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汇园中学2013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人民版一、选择题1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A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2冯天瑜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下列体现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分别是()A墨家、儒家 B法家、道家C道家、儒家 D儒家、法家3“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
2、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下列为戴上“神圣的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A孔子 B. 董仲舒C王阳明 D李贽4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5“儒家学说取得了非凡成功。一个原因,它在道德上为当局和社会不平等所作的辩护,很受统治者和富人欢迎。而且,其高度的道德原则为现状提供了较纯粹的世袭权
3、力更牢固的基础,从而,对改善政治和社会关系起了不断的促进作用。”以下最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人合一”“天人感应”C“格物致知”D“心外无物”6据史料记载,明朝重臣海瑞五岁的女儿因为从男性家僮手中接了一块饼吃,便被海瑞以“男女授受不亲”为由关以禁闭,直至饿死。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海瑞治家严谨B儒学地位衰落C理学摧残人性D世风每况愈下7朱熹曾说:“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他强调的是 ()A“理”是世界的本原 B“仁”的重要性C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D成为仁者的主要途径8“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4、。”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9对下幅图表解读正确的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10史记滑稽列传中写道:“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而出现的重要发明是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 D制墨技术11苏东坡在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中
5、说:“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这反映出 ()A宋代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B文人画注重文化底蕴、人格精神C文人相轻的社会风气D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艺术革新12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鲜明,下列能体现宋代文学特色的佳句是()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D“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离娄上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6、;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材料三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四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3)材
7、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在大英百科全书中,有两个不同的词条来解释指南针: 第一个词条为“direction determinants”,即方向指定仪器,解释如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有磁指南和机械指南两种,磁指南发明于公元前3世纪,称为司南机械指南仪器为指南车,约在3世纪发明” 第二
8、个词条为“compass”,译为“罗盘”,即通常意义上用于航海的指南针。解释如下:“航海或勘测时在地球上使用的基本测向仪器最老、最常用的罗盘为磁罗盘12世纪,显然中国和欧洲的航海家都各自发现,一块天然磁石,一种自然界存在的磁性矿石,漂在水中木棒上时总是指向北极星方向” 材料二宋代,罗盘的制作以江西赣州为中心;到宋末元初,赣州的罗盘制作开始衰落,制作中心转移到安徽休宁的万安镇。这以后,休宁的万安镇逐渐成为“内陆派”罗盘的制造中心;后来,沿海的广州、福州、香港等地继承并发展了赣州、徽州的航海罗盘业,他们生产的航海罗盘更精致,工艺水平更高。明代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里用以指示航海方向的就是“沿海派中国罗盘
9、”。这种用于航海的罗盘大约于15世纪前后传入欧洲,航海家哥伦布依靠罗盘的导航,进行了极富冒险精神的远洋航行。材料三南宋新安志载:“其民之弊,好委人事,泥葬陇卜窆至择吉岁,市井列屋,犹稍哆其门,以傃吉向。”而清初休宁县万安人赵吉士所著的寄园寄所寄更有“风水之说,徽人尤重之,其平时构争结讼,强半为此”的说法。(1)材料一表明大英百科全书两词条对指南针是如何区分的?对这一区分你是如何理解的?(2)材料二下划线句与材料一相比有何明显区别?据材料二,指出万安罗盘业的地位和指南针外传的重大意义。(要求不得摘抄原文)(3)材料三反映了徽州一带怎样的文化现象?此现象与材料三中徽州罗盘业的发展有什么关系?(4)
10、据材料二、三,指出罗盘针在中西用途的差异所反映的深刻道理。专题限时集训(三)1A2D解析 据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主要代表学派的思想主张可知,儒家的主张体现了典型的民本思想,法家主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3B解析 由题干材料“奉天承运”“继天立极”可以看出是“君权神授”理论,是董仲舒新儒学观点之一。4B解析 据材料可知,“己,谓身之私欲也”“礼者,天理之节文”,可判断为朱熹解释的“存天理,灭人欲”。5B解析 董仲舒宣扬“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统治、维护政治大一统的需要。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6C7.D8.D9B解析 从题干曲线来看,公元前中国不如西方,公元后到15世纪中国
11、强于西方,15世纪后中国出现逆转,故B项符合图片展示。10A11.B12C解析 宋代的文学特色是宋词,A是离骚中的语句,排除;B是唐诗中的诗句,排除;D是元曲,排除。只有C项是宋词。13(1)因素:民心。主张:仁政。(2)主张: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目的:神化君权;警戒限制君权,巩固统治。地位: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关键:薄敛节俭。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4)标准:百姓的忧乐。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影响:批判继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焕发新的生机。(5)理念: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
12、或与时俱进)。解析 第(1)问据材料出处并参考孟子的“仁政”回答。第(2)问“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出怪异以警惧之”反映了天人关系,“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体现了对君权的限制。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一要从封建统治角度归纳,二要结合其在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概括。第(3)问注意关键信息“爱民必先于节用”。第(4)问提取关键信息“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再结合黄宗羲的思想主张组织答案。第(5)问要从儒家思想的民本思想和儒家思想发展的时代性回答。14(1)区分:一种是在陆地上、较简单的指南仪器,源于中国司南,另一种是用于航海和勘测上、较专业的指北仪器,欧洲和中国同时出现,无先后之分。理解:
13、对比这两个词条,发现大英百科全书似乎把“中国是最早发明指南针”这一说法完全给推倒了,因为在欧洲历史上,罗盘才是真正的“指南针”,并在欧洲人发现新大陆、争霸海权和开拓殖民地等近现代历史的决定性事件中,扮演了功不可没的角色。对“中国古老的指南针”不但否定,而且用了两个不同的词条加以区分。(2)区别:指南针是由古代中国最早发明的。地位:继赣州罗盘业衰落后兴起的一个“内陆派”罗盘的制造中心,进而成为“沿海派中国罗盘”制造中心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意义: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使得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和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成为可能。这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3)现象:徽州人特别崇尚风水,是古代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人地和谐”理想境界,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门学问。关系:徽州人对风水的追求为罗盘提供了广泛的市场需求,万安罗盘业应运而生。 (4)科技发明的运用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