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周周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最佳答案填入答题卡表格中。1在西周的金文纪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A. 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 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 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2战国时期,法家主张“剪除私门势力,选拔法术之士”,“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墨家则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
2、则举之”。他们的主张相同之处在于A建立集权制度 B完善人才选拔体制 C实现富国强兵 D打破原有政治秩序3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规定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 太学的兴办A有利于实现西汉王朝的思想统一 B促进了汉代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C建立了以考试为主的官僚选拔制度 D缓和了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矛盾4下表是据汉书地理志整理的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南方地区与全国郡国数量、人口数量的分布状况。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南方全国江南岭南郡国数量(个)77103人口数量(人)2507
3、188136929059594978A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受阻 B南方交通发展相对滞后 C政治和经济重心均在北方 D北方商品经济较发达5唐初于禁中设置翰林院,召集才智之士以备顾问;玄宗时,专选文学之士为翰林学士,专掌拟定皇帝直接下达的重大诏令;宪宗时,又于诸学士中选资高望重者一人为承旨学士,参谋禁密,权任独重。这些做法A是科举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B使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C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D直接导致唐后期政局动荡6下表为唐朝科举考试考生的三种来源。由此可见,唐朝的科举考试类型来源生徒国家最高学府和地方州县官办学校考试合格者乡贡自学成才,向州县官府投牒自举并考试合格者制举皇帝临时下诏选拔的“非
4、常之才”,由内外文武官员举荐者A是自上而下选拔人才之制 B成为读书人人仕的唯一途径 C继承了九品中正制的优点 D体现了多种选拔方式的结合 7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A.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 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C. 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断扩大 D. 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8军机处的印信收藏在皇宫,用时由军机处的副职章京亲到内奏事太监处“请印”,用完即刻送回。这最能说明A军机处处在皇权的严格控制下 B司礼监的太监把持朝廷大权C军机章京对军机大臣形成制约 D军机处实际
5、上行使宰相权力9明人薛论道以十二首题钱诗讥讽当时世风:“人为你生烦惹恼,人为你梦扰魂劳,人为你易大节,人为你伤名教。细思量多少英豪,铜臭明知是祸由,一个个因它丧了。”这反映了A现实主义文风为士人所推崇 B逐利思想取代了传统义利观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D社会风气败坏导致社会动荡 10明清小说中,凡女性在街中露面,不是非良家妇女,便是当街告状或沿街乞讨之类,“倚门看街”“倚窗看街”变成了引发祸事的根源。这可以说明当时A文学体裁形式的僵化 B封建伦理道德的强化C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D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11古雅典剧作家埃斯库罗斯在乞援女一剧中,借逃婚到雅典的女性外邦人之口写道:“我们成为这片土地
6、上的外邦人,自由并且受到保护,没有男人的暴力。任何居民或者外来人都不能囚禁我们。如果有人对我们使用暴力,任何不救助的庇护者(雅典公民)将被剥夺政治权利并被公众流放。”这可以反映当时雅典外邦人A享有法律豁免等专属特权 B与雅典公民政治权利平等C人身自由受到法律的保护 D女性的政治地位普遍较高 12柏拉图认为,古希腊理想社会中的法律要由具有最高知识水平的公民制定,而这些公民当然应该是哲学家。该观点A旨在提高哲学家的政治地位 B体现了古希腊小国寡民的特征 C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 D针对雅典民主政治弊端而提出13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在法学阶梯明确指出:“法律学习分为两部分,即公法与私法。公法涉及罗马帝
7、国的政体,私法则涉及个人利益。私法包括三部分,由自然法、万民法和市民法的基本原则所构成。”这一分类A旨在维护皇帝的专制权力 B反映出罗马统治疆域的扩大C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有利于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1414621530年间,中欧地区的白银产量增加了五倍多。在15261535年间达到最大,每年生产近300万盎司,这些白银大量流向西欧和东方。中欧白银这种流向A是西欧出现价格革命的主因 B刺激西欧走上黑奴贸易之路C推动世界范围的商品大交换 D导致东西方经济实力悬殊大1519世纪中期,英国兴起多种多样的休闲活动,如到公共场合观看演讲、参加音乐会,参观博物馆以及观看球类比赛等。在一些慈善企业家的组织
8、下,许多工厂工人还开始了集体休假和集体旅游活动。这反映出当时A消费模式发生改变 B阶级矛盾趋于缓和C社会收入普遍增长 D社会风气趋向奢靡16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一位发明家实验发现,簧片在带铁芯线圈附近的振动可以导致圈内电流的强弱变化,反过来,同样的电流变化可以导致磁铁线圈附近簧片的振动。根据这一物理原理,他发明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讯工具。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A有着坚实的技术和经验基础 B具有实验观察和科学基础 C引导人们向内探寻精神世界 D科学世界受意识形态干预1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质为主,消防安全是永恒话题。宋代城市火灾增多,故对消防制
9、度进行了完善,除沿用唐代消防法规外,还制定了严密的防火措施,并在厢军中挑选精千军士,建制为专职消防机构军巡铺,汴京城中,“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房一所,铺兵五人”。军士训练严格,黄任心强,主要任务是“夜间巡警”,消除火灾隐患。军巡铺还在“高处砖刷望火楼,楼上有人年望”,一旦发生大灾,这些军士便立即携带天火器具(如水袋、水象、中、麻搭等)奔赴失火地点;同时迅遠上报,该地军政长官“各领军級扑灭”在扑救中,各支部队配合密切,有的警戒弹压,维持秩序;有的教护,安置受伤居民;有的抢救财产;有的运水灭火,故而“每遇火发扑救,须臾便灭不劳百姓”宋代对火灾事者的处理比较严厉,并且对失职官员子以治罪。摘编自皮
10、音中国古代消防史语(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火灾增多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消防制度的特点。(9分)18(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国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治理”理念。尚书即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各家提出不同的治国理念,以“王道”、“霸道”、“帝道”构建理想的治理模式。汉武帝虽将儒学作为治国核心思想,但也借鉴了法家许多主张。在此之后,历代统治者对儒、法普遍采取了兼容并收的态度。中国人重血缘和亲情,中国基层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中国历代统治者深知,将皇权伸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在广大乡村更多
11、地利用乡绅进行管理,官、吏、绅三者的有效配合,实现了基层的长治久安。自古以来,中国在国家治理方面就有着深入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间虽也面临内部和外部挑战,但中国作为“大一统”的整体都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没有像欧洲大陆一样很早便裂变为许多个国家。摘编自陈忠海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国理念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9分)历史第二次测试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答案BDACBDAA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CBCDDCAB17【答案】(18分)(1)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城市人口多、居住稠密;“市”的时空限制被打破;市民文化活跃;建筑材料以木质为主,防火等级不高。(9分,每点2分,答对4点即可)(2)特点:注重预防;成立专职防火机构,组织严密;防火技术水平高;措施完备;奖惩分明;成效明显。(每点3分,答对3点得9分)18【答案】(18分)特点:历史悠久;以民为本;理念多元,内涵丰富(儒法道结合);在继承中发展(适时调整);利用宗法纽带加强地方治理;强调大一统。(9分)影响:形成较为系统的国家治理理念;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和整体意识;为后世国家治理提供了借鉴。(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