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阶段性测试题八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1“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下列关于各时期金融中心形成的因果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新航路开辟北意大利金融B三次英荷战争荷兰金融C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金融D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金融解析:材料提到,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
2、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各时期金融中心形成的因果关系表述正确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金融,故选D。A、B、C三项都不符合因果关系,排除。答案:D2(2018天津卷)京津塘高速公路是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并部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高速公路,1987年12月动工。这条高速公路的修建能够得到世界银行贷款,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B将天津设为沿海开放城市C恢复世界银行席位D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排除A;1984年中国决定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但世界银行是否提供贷款与天津是否是沿海开放城市无
3、关,排除B;世界银行的宗旨是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中国1980年恢复了在世界银行的成员国席位,为中国利用外资开辟了道路,故选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2001年,排除D。答案:C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这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A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B推动了战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C建立了永久性的国际经济组织D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解析:A项对应的是关贸总协定;C项中“永久性”说法错误,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了;D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4、,推动了战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故本题答案选B项。答案:B4关贸总协定生效后的40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5%减至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到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A发达国家在关贸总协定中没有受益B关贸总协定让发展中国家获益匪浅C关贸总协定减少贸易壁垒的努力日见成效D美国控制了世界贸易额的大部分解析: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互惠和非歧视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材料正是从这一角度进行的说明,C项正确。根据常识,A项错误;B项虽正确,但不是材料说
5、明的主要方面;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综上所述,本题选C。答案:C5(2018浙江卷)下图是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观察下图,该组织的演进反映了()欧洲一体化进程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从经济合作为主向政治合作为主的转变A BC D解析:由地图中的区域变化可知,这一组织是欧洲共同体,这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表现,其演进也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选A;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是欧共体出现的背景,欧共体到欧盟的演进体现的是欧洲从经济合作为主到经济政治合作的转变,故应排除含有的选项。答案:A6“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
6、,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A保障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B争取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等的自由交流C密切欧美各国间的关系D确立欧洲的霸主地位解析:根据材料“如果我们欧洲人,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欧洲受苏联的威胁和美国控制以及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的联系日益紧密,因此欧洲走向联合。其目的是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答案:A7以下是1996年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分布统计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准确信息是()欧洲南、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跨地区
7、39个40个6个8个1个7个A政治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B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合作程度较高C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程度较高 D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解析:根据材料,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分布统计表体现不出“政治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合作程度,故B项错误;根据表中数量欧洲39个,南、北美洲40个,得出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程度较高,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利弊并存,故D项错误。答案:C8(2019北京卷)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
8、,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解析:本题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之间钢铁贸易的案例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1963年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具体表现,日本减少对美钢铁出口是由于美国的指责和迫使,这体现了日本虽然经济实力增强但无法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的现实,C项正确;“一超多强”格局出现在20世纪末苏东剧变之后,A项排除;美国的做法体现了其阻挠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意图,B项排除;由材料时间信息和所
9、学可知,“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与史实不符,D项排除。答案:C9(2018山西灵丘一中期中)下面三幅图所反映的实质是()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B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C美元的霸主地位受到欧洲的挑战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解析:世界银行、世贸组织和欧盟并不能体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故A项错误;图中的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代表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图中的欧元货币代表活跃的区域性组织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美元的霸主地位受到欧洲的挑战,故C项错误;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仍在不断发展中,趋势不断加强,但是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区域集团化方向发
10、展,并未形成多极化格局,故D项错误。答案:B10下图所示的“故障”是指()A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B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关贸总协定在解决多边贸易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解析:货币体系建立有助于经济全球化,故A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故B项错误;区域集团化是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但总体而言还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故C项错误;经济全球化主要构成部分是贸易全球化,而贸易摩擦则阻碍经济全球化的顺畅进行,具体而言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行,国际贸易
11、中出现了新内容、新问题,关贸总协定无法迅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11(2019江苏卷)“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A传统文化的价值B文化理念的趋同C商业的文化功能D外来文化的影响解析:根据材料“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可知,作者意在强调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应重视传统文化,故A项正确。文化理念的趋同会导致文化霸权主义,显然不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故B项说
12、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在世界经济联系加强的大背景下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没有强调商业的文化功能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故C、D两项错误,排除。答案:A12在当今世界新旧格局交替之际,中国()关于人权的主张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国际环境得到改善,国际地位和作用得到提高面临着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因加入WTO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A B C D解析:联系当前国际形势可知,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经常以所谓“人权”问题进行反华活动;当前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并未因加入WTO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故不符合实际,可排除;均符合历史史实,故选B。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计52分)13(
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3年美国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材料二:二战后初期,美国从经济方面说,它虽然只占有全世界6%的人口和土地面积,却占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量的2/3,外贸出口额的1/3,黄金储备的3/4刘绪贻等战后美国史材料三:美国与西欧、日本经济对比表1979年资本主义世界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工业总产值(%)10
14、037.89.4510.16.5出口贸易(%)10015.26.912.26.4黄金外汇储备(%)10015.55.214.65.3材料四: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摘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的最终战略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实现“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的有利条件,并概述该体系实现的具体表现。(8分)(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说明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和格局呈现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
15、了怎样的影响?(10分)(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的时代背景。到21世纪初,又确立了怎样的经济格局?(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材料中“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等信息体现了美国的目的。第二小问,从1945年国际形势和美国地位来分析。第三小问,提取“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表格内容可见, 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构成冲击;第二小问,从世界政治发展角度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材料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
16、中国与世界两方面介绍中国成为“大国”的背景,提取信息作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作答。答案:(1)目的:领导世界(或称霸世界)。条件:欧洲强国走向衰落,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表现:建立起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或布雷顿森林体系,或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或关贸总协定)。(2)力量对比变化: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力量不断增强。格局变化: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影响:西欧、日本在政治上日益摆脱美国的控制,自主倾向日益加强,严重动摇了美国在资本主义的世界霸主地位。(3)背景: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17、(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格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14(26分)(2018河南镇平一中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某书中有关中国近代史的部分目录摘选。第三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复兴第十章铁逻辑,中华民族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第十一章睡狮猛醒,20世纪举世瞩目的政治大国第十二章顺天乎人,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浪潮第十三章东方太阳,亚洲太平洋时代与中国时代第十四章巨龙腾飞,21世纪经济大国根据上述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观的角度分析该目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编写原则,并说明依据。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中国历史,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
18、学的能力。学生解答此题目一定要注意题干中要求“从史观角度分析”,所以在观察图表时通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亚洲太平洋时代与中国时代”可知涉及到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等角度入手作答,然后进行史实阐述,围绕着一个文明角度通过历史史实的运用进行史论结合,本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材料分析能力和所学知识的概括总结能力。答案:原则一:体现了文明史观的编写原则。依据:第三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复兴”把中国现代史归为现代文明阶段;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该目录中的“政治大国”“改革开放”体现了现代中国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这是纵向地以古代文明(农耕文明)、近现代文明(工业文明)来进行历史时期划分的。原则二:体现了全球史观的编写原则。依据:第十三章“亚洲太平洋时代”体现了区域的联系性与整体性;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该目录中亚洲太平洋时代,体现了区域联系的加强,这是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的体现。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