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7186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21 大小:3.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4页
第44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5页
第45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6页
第46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7页
第47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8页
第48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9页
第49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0页
第50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1页
第51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2页
第52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3页
第53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4页
第54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5页
第55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6页
第56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7页
第57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8页
第58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9页
第59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0页
第60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1页
第61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2页
第62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3页
第63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4页
第64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5页
第65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6页
第66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7页
第67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8页
第68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9页
第69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0页
第70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1页
第71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2页
第72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3页
第73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4页
第74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5页
第75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6页
第76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7页
第77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8页
第78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9页
第79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0页
第80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1页
第81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2页
第82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3页
第83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4页
第84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5页
第85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6页
第86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7页
第87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8页
第88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9页
第89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0页
第90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1页
第91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2页
第92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3页
第93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4页
第94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5页
第95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6页
第96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7页
第97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8页
第98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9页
第99页 / 共121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习题:板块一 集权体制下的古代中国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0页
第100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研透全国卷的命题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广大师生在二轮复习有限的时间内针对备考,高效备考。将本部分置于开篇的理由有三:一是让考生明确考向,备考不走弯路;二是本书的编写以此为导向,后面的编排内容是对此部分内容的应用和印证;三是让考生先学会解题通法,有利于在以后的训练和考试中加以实践和运用。一、历史选择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技巧1整体布局遵循考纲,科学统筹(1)时序化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卷的历史选择题基本遵循考纲,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古代、近代、现代)”的顺序编排,三部分的题量基本稳定,均为4道。(2)均衡化古代史: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在时段(朝代)、模块(政治、

2、经济、文化)的分布上相对均衡,先秦、两汉、两宋、明清是重点(南北朝、唐朝则在选考题中密集考查),重视对政治与文化、经济与文化的渗透考查。中国近现代史:形成一些相对集中的命题密集区,如中国近代化、近代初期的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民国初期、抗战史、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世界史:一般有一题考查对希腊民主制或罗马法的延展性认识,一题放在苏俄(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改革,另外两题较多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工业革命、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和国际格局调整等主干内容,试题分布也相对均衡。2命题趋向稳中求变,变中出新(1)情境化创设新情境:命题者站在更高的学科高度和更宽阔的学科视野审视中学历史教学

3、,强调新材料的引用和新情境的创设,情境化已是高考命题的主流趋向。还原情境:主干知识常考常新,高考命题侧重于运用史料还原历史情境,考查考生对历史主干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纵观近年高考,突出了这一命题新趋向。(2)前沿化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把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强调鉴古知今,引导考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社会价值观。题干中大量出现的“反映了”“反映出”“表明”“由此可见”“说明”等指示词,凸显高考命题的两大出发点:一是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对现实与社会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思考);二是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用历史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看待现实问题,明确自身的责任)。3试题设计立意高远,凸显能力(1)

4、材料化新课标高考材料型试题一统江山,以材料为命题的主要依据,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表格材料被大量引入试题,“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已成为历史高考的常态。高考命题者往往巧妙地将材料进行加工,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出现,材料中隐含着重要的历史信息,这也使得材料化的选择题,立意高远。近年全国文综卷历史命题者还有意追求选择题选项在字数、句式表述上的一致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选择、判断的难度,凸显能力。(2)探究化从具体所涉及的考点看,全国卷重点考查的是历史学科主干而非教材主干。纵观近几年的试题,一些高频出现的考点如儒学演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近代经济结构变动、19491966年新中国的建设

5、探索、希腊罗马的民主法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工业革命、苏联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美苏冷战等内容显然属于双重主干知识,既是现行教材的主干知识,又是学科绝对主干知识。这方面的高考试题都体现了探究化的特点。近年高考命题还涉及到汉朝外戚专权、历代货币问题(南北朝货币使用、北宋交子)、土地赋役制度沿革(宋代田制)、经济重心南移、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北洋军阀统治、美国南北战争背景、新兴独立国家崛起与国际经济旧秩序(南北问题)等许多考点则并非现行中学教材重点,甚至是教材语焉不详有所忽略的部分,而所有这些恰恰都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知识。由此可见,命题者选材的标准是从学科本身出发而并不考虑太多中学教学及中学教材的实际,

6、这也是高考命题探究化的体现。4命题原则秉承传统,特色鲜明(1)平稳化近年高考命题总体稳定,无论是选择题的设置、难易度、题型都基本上保持了一贯的命题风格,体现了高考改革的连续性及平稳过渡特点。近年高考命题的平稳化还表现在没有过于深奥的历史概念,也没有晦涩难懂的长篇文言文材料,试题基本以教材知识为依托,注重对能力的考查。(2)主流化高考考查侧重点大多是积极、进步的内容,重点关注的是历史事件的正面影响,对消极、落后、负面的内容考查较少。许多试题往往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客观呈现和对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考查考生对时代背景、客观形势、主观目的、历史作用的理解与解释能力,正面立论多,定性评判少,如苏联的农业集体

7、化、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等。而像国共内战、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之类的重大历史事件,命题者则基本采取回避的做法。既然历史高考选择题的题型以材料式的选择题为主,也就是说,题干的表现形式就是给出各种形式的材料,如文字、图片、表格等,那么解题时同学们只要能够迅速、准确地依托所学知识,提取有效信息,掌握研磨选项的技巧,将题干与选项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在考试中取得主动甚至立于不败之地。在此,笔者将依据多年备考经验总结的“四诊法”与大家共享。1诊断时空时空范围对解题起着规定性作用,它往往有助于排除与该时空条件无关的选项。高考选择题中常见的时空信息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时间常以

8、年月日、朝代、历史阶段等形式呈现。隐性时间常以人物、著作、历史事件或提示性关键词等形式呈现;隐性时间容易被考生忽视,从而影响了解题正确性。题干材料中的空间信息,如相关国家、区域、方位、具体地点等,往往也是选择判断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2诊断题干材料在选择题题干材料的审读、诊断中,要特别注意材料的主干主语、关键词(对于关键词汇要充分理解它的内涵与外延)。此外,还要注意挖掘材料的隐含条件,厘清材料信息的逻辑关系,有时甚至是句式语气的把握,等等。当然,最关键的是对题干中新材料、新情境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透彻的审读、诊断,明确材料的主旨信息。完整解读信息选择题的材料信息往往有一至两个层次,

9、甚至两个以上的层次,正确的选项往往是能照顾到材料信息的多层性、全面性并加以完整概括的选项。如果是片面、局部地反映材料信息则往往是错误的选项,即“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选项准确解读信息即准确地把握概念或历史事物的内涵和外延,解读信息必须符合史实或真实情况,尤其是对概念的外延,既不能自以为是地扩大,也不能自以为是地缩小合理解读信息即对材料进行合乎事理或道理地解读,并且加以正确地辨别、区分,不能过分解读材料,抑或是人为地拓展、延伸材料透彻解读信息“透彻”意味着透过现象看本质。材料字里行间所隐含的间接有效信息、隐性信息往往包含着许多深意,对正确解答试题有时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诊断设问角度在题干审题

10、中,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它关系到选择的角度与方向,关系到能否判断出正确结果。如“由此可知”“这一论断(认识)”“它指的是”等引导语,主要考查考生依据所学知识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判断以及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反映”“说明”“表明”等引导语,实际上是要求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透过材料现象来解释或认识历史事物的特征、本质或规律,典型体现了“以小见大”的考查特点。如果是“主要原因”,则以找寻根本原因作为首选;如果是“主观上”,则要聚焦在主观动机和目的上。4诊断备选项选择题的备选项,除正确选项外,其他三项往往由错误项、无关项或干扰项组成。在四个备选项诊断中,应先排除错误项、无关项、干扰项

11、,最后找出正确项。其错误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题干的时空定位或人物、事件不符的;(2)偏离材料主题或观点的,未能全面、深刻反映材料信息(甚至画蛇添足)的,以偏概全的; (3)与设问角度或方向相背离,答非所问的;(4)曲解材料信息,扩大内涵的;(5)混淆概念、史实错误或偷梁换柱的;(6)表述过于绝对的(如“最早”“标志”“完全”“彻底”等,这类绝对化结论,除非是教材结论,否则往往是错误选项);(7)与题干基本符合,但不是最佳选项(需要进一步结合题干中限制性条件,并通过对各选项的对比、斟酌,最后选出最深刻、最贴切的那个选项)。二、历史材料问答题(第40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技巧2013201

12、7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40题的考查内容与设问一览表主题定位设问角度(2013全国卷)古代与晚清海洋利用的变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2013全国卷)爱因斯坦热在世界和中国的兴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2014全国卷)宋应星、牛顿的科技成果及影响比较(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

1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2014全国卷)清朝早期和晚期移民东北对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2015全国卷)儒学从先秦到汉代、宋代及近代的发展演变(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2015全国卷)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比较(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14、。(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2016全国卷)清中期人口膨胀现象与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2016全国卷)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趋势和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过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2016全国卷)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

15、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对比及西方现代福利制度的发展(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2017全国卷)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和欧洲民族主义对亚洲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2017全国卷)中国矿业政策的发展变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

16、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2017全国卷)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和祖国统一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由上表可以看出,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40题的命题呈现如下特点:1从命题形式上看命题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围绕某个主题纵向展开,二是围绕某话题进行横向中西对比。其中卷更偏好于前者,如2013年的海洋利用题、2015年的儒学题、2016年的人口膨胀题、201

17、7年的民族主义题等;而卷则更偏重于后者,如2013年的爱因斯坦热题、2015年的孟子和苏格拉底题、2016年的移民题、2017年的矿业政策题等。2从材料选择上看材料的选择以文字材料为主,极少采用图表形式(仅2016年卷);设问以两问(共3小问)居多,前后问题关联,往往前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一个问题的解决架设桥梁;重点考查概括、比较、分析、说明、评价等思维能力,答题角度往往聚焦在对背景、原因、作用(影响、意义)的概括分析上及对观点、主张的评价认识;答案简洁,具有较强的专业化、学术化色彩;答案角度周全且聚焦,既强调思维的全面性、缜密性,又重视答题的针对性。3从主题设计上看命题的主题往往聚焦在一些既具

18、有鲜明学科特点、又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甚至是社会及国际热点问题,使考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如2013年卷的海洋利用题、2014年与2016年卷的移民题及2016年卷的人口题、2015年卷的儒学演变题及卷的法制观念题,甚至包括2016年卷的福利制度题,2017年卷的矿业政策问题与卷的郑成功收复台湾问题,无不与当前海洋开发与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国内人口流动与国际移民现象、人口控制与国家生育政策调整、儒学与传统文化复兴、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福利制度利弊争论、去产能、优化产业结构、祖国统一等诸多现实热点问题息息相关,深刻体现命题者的现实关怀及以史为鉴的学术智慧。而从学科角度看,这些问题基本都是发生

19、在社会转型期的重大问题,以之为切入点,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结合,考查考生的史料研读、阶段特征把握、综合分析和阐释论证等能力,考查考生以科学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及近代化史观等各种新史观、新角度,关注思考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文化形态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从而达到学科核心素养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目标。历史材料问答题的解题主要分四个步骤,第一是审设问,第二是读材料,第三是列提纲,最后是答好题。第一步:审设问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设问审读是解题的最重要环节。因此,答题之前,一定要全面准确地审读设问,明确命题者的命题意图与要求。高考主观问答题的设

20、问审读,一般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审答案来源纵观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无外乎两种形式,一是“据材料”,二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若是“据材料”,答案肯定在材料中,这种设问不受教材束缚,依据材料作答,答案需要提炼、概括、归纳、抽象等;若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答案在材料和教材中,作答既要充分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又要利用教材结合点以及平时的知识积累。二审时空限制要注意审清设问中的显性或隐性的时空范围;时空范围制约着解题的取向,对解题起着规定性作用;故要审清时空,并在一定时间、空间下理解和解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三审提示词语(即怎么答)即提示回答问题的方式。常见提示语有:指出、概括、简述、分

21、析、阐述、说明、论证、总结、评价(或评析、评论)、评述、比较等。设问中的这些行为动词既体现了试题对学生学习历史学科方法的考查,又为学生正确解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因此,要认真审读设问中的这些提示语,准确掌握解题方式,具体如下表所示:提示语内涵相应中心词指出即介绍、表达,回答“是什么”,无须分析“为什么”“怎么样”内容、措施、观点、意义等概括即归纳、总结,归结事物的相关要素,简明扼要的指出背景、原因、影响、作用、特点、特征等简述即陈述、总结,回答时表述要“简”,要点要“全”原因、影响、过程等分析即找出历史现象或历史事物组成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关系背景、原因、认识、启示、意义、影响、作用等说明即解释

22、、解说原因、过程、做法等总结即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启示、经验、教训等比较即横向或纵向对比、类比事件、现象、人物及观点的异同等四审答题中心语及求答语(即答什么)首先是审清中心语,以明确答题范围或角度要求。这是整个题目设问所围绕的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制度(政策)、思想、人物、国际关系等知识领域。 其次是求答(答项)语:如背景类(背景、原因、条件、意图等)、性质类(实质、本质)、过程类(表现、内容、措施)、影响(作用、意义、地位),以及特点、异同点、胜败原因、启示与认识等。主要求答语的思维切入点如下表所示:求答语思维切入点原因(背景)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民族关系社会生活,国际国内,主观客观,

23、必要性可能性等措施(内容、表现)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民族关系军事教育社会生活等影响(作用)类积极消极,直接间接深远(由近及远),当时以后,对内对外等特点类阶段特征类宏观上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与不同时期进行对比;在把握史实的基础上找出该阶段带有普遍性,与其他阶段相比又带有差异性,体现其特质的方面。语言要简洁、概括,要上升到史观高度具体特点类本质(阶级属性)各方面状况(指导思想、主导者、目标、内容、方式手段、范围或领域、规模速度等)新发展、新变化(比较)地位(最早、首创、领先)作用影响(广泛、深远、持久)变化(趋势)类“由到”“越来越”“之前之后”等体会(启示)类材料反映的基本原理和观

24、点,得出的经验或教训,应该努力的方向或整改措施(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等在考试中,上述四个方面的任何一个环节判断失误,都会造成答非所问。为此,在审题中要使用各种形式的符号,对上述四个方面的要求进行标识,以提醒自己不要忽略设问中的任何要求。第二步:读材料获取解读信息要周全一、读什么读全、读懂、读透读全指全面阅读情景材料。文字型材料一般包含引言、正文、出处三部分。正文是材料的核心,而引言及出处往往为考生所忽略,但二者往往有时给考生提供答案方向,有时蕴含重要的解题信息,有时可以给解题提供知识背景等,阅读材料时应引起重视。若是图表型材料则要全面认真阅读标题、图表、图例及文字信息等。读懂获取、利用、解读

25、有效信息。阅读文字型材料时,首先,一定要分清哪些是“史”(史实),哪些是“论”(观点、评论);哪些是“概括”,哪些是“阐释”。其次,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并列语(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而且)、转折语(虽然、但是、尽管、然而转折语后面往往是中心)、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以至于)等。第三,要注意材料中的标点符号,尤其是分号(一般与上句是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省略号(省略号后面的一句尤其要注意,多是关键性结论)、引号(注意引号的几种用法)、句号(判断材料有几层意思)、括号(括号内常有注释或解释)等。读透指真正理解材料要体现的史实,去伪存真,把握作者真实的意图。二、怎么读粗读、细读、重

26、点读第三步:列提纲回扣教材不漏点联系教材知识,做出准确判断;联系题目提问,寻找相应信息;围绕观点组织材料。做到按顺序,列要点(全面考虑,精炼简洁)。第四步:答好题逻辑条理重规范(1)规范:标题化、序号化、段落化、层次化、要点化。(2)简洁:详略得当、精准整洁。(3)科学:叙述有序(时间、空间、逻辑);条理清楚(概括、准确、精炼);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论证有力(抓住要点、切中要害)。答题时要严防以下几类失误:(1)审题不严密,阅读材料不够冷静、细心,不能真正弄懂题干的要求,或遗漏问题要求(特别是“分别”“各”等字眼,对比“异同”的“同”等)。(2)阅读材料不够细心,遗漏有效信息,

27、即不能“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对有效解读不“完整”。(3)不能把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教材学习相结合,只用教材知识或只用材料信息作答,不能两者互补,致使答案不全面,遗漏答案要点。(4)把几个问题合并作答。要尽量将问题拆解为具体的小问,一问一答,问与问的答案之间要区隔开来。(5)观点、立场错误,不是客观地按历史发展规律评价事物,而是凭个人的感情和主观臆断评价。(6)不能史论结合,空发议论,缺少史实论据,或者只列举史实而没有评论。(7)答题针对性差,不着边际;答案层次不清、杂乱无序,要点不清晰、条理不清楚、表达不准确;缺乏逻辑,前后矛盾,因果颠倒。(8)答题欠规范,文字书写潦草,难以辨认。(2017

28、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

29、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第一步:审设问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第二步:读材料获取解读信息要周全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

30、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

31、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国家的主要社会矛盾所在。启蒙思想的传播,抨击专制制度。隐性信息:人权宣言的发表,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材料为分总结构,此为结论性语句。材料为总分结构,此为论点所在。民族主义主张发展民族经济,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的主要社会矛盾所在。隐性信息:“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时代背景。第三步:列提纲回扣教材不漏点法国大革命国民党“一大”宣言第四步:答好题逻辑条理重规范(1)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

32、人权和公民平等。(2)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三、历史开放性试题(第41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技巧20132017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41题(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内容与设问一览表主题定位设问角度(2013全国卷)“东汉十四州”与“唐开元十五道”地图对比比较两幅地图,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2013全国卷)“清太和殿”

33、与“英国王宫白金汉宫、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图片对比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2014全国卷)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目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2014全国卷)“文革”期间和改革开放时期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2015全国卷)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乘法公式)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论证、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2015全国卷)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表格

34、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2016全国卷)卢梭社会契约论关于“人民主权”的论述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2016全国卷)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2016全国卷)晚清被迫和主动开放的一系列通商口岸示意图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2017全国卷)1417世纪的中西方历史比较表格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35、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2017全国卷)钟表的演变所反映的科技与生活的变化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017全国卷)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由上表可以看出,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41题的命题呈现如下特点:1从命题的主要形式上看从2012年至2016年,全国高考历史卷开放性试题即第41题的命题形式几乎一年一变,已使用的材料有文字、图示、地图、图像、图表等几大类,文字类材料则包

36、括文献摘引、观点介绍、目录摘抄、“公式”等,纷繁多样。从设问形式看,主要有观点评析或论证(如2016年卷、2016年卷、2017年卷)、提取相关信息(如2013年卷、卷、2014年卷的“比较相同点或不同点”,2015年卷的“指出变化趋势”,2016年卷以及2017年卷、卷的“提取有关信息”)并进行说明或分析、提出修改意见并加以说明(可分为“增添完善型”和“变更删除型”,如2014年卷、2015年卷)等。从发展趋势看,这种开放是全面而科学的开放:首先,不再指定考生对某一特定观点进行论证,而是给考生提供一个话题、一些史料,进而让他们自主选择和确定出待论证的观点,可供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途径越来越多

37、;其次, “一题多解”成为高考历史试题的一种常态,命制者一方面通过提供信息量大、开放度高的材料为“多解”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在评分办法上逐步从“参考答案”向“示例”“答题要求”和“评分说明”过渡;而在“答题要求”上以“观点明确”取代以往常用的“观点正确”,这“一字之变”也体现了命题指导思想与评价观念的一个重大转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言之成理、自圆其说。2从命题的考查重点上看虽然第41题的命题形式变动不断,但其考查重点始终指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学科能力,其中“论证和探讨问题”是考查的重中之重。从“答题要求”上看,

38、结论性的答案不仅要“观点明确”,而且要用准确、可信、充分的史实加以证明,做到史实与观点紧密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性强,凸显对“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一历史学科核心要求的考查;鼓励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材料信息进行审视、加工和重新厘定,大胆挑战权威,修订或否定“定论”,提出有理有据、逻辑严密、自成一说、富于个性的见解,凸显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这一考试大纲最高能力目标的考查及对培养“创新意识”的关注。3从命题的史观引领上看命题者重视引导考生用不同的理论解释历史。2011年以来,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已先后运用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革命史观、整体史观、生产力史观、社会史

39、观等设计题目,极大开拓了考生乃至整个中学历史教学界的视野,赋予了科学唯物史观以崭新的生命力。因此,第41题从根本上体现了引导考生用发展了的现代唯物史观解释历史的命题思想。解答这类题目,既要有史观的总体引领渗透,又要有史实合理、充分、有序的铺陈;既要宏观把握,又要细节展开;既要发散思维,又要聚敛思维,通过两种思维形式的结合,实现答案组织在高度与深度上的圆满统一。1明确备考方向(1)开放性试题答题的基本要求强调史实清楚、概念清晰、对历史的时代背景具有高度敏感性,能够把握住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趋势和特点。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夯实基础,梳理知识线索,理清历史脉络,把握住历史知识间的内在

40、联系(包括显性联系和隐性联系),特别是历史知识间的规律性联系,提升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运用能力,从而为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奠定基础。简而言之,考生对所学知识做到“熟知”是不够的,在最后阶段要达到“真知”“会用”的境界。(2)开放性试题在答题思维上倡导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考察历史,多角度发现、分析和思考问题,在史观指导上表现为科学唯物史观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生活史观多元并存。这就需要学生在掌握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及应用的基础上适当了解各种新史观的主要观点,学会多元、全面、深刻地看待历史问题,提高理论认知素养,将史观分析法运用在答题当中,从而使答题说理更为透彻,答案立意更为高远和丰满。

41、(3)开放性试题在答题原则上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客观辩证、一分为二,语言表达上强调观点鲜明、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层次分明、论证充分、文字通顺、自圆其说。因此,考生不能盲目地陷入题海战术,而是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SOLO评价理论对重要模拟试题的文字表述进行对比分析,学会旧题新做,通过对评分标准和参考示例的学习研读,准确界定自身思维能力所达到的层次,找出差距,往更高一级的水平努力靠拢,不断提升,从而逐步从只懂罗列史实、不会表达观点向有选择、有组织地择取相关史实,提炼观点,到最后形成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述有力、层次分明、格式规范的文字表达的方向努力,懂得将自己的思考融入文字中,做到

42、“论从史出”“史论结合”。2了解评卷的基本角度(1)观点的明确性和准确性。(2)论证的角度与深度、广度。(3)与材料的结合度及逻辑表达等。所以,开放性试题评卷的一般套路为:观点分/论据分/结构分/逻辑分/表达分/整体评价分。3把握答题的基本原则开放性试题不管如何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抓住下面五大基本原则,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注:是什么你所认同的观点是什么。以“我认为”,或“我同意”“我反对”等用语引领自己的看法。为什么即理由是什么,多从几个角度进行论证,必须史论结合,论证充分。怎么样最后进行小结或提升。用“所以”“因此”“总之”等用语,表明自己的结论是建立于扎实的因果推理之上的。(2

43、017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钟表的演变古代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中世纪末期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近代早期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20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20世纪50年代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从材料中提取两

44、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题示例1(1)提出观点:我认为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精度提高。(2)论证观点: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科技落后,日晷是当时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中世纪时机械钟在西欧流行,只有时和刻,但不精确。近代科技的产生,实验与数学相结合,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怀表,其精确度提高。科技革命的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人们时间观念增强,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根据原子物理学制造出原子钟,其精度更高。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45、。(3)小结:科技的进步推动钟表精度不断提高,钟表精度提高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科技的进步。解题示例2(1)提出观点:我认为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的普及使用。(2)论证观点:古代生产力落后,科技不发达,日晷是当时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但日晷计时一般由政府控制。近代科技的产生,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怀表,但当时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钟表还不能普及使用。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时间观念的增强,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钟表得到了普及。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经济进步,20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随时都可佩戴。在第三次科技

46、革命推动下,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3)小结: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的普及使用,而钟表的普及使用反映了不同时代科技的进步。四、历史选做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技巧(以选修1为例)20132017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改革”模块选做题的考查内容、设问与作答方式一览表主题定位设问角度(2013全国卷)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2013全国卷)唐朝两税法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47、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2014全国卷)魏晋法律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2014全国卷)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2015全国卷)唐代币制改革(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2015全国卷)清朝养廉银制度(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

48、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2016全国卷)唐太宗谱牒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2016全国卷)晚清军事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2016全国卷)北魏孝文帝庙号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2017全国卷)20世纪80年代的工资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

49、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2017全国卷)清末北京街道管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2017全国卷)隋代法律制度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从近五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12道“改革”模块选做题看,命题呈现如下几个特点:1考查的主题不拘泥于国家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和教科书内容,其选取的标准主要源自课程标准不是具体的模块学习内容要点,而是整个模块的学习指向“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

50、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只要能承载这一目标的素材均可进入命题人的视野之中。2突出对“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的考查。由于试题材料选取的依据不是所学的具体知识和特定知识,而是随机选取的、学生普遍感觉陌生的教材之外的不确定知识,因此题目重点考查的并非对特定陈述性知识的简单再认、再现能力,而是在具体学习过程中积累总结提升而来的程序性知识分析同类问题的方法、能力及规律性认识,也就是对历史学科本身所固有的学习规律和学科素养的运用能力。3从时段看,中国古代史是考查的重中之重,除20

51、13年卷、2016年卷和2017年卷、卷涉及中国近现史外,其他8题均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改革相关。4从材料呈现方式看,以文字材料为主,较少采用一手材料尤其是整段的文言史料,材料通常以缩写、改写、摘编的方式呈现,层次大多为“补充介绍背景列举改革措施内容交代结果影响”的三段式结构,不在阅读上设置人为障碍,重点考查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5频繁使用“概括”“指出”“说明”与“简析”(“分析”)等设问提示语,求答语则多集中于“背景”“原因”“内容”“作用”“意义”和“影响”上,总体聚焦在概括(指出)改革的背景(原因)、特点或内容,以及简析改革的作用(意义、影响)上,以深刻认识改革内容与

52、时代背景、历史影响之间的互动关系。1把握专题之“魂”如商鞅变法,作为一次社会转型的改革,其变法的每一项措施(如“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县制”“废除世卿世禄制,推行军功爵制”等)都旨在削弱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加强新兴封建地主的权力,这就是商鞅变法的“魂”。而如将它推演成“削弱(废除)封建地主贵族特权,加强新兴资产阶级权力”,则可以作为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魂”;如果再将其进一步推演成“削弱(废除)旧的统治阶级的特权,加强新兴阶级的权力”,则又可以作为所有社会转型改革的“魂”。而这个“魂”就是在学习特定知识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知识,是专题学习的主线。2强化能力之“本”在学习特定

53、知识过程中,是否记住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在理解上下功夫,要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深化、内化、结构化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同时掌握获取同类知识及解决同类问题的思维方法,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鉴于全国卷选做题特别重视“概括”这一基本历史认识能力的考查,应在实战训练中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意识地加强“概括”能力。这些训练法包括:关键词与核心句训练法。前者指平时阅读教材或试卷时,习惯性地圈阅、提炼、旁注关键词,由关键词理解材料的中心观念,学习用关键词构思内容较复杂的论证;后者指阅读时能够准确快速找出整段材料中最能表达中心思想的核心句,区分核心句与拓展句,分析拓展句是如何对

54、核心句予以论证的。观点与史实的准确区分。懂得区分材料中观点部分与史实部分的区别;剔除概括中主观加工、自行发挥的成分,使它仅仅是对材料内容的客观浓缩与再现。掌握必要的史学概念和术语并将之运用于论证中、养成条理化表达的习惯、对已做出的概括性答案进行“再概括”(合并、删除一些重复、冗余的话语,使答案浓缩精简到无法再减的极致)等。最后使自己的概括能达到这样的标准:抽象性:使用精短恰当、具有一定内涵包容性的表述对材料内容予以浓缩和提炼,将完整的叙述转化为概念术语式的表达,将定量的描绘转化为定性的判断,言简意赅、提纲挈领,透过历史现象直抵其核心本质。准确性:概括的目标是“再现”,必须忠实所概括对象的客观性

55、,尊重材料本意,不能断章取义、随意发挥、自由想象;要把握好材料的层次,清晰提取出材料所包含的各个要点,每个要点都应当有各自独立的内涵,彼此泾渭分明。完整性:立足于题目所指定的全部材料,对材料进行地毯式的摸排,力求呈现材料蕴含的全部要点;概括不仅要充分整理隐性信息,而且要深刻挖掘隐性信息。针对性:所概括的答案必须针对问题所问,角度要尽量发散,但始终聚焦在设问的指向上,防止偏题、跑题。逻辑性:所概括的诸要点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逻辑关联,讲求概括的“条理性”,意味着各要点之间须内涵分明,而要点与要点之间构成一个言之成理的话语序列。3由表及质之“深”选修1模块试题紧扣当前热点,历史现实性意识考查成为潮流

56、。其中第(2)问最能体现命题者的意图。试题主要以“作用”“影响”“意义”设问,要求考生在对改革的历史背景、内容和特点了解的基础上,能够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使考生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挥历史学“鉴古知今”的价值和作用。历史地思考现实问题是得高分的手段。历史知识,既具有史料的客观属性,又包含主体的理解和价值判断在其中。选修1的试题关注了时政信息和学术热点,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关照。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历史地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学会历史地思考现实问题。在材料之外的“社会现实”是答案拓展的方向,是满分之答的核心所在。比如2017年全国卷“工资改革”

57、题,其中第(2)问答案“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是联系“社会现实”的体现。4开阔视野之“度”中国古代和近代改革史是复习的重点,除了掌握考试大纲所规定考点及一些整体性、带有转型特征的重大改革外,对历朝历代政治、经济领域的一些重要专项改革也应予以适当关注,如政治上的官员选拔任免及监察制度、地方行政与边疆管理制度、少数民族的制度变革等,经济上的土地制度、赋役制度、货币制度及贸易管理制度等。三线交织建通史 政治线经济线文化线三层精研明高考 考多少考什么怎么考考多少全国卷选择题对中国古代史的考查近几年基本稳定,一般是4个小题,集中在2427题上,分值稳定在16分。非选择题侧重于中国古代

58、思想文化的纵向发展历程比较及中西文化科技、政治制度的横向比较,分值最低12分,最高25分。考什么选择题常考区域非选择题常考主题(1)古代早期政治制度(2)秦汉、宋元、明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发展(3)先秦、秦汉时期经济发展状况(4)宋代土地政策和宋元明清商品经济发展(5)经济重心南移(6)先秦文化(7)儒学发展历程(8)明清文学艺术(1)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纵向发展和比较(2)明清人口膨胀和移民问题(3)中西方思想文化、科技、政治制度比较(4)中外文化交流问题怎么考1突出主干知识,保持求变出新高考命题往往以教材或学科主干知识为依托,强调创新思维,保持求变出新。如2017年全国卷第25题的“官修史书

59、”、第26题的“南方文化的影响”都体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命题特点,这两道题依托的是教材中的中国古代专制制度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既打破了师生“唯教材正文才是知识”的认识,又打破了中学历史教材的束缚。2运用丰富史料,体现推理判断高考命题往往以材料为依据,创设新情境或还原历史情境,要求进行合理的推理判断。如2017年全国卷第26题依据有关唐朝统一战争的材料,推理判断结论的正确与否;全国卷第24题选取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不同写法的图片,要求分析说明汉字发展演变的因素;等等。3立足核心素养,彰显社会关注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在中国古代史部分表现尤为突

60、出。如2017年全国卷第26题从北朝时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看待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全国卷第26题以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考查当时自耕农经济盛行,彰显对“三农”问题的社会关注;等等。通史整合(一)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先秦、秦汉历史发展怎么样 明阶段特征,有利于定位思考方向三维坐标定位三条主线定论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经济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

61、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思想文化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主要史实有哪些 理发展主线,有利于找准解题“题眼”1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西周实行王位世袭制和以王族为主体的分封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走向崩溃,郡县制出现。(2)宗法制:为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等方面的继承问题,西周实行宗法制,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崩

62、溃,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2秦汉中央集权制度(1)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确立了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2)汉朝:汉承秦制并有所发展。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威胁中央。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形成中外朝制度,过于集权导致东汉时期宦官外戚专权,政局长期动荡。3选官制度:先秦实行世卿世禄制;战国、秦、汉初实行军功爵位制;汉武帝以后实行察举制。1农业(1)生产工具:春秋战国之前,石器和木器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标志着我

63、国进入“铁器时代”;汉朝以后,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继续发展。(2)经营方式:中国古代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3)土地制度: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商周实行土地国有的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成为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4)租佃关系:战国时期产生,汉代较普遍。2手工业(1)夏商周时期:我国的“青铜时代”,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2)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开始出现,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3)汉代:开始用煤作为冶铁燃料;西汉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

64、了水排,用于鼓风冶铁。3商业(1)原始社会末期:以物易物的原始商业产生。(2)商朝:产生商人和最早的货币。(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工商业被官府垄断。(4)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黄金、白银开始用为货币;都会兴起;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5)秦汉时期:秦统一货币;汉代专供贸易的“市”出现,开通海陆丝绸之路。4经济政策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政策。(2)秦汉统治者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阻碍了商业的发展。1思想(1)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2)独尊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65、建议,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科技文化(1)科技:西汉造纸术发明,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2)汉字:商代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3)文学:春秋时期的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战国时期的离骚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汉赋是中国贵族文学的代表。融会贯通1先秦的政治制度与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1)与经济:分封制是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井田制是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两者是西周奴隶制国家的支柱。(2)与思想文化: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克己复礼”成为孔子主要的政治诉求。2古代的小农经济与政治、思想、科技间的关系(1)与政治

66、:小农经济影响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封建小农经济需要一个专制集权的制度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地主阶级也需要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保护其土地所有制。(2)与思想: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从而形成重视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的伦理观念和“重男轻女”的尊卑思想。(3)与科技:一方面,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等领域,使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特点;另一方面,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古代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技。3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1)对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

67、流。(2)对王朝:统一了国家主流思想,稳定统治秩序,神化皇权。(3)对社会:“三纲五常”成为个人修养的价值标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4)对选官:儒学家得到重用,促进了整个社会研习儒学经典氛围的形成。(5)对法律:以儒入法,法律的制定和案件的审判深受儒家思想影响。(6)对教育:儒学垄断教育,从中央到地方形成系统的国家教育体系。命题视野在哪里 定高考热点,有利于把握高考脉动视野(一) 既是教材主干又是历史学科主干知识这是命题人的首选(一)政治上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2017全国卷)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

68、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解析:选A根据材料“河南”“山东”“北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王分封王族成员,使得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有了共同的文化底蕴,这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形成,故A项正确。周不存在君主专制,B项错误,排除;C项错在“直接控制”,排除;材料并未体现“世袭特权”,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2(2016全国卷)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

69、安居繁衍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并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材料所给的时间信息是乾隆年间,内容是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反映了这一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的密切。福建到台湾定居者很多,再联系清前期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的史实,可知B项符合题意。A项是对材料的误解,族谱编修是宗法血缘关系的体现,突出了血脉传承关系,故排除。C项“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的表述明显错误,排除。D项与乾隆年间的史实不符,故排除。3(2014全国卷)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70、A河南B河北C陕西 D山东解析:选C据材料中的“周礼”可知,“统一的雅言”应指周的官方语言,而周兴起于陕西,因此这种“雅言”最早应产生于陕西,C项正确。4(2014全国卷)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解析:选B由所学知识可知,自皇帝制度建立以来,为了突出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即以“天”的儿子自居,并举办祭天大典来强化这种伦理关系。在此背景下,官员、百姓也通过各种方式祭拜自己的祖先,

71、以此维护社会秩序,故正确选项为B。5(2017全国卷)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解析:选C结合表中信息可知,从汉高帝到汉武帝时期,郡级政区由15郡发展为108郡、国,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王国越分越小,地方郡、国数量增多,意味着封国势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解决边患危机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诸侯国与

72、中央矛盾在汉武帝时期得到基本解决,A项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排除B项;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6(2012全国卷)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解析:选C材料表明汉武帝设置刺史监察地方以及豪强大族“田宅逾制”的情况,并迁豪族到长安附近居住以加强管理,防止地方土地兼并过于严重,故答案为C。一、早期政治制度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

73、1早期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具体包括:(1)中国早期的“公共权力”到周朝的“天下共主”再到秦朝的“个人独裁专权”趋势。(2)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到西周的“分封制”再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3)商朝的“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到西周的“礼乐制度”再到秦朝“焚书坑儒”为代表的思想控制。2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在吸收前代制度精华的基础上创立的,发展完善了前代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创新。二、先秦、秦汉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创新时期中央体制地方体制选官体制西周家国一体,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内外服制度和分封制;地方具有较强独立性世卿世禄制;中央官

74、员的职权分工不明确秦朝首次建立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体制创立郡县制,用封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推行军功爵制;秦朝以吏为师西汉首创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由郡国并行到“推恩令”;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首创察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三、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政治上(1)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另外打击豪强地主势力,将他们迁往关中,就近监视。(2)改革官制,加强皇权:设立“中朝制”,借此削弱相权;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借此抑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建立侍从军和禁卫军,加强皇帝保卫和军事防御;实行察举制,用考察加举

75、荐的方式选拔官员。2经济上: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均输平准、盐铁专卖、“算缗”“告缗”等经济政策,打击私营工商业者;同时加强对土地制度的管理。3文化上(1)独尊儒术,文化专制: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主,杂以阴阳五行及法家某些思想,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根据,逐步确立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2)兴办太学:扩大儒学教育。(二)文化上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完善(2016全国卷)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

76、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是由孔子整理并用作教学的儒家经典,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排除A项;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五经”是孔子整理的典籍,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的记录孔子及部分弟子言论的著作,不是孔子编订的,所以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故选C项;知识补充:论语在秦汉没有列入儒家经典,直到唐朝才列进去。对此,专家解释为:一、论语是孔子弟子整理的,在汉代的时候该书无论体例还是思想都不成熟,不具备权威性。二、最为关键的是论语及春秋战国儒家思想不为汉代统治阶级所接受。如儒学宣扬“君使臣以礼

77、,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这样的思想就连后来的朱元璋都接受不了。汉代儒学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神化皇权,因此,论语不列入“五经”就很自然了。这显示出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差异。秦始皇焚书使儒学受到沉重打击,但儒学传统并没有因此断绝,故D项错误。汉代儒家思想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由纯粹的思想发展成统治工具:即由开创之初的思想学术的研究,经过董仲舒的发展,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工具。(2)由“民本”发展成“君本”:即由“以人为本”发展成“以君为本”,讨论的核心问题逐渐转向

78、君主的政治统治。由批判君主暴政宣扬仁政,逐渐转向承认现存的统治秩序。(3)从人道到天道。董仲舒认为“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明确指出了“人本于天”,天为“人之曾祖父”。他把天地、阴阳、四时和五行都封建人伦化,他“首推阴阳”,把阴阳五行说纳入了儒家学说,这可以说是董仲舒新儒学区别于先秦儒学的主要特色之一,甚至是天的核心性质。(三)知识纵横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1(2017全国卷)如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解析:选A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学的

79、兴起和发展,士阶层崛起,文字的使用更加频繁,由此促进汉字由繁向简转变,故A项正确。从西周到战国时期,书写材料变化不大,排除B项;各国变法与文字的变化关系不大,排除C项;D项发生在秦灭六国之后。2(2015全国卷)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分析问题。战国时期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在有限的土

80、地上,农民会努力改进耕作技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农业收益的增加,会进一步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C项正确;A、B、D三项说法与材料不符,均排除。3(2013全国卷)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解析:选C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秦国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意在考查考

81、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分封制难以维系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被破坏,故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之;D项过于绝对,故排除。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虽然剧烈,但各种剧变的社会现象之间是有规律可循的。就总体而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一、由血缘宗法社会向地缘政治社会的转型1转型的原因(1)诸侯国间的征讨杀伐春秋时期,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曾经维系诸侯国之间的亲情关系逐渐淡漠,在利益的驱使下,亲情逐渐转化为相互之间的征讨杀伐。(2)诸侯国开始政治改革面对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各个诸侯国君或主动或被动地相继开始了政治改革,而在当时的社会环

82、境下,如何富国强民乃是首要的问题,因此扩大征兵这个能够产生立竿见影效果的措施首先被提了出来。2转型的表现(1)传统兵役制破产“兵农合一”和“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等规范的存在,取决于血缘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的存在。春秋中期以后,由于晋、鲁、郑等国相继打破传统的国、野界限,征召野人当兵,已经使得传统的兵役制度面临破产。战国以后,这个趋势进一步发展,并最终覆灭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之下的兵役制。(2)编户齐民制的出现编户齐民的含义:其一,作为政府行为的户籍管理和人员身份等;其二,指纳入政府户籍的普通百姓。编户齐民的形式:编户齐民是服务于中央集权政治的基层民众组织形式,是新制度之下国家对全国财产赋税和人力

83、控制的有效方法。编户齐民的积极作用:就全国人力控制而言,它的意义就在于打破了传统的只关注血缘大家族“正夫”做法,而以小家庭一家一户组织人口,它不仅是地缘乡里制度以及建立在乡里制度之上的郡县制度的基础,也是战国时期普遍征兵制度的基础。3转型的影响(1)血缘关系走向地缘关系由于血缘关系的疏远,宗法制度遭到破坏,诸侯国之间的扩军备战直接促使一家一户小家庭成为独立的社会单元,社会组织形式也因此由血缘宗法关系走向地缘编户齐民。(2)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依靠宗法关系维系的分封制度失去存在的基础,而相对应的,地缘的郡县制度开始出现并逐渐取代了分封制度。(3)世卿世禄变成选贤与能原本依靠采邑的血缘贵族失去存在的

84、条件,从此出现依靠食禄的行政官员,官吏选拔制度也由世卿世禄变成了选贤与能。血缘社会转化为地缘社会、宗法大家族转化为一家一户的编户齐民、分封制度转化为君主集权制度。二、权力分散的分封制度向权力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转型1转型的原因(1)君权日益扩张春秋战国时期权力分散的分封制度向权力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转型的原因乃是日益扩张的诸侯君权打破了原有的权力平衡状态,由此引起政治体制的转换。这个时期君权的日益扩张也是在原有的社会条件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出现的。(2)各国变法图强从李悝、吴起、邹忌、申不害到商鞅主持的各国变法长期以来被誉为“变法图强”或“为新兴地主阶级夺权”,其实他们都是代表了希望专制集权的君主向

85、企图维护“封建”分权体制的贵族夺权。尽管这些改革家们的下场凄惨,但是变法显然是成功的,因为通过变法,君权明显地得到了加强。(3)战争需要集权春秋战国时期持续不断的战争,因为战争需要集权,战争是实行独裁专制最好的理由与借口。2转型的表现(1)新型的社会组织富国强兵作为春秋战国时期首要的时代主题,直接促成了血缘社会的宗法家族制度向地缘性的编户齐民的转变。建立在编户齐民这种新型的社会组织方式基础之上的乡里制度和郡县制度,又成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存在前提。(2)君主集权在各国出现从战国时期建立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可以看到,君主集权的专制制度已经开始在各国建立。将相制、郡县制、俸禄制等制度的宗旨只有一个取消“封

86、建”贵族的特权,使独立的贵族变成听命于君主的官员,把原来通过分封赋予贵族的权力集中到君主一个人手中。3转型的影响从政治体制的角度看,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发生的变化是一个从封邦建国的贵族分权体制转变为独裁专制的君主集权体制的过程,分权的“封建”制度被集权的专制制度取代了。视野(二) 虽不是教材主干但属于历史学科主干知识近年高考常见丰厚教材(一)“汉承秦制,有所损益”1(2016全国卷)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

87、知秦朝典章制度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汉代对秦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关系。材料中的“文书”泛指古代的国家档案文献,文书传承着历朝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验。材料表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重视秦朝的文书,意味着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即汉承秦制,故B项符合题意。汉初推行被称为“黄老之学”的道家思想,故排除A项。汉初充分发挥文书功能,以便继承前代的政治制度,故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官吏是否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故排除D项。2汉承秦制,私有土地的买卖并不受法律限制,贫民一旦无法正常经营土地便只能将其出售,地主的势力便越来越大。这一做法()A加快了土地的流转和兼并B为农业

88、技术的发展提供条件C推动了国有土地制度的瓦解D培植了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解析:选A根据材料信息“私有土地的买卖并不受法律限制”“贫民只能将其出售”“地主的势力便越来越大”可知,这一做法加快了土地的流转,为土地兼并提供了条件,A项正确。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错误;C项说法错误,排除;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D项错误。“汉承秦制”汉代在总体框架上继承了秦朝制度,又对秦制做了某些调整和变化。主要表现为:(1)承袭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此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等制度。(2)承袭了秦朝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制。西汉建立后至汉武帝以前的中央行政体制,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汉武帝

89、时出现了由皇帝的侍从、秘书组成的内朝,宰相职权逐渐转移到尚书令手中。(3)承袭了秦朝的监察制度。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的监察事务;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武帝时期,废除了监郡御史,把全国分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负责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巡查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刺史的设置,使皇权监控从中央波及地方。东汉时,刺使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后成为地方长官,掌军政。(4)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同时又兼有封国制,但仍以郡县制为主。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最终解决了王国问题。东汉时期,监察区的州,变成了郡以上的地方政权,郡县二级制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5)承袭秦朝

90、的上计制,加强对地方官的管理和控制;承袭秦朝的田租、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6)在货币使用上,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继续使用圆形方孔钱。“汉承秦制”有利于两汉的政治统治与巩固,有利于地主阶级专政。它既稳定了汉朝初年的统治,又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完善起了一定作用。丰厚教材(二)汉朝官僚体制的特点1(2015全国卷)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

91、侯王势力强大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中说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年幼,执政大臣也从他们中选择,反映了母族亲属(外戚)在两汉时期的地位极高,由于皇帝年幼,很容易被外戚控制,导致汉代经常出现外戚干政,故选C项。2(2015全国卷)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

92、内容。材料体现了汉宣帝高度重视郡太守的作用,而郡太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所以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郡太守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没有提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汉宣帝的观念而非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故排除C项;D项内容在材料中未提及。汉朝政治的特点汉朝基本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是,也有自己独特一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政治制度或者政治环境。(1)布衣将相:是指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2)重视母族亲属关系: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

93、汉出现了吕后暴政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3)儒士受到重用: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是,并不排挤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4)地方势力强大: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丰厚教材(三)汉代地主经营地产的组织方式1.(2016全国卷)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解析:选D解答本

94、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图片信息。图片反映的是集体生产,故排除A项。仅依据题干图片无法说明农业的“不断发展”,故排除B项。汉代,土地私有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故排除C项。田庄是汉代地主阶级经营地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以大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以超经济的人身控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形态,有着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是能够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带有一定政治色彩的经济实体。图片正是这种田庄经济下的集体生产情形的反映,故D项正确。2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这反映了当时豪强地主经济(

95、)A已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B具有综合性经营的特点C破坏了自然经济自给性D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开展解析:选B材料中的“膏田满野”“船车贾贩”说明当时豪强地主既经营农业生产,又经营工商贸易,这是综合性经营的体现,B项正确。材料没有拿豪强地主经济与社会其他经济成分进行对比,因此A项错误;C、D两项材料无从体现。中国古代庄园经济1土地来源:古代中国的庄园主要是由商人、豪强地主、官僚等用威胁、欺骗、敲诈、权威、买卖、强占等各种手段,兼并农民的土地,形成大土地私有制。2经济形态: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经济,庄园主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布置庄园,使耕种与纺织等手工业结合,把庄园建成一个独立而封闭的世界。3剥削方式:庄

96、园除有一部分奴仆劳动外,大多由徒附、宾客、族人通过租佃的方式来耕作,他们一般向庄园主交纳实物地租。除实物地租外,他们也须无偿地为庄园主服一些劳役,如砍伐林木、看家护院、充当“部曲”等。4管理形式:中国古代庄园主对依附农民行使的是一种以族权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权力,没有司法管辖权,唐代以后庄园主对庄园劳动者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削弱。丰厚教材(四)儒家的理想政治与社会追求1(2015全国卷)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材料准确理

97、解儒家的主张。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要求统治者对待百姓要实行仁政,不可过度威逼百姓,以达到巩固统治秩序的目的,材料反映了儒家的政治理想,C项符合题意;儒家思想在汉代经过改造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所以A项错误;儒家主张逐步改良政治,B项错误;儒学以维护等级秩序为目标,D项错误。2孔子不明白为什么没有一个国君采纳他的主张,于是请教老子。老子对他说:“你所提倡的那些东西都是别人留下的陈旧遗迹,好比别人留下的脚印。你拿脚印当脚,脱离了自然本原啊!”据此可知,老子认为()A“百家争鸣”下儒学遭受冷遇B法家思想为当时的国君所推崇C孔子的一生侧重于思想建树D孔子的主张违背时代发展潮流解析:选D由材料“你所提倡的

98、那些东西都是别人留下的陈旧遗迹,好比别人留下的脚印。你拿脚印当脚,脱离了自然本原啊”可知,老子的意思是孔子没能够与时俱进,其主张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D项正确。儒家学派的历史观1“春秋笔法”:儒学思想家只重视政治变迁而忽略社会经济基础。这就导致了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封建王朝的治乱兴衰的真正原因经济运行。因此他们只能用他们那套陈腐的仁义道德观念去剪裁历史事实。所以一旦王朝兴盛,他们便齐声赞皇上英明,大臣贤良,是施行儒家的仁义礼教的结果;一旦王朝灭亡,他们便咒骂皇帝昏庸,奸臣当道,是仁义不施的结果。因此,儒家历史学家笔下的历史是经过裁剪的历史,是不完整的。2厚古薄今:孔子主张“厚古薄今”,他要求人们效法

99、夏商周的奴隶制“法先王”,要人们“克己”以恢复夏商周三代的“礼”。3道德理想主义:儒家以仁、义、礼、智、信为个人道德修养的主要目标,以“内圣外王”为君主道德修养的主要目标,虽然严重脱离了社会实际,无法实现。但是,它却为一代代儒家知识分子提供了批判现实的精神力量,使中国古代君主制带有“开明”的色彩。追问历史从“国学热”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一直是学者普遍探讨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在西方现代化理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绝对对立的,因而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走“全盘西化”的道路。更多学者则认为,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是实现传统文化的自身价值与建设中国

100、特色现代文化的较好方法。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不断地吸收其他学术和外来文化,在改造中发展,在交融中升华,推动了中国历史进程的发展。全国卷高考坚持“立德树人”为核心,以活泼新颖和内涵丰富的材料构建情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内涵。1(2016全国卷)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解析:选B题干反映的是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字数、格

101、式和内容情况。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意味着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项符合题意。周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与商代一样,都是“金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故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宗法制度,故排除C项。商周青铜器多用于祭祀,题干信息不能说明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故排除D项。2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主要见于礼记礼运。据学者研究,“大同”思想不少地方类似墨家思想,如“选贤与能”与墨家的“尚贤”原则相似。同时,“大同”思想也受道家的影响,如“大同”世界为“大道之行”,其中“大道”就是道家的术语。这体现了儒家“大同”思想()A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观点B博采众家之长的特点C天下

102、为公,世界太平的追求D建立太平世界的愿望解析:选B根据材料“类似墨家思想”“原则相似”“受道家的影响”等可知,儒家的“大同”思想有博采众家之长的特点,故答案为B。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1)以政治思想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的“仁政”“德治”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法家的“法治”等各家的政治思想。(2)儒家伦理道德文化,其中“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3)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人生礼仪、传统节日、衣食住行习俗、民间信仰等。(4)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和谐意识;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与时俱进、自强不

103、息、变革的思想;浩然正气的正道之行和道德情操;有容乃大的开放意识和博大的胸怀;天下为公、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天人合一、自然与社会统一性、整体性的思想;仁爱宽恕、厚德载物的精神;崇尚气节的人格修养;敦厚守信、忠于职守的诚实态度;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舍生取义,勇于牺牲的英雄精神;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孝道传统;勤俭节约;等等。备战高考怎么练 做典题好题,有利于锁定高考范围随堂强化落实1(2017成都二诊)周人认为“追孝”“享孝”祖先,可以祈福长寿,并将“孝”的含义从“事死”扩大到“事生”,不仅要孝顺父母、祖父母,还要孝顺宗室、宗庙以及兄弟、朋友、姻亲诸侯等。这反映出周代()A伦理政治的建构B宗法

104、观念的淡化C神权政治的强化 D君主专制的加强解析:选A周人认为孝的内涵不仅体现在家庭内部,还体现在宗族及姻亲诸侯的政治关系中,结合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分封制内容分析可知,A项正确;材料体现宗法观念影响面广,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神权,故C项错误;西周尚未实现最高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2西汉初期,丞相有选用官吏、弹劾百官以及执行诛罚的权力。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罚等事,往往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这表明西汉初期()A中央集权的程度出现弱化B官员民主意识非常强烈C相权承袭秦制并有增益D官僚政治形态开始显现解

105、析:选C材料主要说明的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封建社会的官僚制度,官员民主意识非常强烈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据材料信息中相权权力的内容可以得出相权承袭秦制并有增益,故C项正确;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是秦朝郡县制的大规模推行,故D项错误。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书社”,“以社之户口书于版图”,也就是把村社的户口、土地写画在版上。书于“版图”的村社也就被称为“书社”。“书社”的出现()A加重了农民负担 B便于政府征收赋税C强化了中央集权 D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解析:选B根据题目中“把村社的户口、土地写画在版上”得知主要是用来政府征收赋税,并未提到对农民

106、的负担的加重,故A项错误,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4(2017河南部分重点高中联考)下表是根据东汉四民月令统计的田庄内商业贸易(部分月份)状况。材料可以说明东汉()二月可粜粟、黍、大小豆、麻、麦子,收薪炭三月可粜粟,买布四月可粜穰及大麦,收敝絮五月可粜大小豆、胡麻,籴大小麦,收敝絮及布帛A土地兼并现象盛行 B地方经济独立性强C田庄自给自足特征 D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解析:选C四民月令统计的田庄内商业贸易(部分月份)状况,没有涉及土地兼并,故A项错误;表格中也没有涉及地方经济,故B项

107、错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东汉田庄进行各类粮食及农副产品买卖的情况,地主田庄的多种经营,保证了各类生活资料基本上都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依赖外界供应,故C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地主田庄的多种经营、自给自足特征,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5(2017九江“十校”联考)春秋战国开始,有这么一个思想发展的基本趋向,那就是从王权儒学转向皇权儒学,这一思想转向最终由“中华帝国制度的总设计师”完成。该“总设计师”首倡()A以德治民,爱惜民力 B用“仁义”“王道”施政C法、术、势结合统治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解析:选D以德治民,爱惜民力是孔子的主张,孔子主张恢复西周制度,没有维护皇权,故A项错误;仁

108、义、王道是荀子思想,荀子没有维护皇权的主张,故B项错误;法、术、势结合是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维护君主权威,体现儒学为皇权服务,故D项正确。6春秋时期的商人仍属于“工商食官”制度的范畴,商业组织以及与之相应的所有制形式“都多少带着(西周)土地所有制的性质”。这反映了()A春秋与西周社会结构具有同一性B周天子在地方有很大管理权C重农抑商政策起源于西周时期D春秋时工商业都属于官营解析:选A春秋战国时期属于东周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根据题目中“春秋时期的商业组织以及与之相应的所有制形式都多少带着(西周)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得出春秋与西周社会结构具有同一性,故A项正确

109、;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故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确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故C项错误;春秋时期,工商业开始打破“工商食官”的局面,都属于官营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课时达标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届高三黄冈四校联考)据左传载:“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礼记中说:“礼乐刑政,其极一也。”这两则材料反映了“礼”主要的社会功能是()A端正民心的工具 B凝聚家族的手段C维系等级的套路 D齐家治国的方式解析:选D据材料中

110、“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可知是有利于“齐家”,材料中“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可知是“治国”,故D项正确。2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认为,(西周)所有新建的封国大都是少数周族的贵族统治多数被征服族人,其土既非周人所有,其民也与周人不类,这些新来者的统治地位,如果没有坚强的武力作其后盾是支持不住的。这表明()A分封具有武装殖民性质B血缘关系是分封制基础C新来统治者遭坚决反对D周朝军事实力非常强大解析:选A根据材料信息“其土既非周人所有,其民也与周人不类这些新来者的统治地位,如果没有坚强的武力作其后盾是支持不住的”可知,坚强的武力是其分封制得以实行的重要基础,故A项正确。3有历史文化学者在评价分封制

111、与宗法制的关系时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作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作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掲示了()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解析:选A“授土授民建国”“授土授民立家”指代分封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指代分封引发的“家”“国”对立,故A项正确。4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账似的记录的总称。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

112、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原因在于其()A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B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C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D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解析:选B孔子在当时代表的是没落的奴隶主旧贵族的利益,不可能反映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故A项错误;春秋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随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春秋的伦理教育的功能越来越明显,故B项正确;春秋作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其功能是保存史料而非维护贵族社会,故C、D两项错误。5管仲认为:五谷食米,民之司命(决定民众生死)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通货)也。故善者执(掌握)其通施以御(控制)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这体现了()A重农抑商

113、的政策 B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C以农促商的理念 D“工商皆本”的主张解析:选B题目中体现的是在农业与商业中,国家扮演的角色,根据“善者执(掌握)其通施以御(控制)其司命”主张国家掌握通货,故B项正确。6诗经楚辞既是中华文学宝库的瑰宝,也可以作为研究当时社会经济的第一手材料。诗经中出现了135种植物,楚辞中出现了100种植物。其中“稻”“黍”等作物两者都有记录。由此可以推论出()A经济重心已移至长江流域B“稻”“黍”等作物已经广泛种植C外来高产农作物大量引入D楚辞成书时间略早于诗经解析:选B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故A项错误;诗经楚辞都提及“稻”“黍”,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这两种作物广泛种植,故B

114、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外来作物,故C项错误;诗经成书于春秋,楚辞成书于战国,故D项错误。7(2017石家庄质检)据史记记载,秦“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称颂秦始皇仁、义、圣、德,“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使“尊卑贵贱,不逾次行”。这反映出秦朝()A重视人伦秩序和社会教化B注重维护官僚政治体制C借法家思想建立君主专制D以仁义道德来遏制人欲解析:选A材料中“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尊卑贵贱,不逾次行”,体现出秦朝借法家思想强化人伦秩序,达到社会教化的目的,故A项正确。8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不仅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甚至有些时候可以与权力分庭抗礼;但是后来,独立人格在士大夫身上极为匮

115、乏,他们在思想上依傍古人、拘泥经典,在政治上热衷仕途、委身皇权。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小农经济的发展 B宗法纲常的束缚C专制制度的强化 D科举制度的僵化解析:选C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在思想上实行文化专制,故导致士大夫丧失了独立人格,故C项正确。9(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西汉前、中期两个判然对立的社会集团儒生和“文法吏”,在后期渐趋合流,形成了一个全新而有长久生命力的社会阶层士大夫。西汉后期“士大夫”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统制经济”的实施 B诸侯势力的削弱C“独尊儒术”的提出 D察举制度的实行解析:选C“独尊儒术”的提出,建立起以儒学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儒生政治地位上升,故C项正

116、确。10公元前114年,汉武帝下令实施“告缗”政策,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财产的商人,告发者可以得到没收物品的一半作为奖励。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产”。这反映出()A汉代普遍实行严苛的重农抑商政策B商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C政府缺乏保护个人私有财产的理念D打击偷税漏税是政府的主要职责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商业政策,不能说明汉代普遍实行严苛的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商业税的问题,故B项错误;据材料“公元前114年,汉武帝下令实施告缗政策,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财产的商人,告发者可以得到没收物品的一半作为奖励。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产”可以得出政府缺乏保护个人

117、私有财产的理念,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人偷税漏税,故D项错误。11(2017莆田质检)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认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汉代,董仲舒强调“委身致命”“善皆归君,恶皆归于臣”。这种对君臣关系认识的变化表明,汉代儒学()A比先秦儒学更加哲学化B与先秦儒学有着本质的区别C植根于先秦儒学的传统D是对先秦儒学的取舍与创新解析:选D一方面,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理论是对孔子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另一方面,其理论又是对孟子思想的彻底否定与颠覆,故D项正确。12据研究,清明、重阳、春秋社日(祭祀土地神)、冬祭腊日(祭祀先祖)等传统节日,始于或兴盛于汉并在汉

118、代形成定制。这反映了汉代()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农业经济的发展C礼文化制度的世俗化 D新的儒学体系形成解析:选C在先秦时期,祭祀主要是贵族的权力,到了秦汉时期这些传统的节日成为普通人们的习俗,体现了礼文化制度的世俗化,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墨经中的抽象科学知识与古希腊的理论科学的大起大落,则是人类历史上一切超越时代的早熟文化的共同历史命运。在两千多年前的生产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下,经历深远的精神发展路程而开出的远离社会生活的灿烂纯粹的思想之花,必定是极其脆弱的。”这是墨家科技思想被

119、排斥和湮没的又一个原因。墨家学说的思想渊源较为深广,他们具有儒家、道家等没有的优势,一开始就与生产实践十分接近,因而从客观上决定了他们的思想与科学结下不解之缘。墨家科技思想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中最正确而无片面性的思想。如果避开墨家与周易、老庄的分歧不谈,墨家思想恰好将三个方面的积极面融为一体。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整而全面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基础:经验、直观、逻辑、人工语言、现实检验,这些正是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须包括的环节。摘编自墨家科技产生的背景及其湮没原因等材料二中国科技史的研究至少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在经历了20世纪初至40年代,“中国科技史研究工作的开创时期”;20世纪50年

120、代初至60年代中期,“中国科技史研究工作迅速发展的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中国科技史研究深入发展并日趋成熟的时期”。伴随着研究阶段的深入,当前中国科技史的研究需要从思想源头上来获得解决许多悬而未决问题的答案,同时,也是中国科技史研究深度上获得重大突破的迫切需求所在,科学技术思想史的研究成为中国科技史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不搞清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发生和发展,中国科技史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就不可能得到彻底地解决。正如科技史家胡道静所说“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应是科学史研究的核心层”。摘编自吴智先秦诸家主流技术思想之分析(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墨家科技思想湮没及现今中国重

121、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原因。(16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墨家为代表的古代科技思想对现今中国科技发展的借鉴意义。(9分)解析:第(1)问,墨家科技思想湮没原因,可以从中国古代对科技的传统政策和墨经中的抽象科学知识去分析;现今中国重视科技的原因,可以从古代科技博大精深,创造了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而近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较为落后以及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上分析。第(2)问,抓住材料二“伴随着研究阶段的深入”的内容概括分析即可。答案:(1)湮没原因:封建统治的“君贵民贱”和“贵道贱器”思想的抑制和扼杀;墨家科技思想超越了时代的认识和接受的程度;墨家科技思想自身的抽象性,使

122、人难以理解;古代传播方式和技术非常有限。(8分)重视原因:古代科技博大精深,创造了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而近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较为落后;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中国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新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一定进步;科技思想发展是科技进步前提条件;政府倡导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8分)(2)意义:墨家科技思想是中国古代科技思想中最正确的思想,进一步了解墨家思想,能为现代中国科技研究提供理论基石和向导;掌握古代科技思想的脉络,才能做到知古通今,深刻认识墨家等古代科技的湮没,对当代中国科技发展有重要借鉴作用。(9分,其他答案逻辑清晰且言之有理亦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

123、,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都按照皇帝的律令和意志办事。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就是朝廷,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公九卿制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即郡县两级制度。郡县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升迁,地方官僚之间没有战乱、兼并之事。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年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摘编自袁行霈、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解

124、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解析:材料核心强调秦朝创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所沿用,观点提取可从制度产生的背景、制度的演变趋势和制度的影响等角度概括。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论述过程中分朝代按“史实结论”的方式进行论述即可,最后总结。答案:示例一观点: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3分。或“中央集权制度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论述: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局部统一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

125、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诸侯国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为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韩非子提出了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秦始皇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综上,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产物。(9分)示例二观点: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3分)论述: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内外朝制度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刺史制度的实施则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把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三

126、省六部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科举制度则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豪门士族手中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宋代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进一步分化相权,加强皇权;派文官担任地方最高长官,把地方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制度适应了对辽阔疆域管辖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明朝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明朝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使中央集权发展达到顶峰。(9分)示例三观点: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导致暴政和腐败等现

127、象,不利于调动个人、地方发展的主动性。(3分)论述: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形成皇权专制,导致暴政现象,如秦末暴政,隋末暴政。权力过分集中,导致权力者身边的人欺下瞒上、贪污腐败,且极力扩充势力范围,成为社会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如历史上的党争、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等。思想上,中央集权强调思想控制,钳制了人们思想,压抑了人们创造力,如焚书坑儒、八股取士、文字狱等,导致人们思想僵化,社会文化的发展受到抑制,创新乏力。经济上,中央集权的高度加强导致地方主动性的丧失,不利于地方因地制宜的发展适合本地区的经济。(9分)通史整合(二)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时期历史发展怎么样明阶段特征,有利于定位思

128、考方向三维坐标定位三条主线定论政治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典章制度发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在此基础上,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基本上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经济隋唐时期,南方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工具的改进,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繁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思想文化科技:四大发明及其外传;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绘画、唐诗、宋词、元曲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各具时代特色;思想:宋明理学的发展。主要史实有哪些 理发展主线,有利于找准解题“题眼”1完备的中

129、枢权力体系:从三省六部制到一省制(1)萌芽: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机构已经出现,但是职责尚未定型,也不是正式的国家权力机关。(2)形成: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正式成为国家中枢权力机关,有利于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提高办事效率,有利于正确决策,标志着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成熟。(3)演变:宋代形成二府三司制,相权进一步削弱;元朝实行一省制,相权有所扩大。2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1)唐朝: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2)宋代: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另设通判、转运使牵制地方,中央集权加强。(3)元代:在全国范围内设置行省。3选官制度的变革(1)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按照门

130、第选拔官吏的制度,使世家大族长期垄断官僚职位。(2)科举制:隋唐时期开始实行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标志着我国选官制度的成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1农业(1)生产工具: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将中国的犁耕技术推向成熟。(2)土地制度: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3)租佃关系:宋代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订立契约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4)经济重心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耕经济一度遭到破坏,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江

131、南得到初步开发;中唐以后,南方经济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南北经济总量基本持平;南宋时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手工业的发展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隋唐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五大名窑元朝进入彩瓷时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3商业的繁荣(1)魏晋南北朝:北方商业一度遭到严重破坏,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2)隋唐:商业贸易蓬勃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长安、洛阳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出现柜坊及飞钱。(3)宋朝: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出现纸币交子;市民阶层兴起;海外贸易兴盛,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4)元朝:政治统

132、一,交通发达,商业繁荣;纸币流通广泛。4城市的发展(1)严格限制阶段(唐以前):市的经营时间及地点有严格限制,受官府严格控制。城市的主要职能为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南北朝时期,草市形成。唐代夜市繁荣,草市功能显著。(2)放松限制阶段(宋以后):市打破了时空限制,不再受官府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3)唐宋时期的城市类型:海上贸易兴盛,沿海港口城市如广州、泉州、扬州等兴起。5商业政策: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并实行官商分利政策,如出现了盐引、茶引等各种禁榷商品的转卖凭证,商人地位得以提高。1理学形成(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地位受到冲击

133、。(2)隋唐时期: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的正统地位开始受到挑战。(3)宋代:儒学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用“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居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2科技: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朝火药广泛用于军事,指南针用于航海。3文学艺术(1)文学:唐朝时,诗歌进入黄金时代,出现了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宋代,主要文学成就是宋词,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元代

134、,元曲繁盛,成为兴起的新诗体。宋词和元曲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2)书法:魏晋时期,书法进入自觉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王羲之等;唐代风格多样,楷书、草书流行,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张旭、怀素等书法名家。宋代追求个性,忽视法度,代表为北宋四大书法家。(3)绘画:魏晋时期,士大夫文人画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是顾恺之;唐代绘画艺术进入了繁盛时期;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风俗画发展。(4)戏曲: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融会贯通1唐宋社会变革的根本因素商品经济发展宋代商业和商人地位的提高,是唐宋变革时期在经济上的显著特征。在政治上,宋代从根本上打破了门阀士族对仕途的垄断,打破了士农工商的四民结构,“富

135、民”开始崛起;在文化上,宋代改变了唐代之前主要为贵族服务的艺术形式,以平民为消费对象的通俗艺术勃兴;在价值观上,从注重形式转向注重功利,社会对商人、商业的观念较唐代发生了转变,为明清时期“工商皆本”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源泉。2古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规律(1)从城市功能看,先秦至唐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商业贸易的规模不大;唐代以后,因手工业和商业发达而兴起的城市增多,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控制,到宋代时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管。(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出

136、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市镇。(4)从城市分布看,城市的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古代城市有着逐渐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的趋势。3影响宋元时期文化发展变化的因素政治中央集权的加强宋元时期,理学兴起,并逐渐成为官方哲学,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发展的需要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宋朝知识分子地位较高,促进了宋朝文化的全面繁荣;元朝知识分子地位较低,促进了元曲的形成与繁荣国家的分裂和统一宋朝国家分裂,两宋文学家多忧世之作,影响了两宋诗歌、词赋的创作风格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适应了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科技印刷术的发展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命题视野在哪里

137、 定高考热点,有利于把握高考脉动视野(一) 既是教材主干又是历史学科主干知识这是命题人的首选(一)政治上唐、宋、元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1(2013全国大纲卷)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解析:选A本题考查古代监察制度的影响。中国古代实行监察制度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让地方服从中央。题干材料说明中央集权促成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故A项正确。2(2017北京高考)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

138、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A转运使B兵部员外郎C知府 D枢密副使解析:选D材料中明确提到“位同宰相”的职务,A、C两项均为地方官员,B项为六部官员,但未至宰相一级,D项为中央掌管军事的官员,属宰相一级,故选D项。一、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趋势及特点1趋势:总的趋势是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1)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2)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反映了地方管理方式由中央垂直管理向中央派驻管理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地方权力日渐

139、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2特点(1)随着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步加强。(2)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难以发挥地方的自主性。(3)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认识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受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行政效率降低。3沿

140、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纵观中国2 000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二)政治上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1(2016全国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解析:选D题干体现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141、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出身卑微的读书人为了入仕,刻苦读书,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故选D项。2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A选官须注重文采 B应严格考核官员政绩C选官应注重品行 D官员失察会危害民生解析:选C结合题中关键信息“专以言辞刀笔取人”“不悉其行,至后败职”“民已敝矣”可知,唐太宗指出了科举制下仅凭科考成绩录取官员的弊端,即不了解官员的道德、品行,故C项正确。一、对古代选官制度的认识1依据与特点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142、依据世袭才能、品德到门第考试成绩特点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机会体现封闭的特征。以官举士,百姓不得参与给中下层知识分子提供了机会2趋势(1)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2)人才选拔逐步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3)科举制度在早期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后期随着考试内容和方式的僵化,其消极作用日益明显。二、科举制与社会流动性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中唐以后到北宋前期,新型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所谓新型的“士人”,是与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士人与士族相对而言的。作为一个历史过程,随着门阀士族的逐渐消失,一方面是政治因素导致的结果,即唐朝政

143、权自李世民、武则天以来虽目的不尽相同,却皆致力于抑制旧门阀的势力;另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农民起义的涤荡,原来意义上的士族已经走向没落。唐宋科举制的实行,逐渐培养出一种意义深远的文人文化。从唐代开始,许多著名的文人官员都是进士出身。到9世纪前,进士科已经成为向上流动最为重要的可靠通道,成为唐朝高级官吏的主要来源,也成为“士子入仕”的唯一正途,“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为不美”。如此看来,一个通过考试竞争形成的,具有特殊优越感与自我意识的新“士人”阶层逐渐形成。科举制的实施,造成了社会阶层之间流动的可能性。而社会的流动性通常被视为社会开放程度的标志之一。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它所促成的“上升

144、”型流动,也在于其“下降”流动。“上升”,使得少数脱颖而出的下层士人得以参政,“下降”流动,则使得居官位者得不到世代承袭的保障。在宋代科举制下所造成的,是一个多达百万人的读书阶层;而通过考试录取的绝对人数则相对稳定。因此实际录取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这种经常性的竞争压力,无疑给当时的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它一方面激励士人奋勇向上,同时也促进社会角色的选择更加趋于多样化;另一方面也使得士人们更加关心自身命运。一般说来,科举落第者们更加贴近下层民众,或聚徒讲学或影响公共事务或为乡里的文化的普及者、基层社会活动的组织者。(三)经济上唐宋经济制度的变迁1(2017全国卷)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

145、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解析:选A材料中占有20130亩土地者占总户数的74.1%,说明多数人都能靠自己的土地生存,反映了当时敦煌地区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项正确。由材料可知,占有土地300亩以上的大土地所有者仅占总户数的1.4%,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20130”“74.1%”可知,拥有小块土地者占多数,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关于农业生产效率的信息,排除D项。2(2013全国卷)汉唐制定土

146、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解析:选D本题考查宋朝的政治经济状况,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进行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所以A项错;宋代流民问题严重大多是由自然灾害造成的,与“不抑兼并”的政策没有必然的联系,B项错;宋朝“不抑兼并”的政策造成土地兼并更加严重,C项错;“不抑兼并”的政策促使地主官僚大量兼并自耕农的土地,从而造成自耕小农的衰退,故D项符合题意。3南宋时期,商品价格由行户、行头、官府三方制定,将商品质量分

147、为精、次、粗三等,然后按照质量等级确定商品价格,最后将制定好的价格记录在案写成状文,报送专门管理价格的部门备案。这表明当时()A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商品价格由市场决定C官府操纵商品价格 D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监管解析:选D材料表明,南宋时期,商品价格的制定需要官府参与,并且政府设有专门的物价管理部门,这体现了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监管,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排除A项;商品价格由“行户、行头、官府三方制定”可知,B、C两项错误。唐宋经济制度变迁的总体特点制度变迁是唐宋变革最直接的表征。唐宋制度史研究已经证明,唐宋时期几乎所有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土地制度、赋役制度、商税制度、市场制度、

148、货币制度、专卖制度、对外贸易制度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发展总体趋势,也带有不同时代的鲜明烙印。具体表现:私有制的发展唐初实行均田制,唐朝中期,均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占据主导地位。在手工业和采矿业中,官营不断缩小,民营日渐扩大,这也是私有制不断增强和发展趋势的反映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租佃制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关系。地主与佃农是租佃契约关系,佃农是国家的编户齐民。在手工业中,唐代官营手工业出现了劳役制向雇募制过渡的趋势。在宋代,雇募制成了普遍的方式国家干预的减少国家越来越多地退出经济的直接经营,把更多的经济空间让渡给民间。在政府物资调配、专卖等领

149、域中,国家开始更多地吸纳商人的力量国家更多使用经济手段管理在专卖、对外贸易等制度的活动中,都体现了唐宋政府对经济手段和经济效益的重视(四)经济上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2017全国卷)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解析:选C北朝时,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南方,所以出现题干中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喝茶习俗的现象。唐中期,随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的经济文化影响力上

150、升,饮茶习俗得到北方人认可,故C项正确。唐中期北方喝茶习俗已经比较普遍,所以此时不可能是“南茶开始北运”,A项错误。南北方饮食习惯相互影响,但并没有趋于一致,B项错误。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是在南宋时期,D项错误。2(2015全国卷)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材料中的“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151、”等信息,反映了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上升,故A项正确。B项材料中有所反映但不是材料的主旨,C项结论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不可能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D项说法错误,故排除B、C、D三项。3(2015全国卷)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从东汉末年开始,受中原地区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中原人民开始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南宋时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因此农业技术的进步是

152、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C项符合题意。A、D两项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和影响,故排除;土地集中加剧是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关联不大,故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和四方面影响1三个阶段朝代表现特征魏晋南北朝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出现了拥有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江南得到初步开发中唐以后南方经济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南北经济总量基本持平南宋时期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四方面影响(1)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

153、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开发过度,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五)文化上儒学的成熟与转型1(2014全国卷)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 B本

154、质为恶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解析:选D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即认为人的本质都是善良的,但同时也有恶的一面,故要求人们应泯灭自身的欲望,追求至善至美这一人生的最高目标,故选D项。2(2013全国卷)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解析:选C本题考查宋代儒学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表述有误,故排除;B项自汉代以后即出现,排除;C项符合宋代这一时代特征,故选择C项;D项心学至明朝方被发扬光大,故排除。一、从“周公之道

155、”到“孔孟之道”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人们常以周孔并称。所以有“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的说法。“孔孟”并提,是取其思想的一致性。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是“仁”,强调“仁者爱人”,引申到政治领域就是“为政以德”,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则是“仁政”,进而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由于二者核心思想的继承性和一致性,南宋大儒朱熹在编注儒家经典时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在一起,称为四书章句集注,认为它们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理念。后来随着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而“孔孟之道”也就成为儒家学说的代名词。由此可以看出,儒学被称为“孔孟之道”与程朱理

156、学的大力提倡和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密切相关。事实上,现在提起“儒学”这个概念,人们总是将其同“孔孟之道”联系在一起,但这种理解只能说是明清两代四书八股、程朱理学占绝对统治地位下形成的观念。二、程朱理学对孔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1继承:强调儒家伦理道德、性善,追求圣贤、气节、德操等。2发展(1)高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2)深把道德良知深植于内心。(3)广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程朱理学把其思想进行了哲学思辨并世俗化,因而更具有说服力和约束力,更有利于服务政治。(六)知识纵横文学艺术的风格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1(2012新课标全国卷)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

157、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解析:选D材料以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及济公的故事切入,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发展。这些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民的心态与价值取向,故答案为D。2(2016全国卷)右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提取、解读材料信息。题干中的时间是曹魏时期,内容是三体石经,它由先秦古文、小篆

158、、隶书三体书写。三体皆丝丝入扣,书法清新挺秀,成为习作者之范本,于此亦可见汉字书法嬗递演变的痕迹,故选B项。A项说法错误,秦始皇时统一了文字,故排除。小篆流行于秦朝,隶书流行于汉朝,故排除C项;商朝时,汉字已形成完整的体系,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3(2016全国卷)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解析:选C解

159、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皇帝好恶和朝代更替都是影响社会对艺术评判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故排除A、D两项;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B项;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既与王羲之的艺术成就有关,也与社会环境和时代选择分不开,故C项符合题意。唐宋元科技文化的发展折射出的时代特征1科技上:宋元时期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广泛使用的成熟阶段,更是外传西方的重要时期,反映了宋元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中外交流的空前繁荣,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2思想上:理学出现,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理学适应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强化的需要,实质上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君主

160、专制,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3文学上(1)唐代:诗歌繁荣反映了唐朝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的盛世景象。(2)宋代:词成为文学的主要形式,一方面反映了宋代民族政权并立,国家分裂,用词抒发对山河破碎、国家分裂的悲愤之情,宋代的诗词多反映了南北分裂的史实;另一方面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词的文学形式和特色更加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3)元代:元曲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反映了元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并行,统治异常黑暗的时代特征,如关汉卿借窦娥冤进行的呐喊、控诉等。4书画艺术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期,人们欣赏刚劲有力的书法风格,王羲之的作品受到推崇宋代风俗画盛行

161、,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典型地反映了北宋东京繁华的景象。反映了宋代随着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出现了封建文化的高度繁荣。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文人画更加注重意境元代文人画成就突出,绘画作品中诗、书、画进一步密切结合而且成为普遍的风尚视野(二) 虽不是教材主干但属于历史学科主干知识近年高考常见丰厚教材(一)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文化1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这说明当时()A外戚独揽国家大权B门阀政治制约皇权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D国家处于四分五裂解析:选B二王

162、是东晋时期非常有名的门阀士族,“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可见其对政权的影响大,皇权受到制约,故B项正确;A、C、D三项内容在材料中均未提及。2据三国志记载:阮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最能与阮籍的行为理念产生共鸣的观点是()A“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B“越名教而任自然”C“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D“存天理,灭人欲”解析:选B根据材料“阮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可知阮籍推崇庄周道家思想,“越名教而任自然”指超越伦理纲常,顺应自然,符合阮籍推崇的道家思想,故B项正确;A项是儒学家孔子主张追

163、求道义的思想;C项是儒学家孟子的观点;“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学家朱熹的思想。一、政治上门阀政治的形成与发展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为官,等级森严,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而门阀之外的地主阶层通称庶族,他们政治社会地位低下,只能任低级小官,被排挤在士族上层社会之外。东晋末至南朝,门阀士族衰落,庶族兴起,逐步执掌军政大权。1原因(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2)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3)政治

164、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2特点(1)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2)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3)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4)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职位。3评价门阀政治虽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这种制度具有很大消极因素。首先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出现了“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的怪现象,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其次,门阀士族争高官、抢要职,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冗员。4唐宋衰落原因经济上商品货币

165、关系的发展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松弛了宗族的血缘纽带,聚族而居走向分户析产,宗族成员不断迁徙,这使得士族经济不再像以前那样相对稳定文化上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使士族失去了以往的文化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士族与平民之间的差距政治上隋唐时期用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将选人、用人大权收归中央,剥夺了门阀士族垄断官吏选拔的政治特权二、文化上出现了具有“魏晋风度”的玄学1原因秦汉大一统王朝的垮台使继任的统治者们不得不总结教训,为维护社会秩序、纲常名教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这在客观上促使了玄学的产生。曹魏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在现实政治的压力下,知识分子被迫转而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悉心研究三玄之学,倾

166、向于“玄虚淡泊”。东汉后期盛行的清议、清谈之风和先秦时期道家思想以及汉末魏初的名法思想都为玄学的产生准备了思想基础。2特点(1)追求个性解放,大胆张扬个性。(2)知识分子身体力行批判与抗议封建礼教的压制。(3)蔑视权贵,无所畏惧,不怕流血牺牲的斗争精神。3内容(1)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庄子注解易经。(2)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3)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4影响中国哲学发展到魏晋时期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魏晋玄学是一种思辨性很强的哲学,它比较注重抽象理论的探讨,而抽象理论则需要通过一系列哲学概念以及这些概念间的逻辑关系表现出来。丰厚教材(二)专制制度下的民主色彩

167、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明性1(2016全国卷)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解析:选A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宋太祖因为史官对帝王“误失必书之”而不乐,这就反映了重史传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君主个人行为,故选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史官秉笔直书,故排除C项;D项是现象而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2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尚

168、书右仆射(宰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的年龄降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A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B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C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民主原则D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解析:选D结合题干材料可知,魏征对唐太宗已经同意的兵役改革方案拒不署敕,这体现出他具有审核驳正的职权,这与门下省的权限一致,D项正确。唐代时,中国依然是君主专制国家,A、C两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明性从中国古代政府的组织结构、职权分配制度、选官制度等的设置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在君主专

169、制下具有明显的开明性,即君主也要按照一定的法理、传统政治理念实行统治,而不能完全凭借自己的意志去行事。除去制度设置的保障,儒家思想对君主的道德修养要求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主,使其不能实行绝对的独裁专制,而要在统治中注重民意。1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和选官制度具有开明性选官任官的权力并不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都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完成的。例如,汉代察举制以孝廉为标准,通过乡举里选、中央政府策问考核等程序选拔官员;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按照标准划分各郡人的品级,按照品级的高低来选官。无论是汉代的察举制,还是后来的九品中正制,其标准都是依据地方舆论和公共意见,而不是皇帝个人

170、的意志,这就体现出一种开明性。2某些决策方式也具有一定开明性体现最明显的是在唐朝。唐朝皇帝发布的命令叫作“敕”,但是这个“敕”其实只是以皇帝的名义发布的,起草敕令的是中书省的中书舍人,皇帝在敕令发布前“画敕”即同意,此后敕令还需经过门下省给事中审核,如果门下省不同意此敕令可将其批注送回,这称为“封驳”。由此可见,唐朝皇帝下发一道命令的审核程序如此严密和复杂,也体现了唐朝君主专制统治下的开明。中国古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实质上是通过分散宰相的权力来加强君主专制,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民主,但可以说是“皇权之下的民主”。丰厚教材(三)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1从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七年(公元

171、624年)颁布均田令开始,到唐玄宗李隆基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下令禁止农地买卖和抵押,近130年内共有五个皇帝(含大周皇帝武则天)发布九道诏书,都是禁止农地买卖的。据此可知当时()A君主专制加强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普遍 D小农经济稳定解析:选C唐高祖李渊颁布均田令(规定官民拥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到唐玄宗李隆基下令禁止农地买卖,“九道诏书,都是禁止农地买卖的”,说明当时土地兼并普遍,阶级矛盾激化。2比较规范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存在于唐朝前期。自唐玄宗时起,一种名为“使职差遣”的制度被推广开来,如盐铁使、户部使、度支使取代户部财政权,监选使、监考使分割吏部人事权等。这一做法()A缓解了皇帝与

172、宰相的对立B标志着官僚政治体制成熟C有助于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D推动了地方行政权力的扩大解析:选C由材料“盐铁使、户部使、度支使取代户部财政权,监选使、监考使分割吏部人事权”可知,这种做法是具体部门直接处理相关的事务,可以提高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1政治制度(1)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封建官僚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2)科举制抑制了门阀势力,使官吏选拔权集于皇帝手中,加强了中央集权,也有利于教育及文学艺术的发展。2经济制度(1)均田制保证农民得到土地,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恢复。(2)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荒地的

173、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巩固了府兵制。(3)两税法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3军事制度(1)府兵制,即府兵平时耕种土地,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其最大特点是“兵农合一”。由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对其进行调整和健全,有利于巩固边防和加强中央集权。(2)募兵制,即征兵制,是国家以雇佣的形式招募士兵的一种军事制度。唐玄宗建立,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丰厚教材(四)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1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

174、以后的历代皇帝也都秉承这一精神,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殴刀之辟”。这反映了宋代()A文官政治的形成B重武轻文的风尚C以文治国的方针 D兴文抑武的国策解析:选A据材料“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以后的历代皇帝也都秉承这一精神,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殴刀之辟”可以得出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故A项正确。2(2017洛阳统考)下列是某学者整合的关于宋代的主要资料,由此可见宋代()A注重以文治国 B中央集权加强C冗官现象严重 D理学影响深远解析:选A材料中的“宰相须用读书人”“对先贤哲人的重视”“要求武人读书”等都体现了宋代注重以文治国,故A项正

175、确;B、C、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两宋时期,科举制度在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上都与唐代有了很大不同,是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史上承上启下、完备定型的阶段。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官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1原因(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发展,租佃契约关系日益普遍,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2)吸取前代武人拥兵自重而皇权式微的教训,确定了以文治国的方针。(3)科举制度得到了较大发展,削弱了门第血统在科举中的作用,增加了寒门士人仕进的机会,使科举考试向整个社会敞开了大门。(

176、4)宋代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官学、私学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这既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2表现宋初最高统治者将兵权、政权、财权集于中央,各路监司、各州的长官,大多重用文人,并以文人掌兵权,根除藩镇跋扈之祸。同时,宋初统治者又提倡文教,复兴儒学,扭转五代颓风,激励士大夫的忠义节气,养好士风。“兴文教,抑武事”,崇尚文治,奖励儒术是宋代基本国策。3评价(1)积极:宋代文官制度使传统的“贵族政治、武人政治从此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国的历史舞台”;宋代文官制度使权力收纵自如,无尾大不掉之虞;宋代文官制度使书院兴起,学者辈出,经学、史学、文学、科学技术等均甚发达。

177、(2)局限:政出多门,效率低下;冗费增多,财政拮据;容易形成党争;头重尾轻,地方凋敝。丰厚教材(五)宋代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化1(2016全国卷)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特征分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宋代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宋初统治者实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结果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许多人失去了土地,故选B项。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唐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商业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土地兼并

178、严重,与坊市制度崩溃没有关系,故排除C项。北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使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因此政府管理失控不符合宋代史实,故排除D项。2“自汉至唐,犹有授田之制盖至于今,授田之制亡矣。民自以私而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值)。”南宋叶适的言论反映出当时()A地权转让的制度化 B均田制度的普及化C租佃经营的市场化 D土地兼并的严重化解析:选A材料中“契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田契,说明当时土地买卖已经制度化,故A项正确。B项中“普及化”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买卖”而不是租佃,C项不符合题意;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全面认识租佃关系1定义: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

179、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2过程(1)战国时期:租佃方式产生。(2)汉代:租佃现象比较普遍。(3)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土地出租时,多订立契约,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地租以实物租为主。(4)明清时期: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使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3特征(1)土地出租者与土地租佃者之间采取了一种契约形式。契约内容包括田亩的位置、数量、类别以及地租偿付的方式及数量。(2)租佃制下,佃户有了迁移的自由,社会身份、地位在法律上有了显著的提高。魏晋隋唐时期的部曲、佃户都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迁移的自由,到宋代时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

180、附关系大为削弱,佃户的身份地位提高。(3)产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宋代地租主要有分成租和定额租两种。(4)租佃制呈现复杂化趋势。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在土地所有者和实际耕种者之间出现了二地主阶层,从而使土地所有权、占用权和使用权分离。4影响(1)在租佃关系下,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2)随着租佃制度的发展,佃农通过抗租、减租的斗争,争取到一些权利,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定发展。丰厚教材(六)古代中国货币的发展1(2014全国卷)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

181、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选A据材料中的“私为券”“不能偿所负”可知,交子并非是直接用于商品交换的货币,而是一种可以兑换成货币的证券,A项正确;据材料可知交子引发了民间的商业纠纷,B项错误;交子的产生和使用与富商的社会地位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D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错误。2北宋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但都迅速贬值;到明朝中期,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取代了纸币,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获得政府认可。这一演变过程反映了()A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遭遇挫折B政府抑制资本主义萌芽成长C政府推行“

182、闭关锁国”政策D政府抢占了国际贸易的先机解析:选A结合题中关键信息“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迅速贬值”“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获得政府认可”可知,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古代中国货币的发展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商朝人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2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形状很多。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秦统一中国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

183、钱,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上林三官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二十四铢为一两)。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渊改革币制,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

184、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5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北宋时,随着交换的发达,货币流通额增加,但铁钱的使用极为不便,北宋创印的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宋真宗时,在政府的许可下,由成都十六家富户共同经营。“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丰厚教材(七)汉代以后儒家伦理的强化1(2014全国卷)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解析:选D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材

185、料并没有反映养子与亲子的权利,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说明血缘亲情关系淡化,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家庭内部,而不是宗族内部,所以体现不出宗族利益问题,C项错误。故选D项。2宋明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无论是理学中各种各样的本体论,还是“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其出发点和核心是()A强化儒家伦理道德 B探究宇宙万物本原C吸收佛道思想精髓 D实现儒学的哲学化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的出发点和思想核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其实质都是弘扬儒家思想文化,强调儒家的伦理道德,因此

186、A项正确。B项显然不是程朱理学的出发点,排除;C、D两项属于特点而非出发点和核心,排除。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自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所谓法律的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法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儒家伦理道德获得法律上的效力和权威。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影响深远。(1)儒家法律指导思想的确立。汉以后礼法结合、德刑并用成为统治者制定法律的理论依据与主流法律思想。(2)确立了法律的一些基本原则。一些儒家思想的精义注入法律中升华为封建法律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八

187、议”制度、“官当”制度,准五服以制罪以及“重罪十条”等。还创制了上请原则、恤刑原则、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等刑罚适用原则。(3)逐渐形成一系列符合儒家思想的具体法律观点。如“亲亲得相首匿”“以功覆过”等。(4)中国法律的儒家化促进了司法队伍的儒家化,即大批具有儒家经义素养的官吏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外关联从中外交流角度看魏晋、隋唐时期的三教融合1(2014全国卷)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解析:选C由材

188、料可知,唐高祖认为自己是老子的后裔,故把老子置于孔子之上;武则天却把佛教置于道教之上;而唐武宗则大规模“灭佛”。由此来看,儒家思想的政治地位相对比较稳固,没有太大的起落,故C项符合题意。2(2012海南高考)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解析:选D本题考查魏晋时期的三教合流。魏晋时期,儒学发展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和、友朋之信属于儒家伦理道德,而题干斥责佛教导致隔、乖、旷、绝,说明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D项正确;A项夸大

189、佛教传入的影响,说法错误;B、C两项材料无从反映。从中外交流的角度看魏晋、隋唐时期的三教融合1区别(1)儒家思想:倡导积极入世,提出“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2)道教、佛教:告诉人们尘世苦短,功名利禄如粪土,应该看破红尘,离开政治即“消极避世”。2融合(1)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魏晋时期的玄学即是披着道家思想外衣来宣传儒家纲常名教的外道内儒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2)道教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3)佛教受中国古代经济政治及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步走上了

190、中国化的道路。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特别是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佛教解释出家不是不问世俗之事,而是降魔,统一了出家与入世的关系。追问历史全球视野下的古代中外联系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通,丝绸销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开辟了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通道。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造纸术等先后西传,佛教也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唐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以瓷器为主要商品,又称“瓷路”。宋元时期,海外商运活跃,商品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东亚、南亚、西亚、东欧、北非等地区,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海上丝绸之路扩大

191、了中华文明的影响,从海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联系。丝绸之路成为当时东西方文明交往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和变化,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出再次将古“丝绸之路”推上了经济发展的最前沿,体现了中国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作为。(2016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

192、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根据材料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角度,明确自己的观点。可以是向外国学习,可以是传播中国文化,也可以是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与唐朝的繁荣等。然后根据材料中展示的信息和唐朝时期的中外交流,论证自己的观点,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述要有内在逻辑性。答案示例: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论述中国古代的

193、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古“丝绸之路”与新“一带一路”随着时代发展,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有西汉张骞开通西域的官方通道“陆上丝绸之路”,还有从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的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等。“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陆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国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

194、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开辟了与南海诸国以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影响丝绸之路是西汉与西域交往和交流的历史见证。丝绸之路也是西汉时期及以后中国与西亚、欧洲各国的联系之路。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密切了汉族与沿途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开发“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

195、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备战高考怎么练 做典题好题,有利于锁定高考范围随堂强化落实1(2017安阳模拟)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正官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但也可对所评议人物随时予以品。政府还禁止被评者诉讼枉曲,但中正如定品违法,政府要追查其责任。这主要说明当时()A社会隐藏着腐败的人为因素B中正成为评定官品的最重要环节C政府在选官上起着决定作用D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平性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正官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但中正如定品违法,政府要追查其责任”得出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平性,故D项正确。2(2017西安模拟)唐初以

196、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名号为“参议朝政”“参议得失”等。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同为宰相之列。这样,宰相群体已不限于三省长官。这表明()A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B新设官职逐渐融入三省六部C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D唐朝时官僚制度还不成熟解析:选C据材料“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同为宰相之列。这样,宰相群体已不限于三省长官”可以得出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故C项正确。3(2017东北三省四市联考)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

197、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A放松了国家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B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C税制更加繁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解析:选A根据材料“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可知,国家允许人口流动,说明国家放松了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故A项正确;藩镇割据是因为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与两税法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两税法只征收地税和户税,税制得以简化,故C项错误;两税法是在土地兼并,均田制瓦解的情况下推行的税法,因而并不能巩固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均田制),故D项错误。4(2017江南十校联考)随着冶铁技术的改

198、进与推广,农具生产在宋代冶铁手工业中占有大宗。宋真宗时,知滨州吕韦简要求朝廷豁免农具税;宋神宗时,夷汉杂居的较偏远地区,如因购买农具不方便,可以申请设置草市。据此可知()A草市作为最低层级的商品流通场所出现于宋朝B对农具的重视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国的农本思想C农具的大量推广促进宋代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D商业环境的宽松进一步推动宋代农具市场的发展解析:选B草市最早出现于魏晋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中免除农具税和为了方便农具购买设草市体现出国家及政府官员对农业的重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本思想,故B项正确;宋朝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农耕经济的发展、政府相对宽松的经济政策等多重因素,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宋

199、朝商业环境与农具市场发展的关系,故D项错误。5唐末五代,对关羽的信仰主要限于民间。宋以后,皇室封关羽为王,立庙祭祀,与宋对峙的金朝也下令重修关庙,关羽神灵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这反映出()A时代精神与儒家思想的结合B小说繁荣促进关羽形象普及C理学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D民族融合推动了民间信仰变革解析:选A宋朝时期,关羽本身的忠义观念得到统治者的认可,这和理学所强调的封建伦理纲常色彩相吻合,故A项正确;小说的繁荣是在明清时期,故B项错误;理学为民间信仰注入了新的内容,而非理学是社会价值观念的整合,故C项错误;材料中属于官方行为,所以不是推动民间信仰变革,故D项错误。6全元诗收录了五千余位元代诗人流传

200、至今的十三万首诗,这些诗人的族属有汉、蒙古、吐蕃、大食等数十个民族,其中出现了大量的“双语诗”。这主要反映了()A唐朝诗学的持续发展B疆域辽阔文化更繁荣C元代的历史文化特征 D元代的诗坛相当兴盛解析:选C材料中涉及的是元朝而非唐朝的诗歌成就,故A项错误;疆域辽阔与文化繁荣没有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元朝由于空前辽阔的疆域版图,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融空前繁荣,带有很浓厚的多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故C项正确;“元代的诗坛相当兴盛”,这只是对题干材料的重复而非反映,故D项错误。课时达标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陈寅恪说:“六朝(229589年

201、)人最重家讳,而之道等字则在不避之列。”他认为虽不能详知其原因,但与宗教信仰有关。由此可知()A六朝人对道教的信仰具有隐秘性B选取与宗教相关的名字成为时尚C儒家伦理思想对士族的影响减弱D儒、道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调和解析:选D根据材料“之道等字则在不避之列”,不避讳“之”,父子同字,冲击着封建礼教,“道”体现了道家的信仰,体现的是道教传统的一种冲击、调和,故D项正确。2(2017郑州质检)南朝时期,政府推行一种“土断”制度,即清查大量被“私门”“大户”吞噬的人口,把他们编入国家户籍。这一制度()A造成了国家户籍制度的混乱B使得均田制得到进一步推广C使政府脱离了对门阀的依赖D瓦解了士族门阀的经济力

202、量解析:选D通过“清查大量被私门大户吞噬的人口,把他们编入国家户籍”可以对那些士族门阀有一定程度的削弱,打击其经济力量,故D项正确。3秦始皇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查;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这种人才选拔标准变化的原因是()A法家思想的兴衰B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C统治者个人喜好D儒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解析:选B秦朝以法为教,汉武帝以后古代中国的正统思想为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历代选官标准的变化受到统治者、国家政治团体实力对比、统治思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203、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故B项正确,C项错误;儒家核心价值观形成于春秋时期,故D项错误。4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要向尚书省汇报;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要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B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C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解析:选C材料中呈现的是刺史汇报工作的机构的变化:由尚书省到当道节度观察使的转变,说明节度使的权力扩大,故C项正确。5据全唐文载,歙州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置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由此可见唐代()A经济重心已经呈

204、现南移的趋势B某些经济作物已出现专业化生产C经济作物种植已主导农业生产D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已传播到江南解析:选B材料信息只表明这一地区的茶叶的种植情况,说明不了经济重心呈现南移的趋势,故A项错误;据材料信息可以得出唐代某些经济作物已出现专业化生产,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只表明这一地区的茶叶种植情况,说明不了经济作物种植已主导农业生产,也没有说明是如何进行种植的,故C、D两项错误。6(2018届高三湖南师大附中摸底)有学者对新唐书列传中1 443名官员的来源进行分析如下:入仕途径科举制入仕胥吏出职等杂色入仕开国功臣与降归入仕门荫入仕入仕途径不详人数54034416292306比例37%24%11%7

205、%21%这说明()A唐代“文官政治”特色明显B门阀政治彻底被科举政治取代C唐代政治具有一定开放性D选官制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解析:选C由表格可知,新唐书列传中1 443名官员的来源比较复杂,说明唐代政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科举制入仕的占到三分之一左右,“文官政治”的特色在唐代不明显,故A项错误,C项正确;由表格可知,门荫入仕的占7%,因此门阀制度没有彻底被科举制度取代,故B项错误;选官制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7(2017南昌模拟)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禁中。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在政事堂召开的宰相联席会议由皇

206、帝亲自主持。据此可知()A宋代最高行政机关实行分权制衡原则B宋代的专制皇权受到严格的制约C政事堂为宋代前期全国最高的决策机构D政事堂的设置成为宋代冗官现象的根源解析:选C从材料“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在政事堂召开的宰相联席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可知,政事堂主持中央政府的日常工作,故C项正确;A、B、D三项内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8宋代开封府官员赵孚上奏,认为庄宅买卖中屡屡出现诉讼纠纷缘由在于“衷私妄写文契”,建议朝廷下令“集庄宅行人,众定割移,典卖文契各一本,立为榜样。违者论如法”。该建议得到宋太宗的批准。宋徽宗崇宁三年干脆下令“印卖田宅契书,并从官司印卖”。这表明宋

207、代()A开始承认土地买卖的合法性B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官方契约C力图对物业交易进行国家干预D政府出台措施抑制土地兼并解析:选C开始承认土地买卖的合法性是从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就已经出现,故A项错误;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官方契约错误,因为汉代就出现了官方契约,故B项错误;“印卖田宅契书,并从官司印卖”表明政府对物业交易进行干预,故C项正确;政府出台措施抑制土地兼并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9(2017潍坊模拟)宋朝明确规定,地主打死佃客,减罪一等,发配邻州。而在明律中规定:“富豪之家,役使佃客抬轿者”,不仅要“杖六十”,还要“各计一日追给工钱六十文”。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明代法律的内容更加细密严苛

208、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佃农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减弱D社会矛盾日趋缓和解析:选C据材料“富豪之家,役使佃客抬轿者,不仅要杖六十,还要各计一日追给工钱六十文”可知,明代租佃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故C项正确。10论语在汉代不受重视,只被看作辅助读物,孟子在北宋之前连经书都不算,南宋朱熹对论语孟子加以解释后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经典。这表明()A四书为阐发孔孟思想而作B魏晋战乱使儒学传统断绝C理学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产物D传统儒学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解析:选D朱熹的做法强调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有利于重续儒家的道统,符合复兴儒学的新时代内涵,故D项正确。11学术界公认中国山

209、水画所蕴含的独特境界在宋代的山水画中体现得最为纯粹、充分,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根本所在。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B意在笔先,以形写神C笔意奔放,体势连绵D真景实现,返璞归真解析:选B“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思是不可或缺的,故选B项。12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A经济重心南移到珠江流域B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210、C选官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D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解析:选B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的发展,说明了印刷技术的进步,材料中“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说明了社会的进步,印刷术的发明、书籍的生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所以说技术进步会推动社会发展,而社会发展也会促进新的技术产生和发展,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伴随着汉字、汉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儒学在朝鲜三国时期即得到国家承认,得以广泛流传。儒学在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已经得到官方的正式承认推行,当时在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之中,高句丽因接壤中国,汉文化的传入相对较早。据朝

211、鲜史书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载,小兽林王二年(372年),高句丽正式设立“太学”,作为国家的最高学府。“太学”中也设有博士,以贵族子弟为教育对象,为国家培养官吏。这显然是模仿了中国官方的教育制度。至于教育内容,根据北史、旧唐书记载中国典籍在高句丽流传的情况,由“五经”、“三史”、三国志、晋春秋等,可以探知其“太学”以儒家经典作基本教材,所授内容则是中国的经学、史学和文学,而中国的史学和文学亦皆贯彻着儒学的精神。由此可知,当时推行的是儒学的教育。太学之外,民间普遍设立“扃堂”(扃jiong本义:从外面关门的门闩)教授平民子弟,旧唐书高丽传载“俗爱读书,至于衙门厮养之家,各于街衢造大屋,谓之扃堂。子弟

212、未婚之前,昼夜于此读书习射。其书有五经及史记、汉书、范晔后汉书、三国志、孙盛晋春秋、玉篇、字统、字林,又有文选,尤爱重之”。朝鲜李朝后期(1719世纪),由于长达七年的反对日本入侵的壬辰卫国战争,加之北方女真族的两次入侵,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造成内外矛盾交困,封建社会急剧衰退。朱子学日益流于空谈性理,严重脱离社会现实,无补世用。于是,以柳馨远、李瀷、丁若镛、洪大容、朴趾源、朴齐家、崔汉琦等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立足于社会现实,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他们深受从中国传入的启蒙思想及实证的考据学的影响,并借助于欧洲科技典籍,积极寻求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案,特别强调儒学中“经世致用”及利用厚生的思想,力

213、倡远虚文近实用,学以致用,以变革社会,救国救民。于是形成了朝鲜儒学中打破朱子学传统的重要学术思潮实学思想。(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儒学在朝鲜半岛传播的特点。(12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朝鲜对儒家文化的态度。(13分)解析:第(1)问,从儒学在朝鲜得到国家承认到朝鲜李朝后期对儒家思想的传播上分析儒学在朝鲜半岛传播的时间特点;从高句丽对儒学的态度分析儒学在朝鲜半岛传播的特点。第(2)问,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态度分析,应结合时间段来看待朝鲜对待儒家文化态度,前期是全盘接受,后期结合国情反思、改造;同时历史学科要求评价历史事件应辩证分析,既要看到儒家文化的传入对推动朝

214、鲜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时代的变迁,朝鲜社会在向近代转型过程中,要立足国情对儒家文化进行合理取舍,改造儒家文化,与时俱进。答案:(1)特点:从汉朝开始传入,高句丽传入最早;(3分)国家建立儒学教育体系(国家太学,民间扃学);(3分)教授中国儒家经典和历史;(3分)中国传统儒学在朝鲜教授近两千年。(3分)(2)评价:对先进的中国文化完整接受;(3分)中国儒家文化为朝鲜社会、文化奠基并推动社会发展,对朝鲜历史产生了积极影响;(3分)朝鲜成为汉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圈的重要代表;(3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并结合朝鲜国情,朝鲜能积极主动改造儒家文化,创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实

215、学思想”,体现了朝鲜文化的与时俱进。(4分)14(2017邯郸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比较宽松,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升沉演变,跟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正是同步的。平等竞争的科举考试以及它所体现的对教育的重视、对知识文化的崇尚、对贵族倾向的排斥,它所促成的政治组织的完善等等,都相当接近于近代社会的价值取向。然而,这一切又与封建专制政治和封建经济基础完满地互相适应,从而保持了整个社会形态的凝固式长期稳定。摘编自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观

216、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解析:根据材料“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比较宽松,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平等竞争的科举考试以及它所体现的对教育的重视、对知识文化的崇尚”得出观点: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结合史实加以论述。根据材料“平等竞争的科举考试对贵族倾向的排斥,它所促成的政治组织的完善”得出观点: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结合史实加以论述。根据材料“然而,这一切又与封建专制政治和封建经济基础完满地互相适应,从而保持了整个社会形态的凝固式长期稳定”得出观点:科举制阻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结合史实加以论述。答案:示例一观

217、点: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3分)阐述:唐代取士重诗赋,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推动了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宋代取士重策论经义,对于宋代文化的繁荣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明清时期八股取士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作答,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推动了理学的发展。综上所述,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9分)示例二观点: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3分)阐述:科举制将读书、考试、做官相结合,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主要标准,组织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使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冲

218、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抑制了门阀士族;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综上所述,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9分)示例三观点:科举制阻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3分)阐述:科举制成为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尤其是明清时期,由于考八股文,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由于知识分子致力于科考,致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不利于社会进步。综上所述,科举制阻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9分)通史整合(三)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历史发展怎么样 明阶段特征,有利于定位思考方向三维坐标定位三条主线定论政治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

219、处,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出现和发展,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经济发展与迟滞:一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思想文化承古萌新:一方面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取得辉煌成就,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西学东渐”局面形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主要史实有哪些 理发展主线,有利于找准解题“题眼”1明朝(1)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

220、告结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2)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组成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2清朝(1)康熙帝: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扩大了皇权。(2)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1农业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广泛种植棉花,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2手工业(1)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2)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明中叶以后,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丝织业出现,但发展缓慢。3商业(1)货币经济: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大,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2)

221、农产品商品化: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推动长途贩运的兴盛。(3)工商业市镇:明朝中后期,在运河沿岸、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市镇成为商品交易的重要场所。(4)商帮: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了大商帮。4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的经济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明朝“海禁”:明太祖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3)清朝闭关锁国: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1思想(1)王阳明心学: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主张克服私欲,“致良知”。

222、(2)李贽的“异端”思想:主张破除对孔子的迷信,认为人皆有私,主张个性自由。(3)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反对专制暴君统治,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主张工商皆本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经世致用王夫之提出“理在气中”,充分肯定人的私欲本能;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2科学技术(1)医学: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2)农学: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经验,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3文学艺术(1)文学: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繁荣时期,著名的长篇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2)绘画和书法:强调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

223、求神韵意趣的文人画成就突出。反映文人画风貌的写意画代表作有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3)戏剧:明中叶到清中期,昆曲鼎盛,被誉为“百戏之祖”;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兼容并蓄,经过不断融合吸收,形成京剧,被誉为“国粹”。,融会贯通1明清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方面走向僵化的表现(1)政治: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机构的专制主义色彩空前浓厚,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2)经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强化小农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3)思想文化:实行八股取士、文字狱,文化专制钳制了思想,失去创新发展能力,阻碍了思想解放和科技进

224、步。(4)对外实行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导致中国与世隔绝,错失工业文明发展机遇。2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对思想文化的影响(1)对主流思想的冲击:明末工商业地位日渐突出,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挑战,进步思想家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反映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2)对书法的影响: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书法呈现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的趋势。(3)对绘画的影响:明清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和发展,传统社会秩序松动和价值观念变化。因此,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风格独特、不拘成法的画家和画派。(4)对文学的影响:明清时期,一大批新兴工商业市镇兴起,这为通俗

225、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市民队伍的壮大使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读者队伍扩大。315世纪后中国科技由盛转衰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1)与经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对近代科技需求较小,使近代科技缺乏发展的动力。(2)与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中外科技的交流。(3)与思想文化:理学的禁锢与八股取士的教条直接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命题视野在哪里 定高考热点,有利于把握高考脉动视野(一) 既是教材主干又是历史学科主干知识这是命题人的首选(一)政治上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1(2014全国卷)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

226、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解析:选B由材料信息“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权倾一时”可得出B项正确。2(2012新课标全国卷)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解析:选B材料体现了清朝内阁依照皇帝旨意、公务案例办事,不敢创新。A项不符合史实;C、D两项不符合材料

227、。故答案为B。3(2017全国卷)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解析:选A由所学知识可知,“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是由于皇帝允许宦官参政,以牵制内阁,这使得识字成为宦官的必要素质,这是中枢决策程序发生异变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专制的强化,而不是皇权衰落,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内阁,排除C项;中国古代决策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D项错误。4(2016全国卷)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

228、、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解析:选B题干反映的是明朝初期,地方由三司分别掌管“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到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地方行政权力出现了由明初的多人掌握到明中叶以后一人掌握的变化,这样有利于统一协调地方各部门工作,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尤其是到明清时期,地方权力不断缩小,故排除A项;据题干材料无法判断六部权限是否受到削弱,故排除C项;北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229、,此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故排除D项。古代中国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方式(1)削弱相权:在古代中国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内朝逐渐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2)加强思想

230、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分化事权,使其相互节制: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等。(4)注重官吏选拔和任免: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的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二)经济上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滞后1(2017全国卷)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

231、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解析:选B材料中明后期低级官员和普通人家使用玉器的社会现象表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玉器不再是上层社会的专属,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与君主专制加强不存在对应关系,A项错误;早在唐宋时期市民阶层已经兴起,C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并非材料强调的主要意思。2(2015全国卷)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

232、趋势明显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表格信息。由表格分析,在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中,河南的状元人数多于江苏。而到了明清时期,江苏科举考试的状元人数远超河南。河南地处北方的中原地区,在唐宋时期经济发达,江苏地处江南,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兴盛,故选B项。3(2014全国卷)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解析:选A清初实施海禁以前,中外贸易在民间表现突出,但外国

233、货物在中国很少,外国银钱已在民间流行开来,体现了中国货物出口增多,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优势地位,故A项最符合题意。4(2013全国卷)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解析:选D本题考查明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能力。从材料看,南方和北方的商品贸易在品种和数量上均有不同,这说明南方和北方经济存在差异,有着不同的特色,这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长途贸易的兴

234、盛,故D项符合题意。明清时期经济新现象及出现的原因1经济新现象(1)地区性商业中心形成,城市地位更加突出,地域分工明显,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2)东南地区产生资本主义萌芽。(3)大宗白银交易盛行;对外贸易中出超明显。(4)各地之间和内部,尤其是东南地区商业发达,并涌现出地域性的商人群体。(5)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对人身依附关系的控制逐渐减弱。人口迅猛增长,人口密集地区逐渐向边地迁徙,向海外移民的规模逐渐扩大。2原因(1)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2)西欧用大量从美洲掠夺的白银换取中国的商品。(3)自然经济占主体的封建经济,对外贸易长期出超。(4)“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实行,调节了政府与劳动者

235、的关系。(5)封建政治中心的北迁,促进了北方地区经济的复苏。(三)文化上中国传统思想与科技文化的继承、发展1(2013全国卷)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解析:选C本题考查明清时期文学发展的原因,意在考查学生准确全面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繁荣,市民阶层的队伍壮大,为适应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小说创

236、作繁荣起来。题目材料反映了小说受到市民阶层的欢迎,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小说传播宗教的内容,也没有反映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A、B、D三项错误。2(2013全国卷)“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解析:选B本题考查京剧对人们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京剧中的历史人物都有一个固定的脸谱,每种脸谱又体现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所以,京剧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B项符合题意。京剧是一种戏剧

237、艺术,并不能真实再现客观历史,正确评判历史人物,也与提升历史人物的价值无关,故A、C、D三项错误。3(2012新课标全国卷)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解析:选D材料从社会不同职业“各就其资之所近”“求尽其心”,以达到“四民异业而同道”,说明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故答案为D。A、B两项不符合题干材料旨意,C项与材料无关。承古萌新的明清文化1“承古”

238、(1)中国古典科技进入总结时期集大成的科技巨著涌现:本草纲目是古代医药学的集大成者,而且是一部生物学的经典之作。除此之外还有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2)古典文献进入总结时期大规模丛书与类书的编著:四库全书是一部规模庞大的丛书,对古籍整理和总结文化遗产有重要的贡献。2“萌新”传统文化中孕育新内容明清小说是从宋元的话本而来的,著名的科学技术著作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中,所记内容多是通过作者调查研究而获得的新知识思想、文学中体现反传统反封建首先,在思想界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激烈的揭露和大胆否定;其次明清的小说也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文化交流上西学东渐随着新航路开辟,欧洲传教士东来,明清之

239、际出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高潮,西方传教士学习中国语言文字和儒家经典,并传回欧洲,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中国知识分子也主动学习西方科技。如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介绍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天工开物也收录了一些国外传来的技术,如介绍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3原因(1)明清时期大体处于和平安定的局面,为文化事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反映在文化上出现反传统、冲击封建网罗的近代启蒙文化。(3)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4)明清时期,中外交流频繁,西学东渐兴起。(四)知识纵横从社会转型角度研

240、究1718世纪中国社会的历史特征1(2016全国卷)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明朝雇工与雇主关系的变化。明朝雇工由百年以前“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到“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的变化,反映了雇主与雇工之间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导致此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商品经济对社会经济生活领域日益深刻的渗透,则是最重要的原因,故A项符合题意。这一变化反映

241、的是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而不是强化,与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无关,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排除B、C、D三项。2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B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C不利于新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D推动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解析:选C材料表明徽州人因人多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几乎家家经商,徽州土地贫瘠但价格非常高。这是因为徽商固守“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价值观念,将大量金钱用来购置土地,而非用于扩大再生产,这

242、必然不利于新的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C项正确。明清时期的旧传统与近代化的曙光旧传统新因素旧传统对社会转型的影响政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奠定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版图压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限制了手工业的规模经济重农抑商、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私营手工业崛起,市场化、专业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自然经济的封闭性、保守性不利于市场的扩大,从而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化理学主导束缚人性;文化专制空前强化;传统科技大成西学东渐开始;产生启蒙思想;文艺大众化、世俗化“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经商思想,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对外由开放逐

243、渐走向封闭保守,落后于世界潮流欧洲国家与中国贸易大量增加,玉米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大批传教士来华,将一些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带入中国,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出现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外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视野(二) 虽不是教材主干但属于历史学科主干知识近年高考常见丰厚教材(一)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2015全国卷)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明成祖迁都北京,实现了政治重心的北移,客观

244、上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贸易的发展,故选B项。明成祖时期国家早已统一,故A项错误;迁都有利于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徽商和晋商为代表的商帮,故C项错误;南宋时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这种经济格局一直到明清时也未改变,故D项错误。影响中国古代都城选址的因素1经济因素:古代都城一般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物产较为富饶的地区,以利于都城的物资供应,这是影响古代都城选址的主要因素。古都长安、南京、杭州、洛阳、开封都具有上述优势。2政治因素:古代都城选址多考虑“居中”原则,从中国古代多朝都城来看,长安、洛阳、北京等,都位于国家的中心地区,这样有利于确保国家统治政权的集中,同时又能辐射全国。3军事

245、因素:都城作为一个王朝的统治中心,其军事地位决定了国家的安危,这显然是明成祖选址北京考虑的主要因素。4历史因素:一些都城曾长期处于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从而被视为正统王朝安置国本之地。丰厚教材(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1唐初不少部曲和奴婢因征战有功而获得解放,有的上升为均田农民,有的上升为契约佃农。唐朝政府规定均田制下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每天输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作庸,也叫“输庸代役”。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封建政权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减弱B均田制的推广减轻了对农民的剥削C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D是唐初发展经济和巩固政权的需要解析:选A据材料“部曲和奴婢”上升为“均田农民

246、”或“契约佃农”,并实行“输庸代役”,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发展生产,反映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故A项正确;据材料“输庸代役”可知政府对农民的剥削方式发生变化,并不意味着减轻了对农民的剥削,故B项错误;C项材料无体现;D项是材料的初衷,这与“材料反映的实质”不符。2中国古代某一赋税制度改革,其主要内容:量出制入;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但丁额不废;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垦田数为准,分别按照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两税户以户等纳钱,以田亩纳米粟。此改革()A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适应土地占有状况的变化C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D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解析:选B材料中“以户等纳钱”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247、因而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取消租、庸、调按照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说明土地兼并严重无法再推行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租庸调制,因而两税法改革适应了土地占有状况的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两税法改革的影响,故C项错误;两税法按土地和财产纳税,能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但不可能达到良好效果,故D项错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往往是与经济、政治、财政、社会等方面的变迁互为因果的,揭示其间的联系与规律,是这方面研究工作的重要宗旨。1田赋和徭役的演变历程(1)夏、商、西周:赋役制度起源与初步变化的历史阶段,人们基本上通过井田制,围绕孟子所说的“贡、助、彻”的形式与内容

248、展开讨论。(2)春秋战国:赋役制度在社会变革中形成“赋、税、役”三元结构。(3)秦至隋唐:随着经济与阶级关系、财政需求等多方面的演变,赋役结构不断产生重大变化。秦制为田租(税)、口赋、力役。魏晋南北朝、隋及唐前期演变为计田(丁)征收的租、计户或丁征收的调与力役(或庸)。(4)唐中叶两税法改革后至清代:先是租调和部分力役并入田亩役,中经北宋王安石变法、明中叶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亩,力役最终全部并入田亩税。中国古代赋役结构在清代最终完成由人头税向资产税的转化,同时也完成赋、税、役归并为田赋的转化。2赋役结构演变的主要途径(1)人头税逐渐向资产税转化。(2)力役逐渐由现役向代役、雇役转化,而这两条

249、途径的最终汇合点为田税。(3)具体演变趋势如下:中外关联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西方的比较(2013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建筑与政治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首先,仔细观察图片,根据图片提取有效信息,如太和殿高大雄伟、白金汉宫工整威严、唐宁街10号平实朴素等。其次,分析这些不同特色的建筑与当时政治的关系,如太和殿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显示国王仍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体现民主政治等。最后,联系现实进行综合概括,如太和殿功能的变化,即从皇帝议政到供人参观,反映了中国已告别

250、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答案:(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2)概括综合。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西方的比较中国西方政治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确立经济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重农抑商严重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达,英国进行工业革命思想文化具有民主色彩的反封建思想产生,但没有成为主流,儒家思想仍占统治地位,强调统

251、治者以仁义道德为施政准则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不断发展,强调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对外态度闭关锁国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追问历史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迁移问题人口问题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制约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人口增长、迁移、格局、政策等问题是长期存在的动态的复杂的现象和问题,回顾传统社会的人口政策,探寻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治国方略,感悟当今我国人口问题和生育政策,充分体现了“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联系、将来问题立足现实”的特点。(2016全国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清朝康、雍、乾长达一

252、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解析:“原因”根据材料一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

253、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等概括回答;“影响”从人地关系、环境问题、社会矛盾等角度回答。答案: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一、影响我国历史上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政治因素小农经济下,统治者具有促进人口增加的主观动机,制定法令制度保障人口增长经济因素在低生产力水平下,实现农业生产大发展是促进人口增长的必由之路。历史证明,农业发达的地区基本上是人口繁盛之地思想因素“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思想一般起着鼓励早婚早育、多育的作用。一些传统习俗、宗族观念和社

254、会习惯势力对人口增长也会产生重大影响环境因素具有发展农业的良好自然条件及清明的政治、稳定的秩序等良好社会环境也有利于人口发展。但严酷的战争、严重的自然灾害不利于人口增长二、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1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流向(1)由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和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2)北方人民南迁。由黄河流域迁向长江中下游地区。如西晋末年北方人民南迁和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向江南。(3)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前往越族地区。(4)华人外流。我国古代出现的到海外谋生、居住现象,形成华人外流。如郑和下西洋后形成的南洋

255、潮。(5)外族内流。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2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1)政治因素:巩固边防、开垦荒地、限制富豪、文明开化等政治需要成为促成移民的因素。(2)环境因素:战乱和自然灾害严重频发之地的人民向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之地迁移是历史上的一种常态。(3)经济因素:落后生产方式下的人民向拥有先进生产方式的地区迁移。3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意义(1)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3)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4)

256、有利于边疆的开发和国防的巩固。(5)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备战高考怎么练 做典题好题,有利于锁定高考范围随堂强化落实11573年,张居正下令提高六科(是针对六部百司设立的监察机构)监察职能,以六科督促六部,以六部督促诸司以及地方抚、按,最后再由内阁直接控制六科。掌握对各级官吏的监察大权。并实施随时考核、事事责成的稽查制度。这些措施()A使内阁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B整顿了吏治并加强了中央集权C张居正擅专威福威胁君主专制D加强监察权力促进了清正廉洁解析:选B根据材料“内阁直接控制六科”“以六科督促六部”“六部督促诸司以及地方抚、按”得出整顿了吏治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2

257、雍正四年初有军机处时,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分支下属。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这表明军机处()A可以避免大臣专权B逐渐成为中枢机构C与内阁的地位相当 D已失去其绝密特性解析:选B根据材料“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分支下属。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可以看出其地位逐渐上升,逐步成为中枢机构,故B项正确。3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全国耕地面积约增加了3亿亩,不到50%,而人口增加了近3倍。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一百多年里,垦地

258、最多的是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而人口增长最多的是江南三省(江苏、安徽、浙江)。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高产农作物的传入与推广B农业生产技术出现革命性变化C国家统一安定与民族融合D政府实行鼓励垦荒的土地政策解析:选A根据材料第一句话可知,明清时期(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全国人口增长的幅度远远大于耕地面积的增加幅度,结合史实可知明清时期来自美洲的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大大提高农作物产量,从而满足了人口大量增长的需求;而清中期(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西南地区垦荒最多,但江南三省因为是高产作物大量推广地区使人口增长最多的,从而印证了第一层信息,故A项正确。4(2017洛阳统考

259、)明代嘉靖年间推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清代雍正年间又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由此可知,明清时期的赋税改革()A有利于新的生产关系产生B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C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D推动了经济政策的改变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合并征收银两”“取消人头税”可知,明清赋税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按亩折算缴纳”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不会加剧土地兼并,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取消人头税”得出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明清经济政策的改变,故D项错误。5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

260、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从中可知()A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B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C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D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解析:选D根据材料“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扬弃或终结理学”“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可知,它是面对现实危机的一种批判发展,故D项正确。6明代许仲琳在封神演义中以姜子牙的口吻表达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思想,号召诸侯“吊民伐罪”,哪吒剔骨还肉、黄飞虎反商归周等强调了“父逼子

261、反”“君逼臣反”而不得不反的精神。这从侧面反映了()A理学失去了社会约束力B士人对平等自由的渴望C市民阶层追求自由生活D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明代时期占主导地位是理学思想,失去社会约束力是不正确的,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父逼子反君逼臣反而不得不反的精神”得出当时的士人强调打破传统的“三纲五常”,追求自由平等,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市民阶层,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是其原因,并非反映的现象,故D项错误。课时达标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共48分)1(2017郴州质检)1577年,首辅张居正的父亲去世,按照祖制,张居

262、正应回原籍丁忧守制。年已十五岁的万历皇帝需要张居正的辅佐以便推行新政,决定以“夺情”而不以守制的先例予以慰留。虽然翰林院几十名官员以有悖伦理为由向张居正提出劝告,但张居正始终没有回家丁忧。这件事本质上反映了()A皇帝软弱无能使皇权衰落B相权过大而威胁皇权C专制皇权高度强化D君主专制与传统伦理相冲突解析:选C根据题目中“皇帝需要张居正的辅佐以便推行新政,决定以夺情而不以守制的先例予以慰留”“张居正始终没有回家丁忧”得出君主专制的强化,故C项正确。2“自明革中书省,析其事权归之六部,而内阁惟司票拟之职;至世宗中叶,夏言、严嵩迭用事,压制六卿矣;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材料表明()A明朝中后期皇

263、权渐趋衰弱B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C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渐强化D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解析:选C材料“部权尽归内阁”与皇权的变化无关,更与内阁行政效率无关,故A、B两项错误;据材料“部权尽归内阁”可知,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渐强化,故C项正确;材料“压制六卿矣”“部权尽归内阁”说明阁权上升,六部权力受到制约,但不是使六部从属于内阁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故D项错误。3(2018届高三长沙六校联考)下表是明代前期徽商土地买卖时的契约数和使用的通货情况。此表反映了明代前期()时间契约张数使用通货的类别和次数洪武至宣德年间(13681435)42宝钞27、布12、稻谷1、银1正统至弘治年间(14361

264、505)123布31、稻谷3、银89A货币经济发展尚未成熟B社会经济出现大幅衰退C商品交易秩序较为混乱D土地集中程度愈来愈高解析:选A材料反映出土地买卖时用宝钞和银时多时少,体现出货币经济发展不成熟,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土地买卖契约使用通货类别和次数,不能体现出社会经济大幅衰退、交易秩序混乱,也不能体现土地集中程度愈来愈高,故B、C、D三项错误。4明朝规定,佃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仅亲戚间例外;但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还常有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一类记载。这一现象说明()A佃农逐步获得独立地位B人地矛盾影响租佃关系C政府决策脱离地方实际D租佃关系

265、改变社会结构解析:选B佃农依附于地主,并未获得独立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中劳动力缺乏影响租佃关系,故B项正确;材料中租佃关系紧张源于劳动力的缺乏而非政府决策失误,故C项错误;材料中明朝社会结构并无变化,故D项错误。5晚明时期有人主张:“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几于绝,此天地间损益流通,不可转移之局也”。这表明当时()A工商业发展影响了价值取向B程朱理学改变了消费者观念C奢华之风成为社会主流风尚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形成解析:选A晚明时期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追求奢华是人之生理不可改变,肯定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故A项正确;这是晚明时期人的观点,

266、而不是程朱理学的观点,故B项错误;奢华之风是存在的社会现象但不能定位为社会主流风尚,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出现雇佣关系,无法得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形成,故D项错误。6(2018届高三“江南十校”联考)清代的木兰秋狝(秋天打猎),是在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和入关后顺治各朝经常出猎的传统基础上形成的一项国家大典,可谓清朝的“秋季运动会”。康熙帝在某次行围时强调,从前有人“以朕每年出口行围,劳苦军士条奏者,不知国家承平虽久,岂可遂忘武备”;乾隆宣称其行猎目的有三:一是遵循祖制;二是习武练兵;三是怀柔蒙古。由此可见()A木兰秋狝是清朝一直推行的重要政治制度B木兰秋狝主要是为了满足君主的娱乐需求C木兰

267、秋狝的举行有其特定的军事政治意图D木兰秋狝的制度化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解析:选C材料“目的有三:一是遵循祖制;二是习武练兵;三是怀柔蒙古”表明行猎有特定的军事政治意图,故C项正确。7“廷寄”就是皇帝写给大臣们的密信。某“廷寄”系用牛皮纸封制,信封两侧有两行漂亮的繁体楷书:“署理军机处封寄,候补侍郎廷开拆。”材料表明军机处()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B掌握了军政要务的决策权C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专制皇权D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廷寄过程中军机处将皇帝的密信直接寄给相应大臣,减少了其中的一些环节,提高了行政效率,故A项正确;军机处没有掌握决策权,其仅具有皇帝的顾问职能,故B项

268、错误;军机处的设置强化了专制皇权,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军机处与其他机构分权制衡,故D项错误。8明清时我国产生了手工业行会组织,行会对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种和规格、原料采购、产品销售价格、吸收学徒的数额、年限、工资水平、技术传授范围、劳动时间长短,都有严格规定,以垄断本地区行业的业务。据此材料可推知()A中国已产生了工业垄断组织B行会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C明清时期出现跨地域性商帮D工商业经济得到稳定发展解析:选B明清时期中国是手工生产,没有工业垄断组织,故A项错误;从材料行会规定严格垄断本地区行业,可知行会不利于行业创新发展,故B项正确;商帮是地域性商人群体,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不

269、出工商业经济稳定发展,故D项错误。9(2017宜宾诊断)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见()A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B区域长途贩运使海禁政策瓦解C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D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解析:选C据材料“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可知,在海禁政策之下,中外民间贸易继续推行,反映了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故C项正确。10(2017日照模拟)明代文学家冯梦龙(15741646年)在广笑府叙中说:“又笑那孔夫子这老头,你絮絮叨叨说什么道学文章,也平白的把好

270、些活人都弄死了”这反映出当时()A传统道德观念正统地位动摇B社会对个性解放的憧憬C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排斥D思想解放潮流已经兴起解析:选B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借小说之口,表达了对以孔子为首的传统儒学束缚的否定和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故B项正确。11清代笔记中记载:“西山煤为京师之至室,取之不竭,最为便利”“燕地苦寒,冬时比户皆卧热炕,西山之煤价不甚昂,颇获利济”。这反映出()A北方的人口流动频繁 B北京已成经济中心C北京采煤业较为发达 D北京居住人口过多解析:选C材料中反映的是对北京西山的煤矿的开采,不是人口流动,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强调北京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关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

271、记载内容说明当时北京西山的采煤业比较发达,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说明当时北京居住人口多,故D项错误。12以下是清代的观台楹联:“乐备礼明真富贵,臣忠子孝大文章”“奸雄百计得便宜难免当场唾骂,忠贞一时受困苦须知后世称扬”等,这主要体现出古代戏曲的()A教化功能 B娱乐功能C程式化特点 D虚拟性特征解析:选A据材料“乐备礼明真富贵,臣忠子孝大文章”“奸雄百计得便宜难免当场唾骂,忠贞一时受困苦须知后世称扬”可以得出古代戏曲的教化功能,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合肥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交换的发达,促进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北宋除铜、

272、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货币,租税的征收、官俸的发给和对外贸易都使用银两。北宋的铜钱尽管铸造的比过去多,但“钱荒”却十分严重。为此,政府规定四川等地只能用铁钱流通。由于携带不方便,10世纪末,成都出现了所谓的“交子铺”,发行纸币代替铁钱。1023年,北宋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遂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铁钱作准备金,定期发行,限额125万余贯,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洪武元年,明政府颁行“洪武通宝”。但由于铜钱的铸造受到铜料不足的限制,而且商贾也习惯于元代的纸钞,因此铜钱的流通并不通畅。洪武八年,印造大明宝钞,禁止民间使用银子。但由于宝钞发行没

273、有数量的限制,也没有兑换的机制,导致官府大力推行用钞作货币的同时,两浙、江西、闽广等地的百姓重钱轻钞,宝钞严重贬值,钞法难以推行。正统元年,政府“弛用银之禁”,下令南方部分不通舟楫的地方,可将赋税折算白银缴纳,至万历时期,要求各种租税都折银征收。民间白银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原来的“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习惯也逐渐改变,人们在小额交易中也宁愿使用极为细碎的银子。摘自何平世界货币视野中明代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及其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时期“交子”出现的原因及意义。(1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时期白银货币地位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宋、明时期货币流通的相同点。(9分)解析:

274、第(1)问,注意分析材料一中每一句话的含义,抓住关键语句分析原因,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发展,推动政府货币改革,纸币便于流通,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交子”是我国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影响深远。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洪武八年,印造大明宝钞,禁止民间使用银子”“正统元年,政府弛用银之禁,下令南方部分不通舟楫的地方,可将赋税折算白银缴纳,至万历时期,要求各种租税都折银征收”两句话概括变化。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可知,当时都同时存在多种货币,“交子”一开始在四川地区使用,而白银也是在南方流通,因此都具有地域性,并且都是由民间使用,后来得到官府的认可。答案:(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

275、“钱荒”严重;铁钱等货币流通不便;发达的金融信用事业(飞钱、柜坊的影响);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意义:推动政府货币改革;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影响深远。(2)变化:从民间私用到合法货币,再到主导货币。相同:多种货币并存;具有地域性;民间货币影响较大。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

276、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强调儒家的入世精神,首先表明观点。对儒家入世精神给予解释和表明态度。论述要结合阶段发展的特征,以典型人物的事例和行为进行说

277、明,如孔子主张“仁”的思想在当时不受重视,但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积极周游列国,宣扬其思想;后世汉代的董仲舒、宋明时期理学家都秉承了这一精神,积极地面对现实社会,积极入世,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最后,进行总结升华即可。答案:(示例)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论述: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实行“仁政”,恢复周礼,重建社会等级制度;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宽恕与和谐。体现出了儒家思想直面社会变革、积极入世、力图改造社会的政治主张。后世的孟子、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继承了这一精神。总结:儒家文化的这种

278、入世精神反映出士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追求。古代中国专题线索归纳一、古代中国政治发展历程3大线索(一)中央体制时期发展历程先秦(萌芽)王位世袭制使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周王既是天下大宗,也是最高领袖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西汉(发展)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建立“中朝”,削弱相权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从而分散相权;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执行国家事务;保证了皇权独尊宋朝(加强)二

279、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元朝(加强)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明朝(强化)明太祖废除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清朝(顶峰)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康熙时,设置南书房;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1秦及汉初的“尚书”仅是内侍小臣,掌管收发文书,汉武帝时始让其省阅奏章参与政务;东汉光武帝将尚书扩充为“尚书台”,“天下枢要,在于尚书”,但仍为内侍机构;隋唐时设置“尚书省”掌管六部,成为执行全国政务的机构。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280、)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C内朝转为外朝的官制变革趋势D相的行政级别逐渐降低的趋势解析:选B“尚书”的发展是秦汉至隋唐中央机构的演变,材料体现的是君主利用尚书机构削弱宰相的权力,体现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本质上反映了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故B项正确。2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并下设吏房、兵房等五房为独立于六部之外的行政机构。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A分权制衡原则遭到破坏B中枢体制的运行程序不断完善C中书门下成为尚书省的代替机构D以程序分权为代表的三省制名存实亡解析:选D古代中国没有分权制衡原则,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设吏房、兵房等五房为独立于六

281、部之外的行政机构”,可知中枢体制中出现了重叠机构,不是中枢体制运行程序不断完善,故B项错误;中书门下长官是宰相,具有决策权和行政权,故中书门下不是尚书省的代替机构,故C项错误;中书门下长官是宰相,直接管辖吏房、兵房等五房,可知行使的是三省六部的职权,故以程序分权为代表的三省制名存实亡,故D项正确。(二)地方体制时期发展历程周代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秦朝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汉朝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设置刺史。封国制导致“七国之乱”,“推

282、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中期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宋朝文官知州通判制:由文官任地方长官,通判监督,将兵权、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这一举措改变了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从宋代后,中央确立了对地方的优势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1春秋中叶后,宋国六卿已无太宰、太史等职。其他各国的太宰、太师、太史也都成为次要职位;而主管行政、财政、军事、司法的司徒、司空、司马、司寇等政务官,则上升为六卿。这反映出()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形成B西周分封制无约束力C政府权力的官僚化趋势增强D诸侯国战争频率

283、提高解析:选C太宰、太师、太史是辅助君主的重臣,但没有具体职能,从“主管行政、财政、军事、司法的司徒、司空、司马、司寇等政务官,则上升为六卿”,反映出有具体职责的政务官地位的上升,故C项正确。2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膝下无子嗣,汉武帝之孙刘贺被拥立为帝,在位27天后被废。汉宣帝时被封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隶属豫章郡。材料表明汉代()A君主专制有所削弱B皇族内部斗争激烈C侯国曾经归郡管辖 D郡国并行弊端凸显解析:选C根据材料“海昏侯”“隶属豫章郡”,可知侯国在“推恩令”后归郡管辖,郡国并行弊端得到较好的解决,故C项正确。3元朝设立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以总理全国政务,实际长官为左右丞相各

284、一人,或仅置右丞相,总领省事,统领百司。这一政策措施有助于()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B防止丞相专权C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D缓解中枢权力机构内部的对立解析:选C材料中强调的是中央官制的调整,调整的是皇权和相权的关系,故A项错误;元朝时出现相权的加强,故B项错误;精简机构是提高办事效率的方式,元朝三省归一提高了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相权的扩大,只会激化中枢权力机构内部的对立,故D项错误。(三)选官制度时期发展历程夏、商、西周世官制(1)内容: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2)影响:推动了奴隶社会的发展战国秦朝汉初军功爵制(1)内容: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商鞅变法,实行二十

285、等爵制(2)影响: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了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两汉察举制(1)内容:官吏察访适合的人才向中央举荐,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2)影响:在实行之初,按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1)内容:中央选择德才兼备的官员兼任原籍中正官,查访本州士人,然后依据品行、门第等将士人评列九品,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2)影响:推行初期,评判人才综合考虑门第和才能,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后期,看重门第,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隋唐宋朝明清科举制(1)内容: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2)影响: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

286、官员文化素质;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1秦汉以来,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先后经历了州郡推荐的察举制,门阀士族控制的九品中正制,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这反映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A由重才学到重品德 B由不公平到公平C由重血缘到重才学 D由封闭到开放解析:选D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分别体现了道德、门第、才学的选官标准,故A项错误;三种选官制度,依据不同的选拔标准,都存在一定局限性,故B项错误;世官制体现重视血缘,故C项错误;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扩大了国家的统治基础,为不具有士人身份的学子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体现了由封闭到开放的过程,故D项正确

287、。2622661年,通过科举进士及第的共290人,其中贞观年间年平均录取9人,永徽、显庆年间年均录取14人。而当时全国九品及以上官员约5 000人左右。据此可知当时()A进士科考最为显要 B门荫取仕仍是主流C官僚制度日趋成熟 D冗官现象极为严重解析:选B“科举进士及第的共290人”“贞观年间年平均录取9人”“永徽、显庆年间年均录取14人”“全国九品及以上官员约5 000人左右”可以看出通过科举入仕的只占唐朝官员的少部分,说明唐朝仍然沿用魏晋时期的恩荫做官,故B项正确。3唐玄宗天宝年间,由于高门士族长期以来对官学的垄断,加之通过“权贵请托”等制度外因素得到科举及第,高门士族子弟在科举录取上形成垄

288、断性态势。这说明科举制度()A没能打击士族门阀的权力垄断B保障了封建官僚队伍素质较高C影响了选官程序的公平与公正D需要配套的制度建设保障执行解析:选D材料意在说明在科举制录取时出现了问题,要保证科举制录取时不出现问题,需要配套的制度建设保障才行,故D项正确。二、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历程4大线索(一)农业经济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时期发展历程原始社会农业起源(1)最早培植水稻和粟(2)耕作方法:实行刀耕火种(3)工具有石、木、骨器(4)土地属氏族公社所有夏商周奠定农业社会基础(1)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2)耕作方式为石器锄耕(3)工具:出现少量青铜农具(4)经营方式为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春秋战国

289、传统农业形成(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2)生产技术:注意精耕细作,使用垄作法,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3)土地制度: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4)经济方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从秦汉至宋元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1)耕作方式:牛耕普及(2)生产工具:出现耦犁、耧车、曲辕犁等(3)耕作技术:出现代田法、耕耙技术(4)水利灌溉:汉代修建漕渠等,出现翻车、筒车等明清农耕经济高度发展(1)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加上广泛植棉,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2)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1唐代有法律规定“奴婢等同于家产”,同时也规定奴

290、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得到解放,获得人身自由,即是必须由一家之主的家长提供证明书,并由诸子同意签名,再送交本地官府,依据法定程序办理。这说明当时()A家父长权力独大B诸子权利、地位相同C以家庭为单位的财产观念D政府明确保障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解析:选C据材料“即是必须由一家之主的家长提供证明书,并由诸子同意签名,再送交本地官府,依据法定程序办理”可知奴婢要得到解放,要经过“家长”“诸子”“本地官府”的批准,这说明在家产问题上,“家长”“诸子”都有决定权,说明了以家庭为单位的财产观念,故C项正确。2下面为甘肃出土的犁地画像砖,以此可以用来说明()A春秋时期北方农业的进步B西汉中原农耕经济的繁荣C东汉江南

291、地区的开发D魏晋河西走廊农耕的发展解析:选D题中材料是犁地画像砖,它体现了铁犁牛耕在甘肃的推广,河西走廊途经甘肃。河西走廊推广铁犁牛耕是在两汉以后,故答案为D项。3下图是宋至清(鸦片战争前)我国粮食亩产量的变化情况示意图(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数据整理)。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创新B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C玉米等高产作物大量引进D政府鼓励大量开垦荒地解析:选B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创新只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是粮食亩产增加的主要原因,故B项正确;玉米等高产作物大量引进是在明清时期,故C项错误;政府鼓励大量开垦荒地是粮食亩

292、产增加的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二)手工业生产时期发展历程从先秦到秦汉形成与发展(1)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2)汉代开始用煤作为燃料冶铁;西汉时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于鼓风冶铁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发展与繁荣(1)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2)隋唐: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3)宋元: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技术明清辉煌与滞后(1)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在某些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

293、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手工业产品:明代创制出斗彩瓷和五彩瓷,清代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1舜的后裔虞阏父被周武王任命为掌管制造陶器的官员。因为功绩突出,武王封虞阏父之子妫满为陈地的诸侯,并将自己的长女嫁给妫满。这说明西周时期()A周王用联姻笼络各诸侯国B各国的诸侯必须在王廷服役C官营手工业管理者地位尊崇D先代贵族之后多从事工商业解析:选C虞阏父先为官员掌管制造陶器,即官营手工业管理者,因为功绩而其子受封,这是地位尊崇的体现,故C项正确。2汉代盐铁论称“铁器兵刃,天下大用,非庶众所宜事也”。汉初曾禁止商人向岭南地区的南越王国贩卖铁器,迫使南越王

294、赵佗三次谢罪,南方许多农业部落,纷纷请求内附,自愿改为汉郡县。这表明当时汉王朝()A垄断战略资源,提高财政收入B重农抑商,打击工商业经济C运用经济手段,维护王朝统治D削藩置郡,加强中央集权解析:选C“汉初曾禁止商人向岭南地区的南越王国贩卖铁器”“迫使南越王赵佗三次谢罪,南方许多农业部落,纷纷请求内附,自愿改为汉郡县”,表明汉朝运用经济手段,维护统治,故C项正确。(三)商业发展时期发展历程先秦时期兴起、发展和繁荣(1)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2)春秋战国时期,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秦汉时期重农抑商,步履维

295、艰(1)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2)商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有所发展隋唐时期范围扩大,贸易繁荣(1)长安、洛阳等城市商业繁荣(2)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3)出现柜坊和飞钱宋元时期打破时空,空前繁荣(1)商品种类繁多,东京城市商业发达(2)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3)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4)元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商品品种齐全时期明清继续繁荣,“商帮”出现(1)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专业性工商业城市(2)大量农副产品,如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进入市场,成为商品(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4)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

296、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1唐朝后期,随着商业繁荣,有的节度使开始大肆从事商业活动;有的富商大贾则贿赂官员牒补列将,甚至能升于朝籍。这种状况说明此时()A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B重农抑商政策被放弃C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D存在官商合流的倾向解析:选D材料中“有的节度使开始大肆从事商业活动;有的富商大贾则贿赂官员牒补列将”表明节度使和富商大贾的固定角色发生一些变化,故D项正确。2唐代长安东西两市见于记载的有肉行、绢行、药行、大衣行、秤行、鼓行、铁行等;而当时一些新兴的工商业城市中,同类商品也多集中在一个区域进行交易。由此可见当时()A手工业生产分工细 B城市经济空前繁荣C商品销售的专业化 D城市经济功能增

297、强解析:选C材料突出了同类商品多集中在一个区域进行交易,体现了商品销售的专业化取向,故C项正确。3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雇佣百名乡民劳动。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产品卖出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这一现象()A反映了庄园经济的盛行B表明租佃关系日益普遍C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说明农业技术趋于成熟解析:选C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而材料果树、蔬菜“产品卖出”,不符合庄园经济的特征,故A项错误;“雇佣百名乡民劳动”,他们之间是雇佣关系,并非租佃关系,故B项错误;果树、蔬菜“产品卖出”,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故C项正确

298、;由材料无法推断农业收入的增加是农业技术趋于成熟的结果,故D项错误。(四)经济政策时期发展历程战国重农抑商政策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产生西汉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抑制富商大贾势力,发展官营商业严格中唐以来鼓励对外贸易,官商分利,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松动明清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固守明朝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海禁政策(1)内容: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2)实质: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维护专制统治清朝闭关锁国政策(1)内容: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寸板不许下海(2)后果: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

299、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1汉武帝时期,改变过去郡国贡献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这一措施()A消除了郡国对中央的威胁B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C实行了中国赋役制度的变革D抬高了部分地区的商品价格解析:选B政府将征收的贡赋折合成土特产品,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这是与商人争利,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故B项正确。2吕氏春秋载:“古代圣王引导他的百姓从事农业,不仅是为了地理的出产,而且是为了陶冶他们的心志,持重就会很少

300、私下发表议论,很少私下发表议论,国家的法制就能确立,民力就能专一。”据此可知,古代统治者“重农”意在()A加强农业管理 B限制人口流动C灌输法制观念 D强化社会管理解析:选D材料在说明古代统治者“重农”用意是层层递进的,其最终目的是强化社会管理,故D项正确;加强农业管理在材料中有体现,但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限制人口流动材料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灌输法制观念也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三、古代中国文化发展历程3大线索(一)主流思想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春秋战国创立和发展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发展了孔子学说西汉改造和独尊(1)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提出“春秋

301、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自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宋明转型与成熟(1)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以理为核心的儒学体系(2)程朱提出“天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体系(3)陆王主张“心”就是“理”;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明清批判与继承(1)李贽反对以孔子和儒家经典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2)黄宗羲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本”的主张(3)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4)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1“自孟子言性善

302、,而荀卿言性恶,杨雄言善恶混,韩文公言三品,及至横渠(张载)分为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然后诸子之说始定。”这主要说明()A儒家关于人性经历了长期争论B儒家始终未放弃对真理的探究C诸子百家的人性论渐趋于统一D儒家人性论由伦理上升到哲理解析:选D材料强调儒家的人性学说归于统一,而不是诸子百家的人性论渐趋于统一,故A、C两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家对人性的讨论,而非对真理的探究,故B项错误;从人性善恶的讨论到张载将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说明儒家人性论由伦理上升到了哲理的高度,故D项正确。2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世学者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的说法。学者

303、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儒学的政治地位已日益巩固B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加强C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形成D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浓厚解析:选B三字经中所强调的君臣、父子、师生等关系,是理学在社会生活领域的体现,故B项正确。(二)科技成就时期发展历程从先秦到秦汉奠基发展(1)战国时期出现了司南和石氏星表等科技成果;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算筹计算法(2)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出现了九章算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氾胜之书等科技论著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繁荣外传(1)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2)唐代造纸术西传,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用于军事(3)宋代:活字印刷术

304、、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完成和西传(4)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编制授时历;王祯的农书明清总结落伍(1)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中医药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2)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1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人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他旨在强调农业生产应该()A因时制宜,休耕轮作B精耕细作,提高地力C顺应自然,遵循规律 D改进技术,增加产量解析:选C材料表述的是按照自然规律安排农业生产,否则劳而无获,故C项正确;A、B、D三项内容在材料中均未涉及。2英国学者李约瑟

305、指出:“到明朝末年的1644年,中国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明显差别,它们已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这说明当时()A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B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C东学西传影响到西方科技发展方向D中国知识界深受西方进步思想影响解析:选B明朝末年的1644年的欧洲已经诞生了近代科技,而中国仍然属于古典科技,故A项错误;明朝末年一些欧洲传教士到中国来传教同时把欧洲的数学、天文和物理学等知识传入中国,出现了一个西学东渐的局面,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故B项正确;这一时期出现的是西学东渐而不是东学西传,故C项错误;当时传入中国的是自然科学知识而不是西方进步思想,故D项

306、错误。(三)文学艺术时期发展历程先秦、秦汉奠基发展(1)汉字:商代甲骨文出现,中国文字成熟(2)文学:春秋末年,我国古代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具有现实主义特色;战国时期,楚辞创作并盛行;汉代的综合文体汉赋集中体现了当时的文学成就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全面繁荣(1)文学:隋唐时期,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出现了李白、杜甫等诗人;宋代,文学成就主要是宋词,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元代,元曲繁盛,成为兴起的新诗体(2)书法:魏晋时期,书法进入自觉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唐宋风格多样,楷书、草书流行,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书法名家(3)绘画:魏晋时期,士大夫文人画

307、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是顾恺之;唐代绘画艺术进入了繁盛时期;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风俗画发展(4)元杂剧表明古代戏曲走向成熟明清承古萌新(1)明清小说: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繁荣时期,著名的长篇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2)绘画:明清时期,文人画代表作有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和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3)“国粹”京剧: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徽班兼收昆曲、秦腔等艺术流派之风格,逐渐形成了新剧种京剧1“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解放特征的是()

308、A文人多画山水寄托分裂动荡之痛B戏曲象征虚拟表意的传统开始形成C书法尚韵重在表现自我追求风骨D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之道解析:选C魏晋时期的绘画多以宗教画为主,文人多画山水寄托分裂动荡之痛主要反映的是南宋时期,故A项错误;戏曲象征虚拟表意开始于元朝的元杂剧,故B项错误;魏晋时期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书法重视韵味,体现了作者追求自我的特点,故C项正确;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之道的现象出现于明清时期,故D项错误。2长生殿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其几乎导致唐王朝覆灭;桃花扇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这说明()A文艺作品具有历史承载

309、功能B古代小说情节源于市民生活C明清小说大多讽刺腐败现象D唐朝后民间论政现象较普遍解析:选A材料体现出文艺作品在展示故事的同时与国家兴衰结合起来,反映出文艺作品有承载历史的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文学作品带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体现不出古代小说源于市民生活,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小说不仅讽刺腐败,还联系国家兴亡,故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文学作品,不是民间论政的体现,故D项错误。板块综合检测A卷(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届高三武汉八校联考)训约十四条记载:“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

310、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据此,中国古代族规起到的直接作用是()A维护家族团结和睦B灌输儒家伦理道德C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D强化家国一体观念解析:选A根据“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可知族规对于维护家庭和宗族的和谐有重要作用,故A项正确;B、C、D三项内容均为间接体现。2中国古代农民的实际负担,并不等同于政府的赋税征课额,历史上赋役历来就有“明税轻、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的弊病。这一弊病根源于()A专制王权之下法治精神的匮乏B农耕经济时代小农经济的脆弱C农业社会以农为本的经济理念D传统文化重义轻

311、利的价值追求解析:选A“明税轻、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这就说明了古代封建政府并没有一种稳定的赋税标准,而是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缩放性,这从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专制王权之下法治精神的匮乏,故A项正确。3(2017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后汉书祭祀志载:“尝闻儒言,三皇无文,结绳以治,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据此可知()A五帝时期中国已有成熟文字体系B商周时期监察制度已具备雏形C上古先贤倡导道德教化诚信治民D印玺尚未具备强烈的政治功能解析:选D中国已有成熟文字体系是在商朝,故A项错误;商周时期的监察制度材料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尝闻儒言,三皇无文,结绳以治,

312、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介绍了印玺的由来,并说明了它的“持信”功能,表明印玺尚未具备强烈的政治功能,故C项错误,D项正确。4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说:“官僚政治是一种特权政治,在特权政治下的政治权力,不是被运用来表达人们的意志,图谋人民的利益,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于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他认为官僚政治的本质是()A皇帝享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特权政治B中央高度集权的特权政治C打着“国民幸福”旗号的特权政治D努力为人民谋幸福的政治解析:选C抓住材料“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于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

313、者自私自利的目的”可知,官僚政治实质上是以国家或者人民利益为名义,随意侵夺人民权益,故C项正确。5(2017邯郸模拟)东汉光武帝设立“举谣言”制,将民谣纳入行政监督体系,以反映地方官吏为政善恶的歌谣来决定官吏的升黜,东汉出现了一系列因“谣言”而黜陟的官吏。这反映出东汉时期()A社会舆论决定官吏升黜 B监察体系臻于完备C儒家思想影响政府决策 D选官标准发生变化解析:选C社会舆论决定官吏升黜,是当时的社会现象,而不是反映的问题,故A项错误;“以反映地方官吏为政善恶的歌谣来决定官吏的升黜”体现监察体系不断完善,“臻于完备”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将民谣纳入行政监督体系”体现了统治者尊重民意,以民

314、为本,体现了儒家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选官标准,故D项错误。6对秦汉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征,概括较为准确的是()A倾覆与再建辉煌与成熟经世与玄思B波峰与波谷恢宏与古朴鼎盛与革新C创新与再造传承与新变集成与转型D波峰与波谷恢宏与古朴经世与玄思解析:选D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受到打击,因此这一阶段政治文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物质文明可以概括为恢宏与古朴,如长城、兵马俑等;在精神文明方面,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儒学的正统地位,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

315、,魏晋时期玄学开始流行,受到当时士人的追捧,因此这一阶段精神文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经世与玄思。故D项正确。7(2017梅州质检)“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材料反映出()A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工商业发展B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C农业是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D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征解析:选C据材料“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可得,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故C项正确;A、B、D三项内容在材料中均未涉及。8对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有学者认为,从秦到清依次经历郡政阶段、州政阶段、省政阶段三个阶段,

316、每一个阶段都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矛盾相调适的产物。其中的“州政阶段”主要是指()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解析:选C先秦时期主要实行分封制,地方由封国统治,故A项错误;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属郡政阶段,故B项错误;唐宋时期,州已经成为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属州政阶段,故C项正确;明清时期沿袭元以来的行省,属省政阶段,故D项错误。9如以北宋初期太宗、真宗年间的物价指数为基数,到两宋之交的宋徽宗时,作为农产品代表的米价格上涨约11倍,作为手工业品代表的绢价格上涨约2倍。这种差异容易导致()A纸币贬值加速 B农民税负加重C土地兼并严重 D自然经济解体解析:选C宋代纸币是地方性货币,故A项

317、错误;农民税负状况取决于国家的赋税政策,故B项错误;涉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业会成为获利的重要途径,引发土地兼并,故C项正确;自然经济解体始于鸦片战争后,故D项错误。10明末清初,大陆居民特别是福建、广东等地居民大规模迁移台湾,与原住民共同参与当地开发。其影响是()A打击了东印度公司在台残余B开始突破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C推动了台湾经济结构的转型D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解析:选D据材料中“福建、广东等地居民大规模迁移台湾,与原住民共同参与当地开发”可知闽粤台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台湾,是有利于丰富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故D项正确。11(2017鹰潭模拟)明万历十五年十月,明朝颁布法律规定:“无论官民之家

318、,有立券用值、工作有年限者,皆以雇工人论;有受值微少、工作止计月日者,仍以凡人论。”可见在现实生活中()A雇主与短期雇工间实现自由雇佣B明朝依然固守着重农抑商的政策C地主与佃户间人身依附关系松弛D国家法律偏重于保护自耕农利益解析:选A根据“受值微少、工作止计月日者,仍以凡人论”可知短期雇工并未被政府列为雇工,而是以平民论处,这说明雇主与短期雇工间可以实现自由雇佣,故A项正确;B、C、D三项内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12明清鼎革之际,学者转入对儒学典籍的辑佚和校勘,以“礼学”代“理学”,希望重塑原始儒家关于“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的礼乐秩序。这种现象()A助长了心学空谈心性之风B体现了儒家

319、学者的理想诉求C加剧了思想专制和文字狱D导致程朱理学丧失统治地位解析:选B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华夏文明的标志,中华民族就以这种儒家的礼义道德和天理人格思想,维系着几千年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明清学者以“礼学”代“理学”,体现了儒家学者的理想诉求,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成为当下中国的国家战略和外交战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丝绸之路”始通于西汉张骞“凿空”、在西域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之时。当时的道路由东而西: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经这条路运往西方的商品有蚕丝、丝织品、铁器等,从西方输进中国的商品有良马

320、、葡萄、石榴等。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2材料二唐朝丝绸之路畅通,“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的局面形成后,丝绸大量输往许多国家,外来物品也纷纷涌入。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唐初赠帛与彩缎予突厥,稳定边疆形势。“秦汉以来,唐马最盛”,“绢马贸易”满足了西域各国渴望得到的丝绸,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工具。外来物品如金银带把杯、彩釉玻璃等器皿传入中原,激发了唐朝工匠的仿制兴趣和创新热情,工艺技术的模仿和审美情趣的启示,最终使唐代手工业品的制作风格发生了改变。商贸活动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

321、。西域音乐、舞蹈、绘画,给传统文化注入清新的气息,以外来乐舞为参照,中国古代“功成作乐”的礼仪制度进行了更新改造。敦煌壁画描绘出只交纳商税、不承担政府义务、定居唐朝境内创业的外国商旅,莫高窟珍藏的大量佛门经文,以及融合西方艺术创造出崭新东方美的造像,将人类共同的美、共同的人性经过潜移默化的整合后以艺术形式再现出来。在不同文明的碰撞过程中,唐朝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发展,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3(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发展的影响。(15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

322、学知识,分析汉唐丝绸之路绵延不衰的原因。(10分)解析:第(1)问,从丝绸之路的地域范围、贸易内容、贸易对象等方面对比分析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从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领域概括其影响。第(2)问,对于汉唐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联系所学汉唐时期的社会状况来分析,一般来说从政治、政策、开明程度、经济水平与商人的贡献展开叙述即可。答案:(1)变化:从地域(范围)上看,汉朝丝路从中国出发,主要通向中亚;唐朝丝路覆盖了西亚、南亚乃至非洲东海岸。从内容上看,汉代以商业贸易为主;唐代从商业贸易扩展到文化、民俗、政治、军事、手工业工艺等领域。从对象上看,汉代以西域和中亚地区国家为主;唐朝扩大到南亚、西亚等国。(6分

323、)影响:稳定了唐朝西北边疆形势,壮大了唐军实力;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推动了唐朝手工业工艺的创新与发展;引领了周边国家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中华文化圈。(9分,回答三点即可)(2)原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国家重视发展对外(丝路)贸易;古代中华文明的先进性与开放包容特性对周边国家地区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中外商人对丝路贸易的推动;海陆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每点2分,共10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都成为首都的次数(部分)今名古都名称定都次数西安镐京、长安9洛阳洛邑、洛阳8北京蓟、中都、大都、京师、北京5南京建业、建康、江宁府、应天府8开封大梁、开封府、东京7安

324、阳殷、邺城5成都成都4杭州杭州、临安2解读材料,围绕“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变迁”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性强。)(12分)解析:第一小问观点,可以从都城的位置变化归纳观点,即我国古代王朝的迁移出现了一个由西向东和由南向北的趋势,也可以从都城选址的因素归纳,即都城的选址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第二小问阐述,如果选择第一个观点,需要结合古代王朝的都城的变化分析,如果选择第二个观点,需要结合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分析。答案:(示例一)观点:我国古代王朝的迁移出现了一个由西向东和由南向北的趋势。(3分)阐述:西安地处关中平原,天然屏障形成了良好的军事防备

325、优势;隋唐定都长安,但同时兴建洛阳城,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沟通;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宋朝先后定都开封和杭州;明朝定都南京后为制内御外迁都北京。总之,历史上各朝代选择都城,都是根据当时政治、经济发展和加强边防的需要。(9分)(示例二)观点:古代都城的选址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3分)阐述:政治因素:便于巩固统治,制内御外,如明迁都北京;战乱、少数民族的威胁,如南宋定都杭州;为了促进民族融合,如孝文帝迁都洛阳。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富饶,交通便利。如汉代长安、洛阳。地理因素:凭险可守,便利的交通运输。如隋唐长安、明代南京。所以各朝都城的选定适应了当时形势的变化,对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9分)(

326、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分)板块综合检测B卷(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主张“轻关市之征”;战国时期,秦国商鞅主张“市利之租必重”。两者主张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宗族利益不同B治国思想不同C两国传统不同 D直接目的不同解析:选B齐国管仲的治国思想很明显是“工商皆本”,而作为法家思想践行者的商鞅推行的则是重农抑商的政策,故B项正确。2(2017青岛质检)山西省因历史上有韩、赵、魏三国而被称为“三晋之地”,但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而不是韩、赵或魏。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晋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晋国代表统一的潮流C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327、D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解析:选D虽然晋国的历史较韩、赵、魏三国更为久远,但这显然并不是根本的解释原因,故A项错误;晋国并没有完成统一反而被其后的韩、赵、魏所取代,故B项错误;无论是晋国还是其后的韩、赵、魏,它们都属于诸侯一级的分封对象,在分封体系上是平等的地位,故C项错误;晋国是周武王直接分封的诸侯国,而韩、赵、魏虽然其后也得到周威烈王的被迫追封,但毕竟是以非法手段窃取的诸侯地位,故而正统地位远不及晋国,故D项正确。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从后来的历史看,秦帝国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由于这种文字所共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

328、效且持久的统一的黏合剂。”这说明秦帝国统一文字()A对中国后来的民族统一影响深远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C有利于秦中央集权的建立D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实现解析:选A从“由于这种文字所共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黏合剂”,可知秦统一文字对中国民族统一有重要影响,故A项正确;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交流联系密切,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秦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的制度,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秦统一文字是在统一六国之后实行的,故D项错误。4(2017福州质检)中国古代的赦免制度源远流长,战国时秦国多次颁布赦免令,秦始皇在位期间多年不赦,两汉时期记录在案的大赦达140余次。这反映了()A治国

329、理念发生变化 B君主专制逐步加强C法律制度日益完善 D外儒内法成为主流解析:选A赦免制度是一种宽恕的制度,秦始皇多年不赦,汉朝大赦达140余次,体现了从秦的法家治国到儒家宽容治国的转变,故A项正确。5(2018届高三郑州十三校联考)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中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唐太宗时为改变这种状况,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该做法无法()A肯定现有政治秩序,维持政权稳定B使谱牒在选任官员时作用减小C抑制旧士族影响,加强

330、君主专制D扩大政权基础,维护国家统一解析:选C清河崔氏的地位虽有所下降,但仍排第三位,仅次于皇族和外戚,这说明旧士族在全国总谱氏族志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6秦朝“半两”钱,汉代“五铢”钱,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此后历代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是()A阻碍工商业的发展B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C土地兼并逐渐加剧D税收政策转向以征收货币为主解析:选B据材料“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故B项正确;材

331、料和土地兼并没有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税收政策转向以征收货币为主是在明清时期,故D项错误。7宋朝许多蜚声中外的文学家往往是朝廷命官,如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这在他朝,对于整日被冗杂的政事缠身的政府官员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这与宋代实行官、职、差遣分离政策,“吏强官弱”“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等有关。上述现象()A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治国传统B反映了宋代官僚制度发生变化C结束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局面D说明了理学深刻影响宋代科举解析:选B宋代实行官、职与差遣的分离,使得皇帝能更好地驾驭群臣,但也造成官职官名的复杂混乱,降低了行政效率,形成冗官局面,官、职都是虚职,具体事务多由胥吏来做,导致胥吏的作用日

332、趋重要,以至官不能制吏,形成了“吏强官弱”这一普遍现象,故B项正确。8(2017邯郸模拟)明朝中后期,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这一变化折射出()A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B士人价值追求发生改变C刻印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D通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解析:选A根据材料“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故A项正确。9著名学者陈来指出,中华文明价值观念跟西方近代价值观念相比,有四方面的基本特点。以下相关论点与论据对应准确的是()

333、A和谐高于冲突“知善知恶是良知”B义务先于权利“力行而后知之真”C责任先于自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群体高于个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解析:选C“知善知恶是良知”强调的是良知而不是和谐与冲突的关系,故A项错误;“力行而后知之真”强调了实践的作用,而不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故B项错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在国家危难之际,责任应先于自由,故C项正确;“私欲之中,天理所寓”肯定了个人的私欲,而不是群体高于个人,故D项错误。10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提到:“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

334、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从思想角度看,材料中“革新与发展”不包括()A“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B“其欲即天之理,其理即人之欲”C“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D“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解析:选AA项仍然强调儒家的道德教化,没有体现“革新与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B项批判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体现“革新与发展”;C项批判君主专制,体现“革新与发展”;D项提出以学校限制君权,体现“革新与发展”。11明清时期,“弃儒就贾”、“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而“豪杰有智略之人”则多志于商的“士商相混”现象相当普遍,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社会结构

335、的变动 B重农抑商政策破产C官商勾结腐败严重 D已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型解析:选A“士商相混”的现象在明清时期相当普遍,这是社会结构变动的一大表现,故A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没有破产,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官商勾结,故C项错误;明清是君主专制强化时期,没有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型,故D项错误。12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实用性读物,如陶朱公致富奇书四民必用沈氏农书耕心农话杵臼经布经等。这是因为()A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B科学研究注重实用性C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D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解析:选C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以儒家经典为主,与材料所涉及的经济类著作无关,故A项错误;出现实用性读物的原因并不是科学研究注重

336、实用性,而是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故B项错误;明清江南地区出现实用性读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故C项正确;明清时期经世致用思想并没有盛行,只是在少数思想家中出现,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衡水金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大多数中原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持鄙视的态度,将其称之为“蛮夷”,并与之保持相当距离。亚洲东部是一个相对独立及封闭的状态,其他文明对于华夏文明长期处于遵从和学习地位,中原王朝由此形成孤傲自大的文化心理。奉华夏为宗主与文明中心的观念,在很长的时期被其他文明的拥有者认同,以此为基础,东亚地区形成通行的天下秩序

337、,中原王朝根据文明的类型划分夷夏,其被称之“蛮夷”包括华夏以外的其他文明,它们或为受中原王朝管辖的边疆民族,或为接受中原王朝羁縻的域外势力,或为通过朝贡与中原王朝交往的远方他国。在地理分布方面,以华夏为中心的部分较清晰,与蛮夷毗连的区域较模糊,同时蛮夷的范围可由边疆向外部扩展。摘编自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1期材料二南京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中外交涉、通商事务随之增多,经常办理对外交涉的部分官员开始意识到,对英、法、美等国,断不能“绳之藩属之礼”,主张“与其争虚名而无实效,不若略小节而就大谋”,道光皇帝采纳这些人的“权宜之计”,遂在朝廷设置办理各国通商事务的大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338、,清廷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这时,因皇帝和太后逃往热河,被迫留京的恭亲王奕由于经历了与各国使节谈判的过程,深感清廷“夷务”处理混乱不堪,“弊在体制”,加之增开通商口岸、列强公使驻京已成定局,于是萌生在京设一机构,统筹外交全局的想法。1861年1月,总理衙门在京设立,下设英、法、俄、美及海防五股。摘编自史学月刊2015年6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统治者“夷夏观”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统治者对外交往观念的变化并予以简要评价。(11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第一句和第三句话中分析概括“夷夏观”的内容,从第二句话

339、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第(2)问,从晚清办理对外交涉的部分官员的意识变化以及奕的经历感受和措施上对比分析概括其变化。从列强对华侵略的时代背景和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上去评价。答案:(1)内容:中原与周边民族保持一定联系的同时又对其持鄙视态度并保持相当距离;根据文明类型划分夷夏,华夏为宗主和文明中心;华夏以外的民族和势力被视为“蛮夷”。(6分,任答三点即可)原因:中原文明的先进性和周边地区相对落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大一统观念和儒家思想的影响;统治者的心态。(8分)(2)变化:逐渐抛弃夷夏观念;萌发近代外交思想;有意建立近代外交机构;外交重点转向欧美国家。(5分)评价:是列强侵华和

340、民族危机加深的必然产物;加速了向西方学习的进程;推动了外交近代化;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6分,任答三点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朝在农业和商贸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步。城市生活得到了拓展,城市中的商业资产阶级在经济上(但不是政治上)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到17世纪,在中国商业活动已经很普遍了,甚至比任何一个17世纪的其他国家都普遍。清朝初期,大城市之间和许多贸易城镇之间的商贸活动保持了明代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历史学家总是喜欢问:为什么中国拥有庞大的、在金融方面成熟的商业阶级,在许多理念和技术方面也有着领先的地位,但却没能突破成为一个典型的工业国家呢?换句话说,为什么中国

341、没能从明朝后期的“商业革命”跃进到西方在一个世纪后才出现的那种“工业革命”呢?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世界文明史结合1617世纪中外相关史实,围绕“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解析:根据材料不难看出材料中有效信息是“明清时期中国的成熟商业革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中国没有实现由商业革命向工业革命转变的原因”(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或者商业发展的因素);“西方实现商业革命向工业革命转变的原因”(西方在商业发展的表现)等三个方面,结合这三方面的内容进行论述。答案:(示例一)观点:17世纪时中国出现商

342、业革命。阐述: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城市商业贸易的繁荣;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快速发展;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出现;晋商兴办票号,经营存款、放贷、汇兑等业务;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瓷器销往海外。(示例二)观点:中国没能从明朝后期的商业革命跃进到西方的工业革命。阐述: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实行专卖制度;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儒家思想(重义轻利)的影响;传统科技没有突破。(示例三)观点:西方的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阐述:西方的商业革命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大;引起了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