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点7 (专题提升)辛亥革命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抉择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285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点7 (专题提升)辛亥革命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抉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点7 (专题提升)辛亥革命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抉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点7 (专题提升)辛亥革命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抉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点7 (专题提升)辛亥革命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抉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点7 (专题提升)辛亥革命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抉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点7 (专题提升)辛亥革命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抉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点7 (专题提升)辛亥革命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抉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点7 (专题提升)辛亥革命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抉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点7 (专题提升)辛亥革命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抉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点7 (专题提升)辛亥革命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抉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频点7辛亥革命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抉择(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5广东惠州二模)有学者认为:革命党虽然嚷嚷了这么多年的革命,但他们并没有准备好一个周密详尽的计划。到武昌起义之前,所有革命党的起义,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这可用来说明()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B辛亥革命的偶然性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紧迫性D国民革命的仓促性解析革命党应该主要指的是革命派,维新派是改良派,故A项错误;“到武昌起义之前,所有革命党的起义,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可以看出材料主要指的是辛亥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故B项正确,C、D项错误。答案B2(2015山东济宁一模) 有人说

2、:“100年前,武昌的枪声埋葬了一个旧时代;100年后,新时代一直还在路上。”这里的两个“时代”分别是指()A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B君主专制、人民民主C近代工业化、社会主义现代化D闭关锁国、改革开放解析辛亥革命埋葬的是君主专制而不是封建主义,排除A项;近代工业化开启的标志是洋务运动,排除C项;闭关锁国被埋葬的标志是鸦片战争,排除D项。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故B项正确。答案B3(2015江苏泰州一模)据1913年2月23日独立周报第七期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有志于民主推广的人常到田间“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

3、故,则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A民主人士已经广泛深入民众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农民了解代议制,只是无暇顾及D实施民主政治的基础薄弱解析辛亥革命是严重脱离群众的,故A项错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与材料中“则皆瞠目而不解”的信息完全相反,故B项错误;农民了解代议制,只是无暇顾及与材料中信息完全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则皆瞠目而不解。”说明辛亥革命后实施民主的社会基础非常薄弱,故D项正确。答案D4(2015河南濮阳一模)除革命党、谘议局、普通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1911年1

4、2月10日,清朝驻荷兰国代办章申在给内阁的电报中说,“和(荷)报称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国建立共和国)”。这表明()A中国全体国民都反对清朝君主专制制度B西方列强放弃清朝政府转而支持孙中山C清驻外大臣和袁世凯都赞成民主共和制D民主共和制已成为当时中国的大势所趋解析从材料“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说明不是全体国民都反对清朝君主专制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内国外的动态,故B项错误;袁世凯只是表面赞成民主共和制,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多数人支持共和制,说明民主共和制已成为当时中国的大势所趋,故D项正确。 答案D5(2015广东江门模拟)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

5、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成就远逊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有一点是胜于英国的。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铲除了封建帝制B开辟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临时约法D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解析结合所学可知:B项与辛亥革命的结果不符;D项是辛亥革命和英国革命共有的成果之一;两国革命期间或之后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辛亥革命在废除帝制基础上建立的共和制相对君主立宪制,反封建更彻底,故选A项。答案A6(2015湖南岳阳一模)“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

6、实面前土崩瓦解。”作者应该是在()A分析资产阶级革命者学习西方失败的原因B探究百日维新昙花一现的深层次原因C批判资政新篇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D探寻蒋介石政权在民国38年垮台的根源解析材料中“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指的是民主共和制,可见材料在分析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失败的原因,故A项正确;百日维新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故B项错误;资政新篇为农民阶级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故C项错误;蒋介石政权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与题目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7(2015山西太原模拟)有学者指出: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

7、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这里的“不足”应指()A缺乏建立根据地进行长期斗争的思想B右倾思想一直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C没有创建革命军队和掌握革命领导权D“左”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解析依据材料“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可知南昌起义最终失败是存在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的,故A项正确;右倾思想在当时并不是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八一南昌起义创立了军队,党也掌握了军队的领导权,故C项错误;此时间段内左倾思想并没有影响领导者的决策,故D项错误。 答案A8(2015山东潍坊一模)毛泽东“从欧洲借来

8、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毛泽东“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是()A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B制定了灵活的方针政策C找到了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D建立了工农革命武装解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指明了方向,但不是“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故A项错误;制定灵活的方针政策是“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一方面,故B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共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毛泽东“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故C项正确;建立工农武装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故D项错误。答案C 9(201

9、5四川德阳一模)在近代化的探索中,中国人先后经历了“英国、日本式道路美国式道路俄国式道路中国式道路”。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英国、日本式道路由晚清政府主导美国式道路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巨变俄国式道路出现在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式道路是指国共合作完成革命A B C D解析英国日本式道路也即由清政府主导,走君主立宪,故正确;美国式道路即辛亥革命导致中国历史巨变,故正确;俄国式道路在中共成立后所走即城市中心论道路,故错误;中国式道路指大革命失败后,农村包围城市,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10(2015安徽黄山三模)毛泽东1939年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

10、“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C民主革命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解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体现出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但容易使人忽视了民主革命这一必经阶段,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实行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经验,但不是导致中国实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的原因,故B项错误;民主革命的任务与社会主义革命不同,C项表述不准确,故C项错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先要完成反封建反侵略民主革

11、命,然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故D项正确。答案D11(2015江苏无锡期中)1939年2月5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关于反对投降主义的演讲中说:共产党人要为共产主义奋斗,这是确定无疑的,但“现在一定要走三民主义”,这是“到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毛泽东提出“现在一定要走三民主义”道路的最主要依据是()A近代中国的革命任务和性质B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有一致之处C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帝主张 D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解析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到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现在一定要走三民主义”道路指的是第一步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依据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项正确;三民主

12、义的方向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共产主义则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故B项错误;“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帝主张”是国共合作的基础,是一定要走三民主义的前提,但不是最主要依据,故C项错误;“现在一定要走三民主义”体现了国共合作,对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不是“现在一定要走三民主义”的最主要依据,故D项错误。答案A12(2015江苏南通一模)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努力而不利于革命

13、,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中共党内()A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分歧B达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共识C普遍赞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解析依据材料内容可知,存在畏惧农村斗争的发展和抛弃城市斗争两种错误观点,故A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当时是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内容可知,争论很明显,没有普遍赞同,故C项错误;1935年遵义会议才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与题干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题24分,14题16分,共40

14、分)13(2015四川德阳一模)(24分)辛亥革命既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史学研究关注的重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政府的政治改革使地方政治人物的参政热情日益高涨,同时经济新政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物欲,促进了兴办实业的浪潮。但清政府在铸币、路权上的新政举措却使地方相关群体十分不满辛亥革命要在全国取得成功,单靠孙中山深刻的革命思想和他领导的中国同盟会起义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大背景的配合,而清末新政在教育与舆论等方面的改革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环境。郭世佑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材料二材料三新中国初建,研究者把辛亥革命定位为“近代三大民主革命高潮之一”。50年代末,研究暂趋

15、沉寂。1961年以后,研究者从不同侧面对这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辨证分析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随着“文革”的到来对辛亥革命因其资产阶级属性而“立足于批”。“文革”结束后,辛亥革命史研究重新步入正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得出如下的一些认识:在政治史方面,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在思想文化史方面,辛亥革命则是一场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在经济史方面,辛亥革命有利于工业化的进程;在社会史方面,辛亥革命造成20世纪初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刻剧变,推动了整个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进步;在革命史方面,辛亥革命是承前启后的革命分水岭;在民族史方面,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16、在中国史方面,辛亥革命埋葬了封建帝制,推动了近代化进程,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世界史方面,“辛亥革命在东方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摘编自走出辛亥革命评价问题的困境(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0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确立一个主题,对材料二中的史料进行解读。(8分)(3)据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可以划分为哪两个阶段?请说明你划分的理由。并据此指出影响史学研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可知清末新政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第二小问,从政治、经济、教

17、育、社会、思想等角度予以分析。第(2)问,材料二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各省纷纷响应的形势图,可拟定恰当的主题,然后叙述从武昌首义到各省纷纷响应最终建立民国清帝退位的过程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对材料三进行梳理分层,可知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以“文革”为界,分为文革及之前,以及新时期两个几段;第二小问,联系相关阶段特征,可以看到新时期,学术研究百花齐放,而之前受种种影响。具体到对史学的解释而言,则是由于不同的史学范式所致;第三小问,分析新中国成立,文革时期,及新时期影响辛亥革命的因素罗列即可。答案(1)关系:清末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末新政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说明:政治上

18、,新政倡导君主立宪冲击封建君主专制;经济上,新政奖励实业客观上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思想文化上,新政改革教育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培养了更多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条件,新政的某些举措导致了地方群体不满,如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有利时机。(2)示例:主题:辛亥风云。解读:革命时机:调动湖北新军镇压四川保路运动造成了武昌空虚。革命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成立湖北军政府。革命扩展: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革命成果:建立了新政权中华民国,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革命由武装斗争走向和平渐进的道路。(3)阶段:以“文革”结束作为界点分为前后

19、两个时期。理由:前期以革命史观为唯一研究范式,后期在兼顾革命史观的同时,也以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等作为研究范式。因素:研究者所处时代对研究者的影响。14(2015湖南衡阳三模)(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罗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干稻草那个软又黄哟咳啰咳金丝被那个盖身上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心里暖洋洋暖洋洋咳啰咳依呀依吱呀呀哟咳呀呀依吱哟依呀依吱呀呀哟咳依呀依吱哟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哟咳啰咳反围剿那个斗志旺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天天打胜仗打胜仗打胜仗红米饭那个

20、南瓜汤哟咳啰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上述歌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某一时期丰富的历史信息。请根据相关信息确定两个历史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简要阐述。(要求:主题关键词选用恰当,阐述清晰,史论结合。)解析依据材料“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哟咳啰咳,反围剿那个斗志旺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天天打胜仗打胜仗打胜仗”,可以总结主题:农村革命根据地军民反围剿,结合1927年至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反围剿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阐述即可。依据材料中“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看,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罗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餐餐味道香味

21、道香咳啰咳”可总结主题二:共产主义乐观精神,结合歌谣中的唱词进行分析和阐释。第三个主题:依据材料中“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哟咳啰咳,反围剿那个斗志旺啰咳啰咳”,可以总结军民艰苦奋斗,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相关史实进行论证,例如红军长征等。答案示例:主题一(政治上):农村革命根据地军民反围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多次取得反“围剿”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主题二(经济上):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在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给农民,极大地提高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奠定了根据地的物质基础,巩固了红色政权。主题三(理论上):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鉴于以城市为中心革命受挫的教训,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其他如: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共产主义乐观精神、官兵平等民主、军民艰苦奋斗等主题,言之有理均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