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讲遗传定律、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网络构建易错辨析遗传定律及应用1孟德尔首先提出假说,并据此开展豌豆杂交实验,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演绎。()提示:孟德尔首先进行豌豆杂交实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说,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演绎推理和验证。2F1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反映出F1配子种类及比例,但无法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提示:发生自由组合的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而不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4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其中,F1产生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和基因
2、型为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提示:F1产生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比基因型为YR的精子数量少得多。5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妻子的父母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妹妹是白化病(aa)患者,丈夫的母亲是白化病患者。则这对夫妇生育一个患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1/12;若他们的第一胎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则他们再生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的概率是1/8。()6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或121,则该遗传可能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1摩尔根等人通过类比推理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提示:摩尔根等人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2自然界中性别决定的方式只有XY型和ZW型。
3、()提示:自然界中除了XY型和ZW型两种性别决定方式外,还有其他的性别决定方式。3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提示: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都与性别决定有关。4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所以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提示:部分基因在叶绿体和线粒体DNA上。5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提示:含X染色体的配子可能是雌配子,也可能是雄配子。6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祖母。()7女性的色盲基因不可能来自祖父。()8在普通学校调查21三体综合征的患者概率。()提示:因为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没有做到在人群中随机调查。长句冲关1表现型、基因型及环境之间的
4、关系是_。提示: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2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有_。提示: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3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他得出这一推论的依据是_。提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4短尾猫之间相互交配子代中总是出现1/3的长尾猫,最可能的原因是_。提示:短尾猫相互交配,子代中显性纯合子短尾猫致死5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但比例为42%8%8%42%,试解释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_。提示:A、a和B、b两对等位基
5、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部分初级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在两对基因之间发生交叉互换,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其比例为42%8%8%42%考点1遗传定律及应用1遗传定律发现的假说演绎法2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及相关比例3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1)判断性状的显隐性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或自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如甲甲或甲自交,子代有乙性状,则甲为显性性状,乙为隐性性状。不同性状(或相对性状)亲本杂交多数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此性状一般为显性性状。(2)确认纯合子、杂合子测交法:待测对象若为雄性动物,注意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产生更多的后代个体,使结果更
6、有说服力。注:对植物而言,还可采用花粉鉴定法及单倍体育种法,若花粉类型或由花粉发育成的植株(经秋水仙素诱导)不同,则为杂合子,相同则为纯合子。(3)连续自交提高纯合度,如下图所示(纯合子比例越来越接近于1):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1)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自交、测交后代的基因型(2)用“逆向组合法”推断亲本基因型(用A、a与B、b表示)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31)(31)亲代基因型为AaBbAaBb。子代表现型比例为3311(31)(11)亲代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111(11)(11)亲代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3)
7、辨析杂合子自交后代中五种数量关系(n为等位基因对数,独立遗传、完全显性)配子组合数:4n,基因型种类:3n,表现型种类:2n,纯合子种类:2n,杂合子种类:3n2n。5性状分离比出现偏离的原因(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AaAa1AA2Aa1aa21显性纯合致死,即AA个体不存活。全为显性隐性纯合致死,即aa个体不存活。121不完全显性,即AA、Aa、aa的表现型各不相同。(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杂合子自交AaBbAaBb1AABB2AaBB4AaBb2AABb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表现型比例9331的常见变式测交时相应比例:(3)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8、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基因完全连锁两对基因之间染色体部分交叉互换1科学家将耐盐植物的耐盐基因成功导入了某植物体内,结果发现一批植物自交后代中耐盐不耐盐31,另一批植物自交后代中耐盐不耐盐151。请你解释这一现象。后代31的性状分离比符合分离定律;后代151的分离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提示:自交后代中耐盐不耐盐31的植物,其亲本只在一条染色体上导入了耐盐基因。自交后代中耐盐不耐盐151的植物,其亲本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导入了耐盐基因。2基因型为AaDdTt的植株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tDaTDATDatDAtdaTdATdatd99119911,请解释其产生的原因(不考虑突变和致死情况)。在配子的比
9、例中互换产生的是少的类型,未互换的类型是多的类型。提示:(1)A、t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a、T基因在对应的同源染色体上,D、d基因在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a和Tt所在的染色体发生了部分交叉互换。3实验室中有一批未交配的纯种灰体紫眼和纯种黑体红眼果蝇,每种果蝇雌雄个体都有。已知:上述两对相对性状均属于完全显性遗传,性状的遗传遵循遗传的基本定律,灰体和黑体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位于第号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都能正常生活。如果控制果蝇紫眼和红眼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杂交方案,以确定控制紫眼和红眼的基因是否也位于第号同源染色体上,并预期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10、。利用假说演绎法推理分析时由条件推结果回答时由结果推条件。方案:_预期结果和结论:_提示:方案:让纯种灰体紫眼果蝇和纯种黑体红眼果蝇交配得子代F1,再让F1雌雄果蝇杂交得F2,观察并记录F2的性状分离比。预期结果和结论:如果F2出现四种性状,其分离比为9331(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说明控制紫眼和红眼这对基因不是位于第号同源染色体上。如果F2不出现为9331的分离比(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说明控制紫眼和红眼这对基因位于第号同源染色体上。考查孟德尔实验及科学方法1(2020深圳高级中学检测)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观察到的现象是具有一对相对性
11、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其表现型之比接近31B提出的问题是F2中为什么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C演绎推理的过程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与隐性亲本测交,对其后代进行统计分析,表现型之比接近11D得出的结论是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C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与隐性亲本测交,对其后代进行统计分析,表现型之比接近11,是测交结果,是对演绎推理的验证,不是演绎推理的过程。演绎推理的过程应是若假设成立,F1应该产生两种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F1与隐性亲本测交,测交后代表现型应为11。2(2020广西三市联考)在孟德尔两对相
12、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孟德尔都必须在豌豆开花前对母本去雄BF1产生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和精子数量之比为11CF1自交产生的黄色圆粒豌豆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D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的自由组合C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纯合亲本杂交产生F1的实验需要在豌豆开花前对母本去雄,F1自交的实验不需要对母本去雄,A错误;F1的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各自分别产生卵细胞和精子,精子的数量远多于卵细胞的数量,B错误;F1自交产生的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为YR)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基因型为
13、YYRR)占1/9,C正确;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1(2019全国卷)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_。(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解析(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为显性性状。(2)欲
14、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采用自交法和测交法。根据题意,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玉米子粒若干,其显隐性未知,若要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可让两种性状的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亲本自交后,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若子代没有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均为纯合子,在子代中选择两种性状的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若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也可让两种性状的玉米杂交,若F1只表现一种性状,说明亲本均为纯合子,让F1自交得F2,若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若F1表现两种性状,且表现为1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该亲本分别为杂合
15、子和纯合子,则可验证分离定律。答案(1)显性性状(2)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都表现一种性状,则用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表现两种性状,且表现为1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任答两种即可)2(2020武汉模拟)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长翅(V)对残翅
16、(v)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灰身残翅与黑身长翅的果蝇杂交,子代出现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比例为1111。请根据杂交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杂交结果说明雌雄果蝇均产生了_种配子。实验结果_(填“能”或“不能”)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_。(2)请用上述杂交实验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要求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1:杂交组合:_,子代表现型的种类数和比例为_。 实验2:杂交组合:_,子代表现型的种类数和比例为_。 解析(1)一对灰身残翅与黑身长翅的果蝇杂交,子代出现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
17、、黑身残翅,则亲本的基因型为Bbvv和bbVv;若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亲本所产生的配子为Bv、bv和bV、bv,若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亲本产生的配子也是Bv、bv和bV、bv,故该实验不能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2)由题意可知,子代中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的基因型为BbVv、Bbvv、bbVv、bbvv。用杂交实验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可让灰身长翅(BbVv)与灰身长翅(BbVv)杂交,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9331,则可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也
18、可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杂交,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1111,则可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答案(1)两不能无论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结果相同(2)灰身长翅灰身长翅4种,比例为9331灰身长翅黑身残翅4种,比例为1111考查纯合子、杂合子及性状显隐性的判断1(2019全国卷)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用植株甲给
19、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A或B或C或 D或B实验中植株甲自交,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作为亲本的植株甲为杂合子。实验中植株甲与另一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均为杂合子。在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法依据实验、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2(不定项)某科研人员在某地区野生型果蝇(正常眼色)种群中发现两只突变型褐眼雌果蝇,分别记为果蝇A和果蝇B。为研究果蝇A和果蝇B的突变是否为同一突变类型,进行了如下实验(突变基因均能独立控制褐色素的合成而表现褐眼)。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组别亲本子代表现型及
20、比例实验一A纯合正常雄果蝇40正常()38褐眼()42正常()实验二B纯合正常雄果蝇62正常()62褐眼()65正常()63褐眼()实验三实验二的子代褐眼雌、雄果蝇互相交配25正常()49褐眼()23正常()47褐眼()A.果蝇A发生了隐性突变,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果蝇B发生了显性突变,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果蝇A、B为不同的突变类型,突变后的基因均有一定的致死效应D让果蝇A与实验二中F1褐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出现褐眼果蝇的概率是2/3BCD分析题图:实验一果蝇A与纯合正常雄果蝇杂交,后代雌性一半正常,一半褐眼,而雄性只有雌性的一半,且表现为正常,说明果蝇A发生的突变是显性突变,且该突变
21、具有致死效应,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实验二与实验三中子代眼色性状与性别无关,说明果蝇B的突变发生在常染色体上。实验二中F1褐眼雌雄果蝇互相交配,后代正常褐眼12,说明显性纯合致死,即果蝇B发生的突变是显性突变,该突变也具有致死效应。假设与果蝇A的表现型相关的基因用A和a表示,若果蝇A发生了隐性突变,且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果蝇A的基因型为XaXa,纯合正常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子代雌蝇(XAXa)全为正常眼,雄蝇全为褐眼(XaY),与实验一信息不符,A错误;若果蝇B发生了显性突变,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果蝇B的基因型为Aa,纯合正常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则子代雌、雄果蝇中正常眼
22、褐眼11,与实验二信息相符,B正确;根据分析可知,果蝇A、B为不同的突变类型,突变后的基因均有一定的致死效应,C正确;实验一中子代雌性雄性21,且雌性个体中正常褐眼11,可知果蝇A发生了显性突变,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该突变具有致死效应;假设与果蝇B的表现型相关的基因用B和b表示,若上述突变基因均能独立控制褐色素的合成而表现褐眼,则果蝇A的基因型为bbXAXa,实验二中F1褐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Y,二者杂交,因XAY致死,所以后代出现褐眼果蝇的概率是11/2bb(1/3XaXa1/3XaY)2/3,D正确。故选BCD。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与探究1(2020山东等级考)玉米是雌雄同
23、株异花植物,利用玉米纯合雌雄同株品系M培育出雌株突变品系,该突变品系的产生原因是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Ts突变为ts,Ts对ts为完全显性。将抗玉米螟的基因A转入该雌株品系中获得甲、乙两株具有玉米螟抗性的植株,但由于A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甲植株的株高表现正常,乙植株矮小。为研究A基因的插入位置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品系M(TsTs)甲(Atsts)F1中抗螟非抗螟约为11实验二:品系M(TsTs)乙(Atsts)F1中抗螟矮株非抗螟正常株高约为11(1)实验一中作为母本的是_,实验二的F1中非抗螟植株的性别表现为_(填“雌雄同株”“雌株”或“雌雄同株和雌株”)。(2)选取实验一的
24、F1抗螟植株自交,F2中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约为211。由此可知,甲中转入的A基因与ts基因_(填“是”或“不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F2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是_。若将F2中抗螟雌雄同株与抗螟雌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3)选取实验二的F1抗螟矮株自交,F2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抗螟矮株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株约为3131,由此可知,乙中转入的A基因_(填“位于”或“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理由是_。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低于预期值,说明A基因除导致植株矮小外,还对F1的繁殖造成影响,结合实验二的结果推断这一影响最可能是_。F2抗螟矮株中ts基因的频率为_
25、,为了保存抗螟矮株雌株用于研究,种植F2抗螟矮株使其随机受粉,并仅在雌株上收获籽粒,籽粒种植后发育形成的植株中抗螟矮株雌株所占的比例为_。解析(1)据题干信息可知,品系M为雌雄同株,甲为雌株突变品系,因此实验一中作为母本的是甲。实验二的F1中非抗螟植株的基因型为Tsts,Ts对ts为显性,因此该植株为雌雄同株。(2)实验一中F1抗螟植株的基因型为ATsts,F2中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211,说明甲中转入的A基因与ts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F1抗螟植株中A和ts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另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为Ts,F1抗螟植株自交产生的F2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为AAtsts,其产生的配子为
26、Ats,抗螟雌雄同株的基因型为ATsts,其产生的配子为1/2Ats、1/2Ts,二者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tstsATsts11,表现型及比例为抗螟雌株抗螟雌雄同株11。(3)实验二中F1抗螟矮株基因型为ATsts,F2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抗螟矮株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株3131,是(11)(31)的组合,说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因此乙中转入的A基因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分析F2中性状表现可知,抗螟非抗螟11,雌雄同株雌株31,由此可判断含A基因的雌配子或含A基因的雄配子不育,再结合实验二信息(乙可产生正常配子)可推断含A基因的雄配子不育。F2中抗螟矮株的基因型为1/4
27、ATsTs、2/4ATsts、1/4Atsts,ts基因的频率为1/2。F2中抗螟矮株雌株的基因型为Atsts,抗螟矮株雌雄同株的基因型为1/3ATsTs、2/3ATsts,又含A基因的雄配子不育,因此能受粉的雄配子的基因型为2/3Ts、1/3ts,因此F3中抗螟矮株雌株占1/6。答案(1)甲雌雄同株(2)是AAtsts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11(3)不位于抗螟性状与性别性状间是自由组合的,因此A基因不位于Ts、ts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上含A基因的雄配子不育1/21/62(2018全国卷)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
28、(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实验数据如下表。组别杂交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个体数甲红二黄多红二450红二、160红多、150黄二、50黄多红多黄二红二460红二、150红多、160黄二、50黄多乙圆单长复圆单660圆单、90圆复、90长单、160长复圆复长单圆单510圆单、240圆复、240长单、10长复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上,依据是_;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_。(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
29、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_的比例。解析(1)依据甲组实验可知,不同性状的双亲杂交,子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红二),F2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所以控制红果与黄果、子房二室与多室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同理可知乙组中,圆形果单一花序为显性性状,F2中圆长31、单复31,但未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但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控制乙组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根据乙组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乙组的两个F1“圆单”为双显性状,则“长复”为双隐性状,且F2未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F1“圆单”个体不能产生1111的四种配子,因此用
30、“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测交,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1111的比例。答案(1)非同源染色体F2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符合9331一对F2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都符合31,而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不符合9331(2)11113(2020河北调研)香豌豆具有紫花(A)与红花(a)、长花粉(E)与圆花粉(e)两对相对性状,紫花长花粉香豌豆与红花圆花粉香豌豆杂交,所得F1植株均表现为紫花长花粉,F1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有紫花长花粉植株583株,紫花圆花粉植株25株,红花长花粉植株24株,红花圆花粉植株170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F1自交结果可知,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31、遵循_定律,原因是_。(2)F1个体产生的配子有_种基因型,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是_。(3)为了验证上述推测,请用以上植株为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思路:_。预期实验结果:_。解析(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子二代中紫花红花31,长花粉圆花粉31,但紫花长花粉紫花圆花粉红花长花粉红花圆花粉不符合9331的比例及其变式,因此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但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但是自交后代出现了四种表现型,说明子一代(AaBb)在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了4
32、种类型的配子。(3)为了验证子一代确实产生了4种配子,可以让其与亲本(或F2)中的红花圆花粉植株(aabb)杂交,即进行测交实验,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但子代中紫花长花粉紫花圆花粉红花长花粉红花圆花粉不符合1111的比例或紫花长花粉植株和红花圆花粉植株的数量远多于红花长花粉植株和紫花圆花粉植株的数量,说明以上推测是正确的。答案(1)分离F2植株中紫花红花31,长花粉圆花粉31,但紫花长花粉紫花圆花粉红花长花粉红花圆花粉不符合9331的比例及其变式(2)4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3)选择F1中的
33、紫花长花粉植株与亲本(或F2)中的红花圆花粉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但子代中紫花长花粉紫花圆花粉红花长花粉红花圆花粉不符合1111的比例(或紫花长花粉植株和红花圆花粉植株的数量远多于红花长花粉植株和紫花圆花粉植株的数量)考查对基因间相互作用的分析1(2019全国卷)某种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已知叶色受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显性性状。某小组用绿叶甘蓝和紫叶甘蓝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让绿叶甘蓝(甲)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都是绿叶。实验:让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进行杂交,子代个体中绿叶紫叶1
34、3。回答下列问题。(1)甘蓝叶色中隐性性状是_,实验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_。(2)实验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_,子代中有_种基因型。(3)用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若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分离比为11,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与绿叶的分离比为151,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解析(1)(2)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甘蓝叶色受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为显性性状。由于绿叶甘蓝(甲)植株的自交后代都表现为绿叶,且绿叶甘蓝(甲)和紫
35、叶甘蓝(乙)的杂交后代中绿叶紫叶13,可推知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乙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中aabb(甲)AaBb(乙)Aabb(紫叶)、AaBb(紫叶)、aaBb(紫叶)、aabb(绿叶),故实验中子代有4种基因型。(3)紫叶甘蓝(丙)可能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丙)植株杂交,可能出现的结果为aabbAabbAabb(紫叶)、aabb(绿叶)或aabbaaBbaaBb(紫叶)、aabb(绿叶)或aabbAABBAaBb(紫叶)或aabbAABbAaBb(紫叶)、Aabb(紫叶)或aabbAAbbAa
36、bb(紫叶)或aabbAaBBAaBb(紫叶)、aaBb(紫叶)或aabbaaBBaaBb(紫叶)或aabbAaBbAaBb(紫叶)、Aabb(紫叶)、aaBb(紫叶)、aabb(绿叶),故若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分离比为11,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Aabb、aaBb;若杂交子代均为紫色,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F1:AaBb(紫叶),F1自交,F2的基因型为9/16A_B_(紫叶)、3/16A_bb(紫叶)、3/16aaB_(紫叶)、1/16aabb(绿叶),即紫叶绿叶151。答案(1)绿色aabb(2)AaBb4(3)
37、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2(2020惠州调研)某二倍体植物种群的植株花色有白色、红色、紫色和深红色,受等位基因(R/r,R对r为完全显性)和复等位基因(I1/I2/i,其中I1与I2共显性,且它们对i均为完全显性)共同控制,且独立遗传。其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R基因对该植物花色性状的控制方式是_。I1/I2/i基因的遗传遵循_定律。(2)据图可知,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RRI1I2的植株表现型为_,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3)红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花植株红花植株紫花植株深红花植株7333,则两亲
38、本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红花植株为_、紫花植株_。(4)现有一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红花白花31,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R基因通过控制酶1的合成控制合成白色中间产物,进而控制该植物花色。I1/I2/i基因属于复等位基因,其遗传遵循分离定律。(2)据图可知,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RRI1I2的植株可合成酶1、酶2和酶3,表现为深红色,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应为rr_、R_ii,共有628(种)。(3)红花植株R_I1_与紫花植株R_I2_杂交,后代红花植株、紫花植株、深红花植株所占比例均为3/163/41/4,推测亲本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RrI1i,紫花植株基因型为Rr
39、I2i。(4)一红花植株R_I1_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31,则该红花植株含有一对杂合基因,基因型是RrI1I1或RRI1i。答案(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的)分离(2)深红花植株8(3) RrI1iRrI2i(4)RrI1I1或RRI1i考查多对基因遗传1(20207月浙江选考)某植物的野生型(AABBcc)有成分R,通过诱变等技术获得3个无成分R的稳定遗传突变体(甲、乙和丙)。突变体之间相互杂交,F1均无成分R。然后选其中一组杂交的F1(AaBbCc)作为亲本,分别与3个突变体进行杂交,结果见下表:杂交编号杂交组合子代表现型(株数)F1甲有(
40、199),无(602)F1乙有(101),无(699)F1丙无(795)注:“有”表示有成分R,“无”表示无成分R用杂交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与杂交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杂交,理论上其后代中有成分R植株所占比例为()A21/32 B9/16C3/8 D3/4A甲、乙、丙为稳定遗传突变体,即为纯合子,由杂交:AaBbCc甲无有31,可知甲的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由杂交:AaBbCc乙无有71,可知乙的基因型为aabbcc,由杂交:AaBbCc丙无,可知丙中一定有CC,甲、乙、丙之间互相杂交,F1均无成分R,符合题意。假设甲的基因型为AAbbcc,取杂交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1/2AABbcc
41、和1/2AaBbcc)与杂交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AaBbcc)杂交,其后代中有成分R植株(A_B_cc)所占比例为(11/21/4)3/421/32;假设甲的基因型为aaBBcc,取杂交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1/2AaBBcc和1/2AaBbcc)与杂交子代中有成分R植株(AaBbcc)杂交,其后代中有成分R植株(A_B_cc)所占比例为3/4(11/21/4)21/32,A正确。2(2020永州模拟)某种植物的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每对等位基因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紫花。现有该种植物甲、乙、丙、丁4个不同的纯合白花品系,通过多次相互杂交实验,发现如下规律:规律一:甲、乙
42、、丙相互杂交,F1均开紫花,F2均表现为紫花白花97;规律二:丁与其它纯合白花品系杂交,F1均开白花,F2仍全部开白花。分析杂交实验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要获得上述杂交实验结果,需要满足以下3个条件:条件一:这种植物的花色至少受_对等位基因控制;条件二:花色的遗传遵循_定律;条件三:丁分别与甲、乙、丙比较,都至少有_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2)育种专家通过诱变育种等方法培育出另一种纯合白花品系。请设计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品系是否属于上述甲、乙、丙三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解析(1)根据规律一:甲、乙、丙相互杂交,F1均开紫花,F2均表现为紫花白花97
43、,判断甲、乙、丙三个纯合品系各有一对基因为隐性,另外两对基因为显性。三个品系的基因型为AABBcc、AAbbCC、aaBBCC。根据规律二:丁与其他纯合白花品系杂交,F1均开白花,F2仍全部开白花,判断丁的基因型为aabbcc。(2)要判断新的白花品系是否是上述甲、乙、丙三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应让该品系与上述三个品系分别杂交,根据后代的表现型确定。答案(1)三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或自由组合)二(2)让该白花品系分别与甲、乙、丙杂交,得到F1。若三个杂交组合的F1中有两组表现为紫花,另一组表现为白花,说明该白花品系是甲、乙、丙三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若三个杂交组合的F1均为白花,则说明该白花品系与
44、甲、乙、丙三个白花品系不同解答多对基因遗传问题的两个“突破口”(1)弄清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写出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2)从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入手分析。考查对异常分离比的分析与探究1(2020昆明检测)凤仙花的花瓣有单瓣和重瓣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重瓣凤仙花自交,子代都是重瓣花,单瓣凤仙花自交,子代单瓣和重瓣的比例为11。(1)凤仙花的花瓣显性性状是_。(2)请解释单瓣凤仙花自交,子代单瓣和重瓣的比例为11的原因。_。(3)请进一步设计实验对你的解释进行探究,写出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结果作出判断。实验方案:_。实验结果分析:_。解析(1)重瓣凤仙花自交,子代都是重瓣花,单瓣凤仙花自交
45、,子代单瓣和重瓣的比例为11,说明凤仙花的单瓣是显性性状,重瓣是隐性性状。(2)单瓣凤仙花自交,子代单瓣和重瓣的比例为11,说明亲代的单瓣凤仙花是杂合子。杂合的单瓣凤仙花(Aa)自交后代没有出现31的分离比,而是出现了11的分离比,进一步分析亲代杂合的单瓣凤仙花一定是产生了a一种雌配子或雄配子,A和a两种雄配子或雌配子,说明单瓣凤仙花减数分裂产生的含显性基因的精子或卵细胞死亡。(3)要进一步探究单瓣凤仙花自交,子代单瓣和重瓣的比例为11的原因是产生的含显性基因的雄配子死亡还是雌配子死亡,应让单瓣凤仙花分别作父本和作母本与重瓣凤仙花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答案(1)单瓣(2)单瓣凤仙花
46、减数分裂产生的含显性基因的精子或卵细胞死亡(3)让单瓣凤仙花作母本与重瓣凤仙花作父本杂交(正交),让单瓣凤仙花作父本与重瓣凤仙花作母本杂交(反交),分别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正交结果是子代都是重瓣,反交结果是子代单瓣和重瓣的比例为11,则是单瓣凤仙花减数分裂产生的含显性基因的卵细胞死亡;若正交结果是子代单瓣和重瓣的比例为11,反交结果是子代都是重瓣,则是单瓣凤仙花减数分裂产生的含显性基因的精子死亡2(2020云南师大附中期中)某多年生植物的高茎和矮茎由等位基因A、a控制,红花和白花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某高茎红花植株自交的子一代中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
47、白花5331。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2)已知通过受精作用得到的各种基因型的受精卵均能正常发育。为研究子一代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有人提出两种假说,假说一:亲本产生的AB雄配子不能受精;假说二:亲本产生的AB的雌配子不能受精。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植株为材料,设计测交实验分别证明两种假说是否成立。(写出简要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支持假说一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是_。支持假说二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是_。解析两对或多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9331的比例,题中的5331,说明子代中双显
48、性个体中有4份不存在,需要根据假说分别设计实验探究。(1)据题意,控制高茎和矮茎、红花和白花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所以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假说提出两种可能,AB雄配子不能受精或AB雌配子不能受精,故要用高茎红花为父本与子一代矮茎白花为母本测交证明假说一,因母本只产生ab雌配子,高茎红花能产生AB、Ab、aB、ab四种雄配子,若AB雄配子不能受精,则子一代没有高茎红花个体;用高茎红花为母本与子一代矮茎白花为父本测交证明假说二,因父本只产生ab雄配子,高茎红花能产生AB、Ab、aB、ab四种雌配子,若AB雌配子不能受精,则子一代没有高茎红花个体。答案(1
49、)遵循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2)以亲本高茎红花为父本与子一代矮茎白花测交,子代出现高茎白花矮茎白花矮茎红花111(或子代仅未出现高茎红花)以亲本高茎红花为母本与子一代矮茎白花测交,子代出现高茎白花矮茎白花矮茎红花111(或子代仅未出现高茎红花)考点2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1X、Y染色体的来源及传递规律(1)XY型:X染色体只能从母亲传来,将来传给女儿,Y染色体则只能从父亲传来,将来传给儿子。(2)XX型:任何一条X染色体都可以来自母亲,也可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任何一条X染色体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3)一对夫妇(X1Y、X2X3)生有两个女儿,则女儿中来自父亲的都为X1,应是
50、相同的,但来自母亲的既可能为X2,也可能为X3,不一定相同。2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1)性染色体不同区段分析注: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区段),存在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1、2区段),不存在等位基因。(2)仅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a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b.世代遗传;c.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a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隔代交叉遗传;c.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3)XY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现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XY同源区段,则女性基因型可表示为XAXA、XAXa、XaXa,男性
51、基因型可表示为XAYA、XAYa、XaYA、XaYa。遗传仍与性别有关a如XaXa()XaYA()子代全为隐性,全为显性。b如XaXa()XAYa()子代全为显性,全为隐性。3基因位置的判断根据子代雌、雄性个体的性状分离比判断基因的位置,若题目给出了子代雌、雄个体的性状分离比,可分别分析子代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的性状分离比。若子代雌性和雄性的性状分离比相同,则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代雌性和雄性的性状分离比不同,则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4基因位置的探究(1)基因是否在细胞质中设计正反交实验,若子代的表现型总是和母本一致,则为细胞质遗传,否则排除细胞质遗传。(2)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52、还是X染色体上若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基因的位置,杂交组合:隐性雌显性纯合雄若性状的显隐性未知,且亲本均为纯合子,用正、反交实验。杂交组合:正反交实验(3)基因在X、Y的同源区段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杂交组合:隐性雌显性雄(已知纯合选择一对杂交即可,未知纯合应选择多对杂交) 若子代雄性个体全为隐性性状,则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代雄性个体出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上。(4)基因在X、Y的同源区段上还是常染色体上杂交组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F1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若子代雄性个体全为显性,雌性个体中显性隐性11,则基因在X、Y的同源区段上;若子代雌、雄个体中均有两种性状
53、,且显性隐性31,则基因在常染色体上。F1雄性个体与亲代隐性雌性个体回交(测交)若子代雄性个体均为显性性状,雌性个体均为隐性性状,则基因在X、Y的同源区段上;若子代雌、雄个体中均有两种性状,且显性隐性11,则基因在常染色体上。1果蝇眼睛的颜色野生型均为红眼,经基因突变产生的隐性性状中有白眼和朱红眼,控制白眼、朱红眼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让白眼雌果蝇与朱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雌果蝇全为野生型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据该实验结果判断,白眼基因与朱红眼基因是否互为等位基因?并说明判断的理由。假说演绎推理分析:若互为等位基因,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应如何白眼基因与朱红眼基因应为什么关系。提示:不是。若互为等位
54、基因,杂交后代雌果蝇为朱红眼或白眼,不可能出现野生型红眼。2某种肉鸡(ZW型)羽毛的银色和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S、s)控制,其中银色对金色为显性,请设计一组实验方案能够根据羽毛颜色直接判断子代鸡的性别,写出选择的亲本及子代的性别。ZW型性别决定中子代雌、雄各为一种性状亲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提示:选择金色公鸡和银色母鸡杂交,子代金色鸡均为母鸡,银色鸡均为公鸡。3已知果蝇的性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D、d,分别控制着红眼和白眼的遗传。现有纯种雌雄红眼、纯种雌雄白眼及各种类型的杂合体果蝇,请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D、d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即分布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
55、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利用假说演绎法推理分析时由条件推结果回答时由结果推条件。实验思路:_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提示:方法一,实验思路:选择纯合白眼雌性果蝇与纯合红眼雄性果蝇杂交。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雌雄果蝇全表现为红眼,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若子代雌性表现为红眼,雄性表现为白眼,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方法二,实验思路:选择杂合红眼雌性果蝇与纯合红眼雄性果蝇杂交。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雌)雄果蝇全表现为红眼,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若子代雌性表现为红眼,雄性表现为红眼白眼11,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考查伴性遗传的特点1
56、(2019全国卷)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C控制宽叶和窄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宽叶对窄叶为显性,含基因b的花粉不育,可推出不存在窄叶雌株(XbXb),A正确。宽叶雌株中有纯合子与杂合子,杂合宽叶雌株作母本时,子代雄株可为宽叶,也可为窄叶;纯合宽叶雌株作
57、母本时,子代雄株全为宽叶,B、D正确。当窄叶雄株作父本时,由于含基因b的花粉不育,故后代只有雄性个体,C错误。2(不定项)雌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即雄蝗虫只有1条X性染色体。控制蝗虫复眼的正常基因(B)和异常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会使雄配子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有丝分裂后期,雌蝗虫细胞的染色体数比雄蝗虫多1条B雄蝗虫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C蝗虫的群体中,不存在复眼异常的雌性个体D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和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中复眼正常复眼异常11BCD雄蝗虫比雌蝗虫少一条染色体,因此同样是有丝分裂后期,雄蝗虫细胞
58、中的染色体数比雌蝗虫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少2条,A错误;雄蝗虫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B正确;控制复眼正常(B)和异常(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使精子死亡,因此蝗虫的群体中,不会存在复眼异常的雌性个体,但是存在复眼异常的雄性个体,C正确;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基因型为XBXb,复眼异常雄体基因型为XbO,由于基因b使精子死亡,因此两者杂交后代为复眼正常雄性(XBO)复眼异常雄性(XbO)11,D正确。故选BCD。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综合考查1(2019全国卷)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
59、列问题。(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表现型是_,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现
60、型及其分离比是_。解析(1)由图可知,翅外展基因与粗糙眼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二者能自由组合,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一隐一显)个体所占比例是3/16。紫眼基因与翅外展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自由组合。(2)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杂交,后代雄蝇中不会出现焦刚毛个体;若反交,子代雄蝇全部为白眼,雌蝇全部为红眼,即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2。(3)欲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以用双杂合个体自交或测交。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为红眼灰体,F1相互交配所得F2的表现型及分离比是红眼灰体红眼
61、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验证伴性遗传时,需要分析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所以要分析红眼/白眼这对性状,此时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答案(1)3/16紫眼基因(2)01/2(3)红眼灰体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红眼/白眼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2(2020内江模拟)某雌雄异株植物的宽叶和窄叶受图中2片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F、f控制,显隐性未知。研究人员用一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作亲本杂交得到F1,F1中宽叶雌株窄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雄株1111。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植物的种群中,1片段是否存在等位基因?_(填“是”或“否”)。(2)根据上
62、述杂交实验结果判断,宽叶和窄叶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判断依据是_。(3)研究人员将F1中窄叶雌株和窄叶雄株继续杂交,发现后代总是出现1/4的宽叶。进一步研究发现,宽叶和窄叶还受常染色体上另一对等位基因E、e的影响,据此推测出现该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4)综上分析,亲本中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解析(1)虽然1片段是位于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但该区段上的基因可以发生基因突变,所以在该植物的种群中,1片段存在等位基因。(2)由于“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作亲本杂交得到F1,F1中宽叶雌株窄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雄株1111”,且基因F、f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可判断宽叶是显性性状,因为后代雄性出现
63、了宽叶和窄叶,故亲本中母本为杂合子,即宽叶为显性。(3)F1中窄叶雌株XfXf和窄叶雄株XfY继续杂交,发现后代总是出现1/4的宽叶;进一步研究发现,宽叶和窄叶还受常染色体上另一对等位基因E、e的影响,据此推测出现该情况的原因可能杂交组合的后代中出现ee(或EE)时,窄叶基因无法表达而表现宽叶,即F1中窄叶雌株基因型为EeXfXf和窄叶雄株基因型为EeXfY。(4)综上分析,亲本中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的基因型分别为eeXFXf、EEXfY或EEXFXf、eeXfY。答案(1)是(2)宽叶后代雌性出现宽叶和窄叶,故亲代父本窄叶应为隐性,则宽叶为显性(或后代雄性出现了宽叶和窄叶,故亲本中母本为杂合子
64、,宽叶为显性)(3)杂交组合的后代中出现ee(或EE)时,窄叶基因无法表达而表现宽叶(4)eeXFXf、EEXfY(或EEXFXf、eeXfY)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验证与探究1(2020名校联考)在一个自由交配多代的果蝇种群中,果蝇的黑腹与红腹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黑腹(A)对红腹(a)为显性。现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果蝇的黑腹和红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亲代雌果蝇不能选择黑腹纯合子B亲代雄果蝇不能选择XAY C亲代雌果蝇只能选择XAXaD亲代雄果蝇只能选择红腹 A欲设计实验证明黑腹基因和红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可以通过雌性的红腹果蝇与雄性的黑腹果蝇杂交,观察子代。也可以通
65、过杂合的黑腹雌蝇与红腹雄蝇杂交,观察子代。故A选项正确。2(2020郑州模拟)果蝇作为模式生物,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请回答下列与果蝇基因位置确定相关的问题:(1)已知果蝇的白眼由隐性基因控制,但不知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现欲通过以下调查方法进行确定。方案:寻找白眼果蝇个体进行调查,统计_。结果预测:若_,则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_,则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白眼果蝇均为雄性,则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2)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纯合的灰身和黑身雌雄果蝇若干,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来确定该
66、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具体实验步骤如下:应选用_的亲本进行杂交。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_,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_,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解析(1)已知果蝇的白眼由隐性基因控制,要确定白眼基因的位置,可以调查白眼果蝇中雌雄比例,若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雌雄比例相当;若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雄性多于雌性;若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白眼果蝇全是雄性。(2)要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来确定控制灰身和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显隐性未知),可以采用正反交进行实验,选用纯合灰身雌蝇与纯合黑身雄蝇及纯合灰身雄蝇与纯合黑
67、身雌蝇的亲本分别进行杂交,若两组结果一致,即都只表现为灰身(或黑身),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两组结果不一致,即一组子代雌雄果蝇只表现为灰身(或黑身),另外一组雌性为灰身(或黑身),雄性为黑身(或灰身),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1)雌雄个体数量比雌雄个体数量相当雌性个体明显少于雄性个体(2)纯合灰身雌蝇与纯合黑身雄蝇及纯合灰身雄蝇与纯合黑身雌蝇两个组合子代雌雄果蝇都只表现为灰身(或黑身)其中一组子代雌雄果蝇只表现为灰身(或黑身),另外一组雌性为灰身(或黑身),雄性为黑身(或灰身)3(2020黄冈模拟)从一个自然界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果蝇,该种果蝇具有刚
68、毛(A)和截毛(a)一对相对性状,且刚毛果蝇和截毛果蝇的数量相等,每种性状的果蝇雌雄各一半。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从种群中随机选出1只刚毛雄果蝇和1只截毛雌果蝇交配,产生的87只子代中,42只雌蝇全部表现为刚毛,45只雄蝇全部表现为截毛。(1)上述结果显示,果蝇刚毛和截毛在遗传上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称为_,其遗传遵循_定律。(2)我们认为,根据上述结果不能确定A和a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请简要说明理由。(提示:如果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显性纯合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写成XAYA)_。(3)为了确定A和a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请用
69、上述果蝇种群为实验材料,进行一代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设计实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_ _。解析若位于非同源区段上,该杂交组合可以表示为XAYXaXa1XaY1XAXa;若位于同源区段上,该杂交组合可以表示为XAYaXaXa1XaYa1XAXa。若位于非同源区段上,雄性刚毛果蝇基因型为XAY,而截毛雌果蝇基因型为XaXa,故用多对刚毛雄蝇和截毛雌蝇交配,子代雌蝇全部表现为刚毛,雄蝇全部表现为截毛;若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根据统计学规律,多只雄性刚毛果蝇中,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有XAYA、XAYa、XaYA,故用多对刚毛雄蝇和截毛雌蝇交配,则子代无论雌雄蝇均出现刚毛和截毛。答
70、案(1)伴性遗传基因的分离(2)若A、a在X染色体上,亲代刚毛雄蝇为XAY,截毛雌蝇为XaXa,则子代中刚毛雌蝇截毛雄蝇为11;若A、a在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上,亲代刚毛雄蝇为XAYa,截毛雌蝇为XaXa,则子代中刚毛雌蝇截毛雄蝇为11(3)用多对刚毛雄蝇和截毛雌蝇交配,若子代中雌蝇全部表现为刚毛,雄蝇全部表现为截毛,则A和a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代中无论雌雄蝇均出现刚毛和截毛,则A和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1(不定项)(2020山东高三二模)果蝇的翅型有正常翅、斑翅和残翅三种类型,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纯合的残翅雄果蝇和纯合的正常翅雌果蝇杂交,F1全为正常翅
71、,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中斑翅残翅正常翅349,且斑翅全为雄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BF2中正常翅果蝇的基因型有6种C若F2中的残翅果蝇自由交配,则后代表现型全为残翅D若F2中的斑翅果蝇与纯合的残翅果蝇交配,后代中残翅果蝇所占的比例为1/3BCDF2斑翅全为雄性,说明该性状与性别相联系,相关基因在X染色体上,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至少有16(934)种配子的组合方式,即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两对等位基因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设两对等位基因为A、a,B、b,则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F1基因型为AaXBX
72、b,AaXBY,F1自由交配后F2正常翅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Y、AAXBY、AAXBXb,B正确;F2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_,故自由交配后代都是残翅,C正确;F2斑翅有AAXbY和AaXbY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12,与纯合残翅雌果蝇(aaXBX)交配,后代残翅所占的比例为(2/3)(1/2)1/3,D正确。故选BCD。2(2020承德一中检测)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A、a表示),圆眼与棒眼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B、b表示),长翅对残翅为显性性状(基因用D、d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一代中雌蝇及雄蝇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灰身长
73、翅圆眼灰身长翅棒眼灰身残翅圆眼灰身残翅棒眼黑身长翅圆眼黑身长翅棒眼黑身残翅圆眼黑身残翅棒眼雌性3/163/161/161/16雄性3/323/323/323/321/321/321/321/32(1)在灰身和黑身、圆眼与棒眼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_染色体上。(2)不能判定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理由是_。请进一步设计交配方案,确定控制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在的位置:_(只写出交配方案即可)。(3)若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代雌蝇的基因型是_。 (4)若将F1中的黑身果蝇取出,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果蝇所占
74、的比例为_。解析(1)根据分析可知,在灰身和黑身,圆眼与棒眼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灰身、圆眼,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X染色体上。(2)不能判定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理由是F1中无论雌雄后代的长翅与残翅的比值均约为11,无法表明性状是否与性别有关。可让F1的长翅雄果蝇F1残翅雌果蝇杂交。若F2雌性果蝇都是长翅,雄性果蝇都是残翅,则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F2雌雄性果蝇都是长翅残翅11,则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3)若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长翅与残翅的比值均约为11,根据分析可知亲代雌蝇的基因型是AaXB
75、XbDd或AaXBXbdd。(4)由以上分析可知,去除F1中的黑身果蝇,剩余果蝇中A基因占2/3、a基因占1/3。让F1的灰身果蝇自由交配,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其子代果蝇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2/32/3)(21/32/3)(1/31/3)441,则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81,故灰身所占比例为8/9。答案(1)灰身、圆眼常染色体、X(2)F1中无论雌雄后代的长翅与残翅的比值均约为11,无法表明性状是否与性别有关(或无论常染色体的Dddd还是伴X的XDXd XdY,测交都会出现F1中无论雌雄后代的长翅与残翅的比值均约为11)F1的长翅雄果蝇F1的残翅雌果蝇(3)AaXBXbDd或AaX
76、BXbdd(4)8/9根据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分析,可确定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性染色体上。(1)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可确定基因在常染色体上。(2)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上。考查对遗传系谱图的分析1(不定项)(2020山东等级考)下图表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和各家庭成员基因检测的结果。检测过程中用限制酶处理相关基因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进行电泳,电泳结果中的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的致病基
77、因位于X染色体上B甲病可能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替换后的序列可被Mst识别C乙病可能由正常基因上的两个BamH识别序列之间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导致D4不携带致病基因、8携带致病基因,两者均不患待测遗传病CD观察甲病家系图,1、2正常而3患病,说明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观察乙病家系电泳结果,6、7只有一种DNA片段(含1.0104对碱基),而5含有两种DNA片段,说明6、7只含有致病基因,5含有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所以乙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错误。电泳后3出现一种DNA条带(含1 350对碱基),1、2多出现两条DNA条带(含
78、1 150、2 00对碱基),说明甲病可能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替换导致,替换后的序列不能被Mst识别,B错误。乙病的致病基因对应的DNA条带含有的碱基对数目少(1.0104对碱基),而正常基因对应的DNA条带含有的碱基对数目多(1.4104对碱基),说明乙病可能由正常基因上的两个BamH识别序列之间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导致,C正确。观察电泳结果,4不含有3致病基因对应的DNA条带,所以4不携带致病基因,8含有7致病基因对应的DNA条带,也含有正常基因对应的DNA条带,所以8含有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因此两个体均不患待测遗传病,D正确。2(2020皖南八校联考)下图为某家系中有关甲(A/a)、乙(B/
79、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基因A/a与B/b独立遗传,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同B6号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2号C2号和10号产生含Xb卵细胞的概率相同D3号和4号生育正常女孩的概率为9/16D据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其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同,A正确;由于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且6号为男性,其X染色体只能来自其母亲,故6号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2号,B正确;2号和10号个体的基因型都是XBXb,故产生含Xb卵细胞的概率相同,C正确;3号的基因型为AaXBY 4号的基因型为AaXBXb,故生育正常女孩的概率为3/41/
80、23/8,D错误。3(2020安徽毛坦厂中学检测)下图为某个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图中甲病由T、t基因决定,乙病由A、a基因决定,-2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1)甲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_染色体上的_性基因。(2)-1的基因型为_,-5的基因型为_,6的甲病致病基因来自第代的_个体。(3)如果-2与-5结婚,后代中理论上最多会出现_种基因型,他们生育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为_,生育正常男孩的几率为_。(4)如果-6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tXtY,_(填“有可能”或“不可能”)是其父亲产生异常生殖细胞导致。解析(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2)已知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乙病为
8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1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一个患乙病的女儿和一个完全正常的女儿,因此-1的基因型为AaXTXt。-5完全正常,而其有一个患乙病的姐妹,因此其父母都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5的基因型为AaXTY或AAXTY。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6的甲病致病基因直接来自其母亲-3,而-3携带的致病基因来自-1。(3)-2的基因型为AAXTXt或AaXTXt,-5的基因型为AaXTY或AAXTY,两者结婚后代最多出现3412(种)基因型,后代两病兼患的概率为2/32/31/41/41/36,为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2/32/31/4)1/42/9。(4)已知-6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tXtY,其父
82、亲-4的基因型为XtY,母亲-3的基因型为XTXt,则-6多的一条X染色体可能来自父亲,也可能来自母亲。答案(1)X隐(2)AaXTXtAaXTY或AAXTY-1(3)121/362/9(4)有可能判断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的一般程序考查ZW型性别决定1(2020廊坊联考)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其体色的黄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用A和a表示。在家蚕群体中,白色雌蚕的比例远大于白色雄蚕的比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基因和a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黄色基因为显性基因BA基因和a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白色基因为显性基因CA基因和a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黄色基因为显性基因DA基因和a基因位于Z染色
83、体上,白色基因为显性基因C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其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存在白色雄蚕,说明体色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雌蚕(ZW)白色的比例远大于雄蚕(ZZ)白色的比例,说明白色基因是隐性基因,黄色基因为显性基因,故选C。2(2018全国卷)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_;理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_,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_。(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
84、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要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_。(3)假设M/m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m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而MM和Mm对个体眼的表现型无影响。以此推测,在考虑M/m基因的情况下,若两只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则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_,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_。解析(1)豁眼性状受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雌、雄家禽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ZW和ZZ,因此,纯合体正常眼雄禽和豁眼雌禽的基因型分别为ZAZA、ZaW;两者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ZAZ
85、a(正常眼雄禽)和ZAW(正常眼雌禽);F2中雌禽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ZAW(表现为正常眼)和1/2ZaW(表现为豁眼)。(2)欲使子代中不同性别的个体表现为不同的性状,对于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应该选择“隐性雄性个体”和“显性雌性个体”进行杂交,因此,选择的杂交组合是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禽(ZAW),其产生子代的表现型及基因型为正常眼雄禽(ZAZa)和豁眼雌禽(ZaW)。(3)本题可运用“逆推法”,先分析子代中的豁眼雄禽,其基因型可能是ZaZaM_或ZaZamm,由此可推知亲本雌禽的性染色体及基因组成为ZaW,但亲本均为正常眼,则说明亲本正常眼雌禽应该是基因m纯合导致其表现型转变的结果,即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ZaWmm;结合亲本雌禽的基因型可进一步确定子代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ZaZaMm和ZaZamm。答案(1)ZAZA、ZaWZAW、ZAZa,雌雄均为正常眼1/2(2)杂交组合: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禽(ZAW);预期结果:子代雌禽均为豁眼(ZaW),雄禽均为正常眼(ZAZa)(3)ZaWmmZaZaMm、ZaZa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