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文综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398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文综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文综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文综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文综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文综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河北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文综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河北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文综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河北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文综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河北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文综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河北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文综模拟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24孟子梁惠王上记载:“王曰:叟(老者),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表明儒家主张A舍生取义 B见利忘义 C重义轻利 D义利并重【答案解析】C解析:儒家思想重视“仁义”,材料中“将有以利吾国乎”“亦有仁义而已矣”的信息说明孟子比较注重仁义而不注重利益,故本题选择C项;A说法较为绝对,与材料中意思相反,D说法不符合除了意思。25.王充在论衡效力篇中认为:“六国之时,贤才为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这实质上反映了战国时期A.士对统

2、治者的依附性增强 B.士的崛起和影响力的提高C.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D.诸侯争霸不断加剧【答案解析】B 解析:材料大意是:那些贤能之士一到了楚国,楚国就强大了,他们离开齐国后,齐国立马变的弱小了,当他们一心为赵国效力时,赵国的一切就变得很完善,而当他们不想为魏国出力时,魏国就会元气大伤。即可判断出士在当时的重要性故选:B26 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 亿亩。在明清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 A 根源于古代人口的持续增长B 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C 体现了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D 反映出农业的科

3、技水平低下【答案解析】D解析: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边际土地的开发是由于人口增长太快,在农业科技水平低的情况下,为了养活这么多的人口,只能采取垦荒的方式。但我国古代人口并不是持续增长的,而且人口增长不是开发边际土地的根源,只能是重要的直接原因,所以A错误。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才是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C错误。D项经济发展停滞错误。选B。27礼记王制中云:“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此语包含的重要思想是A聚族而居,体现尊卑有序 B因地制宜,促进生产发展C合理规划,促进人地和谐 D天人合一,提倡尊天亲民【答案解析】C 解读材料信息,材料的意思是“凡安

4、置民众,必须根据土地的广狭来确定修建城邑的大小,根据土地的广狭来确定安置民众的多少,要使土地广狭、城邑大小、被安置民众的多少这三者互相配合得当。”此语包含的重要思想即合理规划,促进人地和谐。故选:C28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经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中央向西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他这样做 A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 B改变了中国人观察世界的角度 C迎合了统治者“天朝上国”的心理 D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观念【答案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历史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利玛窦为意大利传教士于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中央向西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

5、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完全是为了迎合中国“天朝上国”的心理,其他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故选:C29 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 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 ) A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未改变C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D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答案解析】A 解析:因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使得农业的商业性大大发展,故A

6、项正确;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未改变与商业性农业无关,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糟糕发展也不足以解释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清政府始终不重视商业性农业,故D项错误。30.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以各地行礼自为风气,或仍沿前清旧习,或滥用缛节繁文、新旧庞杂、漫无标准为由,准备核定颁布婚礼草案,其中心是:矫正奢侈,消弭诈伪,破除迷信,提倡质朴,并酌情采纳旧的礼仪制度中的可用部分。该婚礼草案 A.表明婚姻关系纳入到法制轨道 B.抛弃了旧式婚礼的程序 C.消除了新旧婚制阃的尖锐冲突 D.是新旧婚俗调和的产物【答案解析】D解析:材料中“或滥用缛节繁文、新旧庞杂、漫无标准为由,准备核定颁

7、布婚礼草案”“矫正奢侈,消弭诈伪,破除迷信,提倡质朴”说明当时婚姻习俗中存在新旧共存的局面,故D项正确31右图是拍摄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张照片(民户内景),它最能反映出A所有制变革给民户带来的喜悦B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促进了粮食增收C思想解放带来文艺创作的繁荣D改革之初,农村生存状况堪忧【答案解析】B解读图片信息,图片反映了20世纪80年的民户内的情景,能反映出粮食丰收。这是由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粮食增收,B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公有制,A项表述错误;C、D两项均与材料反映的现象不符。故选:B32.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指出:“双方同意,各国

8、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份公报在当时 A.促进了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B.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 C.加速了中国做出改革开放决策 D.导致了美苏争霸态势的缓和【答案解析】A 解析:材料中“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信息说明中美两国是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方式进行外交,这一措施的实行有利于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故A项正确;B是中美建交的意义;与题干意思不符;说法不符合历史史实。33.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的排列顺序前面为诉讼程序法,后面为人法和物法;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

9、法学总论则把作为主法的人法和物法排列在前,而把作为助法的诉讼程序法排列在后。这一变化反映出 A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消除 B.罗马法的法律程序灵活多变 C.罗马商品货币经济获得发展 D.罗马法的权利观念保持不变【答案解析】C 解析:材料中“前面为诉讼程序法,后面为人法和物法”“主法的人法和物法排列在前,而把作为助法的诉讼程序法排列在后”的信息说明诉讼法位置被物法取代是因为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A错在消除;B不是主旨意思;D错在保持不变。34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1774年,当路易十六执政时,他所继承的是一个自路易十四时代就已经达到空前鼎盛的专制的王朝。大革命是在人民对苛政感受

10、最轻的地方爆发的在大革命之前,欧洲国家几乎全部都是君主制和农奴制,而法国在1415世纪就废除了农奴制。法国大革命前二十年,人口在增加,财富增长得更快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候。”作者观点的实质是( ) A革命前法国的社会矛盾并不尖锐 B专制社会里,君主改革容易带来危险 C经济繁荣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D经济繁荣加速了革命的到来【答案解析】D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法国大革命前二十年,人口在增加,财富增长得更快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候。”表明了经济繁荣加速了革命的爆发。故选:D3

11、5观察右图,其中1949-1959年在美国的中餐馆数量比较少的原因不包括(注: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在美中餐馆数量超过麦当劳等3家本土快餐店数量总和) A国人思想观念保守陈旧 B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美国霸主地位遭受冲击 D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出国【答案解析】 C 解析:19491959年在美国的中餐馆数量比较少的原因与当时国际形势和中国发展状况密不可分。当时世界正处于美苏两极格局、中美关系僵化、中国正进行计划经济。美国霸主地位遭受冲击是在20年代70年,西欧与日本的崛起。 故选: C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

12、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一一摘编自袁刚国会和辛亥革命材料二 民主没有精确值,只有近似值:民主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答案;民主不是一个单选题,而是一个多选题;民主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命题,民主的实现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由此而彼的过程,毋宁说,民主“是一个连续体,一段旅程,一个正在进行着的过程”。 “中国式民主”的现实逻辑与内在理路(1)依据材料一,概述中国版“光荣革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中英两国“光荣革命”的

13、法律成果。(13分)(2)结合近代英、法、美三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关史实说明材料二的观点。(12分)【答案】 (1)特点:以议会为中心;谈判协商与法制程序相结合;结束君主专制制度而代之以民主共和政体。(9分)成果: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中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分) (2)示例一: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相似性。(3分)近代英、法、美三国逐步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政治制度议会会可以行使立法权制约政府的行政权司法权也相对独立;都适当遵循了人民主权原则:都经历了不断完善长期发展过程。(9分)示例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多样性。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美国和法国实行民主共和制;英国等实行责任内阁制,美国实行三权分立体

14、制。(9分)(提炼材料二的其他观点并进行说明言之有理亦可得分)【解析】(1)注意材料一信息“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 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 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据此分析中国版“光荣革命”的特点。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和中国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回答出中英两国“光荣革命”的法律成果是权利法案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结合材料二中 “民主没有精确值,只有近似值”、“ 民主不是一个单选题,而是一个多选题”,可判断出材料二的观点是民主政治具有相似性和多样性。可结合近代英、法、美三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相关史实予以论证民主政治的相似性和民主政治的多样性。41(12分)阅读

15、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 通过十字标尺测量,航海者可以确定维度图8 图9美洲一些植物,被欧洲人所熟悉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图10 图1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以上图片所反映史实间的内在联系。(12分)(要求: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表达清晰。)【答案】标准l:能在图8、9、10、11之间建立关联,并能从中看到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因素。(912分) 标准2:能在图8、9、10、11之间建立关联,但仅能描述历史现象。(58分) 标准3:只能在部分图片之间展开讨论或罗列史实。(04分)示例1:14世纪处于新航路开辟之前,当时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这种想象反映了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

16、状态,各文明之间很少交流,彼此之间并不了解。随着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欧洲人拥有了在各种复杂气候条件下进行远航的能力,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打破了世界彼此孤立的状态。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物种的交流,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增加,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直接刺激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成长,为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是世界贸易中心。总之,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走向整体世界,也使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巨

17、大变化。示例2:14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对黄金等贵重金属的渴求,激发了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但在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彼此孤立隔绝,欧洲人对世界所知甚少。随着中国四大发明的传入及地理知识的进步,推动了航海技术的进步,欧洲人进行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一方面打破世界孤立隔绝的局面,使美洲与欧洲联系加强,加深欧洲人对世界的了解;另一方面,商业革命使商品物种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推动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具雏形,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铺垫基础。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总之,正是由于经

18、济与科技进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推动了人类对世界了解的程度一步步加深。【解析】本题不同于信息说明类题型,要注意通过审题加以区别,题干要求为概述以上图片所反映史实间的内在联系,首先结合所学知识,去分析以上图片都与哪一知识点有联系,不难看出是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人类社会由分散孤立走向紧密联系的整体,于是确定以上图片的主题,其次围绕这一主题,提出图片有效信息,图8反映当时人类社会处于相对孤立隔绝,图9反映生产力的进步,航海技术的提高,图10反映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物种交流,世界市场雏形初现,图11反映19世纪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是世界贸易的中心,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把以上信息表述成文,注意逻

19、辑严密,语言流畅,最后在围绕主题进行总结即可。请考生在45、46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15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化社会的转变;18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

20、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陈达凯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史(1)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中西近代化过程中的两种不同路径。(6分)(2)概括中西方近代化在本质和手段上的相同之处。(9分)【答案】(1)西方:思想(精神)制度器物;(3分)中国:器物制度思想(精神)。(3分)(2)相同点:本质上:都是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2分)经济上的工业化;(2分)思想上的科学化(理性化)。(2分)手段上:都采用了改革和革

21、命两种方法。(3分)(如果学生只答出“改革”或“革命”一种方法,给2分;如果学生答出“变法”、“暴力手段”或“武力”等,给1分)【解析】(1)提炼材料一、二关键信息:“清朝正式批准山西巡抚岑春煊关于开垦蒙地的奏请”、“ 摆脱了政治的束缚”、“ 民国政府继承了清末鼓励移民实边的政策”、“ 东三省地区依然是当时移民政务的重点”、“ 以重庆市为核心的西南地区成为中国政治中心地带与人口高密集 区”、“ 大批日本开拓 民迁入东北地区”,据此概括中国近代史上移民的特点。两个阶段移民的不同影响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作答。(2)结合材料一、二得出移民受到受国际局势、政府导向等因素的影响,结合材料三得出移民

22、受到国家经济建设、自然环境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 终身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已!如斯而已! 梁启超曾文正公嘉言钞序材料二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甚至于理想人物在维持满清作为政治中心的大前提下,一方面他要革新,即接受西洋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要守旧,即要恢复我们民族的固

23、有美德。这是曾国藩对我国近代史的伟大贡献,我们至今还佩服曾文正,就是因为他有这种伟大的眼光。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两位作者肯定了曾国藩的哪些优秀品质。(6分)(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两位作者分别是从何种角度肯定曾国藩的,并由此谈谈你的认识。(9分)【答案】 (1)梁启超肯定了他谦虚谨慎、知难而进、不断进取等优秀品质;蒋廷黻肯定了他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致力于改革的精神。(6分) (2)不同角度:梁启超从传统知识分子“立德、立功、立言”的角度对曾国藩进行了评价,蒋廷 黻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对曾国藩进行评价。认识:二者对曾国藩的评价都有道理,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曾国藩对近代中国的贡献;

24、这说明,评价者的角度和立场不一样,对历史人物评价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9分)【解析】(1)材料一中梁启超认为曾国藩 “受之以虚,将之以勤”, “勇猛精进,坚苦卓绝”,肯定了曾国藩他谦虚谨慎、知难而进、不断进取等优秀品质;材料二中蒋廷黻认为曾国藩“一方面他要革新,即接受西洋文化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他要守旧,即要恢复我们民族的固有美德”, 肯定了曾国藩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致力于改革的精神。(2)结合材料一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可判断梁启超从传统知识分子“立德、立功、立言”的角度对曾国藩进行了评价;结合材料二中“这是曾国藩对我国近代史的伟大贡献,我们至今还佩服曾文正,就是因为他有这种伟大的眼光”,判断出蒋廷黻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对曾国藩进行评价。并据此得出,评价者的角度和立场不一样,对历史人物评价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的认识。- 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