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7086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49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4-1中国历史人物评说.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考纲要求考情分析古代中国的政治家2011年天津文综第14题,2010年江苏单科第25B考查了康熙,主要考查其功绩,备考时要关注秦始皇、唐太宗、康熙的相关史实及评价。孔子2009年广东单科考查后,近二年未做考查,备考时关注孔子的基本思想、地位和影响,尤其是其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孙中山一直未做考查,备考时关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及毕生致力于革命事业的精神。毛泽东、邓小平2011年江苏单科24B做了考查,备考时要关注二人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其“实事求是”的研究方法具有

2、世界性。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近几年未做考查,备考时要关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詹天佑的京张铁路;李四光的地质力学。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对应学生用书P244)知识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秦始皇1伟大功绩(1)统一六国秦王嬴政广泛吸引各国贤士,谋划灭亡六国策略。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2)建立集权统一国家创立专制集权政治体制。图示如下: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奠定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巩固了统一局面,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2暴政统治(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2)大兴土木

3、修筑长城,加重了人民的劳役负担。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导致民怨沸腾,暴政而亡国。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二)唐太宗1“贞观之治”的出现(1)原因治国思想:深明隋亡教训,深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用人策略:选官不拘一格,用人扬长避短。经济措施:强调“存百姓”的思想,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慎用刑法:具有民本思想,制定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原则。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2)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文化繁荣。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2团结的民族政策(1)表现羁縻府州:唐太宗在东突厥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官职世袭。此后,成为唐

4、代管辖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和亲: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亲使唐朝与边疆民族地方政权的关系变成“翁婿”关系。(2)作用:使少数民族首领对唐朝忠心耿耿,愿意“世为唐臣”,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发展。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3开放的对外政策(1)表现在中央设鸿胪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允许外国人到中国贸易、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允许外来宗教在中国传播。长安成为西来佛教东传的中转圣地。(2)影响: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中国的发展和强盛,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对世界各国的文明进步产生影响。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三)康熙帝1巩固统一国家(1)平定分裂叛乱

5、势力平定三藩之乱:康熙帝起用汉将,重用绿营,平定了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的叛乱,加强了对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广大地区的统治。收复台湾:派施琅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平定噶尔丹叛乱:康熙帝三次御驾亲征,先后取得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的胜利,最终平叛成功。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2)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加快了满族文化发展步伐。尊重喇嘛教,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清朝在蒙藏地区特封四大活佛,既保护佛教,又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2维护国家主权(1)雅克萨之战:康熙帝分

6、别命令都统彭春、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组织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2)尼布楚条约:运用军事外交双重手段,迫使俄国接受中国的谈判建议,1689年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维护了边界一百七十多年的稳定。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知识点二 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孔子1一生简评:孔子的一生是追求礼乐的一生,为了实现恢复礼治社会的理想,他学过礼、从过政、整理过文化典籍、献身教育事业。2基本思想和主张(1)“礼”的思想:“礼”即周礼,君臣有别,长幼有序。孔子要求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2)“仁”的思想: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即爱人,即爱别人,

7、爱众人,尤其要爱惜民力。这种思想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爱,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3)中庸思想:认为“过犹不及”,应采用“和而不同”的方法,恰当地协调仁与礼的关系。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4)教育思想对象:“有教无类”,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人”、“成君子”,不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内容:诗书礼乐易春秋,还教学生“政事”和治国的本领。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3孔子的地位和影响(1)古代政治:孔子编订的“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一统

8、,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古代文化:以“仁”“礼”“道义”为核心的儒家深层思想内涵,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3)古代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4)世界影响: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对这些国家产生深远影响。明清以后传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家中得到一些启发、借鉴和鼓舞。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问题探究:孔子思想在中外思想文化史上有何地位?提示:(1)孔子思想博大精深。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有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影响深远。儒家思想是维系中国古代社会秩序的重要道德观和价

9、值观,它作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渗透到中国人生活习俗和思想感情之中。儒家思想作为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对当今创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现实意义。(2)孔子思想以伟大的人文精神人道、仁道、和谐、中庸之道,辐射到周边国家,形成了广大的儒教文化圈。孔子思想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学作为中国文化及东方文化的代表,其理论体系和思想内涵的精粹之处,自有超出地域和时代,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客观需要的价值和成分,而值得今天的人类所吸取和发扬光大。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知识点三 中国革命家(一)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1革命活动(1)构想共和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

10、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中国同盟会: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孙中山把同盟会十六字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2)缔造共和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清王朝土崩瓦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宣告诞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颁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RJ版 历史 新课标

11、高考总复习(3)捍卫共和二次革命:1913年7月,孙中山组织发动了讨袁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1915年,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签订“二十一条”,参加反袁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为反对段祺瑞的卖国独裁统治,维护临时约法,孙中山于1917年和1920年两次发起护法运动。(4)伟大转变新三民主义: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确定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奠定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国共合作: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国共合作实现。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2历史地位(1)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2)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振兴,作出了不

12、可磨灭的功绩。(3)他是领导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的伟大革命家。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二)无产阶级革命家1毛泽东(1)开创中国革命的新路从1925年起,从事农民问题的研究,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推动农民运动的展开。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八七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领导秋收起义,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崭新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毛泽东发表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正确方向。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2)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

13、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长征胜利: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中国革命转危为安。(3)缔造新中国抗日战争:与国民党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八年抗战,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新民主主义论: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著作,形成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人民解放战争:打败国民党军队,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4)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53年至1956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从此进人社会主义社会。(5)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

14、6年春,发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针。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重要讲话。所阐述的思想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2邓小平(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一大批被打倒的老干部恢复了职务,一批知识分子被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维护了毛泽东思想,这是邓小平在新时期做出的一大历史贡献。恢复高考制度:从1977年起恢复统一考试制度

15、,为中国现代化建设选拔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2)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阐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个理论的创立,是邓小平在新时期作出的又一大历史性贡献。经济体制改革:自80年代起,在农村和城市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吸收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中美、中苏关系正常化,创办经济特区。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特别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3)南方谈话内容a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16、c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论断,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影响:南方谈话提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主张,被视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影响极为深远。(4)“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20世纪90年代后期成功收回香港和澳门,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知识点四 杰出的科学家(一)李时珍1编写中医药巨著本草纲目(1)原因:李时珍发现我国历代医学书籍上记载的药物名称混乱,药性谬误,害人不浅。(2)经过李时珍35岁时开始编写本草纲目。李时珍用大约10年时间阅读800多种参考书,对书中记载的药物进行详细

17、鉴别和考证,还行程上万里,实地考察药物,并深入民间请教。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2“中国的百科全书”(1)内容:收载药物1892种,附药方11096个,其中有8160个药方为李时珍本人所收集,增加新药材374种。(2)地位全面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是中国医药宝库中的集大成之作。首创按照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被译成日、朝、拉丁、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被达尔文称之为“中国的百科全书”。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二)詹天佑1为中国建造第一条铁路(1)崭露头角:在英、日、德三国工程师都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詹天佑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

18、成功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2)修京张铁路中国人自己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艰苦勘测,确定关沟线。设计“人”字形路线,攻克了八达岭隧道技术难题。用直井施工法解决隧道施工困难。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全线通车,创造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2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1)在清朝末期支持保路运动。(2)在民国时期克服困难主持川粤汉铁路。(3)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远赴海参崴,为中国收回中东铁路路权进行艰难斗争。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三)李四光1为中国地质力学奠基(1)1926年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对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提出假说,这是地质力学的

19、萌芽。(2)1945年在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一书中,正式提出“地质力学”这个名词。(3)1948年出席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作了题为新华夏海的起源的学术报告,从此地质力学这一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4)20世纪60年代初的地质力学概论成为地质力学研究的代表作和里程碑。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2在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1)古生物学研究方面,创立虫筵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被国内外古生物学家普遍采用。(2)冰川学研究方面,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3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1)根据地质力学理论,相继找到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

20、北油田等,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2)寻找铀矿资源,为发展我国核能事业作出了贡献。(3)研究地震的生成和预测,加强了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对应学生用书P246)要点1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影响(1)都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修筑长城,北击匈奴。统一车轨,修驰道,有利于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唐太宗东征西讨,统一全国,奠定了唐朝基业,他吸取隋亡教训、虚心纳谏、重用贤才、心存百姓,奠定了“贞观之治”的局面。采取了灵活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民族之间

21、的交流和发展。康熙帝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战争。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2)经济上:都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唐太宗提倡节俭,注意发展农业生产,轻徭薄赋,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康熙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派人治理黄河水患,六次南巡,视察河工;改革赋制,减免赋税、厉行节俭等措施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3)民族关系上:都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秦始皇对北方的匈奴族一方面进行军事战争,一方面修筑长城,防止匈奴南下侵扰。对南方的越族地区采取军事措施,统

22、一岭南后,实行郡县制进行管辖。唐太宗对突厥族采取了军事战争和安抚册封的策略;对吐蕃采取“和亲”政策;对东北和西南则采取册封政策以稳定和巩固边疆地区。康熙帝对叛乱的蒙古族噶尔丹采取军事征服的政策;对西南藏族地区进行册封。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典例1(2011年江苏南通二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百姓)康定,利则长久。金石萃编秦峄山刻石材料二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

23、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新唐书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材料三 遣侍郎苏拜至福建,与督抚及琅议善后事。有言宜迁其(台湾)人、弃其地者,施琅疏言:“若弃其地、迁其人此地原为红毛(荷兰人)所有,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鼓惑人心沿海诸省,断难安然无虞。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并绘图以进。”上召询廷臣,大学士李奏应如琅请。寻苏拜等疏亦用琅议,并设县三、府一、巡道一,上命允行。清史稿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秦始皇的什么主要功绩?(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时期在突厥地区实行怎样的制度?试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做法作简要评价。(3)据材料三指出康熙帝在听取大臣们的建议后,对台湾地

24、区实行的措施及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三位古代政治家共同的历史贡献。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解析 第(1)问中,从材料看秦始皇的功绩主要体现在一统国家,结束分裂。第(2)问中,唐太宗在突厥地区设置了州府,根据所学我们知道这是一种开明的民族政策。第(3)问中,根据材料即可归纳康熙在台湾决定设置统治机构,原因是台湾国防地位的重要。答案(1)结束分裂局面,建立统一国家。(2)设置羁縻府州。这是一种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3)措施:决定在台湾设立统治机构,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原因:台湾国防地理位置重要,关系到东南沿海的安全与稳定。(4)为巩

25、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贡献。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三位古代政治家的贡献的交集主要集中在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上。一定结合提示语“材料反映了”“据材料”“综合上述材料”,脱离材料就会偏离题目要求。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要点2 毛泽东、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1)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在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在毛

26、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成功地在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探索出一条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2)邓小平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典例2(2011年河南郑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报道:2000年12月31日,也即20世纪最后一天,在莫斯科红

27、场上,数以千计的俄国人排着长队,前往列宁墓瞻仰列宁。而此前不久所举行的一次关于俄罗斯“世纪风云人物”的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他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人教版教材历史选修4材料二 毛泽东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邓小平文选第二卷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请回答:(1)材料一中列宁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列宁在提高俄国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又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2)邓小平为什么说“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28、(3)列宁和毛泽东都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请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由此体现出的共同的精神品质是什么?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解析 本题是对无产阶级领袖人物贡献的考查。第(1)问是对列宁一生贡献的归结,注意要点全面,简明扼要。第(2)问是对毛泽东对中共革命贡献的归结。第(3)问是两条革命道路的比较,难度不大。答案(1)建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2)因为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3)道路:列宁: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率先取得胜利;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品质:实事求是、创新

29、精神。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对于人物的贡献,经常用比较归纳方法,比较时找好比较项,归纳时要点应全面,应扼要简明。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对应学生用书P247)易错点 不能正确评价秦始皇、唐太宗与康熙帝的功过典例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获(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清)施琅靖海纪事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

30、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明清史料丁编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摇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清)施琅靖海纪事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错因分析】本例题中容易失分的原因在于对材料一、二的若干要求不能进行全面概括,并分为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方面,特别是不少同学没有抓住材料二中的“使海

31、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即威慑海外诸国。而对第(2)题则忽略了与书本知识的结合。【正确解答】第(1)问考查的是对清朝康熙收复台湾的目的的理解。政治上维护国家统一;经济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上保护沿海安全,稳定社会秩序。第(2)问考查的是对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措施和作用的理解。措施: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作答;作用:从政治上社会秩序,经济上贸易繁荣,人口、耕地增加。答案:(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2011年天津

32、文综)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右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二十六年,皇帝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 ,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材料二 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材料三 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四 朕自临御以来,一

33、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1)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RJ版 历史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秦始皇和康熙帝活动的理解认识,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迁移能力。第(1)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字体是小篆,空格中是皇帝二字。第(2)题秦始皇采取了统一度量衡的做法,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第(3)题事件指平定三藩之乱,这使康熙养成了谨慎的执政风格,三藩之乱的平定维护了国家统一。第(4)题依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两位帝王专权与勤政的执政风格。【答案】(1)小篆;皇帝。(2)措施:统一度量衡。意义: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3)事件:平定三藩之乱。影响:形成了谨慎的执政风格。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4)专权;勤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