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1833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8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I卷 阅读题(共67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从古文字看原始思维及其发展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文字是有形的思维。二者都是思维的外化。像语言一样,文字也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人们喜欢

2、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话中,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没用的。形象思维曾是人类最得心应手的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从文字的创造特点看,绘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这种文字的主要特点是象形。不仅中国的古文字用形象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创造文字的时代,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人们进行抽象思维,还很难脱离具体形象来进行,往往要依赖于对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表现在文字的创造上,形与义密切结合在一起,人们是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的。文字的产生一方面是以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

3、基础的。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造太抽象的符号。抽象思维能力的低下还主要表现在古文字上的词类上,表现为形容词的极端贫乏。从甲骨文看,形容词数量相当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丽等为数不多的形容词。事物的性质包含在事物之中,与事物不可分离,只能通过人的思维才能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身分开。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早期文字中的“鱼”字是各种各样的鱼类象形,后来逐渐概括出一种共同的鱼的特征的象形文字,作为各种各样鱼的代表。早期文字中,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没有概括过程,就不可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

4、。这种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体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类概念。在概括能力发展的同时,形象思维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着。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古人类从事物中抽象出事物的性质,从而创造了形容词后,又创造着代表新的形象的词。例如,从羊的肥大的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美女”等新的名词。形容词产生后,也使原有的一些代表具体形象的词成为更形象生动的新词。例如月字、镜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变成了“明镜”“明月”,使形象更逼真。古人类从众多的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义的词后,又以此为指导去认

5、识新的个别事物,创造新的文字。从古文字的演变进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使人类能够更深更广地认识世界。(摘编自朱长超从古文字看原始思维及其发展,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语言”与“文字”都是思维的外化,如同可以通过古代语言来考察原始思维一样,我们也可以从古文字来考察原始思维。B. 创造文字的时代里,人们常需要依赖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抽象思维。那时候,人们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C. 概括让人们认识到了事物的共性,没有概括就不可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因而几乎

6、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D. 古人类充满智慧,能够从众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义的词之后,又以此为指导去认识新的个别事物,创造新字。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证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相互补充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思维不断提高的论点。B. 文章在论证古代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时,分别从古诗歌、原始神话、文字创造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C. 古代人类都是从象形开始创造古文字,以及甲骨文中形容词数量特别少都能说明古代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底下,这是举例论证的方法。D. 文章举从羊的肥大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

7、了“美服”“美女”等新名词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文字是考察原始思维的宝贵资源,因而,当下对古文字的研究与保护,不仅是对人类文化的尊重,更是对人类历史的尊重。B. 古中国人、古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都是从象形开始创造古文字。这说明古代东西方人的思维中存有相同的因子。C. 文字的产生是以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因而,如果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不太发达,人类就不太可能创造出文字。D.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中辩证地发展,推动人类思维能力不断发展,使人类更好地认识世界。【答案】1

8、. C 2. D 3. C【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C项,扩大范围,“因而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不正确,原文是“早期文字中,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 C选项表述忽略了“早期文字”的范围。故选C项。【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比照,考查其表述正确与否。D项,“是为了证明形象思

9、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不正确,从原文来看,是为了证明“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故选D项。【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为可能说成绝对,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C项,“如果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不太发达,人类就不太可能创造出文字”说法绝对。原文是“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造太抽象的符号”。故选C项。【点睛】第2题解答时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

10、,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惊回首,离天三尺三”五年民生大数据系列报道之就业篇编者按:民生发展水平,是全面小康的决定性因素,对老百姓来说是最直观的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全国人民爬坡过坎、埋头苦干,在民生发展方面取得巨

11、大成就。“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深化改革,稳步向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民生改善,人民更有获得感。回首这4年多,我们交出了一份什么样的“民生账单”?横跨这一时间轴,解读历年来的民生“硬”数据,以就业小窗口,撬动民生发展大格局。提气!连续4年超额完成就业任务国务院日前公布的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的落实情况显示,以就业和社保为代表的各项民生指标全面完成:1310万,1322万,1312万,1314万这是我国2013年至2016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已连续4年超过1300万,每年都超过目标300万。对于2017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

12、登记失业率45%以内。”今年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比去年多100万人,突出了更加重视就业的导向。据估算,中国5年来新增约6400万就业人口,相当于英国全国的人口数。就业好于预期,饭碗就有了保障。北京一家西餐厅的厨师陈向,6年前离开河南老家外出务工,边干边学,如今月薪超过5000元,“找到合适的工作,我学到了手艺。”他表示,“以后的路会越走越好。”凝心!795万,稳住就业底盘靠他们每到就业季,就常听到高校毕业生这样感叹“找份好工作,真难!”据教育部2016年底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为795万。回顾过往3年,分别新增22万、16万、30万,逐年增长依然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变化的主旋

13、律。毕业季求职是场马拉松,一边是依然不可盲目乐观的经济和就业环境,一边是持续增长的毕业生数量,如何为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大学生许一个热气腾腾的未来?将毕业生“扶上马、送一程”。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做了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规划明确,要着力支持科技含量高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发展,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岗位。同时,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微企业就业,并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除高校毕业生外,农村劳动力、困难群体、化解过剩产能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和安置工作也被摆在了突出位置。据统计,2016年去产能过程中安置职工726万人,今年大约还

14、需安置职工50万人。聚力!挖掘新产业新业态,刷新速度和颜值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新动能发展壮大、传统动能焕发生机。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人数超过6亿,比上年增加1亿人左右;提供服务者人数约为6000万,比上年增加1000万人;分享经济平台的就业人数约585万,比上年增加85万人。“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手支持群众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成功经验,把群众的积极性和创

15、业精神引导好、保护好。”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习近平强调“首创精神”一词。挖掘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活力,为就业市场创造全新就业岗位。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成为2017年乃至整个“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方向。(李警锐张琪昭)4.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 新闻从三个方面对当下中国突出的“就业”问题进行了全景式的报道,而且认为可以通过“就业”小窗口来撬动民生发展大格局。B. 中国5年来新增就业人口约6400万,相当于英国全国的人口数。特别是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比去年还多了100万人。C. 牵牛要牵牛鼻子。稳住就业底盘要靠795万高校毕业生,只有解决好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就业,才是抓住

16、了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D. 文章从三个方面试图积极引导读者思考当下中国面临的就业问题,并且暗示读者,国人将来的就业状况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5.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A.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好的标题可以吸引读者。本文标题“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化用毛泽东的名句,彰显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B. 本文采用多侧面拼接形式,从不同侧面取材,按照素材的内在联系,多角度表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民生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C. 在关注新闻事实的同时,通过援引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中的量化指标充实文本内容,使新闻更具感染力。D. 新闻最主要的特点是“用

17、事实讲话”。本文从全局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采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手法描绘了我国纵深推进民生就业的壮丽图景。6.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世界性难题。”结合文本材料,谈谈你对“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题”这一问题的看法。【答案】4. A 5. A 6. 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只有把经济发展的蛋糕做大,才能把就业的蛋糕做好。低就业的门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促进多元化选择,把就业再就业工作做好做实。劳动者要转变观念。行行出状元,只要是劳动就值得尊重,大家都要尊重劳动,尽量缩小行业差距。【解析】【4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

18、的设置,从内容、观点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材料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B项,“今年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比去年多100万人”混淆时态,原文是“今年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比去年多100万人”,将未然当成了已然。C项,“只有解决好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就业,才是抓住了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范围缩小,原文是“除高校毕业生外,农村劳动力、困难群体、化解过剩产能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和安置工作也被摆在了突出位置”。D项,“国人

19、将来的就业状况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中“一定”这个词说法太过绝对。文中并没有这种论断开。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多角度”错误,本文只是“就业篇”,是从“就业”一个方面表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民生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C项,“使新闻更具感染力”分析错误,援引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中的量化指标充实文本内容,能使新闻更具真实性,但并不会更具感染力。D项,“描绘了我

20、国纵深推进民生就业的壮丽图景”写法分析错误,文中不是“描绘图景”,而是用数字“概括说明”。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材料中说“毕业季求职是场马拉松,一边是依然不可盲目乐观的经济和就业环境”,经济发展是就业的大背景,只有把经济发展上去,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才能解缓就业问题。文中说“要着力支持科技含量高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发展,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岗位。同时,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微企业就业,并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挖

21、掘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活力,为就业市场创造全新就业岗位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可总结出,要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促进多元化选择。高校毕业生要降低就业的门槛。材料中“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人”“提供服务者”“分享经济平台的就业人数”都有大幅提高,就业者要转变观念,哪个行业都能出人才,都能做好,不能总挑捡行业。【点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

22、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荆轲之死荆轲从秦舞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荆轲突地执匕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了下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三十年。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啧

23、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摆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怎么改?赵团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狗屁!”金科愤怒地说。赵团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穿越吗?”不是流行搞笑

24、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狗屁!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心疾首地说。“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赵团长还真想演,但他演得好吗?金科是县剧团的台柱子,金科饰演的荆轲神形毕肖,唱念做打,无不精彩绝伦。只是这金科演荆轲久了,出不来,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耿直,敢怒敢言,这不,连赵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赵团长只得强忍着,低下身价去求金科,“金科啊,我初来乍到,您是老革命,一定要支持我的工作啊!如果我们把这个戏演好了,到省里拿个一等奖什么的,奖金可是两万呢!”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才心一软,勉强默

25、认了下来。经过两个月精心排练,新版荆轲刺秦终于隆重上演。首演在县大剧院举行。锣鼓铿锵,大幕开启,艳丽的灯光下,十位盛装女子且歌且舞,巧笑倩兮,美目流转,妖冶异常,歌舞升平中,荆轲摇摇晃晃,晕晕乎乎,醉眼蒙眬,美女们挤眉弄眼,极尽挑逗,荆轲左牡丹,右芙蓉,沉醉在温柔乡里易水送别图穷匕见荆轲从秦舞阳手中取地图在手,突然间神情大变,脸色异常凝重起来。地图一点点展开,一点一点展开,图穷,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赵团长大惊,按照新剧本,地图里是没有匕首的。荆轲左手扯住秦王衣袖,右手执匕首朝秦王猛刺。饰演秦王的演员覃望也吃了一惊,戏不是改了吗?怎么还刺?金科朝覃望使了一个眼神,低声道,按老剧本

26、演。覃望愣了一下,只好拔剑,一边拔一边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想,赵团长不是吩咐过吗?不,不能按老剧本演,荆轲不能死,死了后面的戏怎么演。于是继续奔跑,装作剑始终拔不出来的样子。金科瞧出来覃望的意思。荆轲止步,仰天长笑,“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轲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纵万死无生也不污我忠肝义胆。”金科突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戏完全演乱套了,赵团长急忙令人将幕布拉上。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

27、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金科的形象就是在与赵团长改编剧本,覃望不敢按老剧本演戏这一系列言行的鲜明对比中凸显出来的。B. 金科是一个耿直刚烈、坚持原则的演员。如在舞台上坚持按老剧本演,无人配合后悲愤“自尽”,但也显现了他的故步自封。C. 小说的语言古雅深沉,富有韵律。如“赵团长痛心疾首”“荆轲神形毕肖”中成语的使用,既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增添了文章的文

28、化内涵。D. 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设置颇具匠心,金科与荆轲,覃望与秦王,谐音相近,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正剧中的形象一一对照。8. 小说中的金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9. 小说结尾部分写到“荆轲已死”,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答案】7. A 8. 耿直刚烈。如看了赵团长改过的剧本,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坚持原则。如在舞台上坚持按老剧本演,无人配合后悲愤“自尽”。淡泊名利。如对赵团长追逐的奖牌、奖金不放在心上。 9. 从小说的情节上看,舞台上的荆轲已死,演员金科的艺术生涯也就此结束。从人物形象上看,表现了金科对艺术严肃性的坚守,对现实的无奈,抒发了他内心的痛苦之情。从小说的主题

29、上看,批判了艺术媚俗的现象,也提出了传统艺术在当下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引人深思。从小说的结构上看,篇末点题,使小说结构完整,主题深化。【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B项,“显现了他的故步自封”分析错误。金科在舞台上坚持按老剧本演,无人配合后悲愤“自尽”,表明她做事坚持原则。C项,“小说的语言古雅深沉”分析错误,小说的语言生动,充满生活气息。D项,“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正剧中的形象一一对照”分析错误,金科与荆轲有

30、形象性格上的对照,而覃望与秦王并无对照。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题,需要结合文本分析金科的性格特征。由“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义正言辞驳斥团长对演出的批评与建议,对团长提出的改剧本的建议嗤之以鼻,在舞台上坚持按老剧本演,无

31、人配合后悲愤“自尽”,可以看出他坚持原则。“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狗屁!金科愤怒地说”“只是这金科演荆轲久了,出不来,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耿直,敢怒敢言,这不,连赵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通过正面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以及作者评论性的话语可以知道人物具有耿直刚烈的性格特点。“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赵团长追逐奖牌、奖金,金科对此不放在心上,通过对比表现了他淡泊名利。“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宁愿告别舞台,也

32、不损害荆轲形象,可见他执着艺术。【9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结尾语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对文章的内容和思路有准确的把握,从内容、结构等几个方面分析其作用。结尾段落的作用: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或与标题呼应;结尾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小说结尾部分写到“荆轲已死”,这一安排对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结构安排、主题深化以及读者层面上都有重要作用:人物形象上:“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金科宁愿告别舞台,也不损害荆轲形象,表现了他执着艺术,也使前文他坚持原则的形象更丰满。情节结构上:“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

33、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舞台上的荆轲已死,演员金科的艺术生涯也就此结束。写“荆轲已死”是为了暗示小说的结局,使情节更加完整,同时篇末还具有点题的作用。主题上:“赵因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改写的剧本非常媚俗,通过写金科违背剧本让“荆轲”自刎,批判了艺术媚俗的

34、现象;“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摆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小说中的赵团长想把剧团带出困境,但是他的方式不对,太功利。而金科也只能也只能通过违背剧本让“荆轲”自刎的方式进行反抗,传统艺术在当下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引人深思,升华了主旨。读者层面上,篇末点题,安排荆轲自刎以及那一大段唱词,“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轲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纵万死无生也不污我忠肝义胆”,凸显人物形象的高大,收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点睛】分析人物形

35、象的五种角度:从所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技能、经历、教养、气质,品质等方面。从塑造人物形象都的方法即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从情节的发展入手透视人物思想性格。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的命运及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二、古代诗文阅读(31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萧何,沛人也。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

36、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初,项羽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汉王怒,欲谋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独何谏之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汉五年,即皇帝位,论功行封。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兽耳,

37、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从我,多者三两人;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后皆莫敢言。高祖崩,何事惠帝,素不与曹参相能。何病,上亲自临视何疾,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对曰:“知臣莫如主。”帝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何死不恨矣!”何买田宅必居穷辟处,为家不治垣屋。曰:“今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孝惠二年,何薨,谥曰:文终侯。(选自汉书,有删改)【注】三:指三百钱。五:指五百钱。10. 下列句中不含例句中加点词的语法现象的一项是( )例句:王秦降将以距汉王A. 臣等身被坚执兵B. 而信于万乘之上者C. 为家不治垣屋D. 何买田

38、宅必居穷辟处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B.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C.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D.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

39、也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高祖”是指汉高祖刘邦,是其庙号。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B. 布衣,指麻布衣服,古代衣服的质料主要是丝与麻,丝织品价格昂贵,富贵人家才能穿用,平民一般只能穿布衣,因以布衣借指平民。C. 文中“酂侯”是萧何的爵号。爵称、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D. 汉书作者是班固,与司马迁的史记一样,都是纪传体通史。只把史记的“本纪”改称“纪”,“列传”改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

40、编入传。13. 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萧何善于识人。高祖为平民时,萧何多次凭为官职权保护沛公。高祖以吏的身份到咸阳服役,小吏们都出三百钱为高祖送行,只有萧何出了五百钱。B. 萧何有大功。刘邦对群臣争功很生气,他否定了将领们的功绩,认为他不过是一群“能得走兽”的“功狗”罢了。C. 萧何对于贤才不避仇。在他病危之际,惠帝向他询问曹参可不可以替代他为相时,他认为曹参是个很不错的人选。D. 萧何不重私产。购置田宅居处会有所选择,建造家园、不修筑有矮墙的房舍。1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天下可图也。帝曰:

41、“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何死不恨矣!【答案】10. C 11. D 12. D 13. B 14. 我希望大王在汉中称王,休养百姓,招致贤才,收用巴蜀的财力,就可以谋取天下了。帝说:“曹参怎么样?”萧何顿首说:“皇上得到贤才了,我死而无憾了!”【解析】【10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实词中通假字理解能力。可根据对文言实词中通假字的知识积累,联系具体语境分析。对于课内的通假字,平时复习要做好整理与落实。例句“王秦降将以距汉王”意思是:又把秦国投降的将领封为王,与汉王相抗衡。“距”,通“据”,抵抗,抵御。A项,“臣等身被坚执兵”意思是:我等亲自穿着铠甲,拿着兵器。被,通“披”,穿着。B项,“

42、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意思是:而在万人之上伸展自己志向的人。信,通“伸”,伸张。C项,“为家不治垣屋”意思是:治家不修有围墙的房屋。治,无通假,修筑。D项,“何买田宅必居穷辟处”意思是:萧何买田地宅院一定选在贫穷偏僻的地方。辟,通“僻”,偏僻。故选C。【11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功臣们都说:“我们身披铠甲,手拿兵器,经历了百余场战事,少的也经历了有几十回,攻占城池,抢夺地盘,大小都

43、有功绩。现在萧何并没有立下汗马功劳,他只是舞文弄墨发表议论,又没有打仗,官位却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句中,“多者”“少者”句式对称,分别在其前断开,排除AB。“持文墨”修饰“议论”,与后文“不战”是不同的意思,应该在“不战”前断开,排除C。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D项,“与司马迁的史记一样,都是纪传体通史”解说错误,汉书是断代史,与史记不同。故选D。【13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

44、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项,“他否定了将领们的功绩”分析有误。原文“今诸君徒能走得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可见刘邦没有完全否认将领们的功劳,也并非认为萧何是“功狗”,而是认为他是有功之人。故选B。【14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1)王汉中:在汉中称王;养:休养;致:招纳;图:谋取。(2)

45、何如:怎么样;恨:遗憾。【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

46、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地进行意译。参考译文:萧何,沛地人。高祖为平民时,萧何多次在吏事上袒护高祖。高祖以吏的身份到咸阳服役,小吏们都出钱三百为高祖送行,只有萧何出了五百钱。监郡的秦御史,和属官一起考察他,萧何于是被授予泗水郡卒吏一职,考核成绩第一。等到高祖起事做了沛公,萧何曾经任丞督事。沛公到了咸阳,诸位将领都争着跑到存放金帛财物的府库,瓜分它们,只有萧何先进去收集起秦丞相御史的律令图书,并把它收藏起来。沛公之所以详细地知道天下要塞,户口多少,强弱分布,人民痛恨忧苦的事情,就是因为萧何收得了秦的图书。起初,项羽立沛公为汉王,把关中地分为

47、三份,把秦的降将封王来抗拒汉王。汉王很生气,要策划攻打项羽。周勃、灌婴、樊哙都鼓励汉王,唯独萧何劝谏说:“现在兵士不如人家多,百战百败,除了死还能怎样?周书说天给予却不去接受,反会遭受其害。能够在一人之下受委屈,却在万乘诸侯之上伸张其志的,是商汤、武王。为臣希望大王在汉中称王,休养百姓,招致贤才,收用巴蜀的财力,就可以谋取天下了。”汉王说:“好。”于是去封国即位,任命萧何为丞相。汉五年,刘邦登上帝位,按功劳封赐。皇上因萧何功劳最大,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披着锁甲,拿着兵器,多的经历百余战,少的也有几十回合,攻城略地,多少不等。现在萧何没有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表议论,

48、不去打仗,地位却在我们之上,为什么?”皇上说:“打猎,追杀野兽的是狗,而发现踪迹,指出野兽处所的是人。现在各位只能追逐获得野兽,功劳和猎狗类似;至于萧何,操纵指挥,功劳与猎人一样。而且各位只是以己身跟随我,多的三两个人,萧何全族几十人都跟随我,功劳不可忘记!”以后群臣都不敢说了。高祖崩,萧何事奉惠帝。萧何病重,皇上亲自去探望他,于是问道:“百岁之后,谁可以代替您呢?”回答说:“没有比主上更了解臣下的了。”帝说:“曹参怎么样?”萧何顿首说:“皇上得到贤才了,我死而无憾了!”萧何买田地住宅一定处于贫穷偏僻的地方,治家不修有围墙的房屋,他说:“如果后代贤能,将学习我的俭朴;不贤,也不会被权贵掠夺。”

49、孝惠二年,萧何薨,谧号文终侯。(二)诗歌鉴赏(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15. 下列对诗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抒情,情致婉转;末两句写“不遇”,重在写景,景色优美。B. 首句写所闻,,次句写所见,这是入山的第一程。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C. 颔联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林间小道上麋鹿出没,林深路长,正午溪边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

50、。D. 诗题为“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中却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然而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可见其构思的精妙。16. 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进行赏析。【答案】15. A 16. 分和挂。分本意为分开,意思是野竹刺破了空中的青色云气,表现了野竹的高大参天,描绘出翠竹与云气相浑然一体的景色。挂字化动为静,把白色的飞泉比作挂于碧峰的白练,一方面写出视距之远,一方面以白泉与碧峰相映衬,两个字生动形象,突出了道士居所之景的奇丽壮观,含蓄地表达对道士的向往之情(访道士的心情迫切)。【解析】【15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

51、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A项,“前六句写往访,重在抒情,情致婉转;末两句写不遇,重在写景”分析错误,本诗前六写景,后两句抒情。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炼字能力。解题的基本思路:(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本诗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联“

52、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诗人用笔巧妙而又细腻:“野竹”句用一个“分”字,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化静为动,使人联想到山风徐来,移动的云雾不断地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飞泉”句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一个“挂”字,就又化动为静,使人联想山峰的陡峭峻拔和山泉的垂直落下的情状。所以,这两句写景,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点睛】诗歌中炼字题一般解

53、答思路:找出关键字词并解释其语境义;展开联想描述该句景象或情状,或概括其营造的意境;点出该字运用的表现手法(不要忘记“修辞手法”)。分析诗人表达的感情或主题。虽然以上四点最终并不一定都会体现在答案中,但锻字炼句题仍应始终牢记联系意境、情感、手法这三大鉴赏角度。诗歌赏析: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首联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

54、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衔接。这两句景语又含蓄地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不闻钟”与题中“不遇”遥相呼应。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

55、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诗人用笔巧妙而又细腻:“野竹”句用一个“分”字,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飞泉”句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所以,这两句写景,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尾联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

56、绝。这其中的苦思、探索,更能给人启示,也更能让人深刻理解诗人的其他诗作。第II卷 语言表达与运用(83分)三、语言文字运用(11分)17.下列各项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部恰当的一项是()考试成绩公布后,我们应正确对待成绩,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该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刘和珍等人是在耸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中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遇害的。图穷匕见,这个一向以友好邻邦来标榜的霸权主义者,终于撕去了“友谊”的面纱,赤裸裸地进行军事交涉了。小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工厂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已娴熟地掌握了专业技术,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面对盘根错节的贪腐案件,调查组办案人员抱持坚定信念,纵使拔出萝卜带出

57、泥,也绝不投鼠忌器,看了佛面看僧面。她把市场定位为高消费的中产阶级,她相信只有私人订制的产品才能保持设计质量,而越稀少越精致的东西才会变得炙手可热。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 ,自轻自贱。此词不带宾语,此处使用错误。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语境中的“三一八”惨案是真实发生的,此处使用错误

58、,应该用“骇人听闻”。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语境中表面的“友好邻邦”,实质是“霸权主义”,使用恰当。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语境中用来形容小李专业技术娴熟,使用恰当。投鼠忌器: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语境中形容调查组办案的决心,使用恰当。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此词含有贬义,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分析可知,成语使用恰当,成语使用错误。故选C。【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

59、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国空气质量恶化趋势得到一定治理,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初见成效。B.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促进了我国医疗保健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C. 美国部署萨德的目的是为了要重返亚洲,把全球反导系统建起来,遏制俄罗斯和中国的军事能力,以使自己在洲际弹道导弹领域独步天下。D. 考古工作

60、者在发掘的大汶口文化遗物中,一幅太阳从山巅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画格外引人注目,据说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的写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A项,“趋势”与“治理”搭配不当,将“治理”改为“控制”。C项,句式杂糅。应删去“的目的”或“为了”。D项,中途易辙,第一分句主语是“考古工作者”,第二分句主语是“一幅画”。故选B。【点睛】病句辨析的几种方法:语感检查

61、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音标志。19.除夕那天,父亲让李明贴对联,依次贴在厨房、书房、卧室三处。下列对联对应正确且符合贴对联要求的一组是粒米皆从辛苦

62、得,寸薪不是等闲来厨中妙手调美味,只凭巧手煮清羹汉石周金鸿文永宝,林风山月雅兴长留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菱花光映纱窗晓,杨柳春风拥画图窗前草色侵吟席,帘外花香入睡轩。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是写厨房,但上下联不对仗。不是写书房的对联,是用在客厅的对联。是写卧室的,但上下联不对仗。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0.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共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A. 山阿() 浸渍(z) 长歌当(dn)哭 菲薄(fi) 走头无路B. 绯红(fi) 尸骸(hi) 殒(yn)身不恤 不惮(dn) 广有羽翼C. 攒射(cun) 寥落(lio) 踌躇

63、(chu ch) 赁屋(ln) 阴谋鬼计D. 踌躇(ch) 喋血(di) 桀骜(ji o)不驯 黯然(yn) 生杀予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和字形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及字形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A项,“浸渍”的“渍”读z;“菲薄”的“菲”读fi;“走投无路”应为“走投无路”。B项,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C项,“赁屋”的“赁”读ln; “阴谋鬼计”应为“阴谋诡计”。D项,“黯然”的“黯”读n。分析可知,字形和书写有两处错误的是C项。故选C。四、课内文言文检测(12分 )阅读鸿门宴中一段文字,并对比相

64、关语句,完成下面小题。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军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21.

6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君安与项伯有故B.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C. 仲永指物作诗立就,邑人奇之D. 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22. 加点字的用法与“臣活之”中的“活”相同的一项是( )A.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B. 沛公军霸上C. 范增数目项王D. 刑人如恐不胜23. 下列加点的字与“吾得兄事之”中的“兄”不同的一项是( )A. 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B. 常以身翼蔽沛公C.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D.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2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行李

66、之往来,共其乏困C.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D.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25. 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 )A.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B. 皆白衣冠以送其行C.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D. 燕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26. 下列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B.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背德也C. 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D. 使杞子、杨孙戍之,乃还【答案】21. A 22. A 23. C 24. D 25. C 26. B【解析】【21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可根据对课内词语活用的积累,根据常见的

67、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词类活用类型,结合具体语境分析。A项,“君安与项伯有故”意思是: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故,形容词作名词,交情。B项,“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意思是:秦武阳脸色大变,恐慌不已,诸位臣子都认为他很怪异。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怪异。C项,“仲永指物作诗立就,邑人奇之”意思是: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同县的人对他感到非常惊奇。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惊奇。D项,“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意思是: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迟了。分析可知,A项与其他几项的此类

68、活用类别不同。故选A。【22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辨别词语的词性,然后再看其在后面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由此确定其活用类型。例句“臣活之”中的“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命。A项,“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意思是: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止。B项,“沛公军霸上”意思是: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军,名词作动词,驻扎。C项,“范增数目项王”意思是: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D项,“刑人如恐不胜”意思是:对人用刑只担心不能用尽。刑,名词作动词,对用刑。分析可知,A项加点词用法与

69、例句相同。故选A。【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把握文言文实词中词类活用能力。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例句“吾得兄事之”中的“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A项,“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意思是:并献上燕国督亢地图,封装在盒子里。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B项,“常以身翼蔽沛公”意思是:常常用身体掩护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C项,“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意思是:登记官吏百姓的户籍,查封官府金库,等到将军的驾临。籍,名词作动词,登记。D项,“

70、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意思是: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北,名词作状语,向北。分析可知,C项加点词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故选C。【24题详解】此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的能力。古今异义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等。在解释古今异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A项,“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中“婚姻”:古义是儿女亲家,今义是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非常”:古义是意外的变故,今义是程度副词,很。B项,“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中“穷困”:古义是走投无路,处于困境,今义是生活贫穷;“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中

71、“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门用的包裹箱子等。C项,“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中“鄙人”:古义是粗鄙的人,今义是卑鄙的人或者谦称自己;“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中“宾客”:古义指门客,今义指客人。D项,“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中“慷慨”:古义是慷慨激昂,今义是大方;“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中“秋毫”:古今义都是一丝一毫的东西。故选D。【2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高考一般是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来推断词义。A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以”,连词,表目的;B项,“皆白衣冠以送其行”,

72、“以”,连词,表目的;C项,“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以”,介词,拿;D项,“燕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以”,连词,表目的。故选C。【2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针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重点,要熟悉18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语境中,结合语法和逻辑的分析,疏通文意;难点在于理解词语的用法(即词性)。方法应用上首先,分清虚实。A项,“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之,代词,他,指荆轲;B项,“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背德也”,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之,代词,他,指沛公;D项,“使杞子、杨孙戍之,乃还”,之,代词,指郑国。故选B。【点睛】古代汉语中词

73、类活用主要有: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做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3、形容词用做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4、数词的使动用法。辨别词类活用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成分分析,就是把句子的成分先画出来,然后看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参考译文: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

74、伯祝酒,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项王的恩德。”项伯答应了,告诉刘邦说:“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项王答应了。五、写作(60分)2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旧报纸,若是卖给收

75、废品的,一斤大约三四毛钱。但上海吴江路就有一家老报纸馆专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日报和文汇报等老报纸,每张能卖到200多元。原来,商家打出的宣传是这样的:为自己或者是亲人买一份生日老报纸吧!颜色已发黄的老报纸配以充满怀旧情调的包装,就有一些历史的韵味。顾客主要是二三十岁的上海市民,他们或者购买自己出生那一天的报纸,看看自己出生那天世界发生了哪些事,或者买来赠送给长辈,已引起长辈对青春的回忆。三四毛钱一斤的旧报纸得以卖出每张二百多元的高价,价钱翻了千倍以上,可谓极高的附加值了。可商家刚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曾引来多少人的嘲笑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

76、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被嘲笑的梦想,才有实现的价值是什么让一张旧报纸有了极高的附加值? 是怀旧的情调?是历史的韵味?还是商业的头脑? 窃以为,是卓尔不群的梦想!是敢想敢做的勇气!更是不忘初心的坚持!梦想,从来都是如此,说的人多,做的人少!被嘲笑的梦想,才有实现的价值! 历史传奇的史册里,写满了成功者被嘲笑的委屈,更写满了成功者梦想成真的荣耀和光辉。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时,被众人耻笑,自不量力。但就是这样两位“氓隶之人”奏响了亡秦的序曲。历史就是这样,用屈辱考验成功,用辛酸铸就伟业! 十三遗甲,问鼎中原 清太祖努尔哈赤,凭借先祖遗留的十三副盔甲,兴兵辽河边,转战白山黑

77、水,统一女真诸部,建国后金,创立八旗制度,为大清入主中原,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努尔哈赤起兵之初,兵力不足百人,武器装备不过铁甲十三副,要以这样的军力与幅员辽阔,拥兵百万的大明朝较量,简直是天方夜谭!刚开始就连他最亲近的将领,都劝他要继续韬光养晦。而更多的人则对他的疯狂之举,报以轻蔑的讪笑!与他联盟的城主,不相信他能成功,部队开拔之际,便弃他而去。但努尔哈赤并不气馁,他一鼓作气,一路上攻城略地,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强大的敌人,无不臣服于他披荆斩棘的坚持和所向披靡的勇气! 回顾历史,努尔哈赤问鼎中原的梦想,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嘲笑与质疑中,渐渐地实现。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有坚持的勇气! 现实生活

78、的舞台上,演绎着成功者被忽视的过往,更流传着成功者励志的艰辛和辉煌,韩寒说出,“用稿费养活自己”时,引来了在场老师的一阵哄笑。但就是这样一个退学的高中生,日后登上了中国作家财富榜。现实就是这样,用时间验证成功,用机遇书写传奇。 阿里巴巴,财富传奇 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几度风雨,几度峥嵘。开设淘宝网,创立支付宝。2015年双十一,淘宝单日成交900亿元,马云开创了中国人的购物新格局。 而在1996年,创业之始的马云在北京推销自己的一款网络产品中国黄页,业务开展并不顺利。甚至,在他描述互联网经济时,被人嘲笑为是“骗子”。马云伤心却不绝望地说:“再过几年,北京就不会这么对我。再过几年,你们都知道,我

79、是干什么的。”如今的马云早已成为叱咤商界的大佬。谈起曾经的创业艰辛,马云最常说的是:“与其说是互联网成就了我,不如说是梦想成就了我!” 无论是历史传奇,还是现实故事,那些曾经被嘲笑的人,只要怀揣勇气,不忘初心,坚持下去,终有一天,那些被嘲笑的梦想,会让你的人生熠熠生辉!【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时评类作文材料,应该选择一个方面体现对整体事件的思考。 本题 属于一件事涉及不同人类型: 一件事高价卖老报纸 ;不同人商家、顾客和嘲笑者。参考立意:1商家角度: (1)眼光决定价值 (2)敢于尝试 (3)高收益源于创新思维 (4)创新常常就是在嘲笑声中壮大起来 (5)面对嘲笑敢于坚持2顾客角度:顾客买的

80、是一种情怀3嘲笑者角度: 嘲笑别人常常是因为自己目光短浅。个人观点:从覆盖材料整体的角度而言,选择第1和第3两个角度相对保险。【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时评类作文历年考查题型:1一件事有不同看法:2009年、2014年、2015年的材料属于这种类型。应考策略:选择一个你认同并有话可说的观点来写。2一件事涉及不同人:2012年、2013年的材料属于这种类型。应考策略:选择一个主要人物的行为加以评价。3一件事涉及不同方面:2010年、2011年的材料属于这种类型。 本题 属于上面第二种类型: 一件事高价卖老报纸 ;不同人商家、顾客和嘲笑者。 材料

81、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