尔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B错误;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该假说,C错误;赫尔希与蔡斯进行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以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将T2噬菌体的蛋白质与DNA区分开,单独观察T2噬菌体的蛋白质与DNA的作用,从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并不是掌握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后才做的实验。D错误。18.若“MN”表示由条件M必会推得N,则下列选项符合这种关系的有A. M表示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N表示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M表示生物发生了进化,N表示种群基因

28、频率的定向改变C. M表示基因突变,N表示性状的改变D. M表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母亲患病,N表示女儿一定患病【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基因突变与性状、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正确;蛋白质是生物性状的体现者,因密码子的简并性(多个密码子可以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导致基因发生突变后,所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不一定发生改变,因此

29、生物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C错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母亲患病,如果父亲正常,则其女儿正常,但是携带有致病基因,D错误。19.孟德尔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哪一项属于其研究过程中的“演绎”A.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B. F1自交出现3:1的分离比C. 测交预期结果:高茎:矮茎=1:1D. 测交结果:30株高茎,34株矮茎【答案】C【解析】【分析】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孟德尔的假说内容“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个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30、。【详解】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属于假说内容,A错误;F1自交出现3:1的分离比属于实验结果,不属于演绎推理过程,B错误;演绎推理内容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再设计了测交实验对分离定律进行验证,C正确;测交结果为:30株高茎,34株矮茎,属于实验结果,不是演绎过程,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方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及理解能力,识记假说-演绎法的内容及掌握假说演绎法的判定方法是解决该题的关键。20.某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的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W基因控制红花,WP基因控制

31、红斑白花,WS基因控制红条白花,w基因控制白花,其显隐性关系为WWPWSw。某红花植株和任意植株杂交,子代不可能出现的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分别是A. 2种;1:1B. 2种;3:1C. 3种;2:1:1D. 4种;1:1:1:1【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W基因控制红花,WP基因控制红斑白花,WS基因控制红条白花,w基因控制白花,其显隐性关系为WWPWSw”可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以是WW、WWP、WWS、Ww。若红花与其他植株杂交,需要出现性状分离,则红花植株不能选择纯合子,且与其杂交的植株也不能是红花纯合子,所以其他植株的基因型可以是WWP、WWS、Ww、WPWS、WPw、WSw、W

32、SWS、WPWP、ww。【详解】若子代出现2种表现型且分离比为1:1,说明亲本符合测交类型,即WWPWPWP,A不符合题意;若子代出现2种表现型且分离比为3:1,说明亲本符合杂合子自交类型,即WWPWWP,B不符合题意;若子代3种表现型,则亲本基因型中一定含有三种显性基因,即亲本基因型只能为WwWPWS2W_:1 WPw:1WSw,则C不符合题意;若要出现四种表现型,则亲本中必须含有四种显性基因,但题干信息中最多只有三种显性基因,所以不可能出现四种表现型,即D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本题的思路是:首先结合题意缩小亲本基因型杂交的范围;其次是根据选项中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结合一对等位基因只有自交和

33、测交才可能出现性状分离比分别为3:1和1:1,排除AB选项;最后再从显性基因的个数确定表现型,排除C,确定D。21.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基因和染色体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理解基因的概念,把握基因与DNA、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明确摩尔根和萨顿科学研究的方法

34、及结论,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正确;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确定了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正确;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可能存在一对相同的基因(如AA),也可能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如Aa),错误;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错误;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正确;综上分析,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2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所有细胞均能发生有丝

35、分裂,但只有原始生殖细胞才能发生减数分裂B. 与减数分裂相比,有丝分裂过程中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没有同源染色体C. 人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亲子代染色体数量保持恒定,通过有丝分裂保证个体各组织细胞遗传物质稳定D.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细胞分裂次数与DNA复制次数均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考查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异同和结果的理解。明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主要变化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人体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发生有丝分裂,A项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但没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与分离,B项错误;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生殖细胞,通过受精作用

36、使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水平,通过有丝分裂保证母细胞和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相对稳定,C项正确;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细胞分裂次数不同,但DNA复制次数相同,D项错误。23.现有一患白化病(a)、色盲(b)的小男孩,其双亲均表现正常,则该小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 AaXBY、AaXBXbB. AaXBY、aaXbXbC. AAXbY、AAXBXbD. AaXBY、aaXBXb【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依题意可知:患白化病色盲的小男孩的基因型为aaXbY,其母亲的基因型为AaXBXb,

37、进而推知该小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可能是AaXBY、AaXBXb或AaXBY、aaXbXb或AaXBY、aaXBXb,但不可能是AAXbY、AAXBXb,A、B、D均正确,C错误。【点睛】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X、Y染色体的来源及传递规律:男性XY中的X只能来自其母亲并传给女儿,Y则来自其父亲并传给儿子。女性XX中的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任何一条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在此基础上,分析判断各选项。24.下图甲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

38、错误的是A. 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的B. 图甲中,AB对应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有形成大量抗R型细菌的抗体C. 图乙经离心的试管中,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具有放射性D. 图乙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则子代噬菌体中只有少部分具有放射性【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AB段由于细菌刚进入小鼠体内,小鼠还没有产生相应的抗体,所以R型细菌会增多,该实验中部分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然后大量增殖。从理论上讲,乙图中的放射性只会出现在上清液中,但在实际操作中沉淀物中也会出现部分放射性。因为乙图中的实验如果搅拌过程不充分,则很多噬菌体会附着在细

39、菌表面,经过离心后会进入沉淀物中,使得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强。【详解】由于是将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所以甲图中最初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来的,但之后产生的S型细菌有的是由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增殖而来,A正确;小鼠产生抗体需要经过体液免疫过程,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导致R型细菌数目增多,B正确;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菌,所以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C错误;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所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少部分具有放射性,D正确。【点睛】关键:对于甲图要能

40、正确分析实验中R型菌和S型菌变化的原理;对于乙图关键要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25.下列有关生物体中“多少”的比较,错误的是A. 活细胞中,氢原子数目多于氧原子数目B. 细胞内RNA的数量高于DNA数量C. 人短时间剧烈运动时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量小于产生二氧化碳量D. 种子发育初期脱落酸含量少于发育晚期脱落酸含量【答案】C【解析】【详解】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因此氢原子数目多于氧原子数目,A项正确;RNA是基因转录的产物,而每个DNA分子含有许多个基因,所以细胞内RNA的数量高于DNA数量,B项正确;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不产生CO2,因此人短时间剧烈运动时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41、量等于产CO2量,C项错误;脱落酸可抑制种子发芽,在将要脱落(或进入休眠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所以种子发育初期脱落酸含量少于发育晚期脱落酸含量,D项正确。26.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 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C. c中碱基对若发生变化,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答案】C【解析】A是一个基因,其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

42、染色单体之间,而不是同一条染色体内部,B错误;c中碱基对若发生变化,属于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发生改变,因此生物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C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始密码子在mRNA上,D错误。27.下列关于基因、性状以及两者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能够通过表达,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C. 人的白化病是由于基因不正常而合成过多的酪氨酸酶,将黑色素转变为酪氨酸,而表现出白化症状D. 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

43、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的功能、基因与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基因能够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A错误;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启动子,末端有终止子,B错误;人的白化病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酪氨酸酶缺乏,不能将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而表现出白化症状,C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基因的碱基对发生了替换而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因此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D正确。【点睛】疑难辨析启动子与终止子、起始密码子与终止密码子: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

44、位,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终止子位于基因的尾端,起终止转录的作用。密码子位于mRNA上,其中的起始密码子是mRNA上翻译多肽链的第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终止密码子作为翻译多肽链终止信号的密码子。28.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人体细胞一定能进行b过程,不一定能进行a过程B. 同一种RNA病毒既能进行e过程,又能进行d过程C. 所有生物c过程一定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D. 没有一种生物体内能同时进行以上五个过程【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a表示DNA复制,b表示转录,c表示翻译,d表示逆转录,e表示RNA复制。只有分裂的细胞能进行DNA复制,人体只有少数细胞能进行分裂,但是转录、翻译几乎

45、是所有细胞都能进行的,A正确;同一种RNA病毒只能进行一种遗传物质的增殖方式,如HIV只能进行逆转录而不能进行RNA的复制,TMV只能进行RNA复制而不能进行逆转录,B错误;c过程是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只有核糖体,C正确;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只能进行a、b、c,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只能进行e、c或者d、a、b、c,D正确。29.下图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 过程和发生的主要场所相同且均需要解旋酶B. 当核糖体到达mRNA的终止密码子时,多肽合成就结束C. 过程核糖体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D. DNA复制时,亲代的两条母链有可能出现

46、在一个子代DNA分子中【答案】B【解析】图表示的过程依次是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DNA复制和转录发生的主要场所都是细胞核,两个过程均需要解旋,但只有DNA复制才需要解旋酶,A错误;当核糖体到达mRNA的终止密码子时,由于没有对应的反密码子与之配对,所以多肽合成就结束,B正确;过程核糖体移动方向是从左到右,C错误;DNA复制时以亲代的两条链为模板,复制出子代DNA,D正确。30.下列有关“方向”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进行的,但信息种类一定不相同B. 碳元素不一定以CO2的形式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流动C. 兴奋可以双向传导,但通过突触时一定是单向传递的D

47、. 基因A和a可以双向突变,但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答案】A【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是循环利用的、能量是单向流动、信息是双向传递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突变后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详解】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不同的对象传递的信息种类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A错误;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主要形式是CO2,B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通过突触一定是单向传递的,C正确;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基因A和a可以双向突变,但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如AA突变为Aa,或Aa突变为AA,性

48、状都没改变,D正确。【点睛】解答本体的关键是弄清楚生物学中有关方向的问题,明确信息是双向传递的,兴奋的传递可能是单向或双向的,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性的。31.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 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甲和乙为亲本来培育新品种AAbb,过程最简便,且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B. 和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C. 体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 与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答案】C【解析】以甲和乙为亲本来培育新品种AAbb,过程属于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不是最简便的育种方法,A错误;过程属于自交

49、,其变异类型为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过程为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其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发生于有丝分裂的分裂期,B错误;过程为AaBb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Ab配子的形成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致,体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正确;过程为人工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过程是基因工程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D错误。32.如图为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及原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作用于染色体复制的时期B. 两次使用普通西瓜的花粉,作用相同C. 三倍体西瓜含有的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不能形成正常配子D. 四倍体西瓜与

50、二倍体西瓜能够杂交形成三倍体,二者属于一个物种【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为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及原理,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后二倍体西瓜幼苗发育成四倍体植株(4n),授予二倍体植株(2n)的花粉,在四倍体的西瓜植株上得到三倍体的种子;播种后,发育为三倍体的植株,则结出三倍体的无子西瓜。其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其原理是抑制纺锤体形成,A错误;B、第一次使用普通西瓜的花粉,目的是受精获得三倍体植株;第二次使用普通西瓜的花粉,目的是刺激三倍体西瓜产生生长素,使子房发育成果实,B错误;C、三倍体西瓜含有3个染色体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配子,C正确;D、

51、由于三倍体不育,所以四倍体和二倍体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D错误。故选C。【点睛】注意:三倍体西瓜育种过程两次授粉的目的是不同的,第一次是受精,获得三倍体植株;第二次是刺激三倍体西瓜产生生长素,使子房发育成果实。33.遗传物质的改变可能导致人类遗传病的发生,但也可用于培育生物新品种。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的第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遗传病B. 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C. 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所依据的原理与杂交育种的原理不相同D. 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这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52、【答案】A【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的类型:1、单基因遗传病(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 2、多基因遗传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糖尿病。 3、染色体异常病:21三体(患者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症(患者缺少一条X染色体)【详解】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的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并非整条5号染色体都缺失,A错误;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正确;获

53、得青霉素高产菌株是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其原理是基因突变,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因此,两种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不相同,C正确;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父亲色觉正常(XAY),母亲患红绿色盲(XaXa),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AXaY)患者,这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XA和Y未分离所致,D正确。故选A。【点睛】识记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特点及实例,能结合题意分析准确判断各选项。34.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的超级稻并没有产生新的基因 用X射线进行大豆人工诱变育种,从诱变后代中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这个过程有新基因产生

54、 培育杂合子优良品种常用自交法完成 培育无子番茄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 培育八倍体小黑麦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欲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可用诱变育种的方法 对四倍体植物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纯合子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杂交育种、人工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的超级稻,其原理是基因重组,并没有产生新的基因,正确;用X射线进行大豆人工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从诱变后代中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这个过程有新基因产生,正确;培育杂合子优

55、良品种常用杂交法完成,错误;培育无子番茄利用了生长素能够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错误;培育八倍体小黑麦采用的是多倍体育种,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正确;欲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可用基因工程育种的方法,错误;对四倍体植物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不一定是纯合子,如基因型为AAaa四倍体植物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子代的基因型为AA、Aa和aa,其中Aa为杂合子,错误。综上分析,B正确,A、C、D均错误。【点睛】识记并理解几种常见的育种方法的过程、原理等相关知识点并把握其内在的联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35.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基因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往往取决于环境条件 不同物种之间

56、,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形成生物的多样性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基因重组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A 三项B. 四项C. 五项D. 六项【答案】A【解析】【分析】综合考查生物变异和进化的相关知识,进而考查了把握知识之间内在联系,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网的能力。【详解】基因突变所导致的性状改变,适应环境则有利,不适应环境则有害,所以有害或有利往往取决于环境条件,正确。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

57、,正确。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错误。 环境条件稳定时也有自然选择,同时突变也导致基因频率改变,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错误。 基因重组使生物产生多样化的子代,有利于自然选择,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正确。选A。【点睛】现代生物进化论是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的发展和完善,对它的理解要重视自然的作用: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外因;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生物和环境相互选择共同进化;基因突变的利害取决于环境的选择。36. 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调节B. 肾小管通

58、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 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 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答案】B【解析】【详解】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可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最终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故A项正确;肾小管通过自由扩散(或渗透作用)重吸收水分,故B项错误;摄盐过多后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通过相关神经调节,会在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C项正确;饮水增加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进而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

59、少,尿量增加,最终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D项正确。【名师点睛】1图解水盐平衡调节过程2血浆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的关系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二者呈正相关;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二者呈负相关。三者关系如图:37.“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水土”是指生物生活的地理位置,物候环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只能生活在水环境里,离开水环境后会休眠或死亡B. 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地雀,喙的形状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 初入青藏高原的人会发生头痛、乏力等症状,是因为低压、低氧导致体内缺氧D. 生长在盐碱地的

60、植物,根系能正常吸水的原因是根细胞中细胞液浓度较高【答案】B【解析】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可以直接从水中获取所必需的养料和氧,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这些单细胞生物只能在水环境中生活,如果离开水环境,它们就会休眠或者死亡,A正确。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有共同的祖先,喙形却各不相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群岛中不同的食物选择了不同喙形的种类,为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初入青藏高原的人,由于低压、低氧导致体内缺氧,而出现细胞有氧呼吸供氧不足,不能为机体提供足够能量,内环境失去平衡,导致头痛乏力等症状,C正确。生长在盐碱地的植物,只有根细胞中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根系才能正常吸

61、水,D正确。38.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骑行既是一种流行的健身方式,又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骑行时细胞产生大量的CO2刺激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B. 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C. 骑行中氧气、甲状腺激素、乙酰胆碱、呼吸酶都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D. 骑行中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和呼气等方式散出,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在骑行过程中,人体进行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在骑行过程中,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体温恒定。【

62、详解】在骑行中,骨骼肌细胞产生大量的CO2,CO2刺激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从而加快呼吸运动,A错误;人体无氧呼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B正确;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催化细胞呼吸,不可能出现于内环境,C错误;骑行过程中,人体的体温恒定,因此产热量与散热量应该相等,D错误。39.有关变异、进化、生物多样性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突变基因翻译出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进而导致种群的

63、进化生物的可遗传变异为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多样性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重组是指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

64、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突变基因翻译出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正确;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既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因此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正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与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错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错误;生物的可遗传变异为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错误故选C。

65、【点睛】易错点: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突变和基因重组,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40.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它们位于X染色体上,Y上没有。在遗传实验中,一只白眼雌果蝇(甲)与红眼雄果蝇(乙)交配后,产生的后代如下:670只红眼雌,658只白眼雄,1只白眼雌。对后代中出现白眼雌果蝇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 XRXr个体中的R基因突变成为rB. 甲减数分裂产生了XrXr的卵细胞C. XRXr染色体中含R基因的片段缺失D. 乙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干可知,白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rXr,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RY,正常情况下,后代中只可能有红眼雌果

66、蝇XRXr和白眼雄果蝇XrY,出现白眼雌果蝇,若是XrXr可能是雄果蝇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若基因型是XrXrY,则可能是雌果蝇在产生配子时,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可能是减I也可能是减II);也可能是XXr的白眼雌果蝇,这种情况是由于染色体发生片段缺失导致的。【详解】XRXr个体中的R基因突变成为r,根本原因是父本在产生配子时发生的基因突变,然后,通过生殖过程遗传给子代,A正确;若是XrXr可能是雄果蝇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若基因型是XrXrY,则可能是雌果蝇在产生配子时,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可能是减I也可能是减II),B正确;XRXr染色体中含R基因的片段缺失,即XXr的白眼雌果蝇

67、,C正确;雄果蝇的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一般不发生交叉互换,D错误;综上所述,选D项。【点睛】很多动物如鸡、小鼠、猫、人等,连锁的基因的重组值在雌雄中大致上是一样的。但也有极少数的动物的交换值在雌雄间不同,例如雄果蝇和雌家蚕中通常不发生交换,连锁基因完全连锁,不发生重组。本题若不知道以上知识也不会影响解题。二、非选择题41.炎热条件下,植物体内用于散失的水分多少与气孔开放度大小呈正相关。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土壤含水量对密闭容器中某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处理及其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由实验可知:对该植株的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_,判断依据是_。(2)炎热条

68、件下,适当提高土壤含水量能提高光合速率的原理是_。【答案】 (1). 光照强度 (2). 在相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改变光照强度时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更大 (3). 炎热条件下,适当增大土壤含水量,气孔开放度提高,进入气孔的CO2增多,光合速率提高【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土壤含水量,因变量是光合速率。当光照强度相同时,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光合速率有所增加,但是增加幅度较小;而当土壤含水量相同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速率有明显变化,在光照强度为中等时,光合速率升高较为明显。【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当光照强度相同时,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光合速率有

69、所增加,但是增加幅度较小,而在相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改变光照强度时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更大,因此对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是光照强度。(2)根据题意分析,炎热条件下,适当增大土壤含水量,气孔开放度提高,使得进入气孔的CO2增多,进而提高光合速率。【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正确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正确判断出表中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情况。42.如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苯丙氨酸代谢途径示意图,某患儿缺乏酶_(填序号)患上苯丙酮尿症,此病诊断的方法是患儿的尿液是否含有过多的_。(2)根据该图

70、有人认为缺少酶时,一定会患白化病。你认为是否正确_(填“正确”或“不正确”)(3)由上述实例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4)若控制酶合成的基因发生变异,会引起多个性状改变;尿黑酸症(尿黑酸在人体内积累使人尿液中含有尿黑酸)与图中几个基因都有代谢联系。这说明_。【答案】 (1). (2). 苯丙酮酸 (3). 不正确 (4). 酶的合成控制代谢 (5). 一个基因可控制多个性状,一种性状也可由多个基因控制【解析】【分析】基因通过中心法则控制性状,包括两种方式:(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血红蛋白基因突变血红蛋白结构异常红细胞呈镰刀

71、状蔗糖多水分保留少。(2)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酪氨酸酶基因异常缺少酪氨酸酶制约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白化病。据图分析,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是多种酶(基因控制合成的)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不同的酶催化的过程不同,当不同的酶发生异常时,可能导致某些途径代谢异常而出现相应的症状。【详解】(1)据图分析,当酶缺乏时,会导致苯丙氨酸大量的形成苯丙酮酸,进而导致婴儿患苯丙酮尿症,该病可以通过检测患儿的尿液是否含有过多的苯丙酮酸来进行判断。(2)当酶缺乏时,会导致苯丙氨酸不能形成络氨酸,但是酪氨酸还可以来自食物,而酪氨酸是合成黑色素的原料,所以即使体内缺少酶,也不一定会患白化病

72、。(3)据图分析可知,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的。(4)根据题意分析,控制一种酶(酶)的合成的基因发生变异会引起多个性状改变,而一种病(尿黑酸症)的发生与图中几个基因都有代谢联系,说明一个基因可控制多个性状,一种性状也可由多个基因控制。【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个基本途径,能够正确分析题图判断其所属的途径,并能够根据酶催化的过程分析相关的问题。43.萤火虫曾被视为七夕的浪漫礼物。如今却由于人们的大量采集与买卖而导致数量锐减,拯救萤火虫,刻不容缓。回答下列问题:(1)萤火虫的体色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红色)、A(黄色)、a(棕色)

73、控制,且A+A+个体在胚胎期致死;只有基因B存在时,上述体色才能表现,否则表现为黑色。现有红色萤火虫(甲)与黑色萤火虫(乙)杂交,F1中红色:棕色=2: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F1中棕色个体交配产生F2中黑色个体的概率是_。(2)欲判断B、b基因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现利用F1萤火虫设计如下实验,请预测实验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实验方案:取Fl中一只红色雄性萤火虫与F1中多只棕色雌性萤火虫进行交配,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结果预测及结论:a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B、b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b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B、b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答案】 (1). A+aBB和A+abb (

74、2). 1/4 (3). 红色:棕色:黑色=3:3:2 (4). 红色:棕色:黑色=2:1:1或红色:棕色:黑色=1:2:1【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A+AB_、A+aB_为红色,AAB_、AaB_为黄色,aaB_为棕色,_bb为黑色。红色萤火虫甲(A+AB_、A+aB_)与黑色萤火虫乙(_bb为黑色)杂交,F1中红色(A+AB_、A+aB_):棕色(aaB_)=2:1,后代没有出现黄色和黑色,说明甲、乙都含有a基因,但是甲不含有b基因、乙不含A基因,因此亲本甲基因型为A+aBB,则乙为A+abb。【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则子一代棕色个体的基因型

75、是aaBb,其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1:2:1,其中黑色个体aabb占1/4。(2)该实验目的是探究B(b)基因是否也位于2号染色体上,如果位于2号染色体上,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而遵循连锁与互换定律;如果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若判断B、b基因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应该让子一代中红色雄性萤火虫(A+aBb)与多只棕色雌性萤火虫(aaBb)交配。a.如果B、b不在2号染色体上,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1A+a:1aa)(3B_:1bb)=3A+aB_:1A+abb:3aaB_:1aabb,分别表现为红色、黑色、棕色、黑色,即红色:棕色

76、:黑色=3:3:2。b.如果B(b)位于2号染色体上,A+aBb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1:1(或aB:A+b=1:1),aaBb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1:1:1,即红色:棕色:黑色=2:1:1(或A+aBb:aaB_:A+abb=1:2:1,即红色:棕色:黑色=1:2:1)。【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判断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可能基因型,并根据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判断亲本的基因型,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44.如图1为细胞与内环境

77、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代表不同的体液。图2中表示结构,cf表示相应的物质,甲、乙表示相应器官;图3是一种血糖调控模式,已知I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若图1中为肾脏细胞,则b处的尿素浓度_a处,在成分上的主要差别是_。(2)某同学观看恐怖影片,受到惊吓,此时图2中下丘脑的_兴奋,引起分泌物质c增多,最终引起e分泌增加,在此过程中e的作用是_;此外,通过_调节,体内的_(激素)也会分泌增加,导致短时间内出冷汗。(3)图3中A表示葡萄糖,当人体饥饿时,通过途径作用于胰岛A 细胞,该细胞所分泌的激素通过途径促进_,使血糖水平升高。型糖尿病患

78、者不能正常进行的过程是_(填数字)【答案】 (1). 低于(小于) (2). 中含较多的蛋白质,而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3). 体温调节中枢 (4). 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 (5). 神经 (6). 肾上腺素 (7). 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8). 【解析】【分析】分析图形1可知:a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是淋巴,是组织细胞,是组织液,是血浆。分析图2可知,图示为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和渗透压调节过程,其中c、d、e、f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甲、乙分别是甲状腺、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析图3可知:图示是血糖调控模式图,当表示血糖浓度高时,胰

79、腺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则表示胰岛素促进肝脏中的肝糖原合成,表示葡萄糖转化成脂肪;表示血糖浓度低时,胰腺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则表示胰高血糖素促进肝脏中的肝糖原分解。【详解】(1)若图1中为肾脏细胞,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如尿素经肾脏进入尿液,故则b处的尿素浓度低于a处。图中是组织液,是血浆,其中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2)当人体受到惊吓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引起物质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多,最终引起e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此时,通过神经调节,肾上腺素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短时间内出冷汗。(3)当人体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通过途径作用于胰腺的胰岛A细胞,该细胞所分泌的胰高血糖素通过途径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I型糖尿病患者过程不能正常进行,理由是I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B细胞受损。【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水盐平衡调节、血糖平衡调节等知识点,准确判断三幅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成分、物质或过程的名称,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