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频考点解读】一大主题:古代中国思想与科技文化的发展历程。两条主线: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的演变;古代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历程。三大重点: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古代中国科学成就;古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 【热点题型】题型一 儒家思想从百家争鸣到思想“大一统”的发展演变例1、(2014江苏单科,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答案B 【提分秘籍】儒学思想经历了春秋晚期形成、战国时期发展、西汉
2、正统地位确立、宋明儒学(理学)成熟与转型、明清儒学焕发新生机等四个阶段,反映了中国古代治国思想从百家争鸣的纷争阶段发展到思想“大一统”阶段,宋明时期儒学思想逐渐呈现世俗化、普及化的特点,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出现,冲击了儒学思想,但儒学地位并未动摇,仍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统治思想。题型二 辉煌璀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例2、(2014江苏单科,3)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
3、)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解析据题干雕版印刷从官方的“剧增”“大量”到“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故C选项正确。唐朝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的书籍,在此之后的五代后唐时期的人不可能发明雕版印刷术,故A项错误;题中材料并没有提到活字印刷,材料也不能反映出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故B项错误;“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不仅仅限用于官方刻书,故D项错误。 答案C 【提分秘籍】中国古代科技如四大发明、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和医学等,长期受到政府的重视,成就辉煌;
4、文学艺术在不同时期均有各具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逐渐走向通俗化、平民化;古代书画、戏曲艺术多姿多彩,是某一历史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反映,具有时代鲜明的特征。中国古代科技、文学绘画、戏曲艺术等成就辉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题型三 民本思想、德治、法治、和谐思想等诸子百家的治国理念例3、(2014海南单科,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 答案D【提分秘籍】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诸子百家提出了各自治国主张,如儒家推崇礼
5、治、德政,强调道德感化,重视民本思想;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道家主张顺其自然,重视民本的和谐思想;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的和谐思想等。这些治国理念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题型四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强调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例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解析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中材料都是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判断,在此基础上判
6、断选项是否符合这两者的共同特征。宋明理学的核心内容是理,即社会中的伦理道德,强调伦理道德,故A项错误,选B项。其导向为社会伦理,故C项错误;理学的前提是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B 【提分秘籍】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符合和谐社会发展规律的。宋明理学的创立,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注重加强主观意志,讲求自我约束,强调人在社会中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有着积极影响。题型五 中国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古希腊人文思想起源的异同例5、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
7、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的剧烈变动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答案A 【提分秘籍】中国百家争鸣 古希腊人文主义 不同点 原因 经济发展,兼并战争频繁,各国需要人才 工商业发展,公民社会地位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目的 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统治者服务 发展人的个性,强调个体力量的发展 历程 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出现,法家思想受宠 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研究人与人类社会;经过中世纪的黑暗后,人文主义复兴 相 同 点 背景 战争频繁、处于分裂状态 主题 研究社会问题、研究
8、人类本身 成就 产生了诸如孔子、苏格拉底等伟大的思想家;都对各自的思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题型六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例6、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学术思想的发展B明清儒学力图恢复先秦的儒家学说C明清儒学比较全面地指出理学的弊端D清代传统经学有利于近代民主思想产生 答案A 【提分秘籍】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欧洲启蒙运动 政治条件 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未形成资产阶级力
9、量 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 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受到封建制度束缚 欧洲重商主义和殖民掠夺政策加速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 思想条件 明清之际理学和心学成为官方哲学,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使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 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基础 性质 本质上仍属于封建思想的范畴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运动 地位 没有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 是17、18世纪欧洲的主流思想 内容 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批判封建制度,并为资本主义设立
10、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影响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到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 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对后来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也起了鼓舞作用 题型七 明清进步思想的出现折射出的政治、经济特点例7、(2014广东文综,15)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
11、弃儒从商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解析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明清时期理学居于统治地位,从题干中“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信息可以看出,“四书”更受重视,故选A项。明清时期,儒学仍是官方的正统思想,孔子的权威地位不可能动摇,故B项错误;C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红楼梦是清代小说,不是反映宋代生活,故D项错误。 答案A 【提分秘籍】明清时期以李贽、黄宗羲等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矛头直指理学,反传统、反教条,批判封建专制,主张学以致用、“工商皆本”,带有一定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是明清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反映。(1)从政治折射点看:明朝废除丞相、
12、设立内阁,清代设军机处,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虽然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但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并未产生新的社会力量,也未引起社会的转型。(2)从经济折射点看: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统治者继续推行“重农抑商”,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型。题型八 中国古代文学成就反映的时代特征例8、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
13、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答案C 【提分秘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中国古代的文学发展经历了先秦散文、汉代赋、隋唐诗歌、宋元词曲、明清小说的历程,不同阶段的文学成就反映了该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等社会特征。(1)从政治折射点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阶段,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反映在文学方面以诸子百家的散文为主,如具有现实主义特点的诗经、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与离骚;秦汉时期,社会处于大一统局面,汉赋以华丽词藻描绘恢弘时代;隋唐时期具有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制度形成,推动了诗歌的繁荣等。(2)从经济折射点看:文学形式与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宋词、元曲等文学成就反映了宋元商品经济发展,适应了市民
14、阶层需要;明清反封建小说、戏剧走向繁盛,反映了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的特征。【高考押题】1在周朝的力量衰朽已久,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威胁着周的国祚之时,孔子成了周朝政治秩序最伟大的捍卫者。孔子的下列主张,能够说明他是周朝“捍卫者”的是()A“为政以德”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因民之所利而利之”D“上好礼则民莫不敢不敬”解析从材料可知,孔子生活的时代周王室衰微,而孔子依然坚持恢复西周的礼制,说明其是周朝的“捍卫者”,故D项正确。A、B、C三项都体现出重民思想,在当时以及后世具有积极的影响,与维护周制不符合,均排除。答案D2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
15、,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上善若水”应出于()A论语 B道德经C墨子 D韩非子解析题干材料说的是顺其自然思想,和道家思想相符;道德经是道家老子的著作,故B项正确;论语是儒家思想经典之作,墨子是墨家著作,韩非子是法家著作,故A、C、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3韩非子认为:“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体现中央集权思想 B符合现代法治理念C加强地方行政管理 D服务君主专制统治答案D4秦汉以后,先秦诸子百家的命运开始分化: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则占据
16、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上述“”分别是指()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B法家、儒家、道家、墨家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儒家、法家、道家、墨家解析据题干情境及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改造,在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思想,法家厉行严刑峻法,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古代中国统治者治国一般是外儒内法,道家无为,消极遁世,墨家在战国时期是显学,但之后逐渐凋零,故D项正确,其余三项错误。答案D5“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制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一论断评价的是()A孟子“仁政”学说 B荀子礼法并施主张C韩非法
17、家思想 D董仲舒新儒学解析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吸收先秦法家、道家等主张,对儒学加以发挥,适应了国家大一统的政治需要,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孟子和荀子不符合“一手伸向过去”,故A、B两项错误;韩非是法家代表人物,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答案D6宋代以后的儒学逐渐走向理论化、思辨化,还影响到文学艺术等领域,苏轼在论画时说:“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这体现了儒学发展史上的何种认识论()A理一气二 B反省内心 C格物致知 D知行合一答案C7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炼”,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
18、说明王阳明()A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B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D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解析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其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从而成为圣人,故C项正确。王阳明的心学通过封建伦理道德的强化来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故A项错误;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B项错误;D项是程朱理学的主张,与王阳明的心学不符。答案C8李贽有句话:“人所同者谓礼,我所独者谓己”。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他()A独具个性,大胆挑战正统思想B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本质C以天下为己任,道德自律D恪守修身齐家的儒学理想解析材料大意是:从内心而萌发出的叫做礼,从外部而施加到自身的不叫做礼;因此李贽反对盲从权威,
19、主张个性解放,故A项正确。B、C、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均排除。答案A9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一学者做过如下评价“所以能在清代学术界占重要位置,第一,在他做学问的方法,给后人许多模范;第二,在他所做学问的种类,替后人开出路来。”材料中梁启超褒奖的学者是()A李贽 B王夫之 C黄宗羲 D顾炎武解析题中强调的是人物在“做学问的方法和做学问的种类”上的贡献,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务实学风,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与题意不符。答案D10 “_肇始于隋朝,行于唐世,扩于五代,而精于宋人。”横线处的文字是()A雕版 B造纸 C指南针 D火药答案A11我者与他者中写道:
20、“明代的文化活动扩大到民间,不再限于社会上层的精英。综合言之,明代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既是从正统形式开拓了自由,尤其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也反映了一般生活质量的提升。”下列属于这一时期代表作品片断的是()A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D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解析材料说的是明朝文学的世俗化,A项出自明朝水浒传,故正确;B项是元朝散曲,C项是宋朝柳永作品,D项是清朝红楼梦片段,这三项均与题干意思不符。答案A12苏轼在欣赏王维的画作时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下列作品在绘画风格上与之相似的是 ()
21、答案D13自汉代起,儒家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他们的政权合法性寻找某种原则,对于他们是至关重要的。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他们最大成就是,使这个从未亲身经历封建时代的新文人阶层相信,孔子的学说能够应用于新的政治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材料二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
22、、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三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其书可毁,其名亦不足以污简牍,特以贽大言欺世,至今乡曲陋儒,震其虚名,如置之不论恐贻害人心,故特存其目,以深曝其罪。(清)四库全书总目别史类存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武帝时儒学为支持中央集权提供的理论主张。这些理论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在推广理学方面所做的努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推广理学的社会条件。(6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李贽的思想主张说明
23、“其书可毁”的理由。分析统治者“毁书存目”的目的所在。(8分)答案(1)主张:君主受命于天(君权神授)、大一统思想。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儒学地位上升,汉王朝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2)努力:重新解释经典,使理学普及化;注重道德规范教育,推动理学的生活化。条件:印刷术的发明和运用;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私学的发展。(3)理由:李贽主张“理”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反对盲从孔子;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目的:防止反传统思想的传播,加强思想控制;深曝其罪
24、,警示后人。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子语类材料二“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如此知一切可见不可见的事物,都在心中,便知心量之广大无边,放之则弥六合,退之则藏于
25、密。”传习录材料三“心学”是一种高扬“心”亦即人的主体性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作为理学家,王阳明与朱熹同样以建立伦理学主体性的本体论为目标,同样鼓吹“明天理去人欲”。然而,朱子与王阳明的思维走向却大不一样:程朱以“理”为本体,充分肯定“理”的客观性和人理性认识客观的“理”的可能性。但是,“理”哲学更多地突出了超感性现实的先验规范,而没有给人以应有的地位。对于它来说,人是受外部的天理或自身的人欲支配的客体,而不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的主体。而“心”哲学则以心为主体,从而导出了人的主体性这一主调。冯天瑜中华文化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朱熹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8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王
26、阳明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时代价值。(6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异同。(6分)答案(1)观点:“理”是万物的本源;“理”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影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理学建立的理想人格的理论与观念,对于中华民族注重气节、注重道德、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2)观点:人是世界的主体,人所生活的世界离不开人的主观感受。价值:修补了理学僵化所造成的问题,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成为晚明人文思潮的哲学基础。(3)相同:都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都主张维护封建伦理制度。不同: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心学强调人的主体感受是万物的本源,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理学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心学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