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8823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5页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5页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5页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5页
《百汇大课堂》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2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二十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考纲展示重点关注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1)通过教材案例的学习,总结某一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危害、防治措施,结合教材构建答题模板。(2)结合区域图掌握典型区域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对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不同区域的成因、防治等进行对比记忆。(3)关注新出现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联系教材与所学知识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学以致用考点五十四荒漠化与水土流失(高考指数)1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1)荒漠化的含义及类型(2)荒漠化的成因(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

2、潜在威胁;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而人为因素大大加速了土地荒漠化这一过程的发展,并且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3)荒漠化的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1)危害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

3、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2)治理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建设基本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场。矿区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1我国不同地区的荒漠化治理对策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产状况,形成不同的荒漠化问题,具体的分布特点、防治措施也不相同,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分析要点如下图所示:2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方法(1)水土流失的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是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自然条件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气候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

4、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地形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植被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雨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土壤与土质的疏密程度有关。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2)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重点分析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质疏松的人类活动。生活能源短缺,大量砍伐薪柴。山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毁林开荒、耕作方式不当、管理粗放。开矿、开采石料、修路、建房屋、修水利等开发建设不当。(3)从人类活动的技术角度分析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工程技术措施:主

5、要是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来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生物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行治理。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1(2014广东卷)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解析:选D一般情况下,植被条件越好,地表受侵蚀作用影响越小,沉积作用越强,故植被可以拦截风沙流

6、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2013海南卷)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23题。2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解析:2.D3.C第2题,土壤盐渍化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二是地下水位偏高,把地下盐分带到地表,随着淡水的蒸发散失,盐分逐渐滞留在地表,形成盐渍化。图中丁处地势最低,临近本区的湖泊,是上游冰雪融水在沙漠边缘的出露,地下水位高,且蒸发旺盛,产生盐渍化。第3题,本区的河流为内流河,河流径流量小,在中上游地区大量引水灌溉必然导致

7、下游水量减少,植被减少,从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现象。由等高线图知丙地在乙地下游,乙地的引水灌溉使丙地段水量减少,植被干枯退化,产生荒漠化。4(2015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图1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图1材料二图2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图2印度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许多繁华的古代城市不断受到沙漠的蚕食。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绿洲地区发展的启示是_。解析:印度河流域发生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人口快速增长造成的水资源过度利用、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等引起的土地荒漠化。我国绿洲地区发展过

8、程中要以此为鉴,从原因入手采取合理措施。答案: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5(2014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解题关键:(1)错那湖东北部沿

9、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湖泊周围沉积,二是冬春季节河流与湖泊水位低,泥沙出露。(2)原因主要从冬春季节气候、地表植被、风等方面分析。(3)注意问题给出的两个方面: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4)对铁路的保护主要从工程措施入手。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

10、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考点五十五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高考指数)1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2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效应(1)“地球之肺”(2)“绿色水库”(3)“基因宝库”3雨林破坏的原因及保护(1)雨林破坏原因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2)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4湿地资源的功能湿地问题的分析方法 1沼泽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

11、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地势状况(或地形状况)等要素。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主要原因是: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底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2湖泊面积变化原因的分析思路首先,分析变化时间长短。如果是长期的变化(如一万年以来)则主要考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气候变干,蒸发加强造成;如果是近十几、几十年来的变化,则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是

12、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降水、冰雪融水有关。其次,分析湖泊所在地区。短期内外流湖萎缩主要原因一般是围湖造田造成,湖泊面积增加一般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湖泊淤沙减少,退耕还湖的结果;干旱区内流湖萎缩,短期原因是入湖河流的水资源利用过度造成。冰雪融水补给的湖泊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气温的变化、冰雪融水量的多少等原因。3外流湖缩小问题的分析模型(2015天津卷)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12题。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13、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2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B退耕还草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解析:1.C2.B第1题,艾比湖面积缩小,湖水减少,盐度增大,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鱼类生长,鱼类密度会降低,湖面缩小导致芦苇大量枯萎,而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故湖泊的自净能力减弱;湖面减小而湖水蒸发总量减小,故C项正确。第2题,修建水库,会减少入湖水量,萎缩状况会加剧;咸水湖中不适合发展水产养殖;芦苇能改善水质,但对艾比湖萎缩没有影响。A、C、D错误。艾比湖为内流湖、咸水湖,为防止其继续萎缩,要尽可能增大入湖水量,在该

14、流域退耕还草,保护水源是最恰当的措施,B项正确。(2012安徽卷)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据此完成34题。3距地面6 m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ABCD4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ABCD解析:3.A4.B第3题,图中横坐标为风速,纵坐标为高度,类森林距地面6 m以内风速不到3 km/h,故防风效果最好。第4题,华北平原为温带,适合落叶阔叶林生长。(2011天津卷)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56题。5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

15、同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A. a、b草原广布、温差大B b、f地表崎岖、降水少C. c、e光照充足、风沙小D d、g气候湿润、林地多6下列生态功能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AcBdCeDg解析:5.D6.C第5题,a、b分别位于南疆和河西走廊,温差大,但草原面积小;b为河西走廊,地势较平坦、降水少;e位于青藏高原,光照充足但风沙小,d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地区,g位于我国粤南地区的珠三角地区,气候条件好,林地众多。第6题,e位于青藏高原上,多湖泊和河流的源头,规划为生态功能区,可以起到保护湿地、涵养水源的作用。7(2014课标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河流的侵蚀

16、、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解析:沼泽的形成主要与地形、气候等因素有关。结合图文材料可知,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较小;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河流自低纬向高纬流动,易发生凌汛,导致河水泛滥。因而该地沼泽广布。答案: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土地利用图的判读土地利用图在高考命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主要考查某

17、地区土地空间利用、时间变化及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治理措施。图1某区域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图图2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分布图图3某区域农业用地利用变化图第一步:读图名、图例,明确图中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图1为某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率图,主要土地类型有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沙地、盐碱地和沼泽地;图2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分布图,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有旱地、水浇农田、草地、荒漠草地、沙漠和沙地;图3为某区域农业用地利用变化图,主要农业用地类型有耕地、林地、牧草地和园地。第二步:看坐标(分布),明确变化趋势(分布状况)图1中,变化率比较大的为耕地和草地,上升的有耕地和沙地,下降的有草地、建设用地、盐碱地和沼泽

18、地。注意此图表示变化率,变化率大不代表变化面积就大;图2中,沙漠、沙地比重较大,分布较广,水浇农田主要分布于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地区,旱地则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草地和荒漠草地主要分布比较分散;图3中,该地区以牧草地为主,牧草地和耕地面积减少,林地和园地面积增加。第三步:根据变化(或分布)分析区域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图1中,根据该区域耕地和沙地面积增加,草地和其他用地减少,可知该区域面临过度开垦而导致的荒漠化问题;图2中,该地区中西部有大面积的沙漠和荒漠草地,东部位于我国黄土高原,高原上旱地分布较广。分析其中西部面临的问题为荒漠化,东部面临的问题为水土流失;图3中,该区域以牧草地为主,

19、应当位于牧区,其耕地和牧草地面积下降,林地和园地面积上升,应当是该地区为改善生态环境,采取的退耕和退牧等措施。(2014上海卷)根据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回答12题。1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2据图可以推断,从197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B得到持续明显改善C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D改善效果不甚明显获取和解读信息自我校对 变化率地域城乡用地耕地增加减少林地下降上升改善答案:1.A2.C3(20

20、12广东卷)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材料二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上海市在F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解析:工业发展的后期阶段和城市化的发展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这些也正是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建设中应防止出现的问题。在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的时候,必须考虑工业区的产业结构、工业产生的“三废”等环境问题,F围垦区位于沿海位置,所以还要考虑全球变暖等对该区的影响

21、。答案:严格控制工业企业进入,防止传统工业企业的过度引进;合理布局工业企业,防止土地资源浪费;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排放,防止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做好海岸带防护,防止台风等自然灾害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与破坏。题组1荒漠化与水土流失(2015南昌调研)读我国北方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2题。1我国北方自然带的分布特征是()A东西延伸、南北更替B南北延伸、东西更替C南北延伸、南北更替D东西延伸、东西更替2荒漠化的扩展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图中A地目前荒漠化问题十分严重。下列关于A地荒漠化扩展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深居内陆,气候干旱B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降水变率大C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土地、水

22、等资源D水土流失严重解析:1.B2.D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北方自然带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第2题,A地位于我国新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不可能是水土流失严重。(2016贵阳模拟)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充足B水源充足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解析:选B草原景观出现在降水量相对较多的地区,而地降水量在100 mm以下,则可能该地有较充足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水源。4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A全部种树B种草、种树C种树、种草D种树、种草解析:选C降水量在400 mm以上的半湿润地区可以种树,而半干旱的由于降水少而适宜种草。(2

23、016开封模拟)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56题。5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臭氧层破坏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6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开发小水电封山育林、禁止采伐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ABCD解析:5.B6.C第5题,由图可知能源消费结构以薪柴为主要能源,植被破坏严重,加上地形坡度较大,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集中、多暴雨,故水土流失严重。第6题,该区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坏,故保护植被是关键,要保护植被(封山育林、禁止采伐太绝对)必须解决好该地能源紧张的状况。题组2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2015泉州

24、质检)下图示意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百万公顷/年)。读图,完成78题。7图示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A二氧化碳减少B全球降水增多C冰川体积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8导致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原因最可信的是()A伐木与深加工B开发矿产资源C从毁林到造林D严禁砍伐森林解析:7.D8.C第7题,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的功能,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读图可以看到,世界森林面积大量减少,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全球气候变暖,A错、D对。全球变暖的结果会使冰川体积减小,有的地方降水增多、有的减少。第8题,读图可以看到,亚洲森林面积增

25、加最多,选项中的伐木、开矿都会导致森林面积减小;人类需要林木资源,完全禁伐是不实际的,只有加强造林,从以前的毁林到现在的造林才可行。(2016浙江六校联考)读“长江流域某湖泊的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图”,完成910题。9该湖泊TSS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有()流域内降水变化湖水流向变化上游地区植被破坏当地围湖造田ABCD10关于该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A湖泊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增加B湖泊深度增加,航运条件得以改善CTSS通量为负值时,湖水补给河水D河流枯水期时,TSS通量以流入为主解析:9.A10.C第9题,图示为长江流域的湖泊,亚热带季

26、风气候,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水量大时含沙量大;夏季为丰水期,河流的水位高于湖泊,河流补给湖泊,河流带来泥沙注入湖泊,湖泊TSS通量为正值;冬季为枯水期,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湖泊补给河水,湖泊水含的泥沙量小,湖泊TSS通量为负值;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大,但与季节变化无关;当地围湖造田,湖泊缩小,也与季节变化无关。第10题,冬季为枯水期,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湖泊补给河水,湖泊水含的泥沙量小,以流出为主,湖泊TSS通量为负值;湖泊的泥沙淤积会影响通航能力,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调节洪水的能力。专题训练(二十)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27、2016吉林调研)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人口密度与荒漠化面积关系图1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解析:选B注意阅读图例,联系非洲气候的分布,可知热带草原气候区是非洲荒漠化严重的地区。2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ABCD解析:选A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密度越大荒漠化的面积越大,二者呈正相关;过度放牧是荒漠化扩大的首要因素;从柱状图可以看出,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

28、遭到破坏。(2015泰州模拟)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回答下题。3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解析:选C图中荒漠化推进的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因此与冬季西北风有关。封沙育草是针对绿洲边缘地带的荒漠化所采取的生物工程措施。华北北部和东北部分地区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2015淄博模拟)下图为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单位:m2)。读图,完成45题。4下列结论、说法,正确的是()A诸河流中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故河流含沙量最大B黄河

29、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大于长江流域C辽河水土流失面积小,故流域植被保护情况良好D珠江流量小,流经珠江三角洲,地势平缓,流水侵蚀作用弱,水土流失面积小5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流域面积广围湖造田降水丰富且强度大植被破坏严重土质疏松ABCD解析:4.B5.C第4题,由图可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小于长江流域,但治理的面积大于长江流域,故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大于长江流域。第5题,围湖造田对洪涝灾害影响较大,但对水土流失影响不大;长江流域主要以红壤为主,土质黏重,土质并不疏松;都是长江水土流失面积大的主要原因。(2016扶余模拟)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

30、67题。6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A极密B密C中密D稀疏7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解析:6.C7.A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密度的防护林对降低林区附近风速有较大的差异,但随着范围的扩大,它们的区别越来越小,所以从经济和生态两方面考虑,宜采用中密的防护林。第7题,工矿区的大气污染较严重,防护林可以起到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的作用;城市地区的防护林可以起到降低噪声、美化环境的作用;黄土高原上的防护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31、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可以防风固沙、保护农田。(2016甘肃兰州模拟)植被地上部分(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被称为植被覆盖度。下图中的图1示意2001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三大统计区域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图2示意这种变化与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的相关性。据此回答89题。8有关图示地区植被覆盖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20012010年内蒙古的植被覆盖度整体呈下降趋势B年均温的变化对内蒙古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大于年降水量的变化C森林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大小主要取决于年均温的变化D草原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与年均温呈负相关,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9图中曲线a、b、c分别代表(

32、)A森林区、荒漠区、草原区B荒漠区、草原区、森林区C草原区、森林区、荒漠区D草原区、荒漠区、森林区解析:8.C9.B第8题,由图可知:森林生态区植被覆盖度与年均温的相关性较强,荒漠生态区植被覆盖度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较强,而草原生态区植被覆盖度主要受降水影响。第9题,由图可知植被覆盖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c、b、a。森林树冠大,在地面垂直投影面积大,草地叶小,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也小,荒漠区植被稀少,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更小。(2016内蒙古集宁一模)读我国两大淡水湖示意图,完成1011题。10甲湖湖面比20世纪缩小了近一半,其主要原因是()湘江等河流的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淤塞湖泊

33、围湖造田气候异常,降水减少湖滨土地沙化ABCD11治理乙湖污染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该湖流域内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水达标排放减少网箱养殖面积引水入湖,使湖水能不断循环和流动节约用水ABCD解析:10.A11.A第10题,甲湖为洞庭湖。位于长江沿岸,比20世纪缩小了近一半。主要是上游地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江水挟带大量泥沙入湖,湖泊迅速淤塞萎缩以及围湖造田。第11题,治理乙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主要通过减少营养物质的注入和加快净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故选项A正确。二、综合题(共45分)12(2016陇南模拟)读“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图”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图”,回答下列

34、问题。(20分)(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_干旱程度_。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地区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6分)(2)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_的长期丧失,其实质是_的退化。(4分)(3)简述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5分)(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5分)解析:第(1)题,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离海远,且周围山岭环绕,故降水少,气候干旱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由于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故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量递减;干旱程度则不断增强。第(2)题,根据“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

35、来看荒漠化的发展最终结果,是土地生产力不断下降,而实质是土地的退化。第(3)题,本区荒漠化扩展主要从人为原因,即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和过度用水等方面分析。第(4)题,治理措施针对原因入手,从恢复植被和保护水资源等方面分析。答案:(1)干旱递减增强(2)土地生产力土地(3)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4)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13长白山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列

36、为世界自然保留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5分)材料一下图示意长白山区位及主要河流分布。材料二长白山垂直植被带示意图。(1)长白山的走向为_,是中朝的界山,是_等河流的发源地。(2)浮石(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是长白山三奇之一,分布于天池附近70千米内,其形成与_(内力/外力)作用中_有关。(3)长白山林木覆盖率为68%,有野生植物2 0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875种。试分析其成为中国天然药库的自然原因。(4)长白山与欧洲阿尔卑斯山、俄罗斯高加索山一并被公认为世界三大黄金水源地。若对其深层矿泉水进行开发,建立优质瓶装矿泉水厂,需要注意哪些问题?(5)吉林省东部的长白山林

37、区是国家重要木材生产基地,森林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试提出长白山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措施。解析:(1)长白山的走向根据经纬网来判断。三条重要河流的发源地,从图中可以判断得出。(2)长白山天池是火口湖,其奇石“浮石”是多孔结构,一般是岩浆岩的气孔,由此判断它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与岩浆活动有关。(3)长白山成为天然药库的原因与气候、地形、土壤、火山活动等有关,结合当地情况分析即可。(4)资源的开发要注意的问题有:合理开采、加强保护、避免污染等。(5)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应围绕林区的保护、恢复、发展等方面,结合亚马孙雨林的保护进行知识迁移。答案:(1)东北西南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2)内力

38、火山喷发(岩浆活动)(3)气候温凉,降水较丰富;火山灰深厚,土质肥沃;海拔高,垂直地带性明显,植物种类丰富。(4)加强对矿泉水水源地的保护;防止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污染,避免影响其水质;对抽取矿泉水的水量进行控制,合理开采矿泉水资源,防止过度开发。(5)坚持合理采伐,积极营造人工林。(实施森林分类经营,进一步缩减天然林采伐量,加快森林资源培育。)促进珍贵树种更新,提高木材利用率。提高技术水平,培育良种。加强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生态环境恶化。综合开发和深加工各种林业产品,提高林业产品附加值。发展林区特色生态旅游,加强林区绿色产业建设。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