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第三节生物圈与植被 一、正误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1.生物圈是最厚地球圈层。()2.生物圈不能影响地表形态。()3.常绿阔叶林一般分布在水热充足的地区。()4.低纬地区没有针叶林分布。()5.植被只能适应环境,不能改造环境。()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下图中A是绿色植物。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所示的是()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C.风化作用 D.分解作用2.图中所示内容的影响是()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改变了原始大气的成分与水圈的关
2、系不大A. B. C. D.【解析】1选B,2选A。第1题,由材料可知,A是绿色植物,且有氧气放出,因此表示光合作用。第2题,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改变原始大气的成分,与水圈也存在着密切联系。(2020济南高一检测)截至2019年8月22日,亚马孙地区森林大火已持续燃烧了16天,“地球之肺”正面临不能承受之重,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发出警告,这场大火已导致全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明显飙升。下图中黑色部分是热带雨林的主要分布区。据此完成3、4题。3. 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A.大面积的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
3、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B.大片的热带雨林可以减弱风速C.植被蒸腾可以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局部气候D.植被可以涵养水源、抵御风沙4.热带雨林火灾,会引起局部地区甚至全球环境的变化,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浓烟增加,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大幅降低B.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加剧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显著增加,从而使降水量增加,大气湿度增大D.大火燃烧会迅速补充土壤肥力,从而有利于生物多样性【解析】3选A,4选B。第3题,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热带雨林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另外材料中也有提示森林大火导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明显飙升。第4题,在火灾时浓烟增加,导
4、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会降低,火灾结束后浓烟会散去,所以不会导致气温大幅度降低。火灾会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热带雨林区高温多雨,水土流失加剧。热带雨林减少,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热带雨林减少蒸腾减少,降水减少,大气适度减小。大火燃烧植被会补充土壤有机质,土壤肥力提高,但植被减少了,生物多样性降低。读下图,回答5、6题。5.图甲所示植被类型为()森林 草原人工植被 自然植被A. B. C. D.6.图乙所示植被类型为()森林草原人工植被自然植被A. B. C. D.【解析】5选A,6选B。第5题,读图可知,图甲树木排列整齐,为人工林。第
5、6题,读图可知,图乙树木稀少,主要植被为草原;图中有大量野生动物,故图示草原为天然草原。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7.“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8.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解析】7选C,8选A。第7题,“三北”防护林位于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区,该地区气候干旱,风沙天气多,防护林的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吸烟除尘、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一般是城市中森林的主要功能。第8题,长江中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加上季风气
6、候夏季降水集中,地表缺少植被保护易引发水土流失,进而使下游含沙量增加。因此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伊勒呼里山以北林区(如图)的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灌木(根深)、草本(根浅)和苔藓(无根)四个层次,土壤呈酸性。该林区曾多次发生火灾。据此完成13题。1.伊勒呼里山以北的典型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2.伊勒呼里山以北林区火灾后,短期内林下植被生长条件受到的影响包括 ()A.光照条件改善B.养分短时骤减C.土壤酸性增强D.地表夏温降低3.推测高强度火灾后能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的是 ()A.乔木
7、 B.灌木C.草本 D.苔藓【解析】1选D,2选A,3选B。第1题,据图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小兴安岭以北,属于寒温带,典型自然植被属于亚寒带针叶林;常绿硬叶林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常绿阔叶林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落叶阔叶林位于暖温带和中温带的温带季风气候区。第2题,伊勒呼里山以北林区火灾后 ,森林郁闭度降低,使得林下植物的光照条件得到提高;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地表夏温升高。第3题,高强度大面积的火灾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针叶林区纬度高,树木大面积焚毁后,短时间内难以复原,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大树难以生成;草本植物根系欠发达,受伤害大;灌木的根较
8、深,不易受到火的烧伤,且生长的养分需求量小,火后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2021广东联考)植被的形态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植被示意图,该植被的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据此完成46题。4.图示植被的特征是()A.植被稠密B.种类繁多C.群落结构简单D.叶面宽大5.图示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A.炎热 B.寒冷C.湿润D.干旱6.图示植被所在区域的典型植被类型属于()A.温带草原B.温带荒漠C.热带雨林D.热带草原【解析】4选C,5选D,6选B。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区植被地下根系发达,注意材料信息“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表明该地区植被稀疏,
9、群落结构简单,种类少。第5题,图中植被地表植株矮小稀疏,而地下根系发达,说明该地区气候干旱,地下水埋藏深度较深,发达的地下根系可获得地下水源;并不能反映出气候炎热,若气候炎热但降水充沛,其植被应较茂密;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多发育有冻土,地下根系不会如此发达。第6题,根据上题可知,该地区气候干旱,所以图示植被主要分布在干燥的荒漠地区,典型植被是温带荒漠。(2021淄博高一检测)木奶果属于茎花植物,是一种集观赏、食用、药用为一体的多功能树种,据此完成79题。7.木奶果所属植被类型是()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C.针叶林 D.落叶阔叶林8.推测茎花植物的生长环境是()A.炎热潮湿 B.炎热干燥 C.
10、寒冷干燥 D.寒冷潮湿9.木奶果所属的植被类型特征表现为()A.植物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B.春季发叶,秋冬季节落叶C.具有耐寒耐旱的特性D.植物垂直结构复杂,种类丰富【解析】7选B,8选A,9选D。第7题,据图可知,木奶果高大,属于茎花植物,即木奶果的果实一般在植物的根或茎的部位开花结果,这是热带雨林植物的典型特征。属于常绿乔木,是热带雨林植物代表种类之一。第8题,据上题的分析可知,该植物主要生长在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可推断其生长环境是全年炎热潮湿的环境。第9题,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植被在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不会落叶,没有耐寒耐旱的特性;木奶果花期3-4月,果期6-10月。因植
11、被生长在热带雨林区,降水多,热量丰富,因此植物垂直结构复杂,种类丰富。(2021石家庄高一检测)“公园城市”一词最早出现在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天府新区视察时强调“天府新区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提出:“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成都试点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着力打造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把“两山夹一城”变为“一山连两翼”,堪称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筑基工程。下图示意成都市城市规划。据此完成10、11题。10.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突出了公园的()A.休
12、憩价值B.经济价值C.旅游价值D.生态价值11.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主要功能是()A.美化环境B.防风固沙C.净化空气D.截留降水【解析】10选D,11选A。第10题,读材料可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把“两山夹一城”变为“一山连两翼”,即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是山地森林,山地森林突出的作用是生态价值。第11题,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是在城市分布,森林在城市的主要功能是美化环境。二、非选择题(共17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7分)山顶苔藓矮曲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等在山顶或山脊,受山地特殊环境影响(山顶效应)演化形成的植被类型,也被称为“雾林”。其树木弯曲变形,低矮且粗壮(
13、图b);枝干或叶片上密被有附生的苔藓植物。图a示意我国南方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1)山顶苔藓矮曲林又被称为“雾林”,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2)分析山顶苔藓矮曲林生长缓慢、“矮曲”的原因。(3)推测我国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高度的东西向变化及原因。【解析】第(1)题,雾是由悬浮近地面空气中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天气现象,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形成条件需要充足的水汽和冷却降温的过程。山顶苔藓矮曲林植被茂密,蒸腾作用和保湿作用大,空气湿度大。山顶地面辐射强,散热快,空气中的水汽易凝结成雾。山地复杂的地形有利于水汽上升,冷凝成雾。所以山顶苔藓矮曲林又被称为“雾林”。第(2)题,矮曲林生长
14、缓慢考虑光照、热量、水源、土壤肥力等自然条件不足导致。在强烈山风的持续作用下,树木弯曲变形甚至匍匐地面,冷湿使得植物向上生长受阻,所以山顶苔藓矮曲林长成“矮曲”。第(3)题,山顶苔藓矮曲林受山顶效应影响形成,我国自东向西地势升高,所以其分布高度也随之升高。答案:(1)植被茂密,蒸腾作用和保湿作用大,空气湿度大;地面辐射强,散热快,空气中的水汽易凝结成雾;山地复杂的地形有利于水汽上升,冷凝成雾。(2)由于潮湿多雾,日照少;气温低,热量少;土层浅薄,贫瘠,植物生长缓慢;在强烈山风的持续作用下,树木弯曲变形甚至匍匐地面;冷湿使得植物向上生长受阻。(3)变化:分布高度自东向西升高(或分布高度自西向东降
15、低)。原因:山顶苔藓矮曲林是受山顶效应影响形成的,我国自东向西地势升高(或我国自西向东地势降低),所以其分布高度也随之升高(或降低)。情境: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 mm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 mm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思考:(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自然环境条件。(2)分析在降水量400 mm以下的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
16、响。(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答案:(1)降水量少(小于400 mm),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天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出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气候更干燥。(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区,应减少人工干预。以我国黄土高原为情境,考查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三大核心素养,具体质量水平如下:(1)区域认知水平3通过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小老头树”的形态特征,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自然环境条件。(2)综合思维水平3从气候、植被生长状况等多个角度分析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3)人地协调观水平4结合区域自然环境的实际情况,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