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3.运用有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掌握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1.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及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2.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1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关系?提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能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一般情况下,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国家或地区,其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1.城市化的标志(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2)城市人口增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2、。其中,第一个标志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后两个标志是体现城市化是否合理的标志。2结合教材P33城市化进程示意和案例4“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探究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提示:2.城市化的意义(1)人口转化: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2)产业结构:城市化过程能够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3)工业: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4)科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5)文化思想观念
3、: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3结合教材P35“几个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图,思考讨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提示: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不合理的原因(1)农村劳动力过剩,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增长过快;(2)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城市化的速度不相适应;(3)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4)大城市就业困难,交通拥挤,贫民区环境质量差。1.缩字法高效记忆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初期阶段:两个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低)。中期阶段:一快一大(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
4、水平变化大)。后期阶段:一慢一高(城市化速度慢,城市化水平高)。2.缩字法高效记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差异 发达国家:早、高、慢、逆(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现在已变慢并出现逆城市化)。发展中国家:晚、低、快、郊(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现在速度已超过发达国家并出现郊区城市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5个国家的 城市人口总的变化趋势是_。(2)日本的城市化和其他几国的城市化 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_。不同之处:_。(3)在这5国中,中国城市化进程起步 _,但20世纪80年代后明显加快,这是因为_。【思路点拨】这5个国家,除日本是发达国家外,其他4个均为
5、发展中国家。这5个国家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是呈上升趋势,不同的是,日本是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其他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中国在这5个国家中,城市化起步最晚,水平也最低,但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20世80年代以来,由于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步伐。【规范解答】(1)上升(2)均呈上升趋势 日本起步早、水平高;其他4国起步晚、水平低(3)晚 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1)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不同表现阶段。(2)郊区城市化:二战以后,
6、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一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的逆过程开始出现。据统计,几乎4 000万人(占美国人口的1/5)的美国人因变换工作及其他原因,每年至少搬家一次,而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这种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就是郊区城市化。它出现在城市化的中期和加速阶段。(3)逆城市化:20世纪70 年代以来,一些大城市人口外迁出现了新动向,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或小城镇,国外的学者将这一过程称之为逆城市化。逆城市化出现的原因是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和生
7、活质量下降。城市居民为了追求比较好的生活环境,由市中心向郊区或乡村迁移。(4)再城市化: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美国东北部一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市中心的衰落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加上国内外移民的影响,19801984年间,就有纽约、波士顿、费城、芝加哥等7个城市在市区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了所谓的再城市化。1结合教材P36图“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思考城市化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提示:2我国的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纷纷兴建卫星城,探究其原因。提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增多,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为了疏散城区过密的人口和工业,分散城市职能,
8、所以在距母城比较近的交通干线上兴建卫星城。3结合教材P38图“城市绿地系统的模式”,试评价其中各种模式的优缺点。提示:1.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1)大气污染:污染源:来自工矿企业、家庭炉灶、汽车尾气等;影响: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们的健康;治理措施: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绿化隔离带。(2)水污染:污染源: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影响: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治理措施: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限量排放。(3)噪声污染:污染源: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等;影响:影响人们休息、工作,甚至影响健康;治理措施:使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建绿化隔离带。(4)固体废弃物污染:污染
9、源:工业垃圾和居民生活垃圾;影响:污染土地;危害人体健康;治理措施: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2011江苏地理)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双选)()A.B.C.D.(2)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双选)()A.兴建污水处理厂 B.疏浚河道 C.加强道路建设 D.完善排水系统【思路点拨】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理解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弄清各自的影响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内在
10、联系。第(1)题,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城市化影响地表水下渗,使洪水位提前,是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修建水库后通过蓄水能调节洪水位,是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第(2)题,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规范解答】(1)AC (2)BD 2解决城市化环境问题的措施(1)控制城市中心区人口的规模,使人口适应于环境承载量;(2)制定城市规划,使城市向着符合生态平衡的方向发展;(3)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4)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5)增加绿地面积;(6)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关联法记忆“城市病”的表现 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
11、步的表现,它是一种全球性的现象。据此回答1、2题。1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建筑密度增大 城市数目增多 城市人口增多 A B C D 2与当前世界城市化进程特征不相符的是()A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不断出现 B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和城市中心区衰落现象 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进程缓慢 D发展中国家人口仍以从乡村向城市迁移为主【解析】1选B,2选C。第1题,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第2题,当前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征是: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不断出现;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和城市中心区衰落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
12、,但城市化进程快;发展中国家人口仍以从乡村向城市迁移为主。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3、4题。3图中阶段城市不会发生的现象有()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 B与周边地区温差增大 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4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A B C D【解析】3选A,4选C。第3题,阶段表示城市化进程中期阶段,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用地扩大,进而出现环境污染、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现象。第4题,多数发展中国家因在城市中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好的生活条件等,吸引了大批乡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目前正处于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阶段;而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已很高,由
13、于特大城市人与环境问题突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下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瑞士馆约4 000平方米的草地式屋顶的局部和整体图片,它们展示的是瑞士乡村风光。据此回答5、6题。5.在大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 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 6.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A.落叶阔叶树林 B.常绿针叶树林 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D.人工草地【解析】5选B,6选D。第5题,“绿色屋顶”“绿色阳台”主要内容
14、是提倡在建筑物屋顶和阳台种植花草发展绿化,其主要作用首先能美化城市环境;其次绿色植物能大量吸收CO2放出O2,一方面净化空气,另一方面也可降低城市的温室效应,使城市气温降低。第6题,绿化中使用的杀虫剂会污染地下水,主要是其残留在植物表面的有害成分随着地表水的下渗而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因此在需要经常进行灌溉的绿化方式中,使用杀虫剂而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是比较严重的。在四个答案中需经常灌溉的是C和D,而C答案的“绿色屋顶”“绿色阳台”的灌溉水又不能直接下渗到地下。7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各题。(1)图1中,ABCDE反映的是_过程,说明该过程的主要标志是_。(2)图1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_,简述其成因
15、。(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图2中甲属于_国家,乙属于_国家。分别说明其劳动力就业结构特点。(4)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下列组合较合理的是()A.甲A B.乙C C.甲B D.乙F【解析】第(1)、(2)两题为识记题。第(3)题,要注意三角坐标图的判读,可用金字塔形的坐标读法,把每一个坐标的0%看作底边,100%看作顶点,然后转着圈读即可,注意每类国家各个产业比重最后加起来之和应为100%。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比例高,发展中国家农业就业比例高。第(4)题,甲表示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大,它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对应城市化水平较高的D、E、F阶段;乙表示农业就业比重大,它出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对应城市化水平较低的A、B、C阶段。答案:(1)城市化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2)逆城市化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或郊区环境质量较好),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3)发达 发展中 发达国家人口在农业中就业比例低,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高;发展中国家人口在农业中就业比例高,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低。(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