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烟台市中英文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2月周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稳态对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如图为5种鱼对水温和含盐量的忍受程度。这些鱼分别分布在北极海域、热带湖泊和全球的是( )A2、1、5B5、3、2C3、4、2D1、2、32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盐酸或NaOH溶液。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B“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试管中的血浆或水充分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
2、性C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的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pH变化明显D可见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稳定不变3神经细胞可以利用多巴胺来传递愉悦信息。下图a、b、c、d依次展示毒品分子使人上瘾的机理。据相关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据a图可知多巴胺可以被突触前膜重新吸收B据b图可知毒品分子会严重影响突触前膜对多巴胺分子的重吸收C据c图可知大量多巴胺在突触间隙积累,经机体调节导致其受体数目减少D据d图可知,当没有毒品分子时,多巴胺被大量分解,愉悦感急剧下降,形成毒瘾4研究发现,在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电压门控Na通道和电压门按K通道的开放或关闭依赖特定的膜电位,其中电压门按K通道的开放或关闭还与时间有关
3、,对膜电压的响应具有延迟性;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一定刺激时,该部位膜电位出现变化到超过阈电位时,会引起相关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开放,从而形成动作电位。随着相关离子通道的开放或关闭恢复到静息电位,该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和相关离子通道通透性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动作电位是由于足够强度的刺激引起膜电位的变化,导致电压门控Na通道开放,Na大量涌入细胞内而形成的Bc点膜内外两侧Na浓度相等;而d点的膜内侧Na浓度已高于外侧Cd点不能维持较长时间是因为此时的膜电位导致电压门控Na通道快速关闭,电压门控K通道大量开放DK通道和钠钾泵参与了曲线df段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5下面是测量神经纤维上电
4、位变化的装置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图甲装置或图丙装置测量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B给予图甲和图丙中神经纤维一个强刺激后,发生偏转的方向和次数相同C图乙中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灵敏电流计偏转的大小代表了静息电位的大小D给予图丁中神经纤维一个强刺激,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说明未产生兴奋6神经元N直接接收来自2个独立神经末端a和c的信号,神经末梢b通过突触与神经末梢a相连。下图表示神经元N接收到来自3个突触前末端的信号后所产生的各种突触后电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末梢a、b、c在适宜条件下都能产生动作电位B如果神经末梢a和c同时受到刺激,那么神经元N可能产生动作电位C当神经末梢b单独受到刺激
5、后,在神经元N处记录不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D与神经末梢c单独受到刺激相比,当神经末梢b和c同时受到刺激时,神经元N所产生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数值下降7如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甲、乙表示细胞,a、b表示相应激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乙分别是胰岛细胞、肝脏细胞B激素a能够促进过程、抑制过程C激素a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D激素b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b的分泌8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B体液调节的信号是化学信号,神经调节的信号是神经冲动C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有分级调节的现象9胰岛
6、素敏感性是描述胰岛素抵抗程度的一个指标。胰岛素敏感性越低,单位胰岛素的效果越差,分解糖类的程度就越低。如果将健康的成年人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释放量的值均定为10,那么健康的青少年、孕妇和肥胖者相应的值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与健康的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孕妇和肥胖者体内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效率较高B胰岛素释放量与胰岛素敏感性之间不具有相关性C孕妇和肥胖者患糖尿病的概率可能比健康的成年人高D图中由于青少年胰岛素释放量高,所以青少年空腹时的血糖浓度远低于健康的成年人10人和高等动物胰液的分泌受神经一体液调节,进食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过程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调节过程和引
7、起胰腺分泌胰液均为后天形成的B食物刺激,通过途径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C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比过程迅速D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3种11研究人员为了研究C48/80(是一种可激活吞噬细胞的聚合物),对疫苗免疫效应的影响做了如下表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组别疫苗剂量(g)辅助剂C48/80接种疫苗28天后,实验处理及结果检测注射致死剂量病毒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注射病毒21天后小鼠存活率(%)A1.513100B1.511.3100C0.1511.387.5D0.159.6750E6.00F1.5CTB*14.33100注:CTB*已被证实为一种安
8、全有效的免疫辅助剂,可增强疫苗的免疫效力A该实验的对照组只有B、D、F三组BC48/80有增强H1N1疫苗免疫效力的作用CE组小鼠的血清抗体水平最低,最可能的原因是缺少记忆细胞D实验结果表明,随H1N1疫苗剂量的增加,小鼠的IgG抗体水平和存活率升高12如图是外源性致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当该致敏原再一次进入机体后,肥大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白三烯等各种过敏介质。图中甲、乙、丙、丁是相关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过程是体液免疫所特有的,丙过程是由浆细胞完成的B乙过程为T细胞将抗原-MHC复合体呈递给B细胞,引起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丁过程只属于体液调节,不属于体液免疫D哮喘发生的过程既有体
9、液免疫,也有细胞免疫13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可以调控免疫反应的细胞,起着避免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自身机体的作用,其数量由Mcl -l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图)。下列疾病最可能与Mcl -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 A流行性感冒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C类风湿性关节炎D艾滋病14研究表明;持续的肺部炎症会导致在休眠癌细胞周围出现两种名为NE(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和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酶,它们能将肺部组织中的层粘连蛋白切割。这会改变层粘连蛋白的形状,使它暴露出一个名为表位的新表面。附近的休眠癌细胞能识别表位并被唤醒。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开发出一种能与表位特异性结合的抗
10、体是防止癌症复发的有效途径B休眠的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可能有与“表位”结合的受体蛋白C“NE”、“MMP9”在细胞内运输过程中的交通枢纽是内质网D休眠癌细胞之所以能在治愈患者体内长期存在可能是它能躲避和欺骗免疫系统15拟南芥超矮生型突变体有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敏感型两种。研究者以野生型和某种超矮生型变体拟南芥为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表明,野生型拟南芥的赤霉素浓度始终高于该超矮生型突变体B图乙表明,高浓度的生长素对野生型拟南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C实验表明,超矮生型突变体细胞表面一定缺乏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受体D实验表明,该种超矮生型突变体对赤霉
11、素和生长素不敏感二、多选题16人体液的渗透压基本上与300mmol/LNaCl溶液的渗透压相等。假如体内含有3L体液,其中2/3为细胞内液,1/3为细胞外液。当向体内注入2L含有250mmol/LNaCl和2L含有250mmol/L尿素的溶液后,下列情况最可能发生的有 ( )A细胞外NaCl浓度降低B细胞内尿素浓度高于细胞外C细胞外液量增加D细胞内液量增加17研究人员发现,当以弱刺激施加于海兔的喷水管皮肤时,海兔的鳃很快缩入外腔内,这是海兔的缩鳃反射。若每隔1分钟重复此种弱刺激,海兔的缩鰓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图1表示海兔缩鳃反射习惯化的神经环路示意图,图2表示习惯化前后
12、轴突末梢模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刺激b处,在a、c、d处只有d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B缩鰓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鳃肌C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轴突末梢处Ca2+内流减少D刺激a点也能引起缩腮反射18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减慢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肌肉等细胞的结果C当胰岛素浓度为40 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19研究人员以某过敏原刺激健康小鼠,建立过敏反应的小鼠模型。将这批小鼠分
13、成四组,再用该过敏原刺激模型小鼠,诱发其过敏反应,诱发前的05h和诱发后6h,在B、C、D、E组小鼠外耳分别涂浓度为0%、3%、6%、9%的青蒿素乳膏,同时另设健康小鼠为对照组。诱发48h后取小鼠胸腺并称重,计算胸腺指数,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胸腺是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其重量变化能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B过敏反应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存在免疫缺陷而导致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CB组小鼠的胸腺指数明显高于A组,说明B组小鼠发生了对该过敏原的免疫应答DC、D、E组结果与B组比较,说明青蒿素具有抑制免疫的作用20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类似物(6-BA)、生长素运输阻断剂(NPA)对顶端优
14、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用生长状况相同的一年生杨树枝条进行了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组别顶芽处理侧芽处理侧芽生长情况甲去除涂抹蒸馏水+乙保留涂抹一定浓度的6-BA+丙保留涂抹NPA+丁保留涂抹蒸馏水+注:“+”表示生长且数量越多表示生长越明显A甲和丁的结果显示顶芽可抑制侧芽生长B甲和丙的结果说明侧芽处的生长素只来自顶芽C综合分析四组结果说明6-BA和NPA均能解除顶端优势D6-BA和NPA能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属于植物激素三、 综合题21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I.(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
15、内环境是_。(填标号)(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和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3)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引起增多的实例_。(4)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增多的物质有_。(5)正常人内的pH通常维持在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物质。II.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K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分别加入25mL实验材料测pH滴加5mL 0.1mol/L的HC
16、l溶液、摇匀测pH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重复实验并记录。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实验开始时都应测量三种材料的pH,其目的是_。该同学用如图所示曲线来预期探究结果,试回答:a.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符合科学的是_组,理由是_。b.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_作用。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如果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本探究实验还应该补充_。22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可引起人体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甚至造成死亡。科研人员为研制针对该病毒的特异性治疗药物进行了系列研究。(1)该病毒主要通过其表面囊膜的S蛋白与宿主细胞膜受体D结合来感染宿主细胞。如图1所示,S1与受体D结合后导致S1和S2分离,S2的
17、顶端插入到宿主细胞膜上,通过S2蛋白的_改变从而将两个膜拉近,发生膜融合过程。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内的_等为原料合成大分子物质组装成新的病毒,扩散并侵染健康细胞。(2)R是该病毒的S1上与受体D结合的部分。科研人员用从康复者体内筛选出的三种抗体甲、乙、丙进行实验,研究它们与R的特异性结合能力。另用抗体丁作为对照抗体。实验流程如图2所示,结果如图3。在实验过程中将_作为抗原固定,分别将_加入反应体系,然后加入酶标记的抗体(能与待检抗体结合,携带的酶可使底物反应显色),其后加入底物显色,检测相应的吸光值(颜色越深吸光值越高)。该实验中抗体丁可以作为对照抗体的理由是_。实验结果表明_。(
18、3)研究发现该病毒在感染宿主细胞后,有一种更快速的传播方式。当被感染细胞表面的病毒囊膜蛋白与健康细胞表面的受体D结合后,膜发生融合实现病毒的转移。为了探究三种抗体能否抑制病毒在被感染细胞和健康细胞之间的传播,科研人员展开研究。请在下表中的空白处填写相应实验处理,完成实验方案。(注:鼠受体D与人受体D存在序列和结构上的差异)组别实验处理实验结果实验组抗体甲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_无细胞融合抗体乙部分细胞融合抗体丙部分细胞融合对照组1不加抗体_表达鼠受体D的细胞无细胞融合对照组2抗体丁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_部分细胞融合对照组3_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表达人受体D的细胞部分细胞融合实验结果说明,三
19、种抗体中,甲可以阻断病毒通过细胞融合的途径进行传播,乙和丙效果不明显。(4)科研人员进一步利用多种方法深入研究了三种抗体与R结合的区域,实验结果表明,甲与乙结合R上不同的区域,甲与丙结合R的区域部分重叠。综合以上系列研究结果,研究人员推测将_两种抗体联合使用会具有更强的抗病毒能力。如果希望用联合抗体治疗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还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_(写出一个方面即可)23以实验动物蛙为材料,开展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要求与说明: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反射弧分析的实验及有关问题如下:为验证脊蛙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的反射弧是完整
20、的,实验思路是用1H2SO4溶液刺激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出现屈腿,说明反射弧完整。验证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不是同时发生的实验思路是_。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不是同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_、_。若某反射从刺激感受器到效应器出现反应的时间比屈腿反射的长,其主要原因是_。若用5H2SO4溶液刺激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后,再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趾尖,没有观察到屈腿,其原因是_。(2)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细胞内Na+浓度均低于细胞外,K+浓度均高于细胞外,但这两种细胞内的Na+浓度不同,K+浓度也不同。实验证明蛙下肢的一条肌肉直接与该肌肉相连的神经接触,引起该肌肉收缩,其主要原因是_。若取上述一段神经,用某种药物
21、处理阻断了Na+通道,然后刺激该神经,其动作电位将_。(3)将蛙坐骨神经纤维置于生理溶液中,测得其静息膜电位为70mv。若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溶液中的K+浓度,并测量膜电位变化。预测实验结果(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_。24请根据所给材料分析回答与体温调节相关的问题:.冬泳因能增强人们的体质、磨练人们的意志,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参与到这项运动中去。冬泳时人体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人体皮肤内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冷水刺激时,受刺激部位产生的兴奋沿反射弧传导到皮肤,引起毛细血管_和汗腺_。(2)在抵御寒冷的过程中,甲状腺激素起着重要的作用。甲状腺激素的
22、靶细胞是_。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通过_调节机制使_分泌的相关激素减少,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3)并不是所有的人群都适合冬泳,体质较弱或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的人在体表温度骤然降低时因鼻黏膜中的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血管供血量减少,运送的淋巴细胞的数量也会下降,鼻腔内的病毒会有更大的概率感染细胞,进而引起感冒症状,因此不适合冬泳。与淋巴细胞相比,鼻黏膜在防御病毒入侵时的特点是_。.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实验常用的小白鼠,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材料用具:略
23、实验步骤:取两组健康且年龄、大小等生理状态一致的成年小白鼠各若干只,标记为甲、乙,并于实验前先测定?。甲组鼠用一定的方法破坏下丘脑,乙组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把甲乙两组小白鼠置于相同的较低温度环境中,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1)请完善实验步骤:_。(2)有同学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可在同一只小白鼠身上进行,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_。(3)若假设成立,下面给出了四张坐标曲线图,表示上述小白鼠的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其中横轴表示环境温度)。则符合乙组鼠生理状况的有哪些?_。ABCD25下列有关IAA的探究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一)某同学进行了
24、如下两组实验实验一:取数量不等的玉米胚芽鞘尖端置于等面积、等体积的琼脂块上,得到一组胚芽鞘的弯曲角度随大琼脂块内胚芽鞘尖端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数据,绘制出曲线如左图。实验二:用含有不同浓度IAA的小琼脂块代替胚芽鞘尖端重复实验一的有关步骤,得到胚芽鞘的弯曲角度随小琼脂块内IAA浓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1)为什么实验要在完全黑暗处进行?_ 。(2)将含有生长素的小琼脂块置于胚芽鞘断面的_,才能得到图示所示的结果。(3)实验二中IAA的浓度控制在0 molL-1 1.8 molL-1之间时的实验结果说明了_。(4)图3中,胚芽鞘尖端的数量达到8个时,大琼脂内的IAA浓度约为_ ;此后出现的平直曲线
25、说明了胚芽鞘尖端的IAA进入大琼脂块的方式是_。(5)根据向光生长原理,对琼脂块上玉米胚芽鞘尖端施加单侧光照,则图3的曲线是否会发生变化,为什么?_ 。(二)在多数高等植物中,发育的顶芽抑制侧芽(腋芽)的生长,这种现象称为顶端优势。茎端去除后导致一个或多个侧芽暴长。发现生长素后不久,在蚕豆植株中人们发现IAA可以代替顶芽以维持对侧芽的抑制作用。在很多其他植物中也证实了这个结果。因此同学A基于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提出这样的假设: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调节具有双重性,顶芽向基运输的生长素在侧芽内过量积累而抑制侧芽的生长。(6)A同学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了有关实验进行探究,请你用曲线图预测符合该实验假设
26、的实验结果_。(7)Skoog提出茎尖合成的生长素向基运输到腋芽后,因为腋芽比其他组织对生长素敏感才导致抑制效应。根据这种猜想,请将预测结果进一步标注在(5)小题的曲线图中(画一条曲线即可)。Skoog对腋芽中生长素含量的测定数据发现,去掉顶端后,芽中生长素浓度增加,该实验结果是否支持Skoog与同学A的猜测,为什么?_。(8)实验研究发现:用放射性标记的生长素进行的实验表明顶端的生长素并不进入侧芽中。在细胞分裂素的超量表达突变体中发生侧芽大量发生的现象,其他科学实验也表明细胞分裂素对顶端优势的解除有重要影响。请你结合以上所掌握的信息,提出两种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可能原理?_ 生物参考答案1A
27、2D3D4B5C6D7B8B9C10B11A12C13C14C15D16ACD17BD18AB19AB20AC21 中蛋白质含量更高或比蛋白质含量高 过敏反应、毛细淋巴管堵塞、肾小球肾炎、营养不良(回答一个即可) 二氧化碳、尿素(回答一个即可) 7.357.45 缓冲 获得实验前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pH作比较 清水 清水中加HCl后,溶液pH应下降 对照 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的这种能力比较强(或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保持pH相对稳定) 加入NaOH溶液后,血浆pH仍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或添加NaOH溶液组) 22空间结构 核苷酸、氨基酸 R 不同浓度的甲、乙、丙和丁 抗体丁不与R结合 不同浓度下甲、乙和丙均与R特异性结合,甲和乙的结合能力强于丙 表达人D受体的细胞 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 表达人D受体的细胞 不加抗体 甲与乙 制备甲与乙联合抗体的方法;比较单一抗体与甲乙联合抗体的抗MERS-CoV效果;对感染MERS-CoV的动物使用甲乙联合抗体治疗,检测治疗效果;评估甲乙联合抗体对动物体主要组织器官和正常细胞是否具有副作用 24收缩 分泌减少 体内所有细胞 反馈 下丘脑和垂体 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 体温 赞同,先做不破坏下丘脑的实验,再做破坏下丘脑后的实验,进行自身前后对照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