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 一、文学常识左传: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为春秋,最大的编年体史书为资治通鉴,所以左传只能说是最早的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四年(前464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补充:史书体例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编年体:以年代为
2、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二、矫正反馈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完整的记传体史书。B左传相传为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C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D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俗称“春秋三传”。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B )A.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B.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C.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3、 肆:延伸,扩张 D. 阙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3下列句子中画方框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A.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其无礼于晋 B.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D.唯君图之 君之壮也,犹不如人4. 选出对下列多义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1)若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好像)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假如)(2)说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说教) 秦伯说,与郑人盟(高兴)(3)辞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告辞) 停数日,辞去(告别) 不辞劳苦(推托)(4)鄙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4、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偏僻)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5)微 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略微,稍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6)之 辍耕之垄上(到,往) 子犯请击之(他们,此指秦军) 是寡人之过也(的)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的)5.给下列句子断句(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2)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3)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6.翻译下列句子(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3
5、)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5)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7.名句积累: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不仁; ,不知; ,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写作素材与运用【适用话题】选择、爱国、匹夫有责、口才与成功、艺高人胆大、有志不在年高、发现人才、隐忍、宽容、知错能改、义与利、变通【运用示例】1.岁月给了太多的落寞与不甘,磨砺了他的沉稳和敏锐,救国于危难之间,又体现了他的爱国之心,即使壮时未被重用,亦为国不计私怨,顾全大局。2.有才无须溢于表,有志仅须喻于心。这是中国古代一部分有识之士的处事原则,从某种意义上
6、来说,烛之武便是这样的人,然而,在他身上却兼存着独善其身般之内敛与怀才不遇般之无奈,但是,身处微不足道之地位并怀拥愤恨与期待之矛盾心境的他,在国家面临危难时却毅然挺身而出,毫不推卸,可以说,烛之武象征的是一种心态才美无须外现,秉承的是一种信念虽老可仍毅坚,先驱的是一种精神有难必然担当。4.当今社会,最缺的是人才,最不缺的也是人才。有一句话叫“人比人,气死人”。将竞争之激烈体现得淋漓尽致,当伯乐完全忽视了那匹千里马时,原本再雄心壮志的人也一定愤怒极了,开始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可他是否想过,是匹千里马就总会被发掘,如果重新振作,就不会在后来错失良机了。烛之武便是这样的聪明人,虽然他这人才被白白浪费
7、了许久,但国难当头,国君求助,爱国振邦之心强烈的他又怎么会拒绝?于是,他放下了多年来不受重用的愤怒、忌恨与傲气,虽然还是略表牢骚之意,却仍旧义不容辞地担当起退秦师的重任。烛之武正是不因个人情绪影响,才保全了大局。5.烛之武称得上是一壶佳酿,但他却被埋没在晋国这条深巷子中。尽管它香飘四方,却也迟迟未被晋侯也就是这条巷子的尽头所“品尝”。直到这条巷子将要被拆毁的时候,它才被当作救命稻草般地呈到了晋侯的手中,成为了晋国命运的转折点。由此观之,哪怕是再聪明,再厉害过人,若不懂得毛遂自荐,也会永远掩藏于平凡世俗中,最后只能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不留痕迹。9.“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郑伯执政的几十年间,他从未受到重用。可又有什么关系呢?天生我材必有用。人们总是感叹机会与我们擦肩而过。养精蓄锐,机遇只要抓住最关键的一次就行了。在几十年的寂寞隐忍中,他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韬光养晦,终于在他生命的最后时期,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