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1在当今保存的青铜器皿中,商代青铜器经常刻以夸张变形的兽面或原始图腾作为纹饰;周代青铜器皿则大多遵从固有的规格,在装饰上具有显著的秩序感。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制造技术进步B法家思想影响C政治伦理规范D审美观念变化2著名史学家冯尔康认为,从殷周到现代,中国古代宗族制度经历了先秦典型宗族、秦唐间世族(士族)宗族制、宋元间大官僚宗族制、明清绅衿富人宗族制、近现代宗族变异时代五个阶段的变化。这种变化表明我国古代宗族制度A社会功能逐渐增
2、强 B政治功能彻底消逝C主体呈官僚化趋势 D不断推动社会转型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礼制文明受到挑战的时代,诸子学说揭示出中国古代礼制文明发展的各种可能选择,提出了礼制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新思路、新观点,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据此可知“百家争鸣”的意义在于A彻底否定了传统的礼乐制度B确立了儒学的主流学说地位C推动了古代社会的制度创新D开启了思想自由的全新时代4秦统一后关东地区奉儒学为政治根基。秦始皇四次东巡,在东巡过程中进行了系列文化活动,如泰山封禅,推行祭师文化和祭拜禹、舜等先王。此行为意在A将儒学作为治国理念B加强法、儒家思想的融合C恢复思想活跃的局面D强化统一国家的文化认同5陈旭麓说“自从有了民
3、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的抨击的对象。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从历史角度看,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下列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九品中正制代替察举制C内阁制代替丞相制 D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6唐代诏敕用黄、白麻纸书写。普通诏敕由中书门下省用黄麻纸书写,称为“外命”。而“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则不经中书门下省,由皇帝直接向下传达,称为“内命”。据此判断,“内命”的运行体制A提高了决策的合理性 B凸显了皇权至高无上C使宰相相互制约平衡 D规避了官吏擅权现象7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还有一
4、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材料表明科举制A打破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B有利于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C促进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D影响了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8明清之交国破家亡,一些知名学者对于中国的文化,包括政治制度与思想方式,均有深刻的检讨。他们破陈立新的精神与嘉靖、万历以来的文化风气有传承,但也有批判与创新。据此可知A精英人物更利于文化的传承B明亡清兴代表了社会的进步C意识形态变迁遵循一定规律D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中进步9在明朝的中枢系统中,内阁有票拟权,司礼监有批朱权,是内外相维的双轨制。内阁和司礼监双方权力的大小,是以皇帝的向背为转移而互相成比,因此,他们之间
5、不可能有真正的相维相济,而只能有对权力的激烈争夺。据此可知明朝A中枢权力分配日趋合理B内阁已无实际权力C杜绝了权相的出现D体现权力制衡的色彩10军机处设立前,皇帝挑选亲信顾问参与决策没有成文的标准和硬性的规定。军机处出现以后,入直军机,参与机密事务的大臣,必须在三品以上,军机处的“首席”必须由内阁大学士担任。清史稿中感叹:“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唐、元三公尚不及也。”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A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赋予了内阁大学士决策权C体现了皇权运作的规范化 D逐渐背离机构设置的初衷11鸦片战争前,少数士大夫针对鸦片泛滥情况提出:“纹银易烟出者不可数计。必先罢例禁,听民间得自
6、种罂粟。内产既盛,食者转利值廉,销流自广。夷至者无所得利,招亦不来,来则竟弛关禁而厚征其税。责商必与易货,严银买罪名。”下列选项最符合“少数士大夫”主张的是A利用市场维护经济安全 B严禁外商走私鸦片C反对政府介入鸦片问题 D官府种植与夷争利12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平等的外交观念已经形成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外交心态由自大转为自卑D“师夷长技”已成外交共识1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大沽口,客观上减轻了太平天国的军事压力。洪秀全曾将洋人过境说成是“兄弟团圆”,言称“西洋番弟听朕诏,同顶爷哥
7、灭臭虫”;“衷心归顺成藩属,替爷替哥杀妖魔”。这反映出太平天国A与外国平等往来的愿望B与英法合作共同反抗清朝C继续秉持传统宗藩观念D和西方国家宗教信仰相同14资政新篇问世后,曾国藩幕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士日记中说:“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玕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其中所言,颇有识。”“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赵烈文如此评价主要是因为资政新篇A有利于实现农民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B体现了与洋务派一致的改革追求C学习西方的精神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D可作清政府全面改革内政的借鉴15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
8、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材料出自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论持久战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161992年1月18日,邓小平开始南行并发表重要讲话,香港文汇报报道,“中国改革将起高潮”。西方舆论则认为,中国能公正地评价资本主义,表明中国已懂得真正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了。这意味着邓小平的南方谈话A有利于推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C体现了舆论力量具有一定预见性D勾画出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7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C民主
9、政治出现危机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18公元前427年,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据此可知,在古代A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 B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C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 D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19苏格拉底在被判死刑前夜说:“是城邦给了我生命,使我受到抚养和教育。我首先是城邦的孩子和仆人,比起父母和其他祖先来,城邦更为尊贵,更为可敬,更为神圣,她受到众神和所有理智的人的尊敬。”这表明苏格拉底的思想是A歌颂直接民主 B城邦利益至高无上C赞扬社会道德 D追
10、求人的自由平等20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他把自然界对人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下列内容符合该模式的是A地中海气候古代希腊城邦林立B维护君权独尊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C征服扩张加剧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D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21罗马共和国中后期,罗马统治者出台了一系列对以豪华宴会为代表的奢侈现象进行规制的法律。此类法律从宴会的客人、饮宴的花费、饮食和餐具等方面对宴会进行规制。这些规制A杜绝了奢侈现象的出现B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C严格限制了公民的自由D改善了社会不良风气22有人
11、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则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这三个运动都A具有反对资本主义的倾向B特别强调人的平等自由C促进欧洲思想的彻底解放D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特征23有学者指出,在西方多党选举制度下,由于不同政党的存在,整个国家的政治人才被政党切割成几个部分,并随政党共进退。一党获胜,哪怕原来的政务官再有能力,也需统统大换血。这揭示出西方政党政治A导致了政治人才的匮乏 B实现了政治理念的多元化C影响了国家治理的质量 D扩大了政治人才的空间24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这
12、些国家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A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诞生 B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C共和政体的确立 D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25.(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专制”二字在中国古已有之,但近代意义的“专制”来自西方。清末,西方的“专制”、“君主(立宪)”、“共和”等政体理论通过梁启超、严复等人传入中国。他们指出,中国之所谓法,乃君主用以束缚臣民的工具,完全没有民主共和之意,虽历史上有明君贤相,成宪家法,也无法改变中国专制制度的总体属性。梁启超将中国专制归结为历史传统,有先秦“封建制度之渐革”,导致封建衰而专制起;也因秦汉
13、以降“贵族政治之消灭”,历代社会等级间虽有流动,但民众的自由平等意识很薄弱;此外,“权臣”被“次第摧毁”,相权逐渐沦为帝王的“留声机”与“写字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据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开明专制论等材料二 近代学者钱穆一直批判“中国专制论”之说,他在抗战时期所著的国史大纲中指出,中国政制的演进,首先历经先秦去“封建而跻统一”,后有汉代“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之政府”,到隋唐,“士族门第再变为科举竞选”。他认为传统政治本就富于理性,政府与社会关系紧密,与民众也并非如西方社会那般对立,他还强调,士人本来受教于农村,通过“选贤与能”进入政府,代表民意去实现“天下为公,士人
14、主导”的政府也起到了限制君权的作用。据钱穆国史大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梁启超、钱穆所持的观点及其依据。(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梁启超、钱穆所持观点的主要原因。(6分)26(19分) 国家的制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资产阶级统治在巩固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民主管理制度,如普选制度、代议制度、政党制度、监督制度、公务员制度、人权保障制度等,它们有的是出于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而制定的,有的是按照“主权在民”的原则制定的,还有的反映了公开、公正、竞争等原则。此外,西方民主政治,按照程序运作,形成了一套十分复杂而又精致的运行机制,包括
15、参与机制、竞争机制、制衡机制、监督机制、法治机制等。虽然民众无法对国家权力实现真正控制,但它在训练公民参政议政素质、形成社会政治生活的规范和秩序、提高国家管理的效率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摘编自陈松林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借鉴与超越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实现了政治民主化历程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外人对这种方式评价如何,其优劣得失如何,它确是地地道道的英国的。钱乘旦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背景,概括其主要特点。(11分)(2
16、)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模式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怎样通过这一方式完成政治民主化历程的。(8分)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周克商之后,虽已取得天下,但政权并不稳固。这固然来自武王的早逝和成王的年幼,更重要的是殷商的反对势力还很强大。因此,开国后很长的时间,周人还无暇顾及制度建设和文化创新,而是一方面以夏之礼乐来抗衡商文化;另一方面又因周长期为商之属国,且文化远远低于殷商,不得不对其有所借鉴。后周公摄政,平定三监之乱,始着手进行制度建设。据典籍记载,周初的礼乐改革,至少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周公摄政六年的制礼作乐。第二,周成王时的“兴正礼乐”。第一阶段以
17、“制作”为主,有开创之功;第二阶段以“兴正”为要、行完善之事。礼乐制度既成,周王室祭祀先祖时,邀诸侯前来助祭观礼,遂有灭国而不绝祀的传统。”摘编自付林鹏周颂有瞽与周初乐制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初礼乐改革的特点及其成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初礼乐改革的意义。(6分)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123456789101112CACDABDDDCAB131415161718192021222324CCCABBBCDDCD25.(1)观点:梁启超认为中国专制论。(1分)依据:法律成为君主专制的工具;先秦分封制崩溃导致
18、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出现;秦汉时期世袭贵族政治衰微,失去了对君权的制约;民众的自由平等理念薄弱;历朝君主不断侵蚀相权使专制不断强化。(5分,3点5分,2点4分,1点2分)观点:钱穆认为中国并非专制论。(1分)依据:战国的秦去除分封而实现国家统一;两汉的士人组成平民政府逐渐成型;隋唐科举制度扩大了平民政权的基础;传统政治的理性使政府与社会关系相对和谐;知识分子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君主权力。(5分,3点5分,2点4分,1点2分)(2)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中国面临民族独立与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梁启超的观点出于清末反封建帝制、追求民主政治的需要(民主革命);钱穆出于日本侵华、民族危机严重,需
19、要树立民族精神抗日保国的需要(民族独立)。(共6分)26(1)背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需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启蒙思想的影响;工业革命后社会问题的暴露。(共5分;3点5分,2点4分,1点2分)特点:形成和完善各项民主政治制度;体现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理念;实现了较为有效的社会治理;有健全的民主运行机制;体现资产阶级的意志。(任答3点,6分)(2)特点:渐进改革。(2分)历程:通过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君主权力,保证议会权力,确立君主立宪制;18世纪初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 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6分)27(1)特点:继承中创新;渐进性。(3分,2点3分,1点2分)成因:西周文化水平低于中原;平定叛乱后需进行政权建设;周公和周成王的重视。(6分)(2)意义:巩固等级秩序;维护周王室的统治;影响后世。(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