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30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2020广西柳州高级中学高三模拟)某研究小组对大亚湾水域6个不同区域中的6种单细胞藻类的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的结果如图,有关说法与事实不相符的是(D)A单细胞藻类是生产者B区域溶解氧可能最少Ca为区域的优势种D影响藻类分层现象的唯一因素是温度解析:单细胞藻类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A正确;当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时,区域藻类数量最多,呼吸消耗氧气最多,溶解氧可能最少,B正确;区域中,a的数量最多,为优势种,C正确;影响藻类分层现象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不是温度,D错误。2(2020云南昆明高三摸底调研)为解决某市
2、市民饮用水源而建设的大房郢水库已经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大房郢水库的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B)A水库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C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造成多样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解析: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称为种群,故生活在水库中的全部鲫鱼为一个种群,由于鲫鱼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正确;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也会发生变化,B错误;
3、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生物分布不同,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正确;动物的垂直分层由植物的分层决定,因为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D正确。3(2020湖北沙市中学高三模拟)某区域中有a、b、c、d四个生活习性相近的种群,若环境因子由A(以“”表示)逐渐变为B(以“”表示),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a、d两个种群间将消除竞争关系Bd种群中的个体数量较以前会有所增加Ca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定向改变Dd种群生物性状更适应B环境解析:据图可知,随着环境因子由A逐渐变为B,a种群中的个体数量逐渐减少,d种群中的个体数量有所增加,说明a种群比较适应A环境
4、,而d种群比较适应B环境,但a和d之间的竞争关系不会消失。4(2020北京朝阳高三模拟)科研人员对某地群落自然演替过程进行了数年追踪研究,结果如图。AI表示群落逐渐发展到稳定阶段的过程。下列对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A)A群落中自下而上的草本、灌木和乔木形成了植物的垂直结构B在群落发育的AI阶段中,植物丰富度的变化为先减少后增加C所调查的当地植被及其无机环境可以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D群落植物丰富度越高,其所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解析:群落中自下而上的草本、灌木和乔木形成了植物的垂直结构,A正确;在群落发育的AI阶段中,植物丰富度的变化为先减少后增加,后又减少,B错误;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及其生
5、存的无机环境组成,C错误;群落中物种丰富度越高,其所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不只是植物,D错误。5某农田弃耕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演替,演替过程中不同阶段优势植物和常见植物记录如下表。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弃耕年数优势植物其他常见植物01马唐草1飞蓬草豚草2紫菀豚草3须芒草510短叶松火炬松50150栎等硬木树山核桃A在演替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物种,并取代原有的物种B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得复杂C群落演替使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D与草本植物阶段相比,木本植物阶段的演替比较缓慢解析:在演替过程中是优势物种的取代,但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A错误;由题表可知,该演替过程为草本植物阶段灌木
6、阶段森林阶段,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得复杂,B正确;群落演替中物种组成越来越复杂,使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C正确;由题表可知,与草本植物阶段相比,木本植物阶段的演替需要的时间较长,比较缓慢,D正确。6(2020甘肃联考)如图表示存在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C)A通过捕食,甲种群的能量可以流向乙种群B甲种群可以调节乙种群的个体数量C甲种群对乙种群的进化起抑制作用D甲、乙种群相互选择,共同进化解析:据图分析,先出现波峰的甲为被捕食者,后出现波峰的乙为捕食者,则通过捕食,甲种群的能量可以流向乙种群,故A项正确;甲种群可以调节乙种群的个体数量,乙种群也可以调节甲种群的数量变化,信息传
7、递是双向的,故B项正确;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如甲、乙种群相互选择,实现共同进化,故C项错误,D项正确。7(2020武汉一调)若将某森林中局部区域的全部乔木更换为单一乔木“灰桦”,在没有人为继续干预的情况下,该区域各种乔木的相对比例随时间变化结果如表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物种更换树种前占比/%更换树种后占比/%0年50年100年150年200年灰桦11005211野生蓝果木303628174红枫405039248山毛榉9209315887A该区域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灰桦的数量优势在竞争中被逐渐取代C山毛榉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
8、D更换树种改变了该群落最终演替的方向解析:在原有群落的基础上所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项错误;在更换树种后,灰桦的占比逐渐下降,说明灰桦的数量优势在竞争中被逐渐取代,B项正确;山毛榉的种群数量在逐年增加,但由于其他树种与山毛榉存在竞争关系,山毛榉所生活的环境条件并不是理想的,因此,山毛榉的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C项错误;更换树种以后没有人为继续干预,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各种乔木在更换树种前的相对比例与更换树种后200年的相对比例差别不大,这说明更换树种并没有改变该群落最终演替的方向,D项错误。8(2020深圳一模)如图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A群落的演替顺序就
9、是生物进化的顺序Bb阶段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不存在垂直结构C从演替的过程可以看出,群落的演替就是指植物的演替Db阶段为c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而群落演替过程是优势种的替代过程,群落的演替过程不能等同于生物进化的过程,A项错误;b阶段既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也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B项错误;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包括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变化过程,C项错误;据图分析,群落的演替过程为abcd,每一个阶段都为后一个阶段的形成创造了适宜的条件,D项正确。9(2020东北四市联合体模拟)某种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蚜虫通过吸
10、食落叶乔木幼嫩枝叶的汁水来生活,如图为不同月份温度对蚜虫种群数量的影响。食蚜蝇和瓢虫以蚜虫为食,蚂蚁从蚜虫处获得蜜露,并赶走食蚜蝇和瓢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图中数学模型的数据来自样方法B6月之前蚜虫种群的生活环境阻力很小C蚜虫种群数量速降的主要原因是天敌增多D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4种种间关系解析:可以通过样方法调查乔木上蚜虫的密度来建立数学模型。6月之前,蚜虫的生活环境阻力很小,增长迅速。蚜虫种群数量速降的主要原因是6月之后气温升高不适于蚜虫生存。食蚜蝇和瓢虫以蚜虫为食,食蚜蝇和蚜虫之间、瓢虫和蚜虫之间属于捕食关系;食蚜蝇和瓢虫争夺食物资源,属于竞争关系;蚜虫为蚂蚁提供蜜源,蚂蚁为蚜虫赶走
11、天敌食蚜蝇和瓢虫,蚜虫和蚂蚁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属于互利共生关系;蚜虫生活于乔木植株表面,吸取乔木幼嫩枝叶中的汁水为生,乔木和蚜虫之间属于寄生关系。二、不定项选择题10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 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BCD)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减弱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越小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垂直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D在该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物质都可以循环利用解析: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禾草植物和非禾草植物的生物量均在减少,两者之间的竞争将会减弱,
12、A项正确;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越不利于躲避天敌,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B项错误;据图中数据可知,随距石头的距离不同,生物分布也不同,故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C项错误;物质都是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不是各种生物之间,D项错误。11密执安湖沙丘是湖水退却后暴露出来的极端干燥的一片区域,在经历大约一千年的演替后,最终发展成为稳定的山毛榉槭树林群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D)A山毛榉槭树林群落区别于草本植物阶段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B沙丘演替为山毛榉槭树林的过程中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C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中的物种
13、被另一个群落的物种代替的过程D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林不同位置的主要原因是种间竞争解析: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依据是群落的物种组成;沙丘演替为山毛榉槭树林的过程中,物种的数量增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因此此过程中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群落演替;由于森林中同一位置的食物是有限的,食性相同的鸟为了争夺食物而发生种间竞争,最终的结果是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林不同位置。12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个种群的资源利用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CD)A该曲线表明M、N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b越大表明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CM、N两个种群之间相互影响
14、,共同进化Dd越大,M、N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大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种群摄取的食物种类有一定程度的重叠,表明两种群存在食物上的竞争;b越大,说明该生物摄取食物的种类越多,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M、N两个种群之间通过竞争相互影响,共同进化;d越大,食物种类重叠越多,彼此通过食物对对方的影响越大,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就越大。三、非选择题13(2020湖北当阳二中月考)如图是1845年至1935年的90年间,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曲线A表示的是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其数量最多时曾达到140_000只。(2)猞猁和雪兔的关系为捕食,雪兔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能
15、够急剧增加的生物因素主要有可食的植物增加;猞猁的数量急剧减少。(3)1935年后的10年间,人类对猞猁毛皮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大量捕杀猞猁后,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4)在18901935年期间,该生态系统中雪兔的K值为60_000只左右。从图中任意一时段看出,猞猁种群的K值晚于(填“早于”或“晚于”)雪兔的K值出现(注: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解析:(1)曲线A表示的是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因为雪兔的数量要多于猞猁的数量,猞猁为捕食者,雪兔数量最多时是140 000只左右。(2)猞猁以雪兔为食,两者为捕食关系;从图中反映出的情况看,雪兔数量急剧增加的原因是捕食者猞猁
16、的数量急剧减少,另一个原因可能是雪兔的食物增加。(3)大量捕杀猞猁后雪兔的数量急剧上升,当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种内斗争加剧,它们的食物减少,所以雪兔的数量也会减少,最后趋于稳定。(4)在18901935年期间,该生态系统中雪兔的K值为60 000只左右,由于猞猁为捕食者,所以它的K值出现晚于雪兔。14(2020湖北荆州滩桥中学检测)近几十年随着森林不断遭到砍伐,马鹿的栖息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为了更好地保护马鹿,科研人员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马鹿的栖息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导致生活在该空间的马鹿的环境容纳量降低,马鹿种群数量降低。同时生境破碎化会加快物种的灭绝,导致群落中物种丰富度(
17、或“生物多样性”)降低。(注:生境是指生物生活的空间和全部生态因子的总和)(2)科研人员冬季调查得到不同类型的生境占森林总面积的比例(记为M)和马鹿在不同生境类型中的出现频率(记为N),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在农田中没有观察到马鹿活动点。结合M和N分析,马鹿冬季最喜欢的生境是皆伐迹地,判断依据是N与M的差值最大。解析:(1)森林采伐后,环境被破坏,马鹿种群的生存空间受到制约,导致该空间的环境容纳量降低,马鹿种群数量降低;同时生境破碎化会加快物种的灭绝,导致群落中物种丰富度降低。(2)分析柱形图可知:在农田中没有观察到马鹿活动点。结合M和N分析,马鹿冬季最喜欢的生境是皆伐迹地,判断依据是N与
18、M的差值最大。15(2020凉山模拟)从“退耕还林”的实施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观念的提出,都充分说明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决心。为研究退耕还林的群落演替规律,研究者利用“把同一时间内的不同群落当作同一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的原理,调查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物种数,结果如图。请据图回答:(1)如图是采用样方法调查三类植物的物种数而构建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2)该地群落演替过程中,乔木的丰富度逐渐增加(填“增加”或“降低”),主要原因是它在与灌木、草本的竞争(填种间关系)过程中,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3)经过了一年退耕还林的类似山区再经过6年左右,其草
19、本植物的丰富度最大,该过程发生的是次生演替。如果第2年在该地区人为种植一些灌木和乔木,并加以保护,则草本植物的丰富度达到最大的时间提前(填“不发生变化”“提前”或“推后”)。解析:(1)调查植物的数量可采用样方法,对调查结果用坐标曲线的形式呈现,属数学模型,该模型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2)由退耕的土地演替到森林的过程中,乔木的丰富度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是它在与灌木、草本的竞争过程中,具有更强地获得阳光的能力。 (3)分析曲线图,经过了一年退耕还林的类似山区再经过6年左右,其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最大,该过程发生的是次生演替。如果第2年在该地区人为种植一些灌木和乔木,并加以保护,因为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则草本植物的丰富度达到最大的时间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