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21: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2026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21: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21: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21: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21: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21: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21: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21: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21: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21: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21: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21: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21: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21: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21: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21: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寡人之于国也一、预习提示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后人所加,用的是文章开头的几个字,与内容没有多大关系。孟子记载了战国时期思思家孟轲的言行,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全书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是韩非所说的“争于气力”的时代。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但是,诸侯长期对外征战,对

2、内暴政,又造成了兵员严重缺乏。劳力不足,是当时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所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目的就是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魏国曾是强国,但梁惠王统治期间,在与齐国的争夺中,连遭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迫不及待地向他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治国设计。本文仅记述了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围绕

3、“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孟子在梁只住了一年多。第二年梁惠王死了,襄王继位,孟子对这个新君的印象很坏,不久离去。针对本文特点,我们可以确定如下的学习方法。第一、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文字。议论性的文字讲求逻辑性,以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说服人,读议论文就是要读出它内在的逻辑。本文的难点在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要认真探讨它与课文的中心议题有什么内在的关系。第二、这是一篇文言文。对于文言这种语体,我们比较生疏,因此必须字字句句认真推敲。对课后的练习题和本书“训练提高”中的习题,也要一丝不苟地完成,严防一知半解,囫囵吞枣。二、课文解读梁惠王曰:“

4、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用尽了心思啦。梁惠王: 战国时期魏 国的国君,姓魏,名罃。魏国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焉耳矣: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如果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如果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古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所以黄河以北称河内,黄河以南称河外。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

5、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亦然:也是这样。)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考察邻国施政,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但是邻国的百姓没有再减少,我的百姓没有再增多,这是为什么呢?”无如:没有像。加少:更少。下文“加多”,更多。加,副词,更、再。)这是课文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议题:民怎样才能加多?古代以土地宽广,人口众多作为国家强大的标志,因此,梁惠王迫切希望“民加多”,国力强盛,称霸诸侯,但国内多灾荒,于是他用尽心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但是仍然“民不加多”;而邻国没有这么劳神耗力,却也“民不加

6、少”。对此,梁惠王大惑不解,于是向孟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好战:喜欢打仗。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热衷于互相攻打和兼并。请以战喻: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请,有“请允许我”的意思。)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填:拟声词,模拟鼓声。鼓之:敲起鼓来,发动进攻。古人击鼓进攻,鸣锣退兵。鼓,动词。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兵刃既接: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指故斗已开始。兵,兵器、武器。既,已

7、经。接,接触,交锋。弃甲曳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曳,y,拖着。走:跑,这里指逃跑。或:有的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凭着自己只逃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逃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以:凭着,借口。笑:耻笑,讥笑。)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逃跑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直:只是、不过。是:代词,这,指代上文“五十步而后止”。)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无:通“毋”,不要。)这是课文第二部分,也是课文的难点所在。孟子在这里用了一个比喻。为什么说梁惠王的“用心”与邻国的“不

8、用心”,就好比“五十步笑百步”呢?原来梁惠王“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只是“治标”的做法,不是“治本”的做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治理国家的问题。所以,梁惠王的治政与邻国的治政就如同“五十步笑百步”一样,只有数量上的、形式上的区别,而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孟子仅用一个比喻就形象生动地揭示了问题的本质。从驳辩的角度看,孟子的技巧也是很高明的。孟子先不直接回答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和喜爱的事例设喻,“王好战,请以战喻”,不仅使对方感兴趣,而且使对方容易接受。然后举出“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进而反问对方:“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这便诱使对方在不

9、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的观点,两种情况只有数量的区别,而没有本质的不同,就“逃跑”这一点来说,二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这样,梁惠王就在无意之中接受了孟子的观点:观察问题不能只看形式,要看本质。至此,孟子设喻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突然转入正题:“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大王你如果真的懂得了这个道理,即看问题不能只看形式而要看本质,那么也该明白,你的治政与邻国的治政也同样只有形式的不同而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也就不要指望“民之加多”,百姓会纷纷前来归顺于你了。言下之意是,你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治国的策略。梁惠王听到这里,当然会若有所悟,但也很自然地会生出下面的问题:既然你孟子

10、说我治国只是“治标”的做法,不是“治本”的做法,那么怎样才算是“治本”呢?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从正面提出治国的根本大计在于实行王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不违农时:指农忙时不要征调百姓服役。违,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谷:粮食的统称。不可胜食:吃不完。胜,尽。数罟不入洿池:这是为了防止破坏鱼的生长和繁殖。数,c,密。罟,g,网。洿,w,深。鳖:bi,甲鱼或团鱼。斤:与斧相似,比斧小

11、而刃横。时:时令季节。砍伐树木宜于在草木凋落,生长季节过后的秋冬时节进行。)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粮食和鱼鳖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憾:遗憾。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与当时诸侯奉行的以武力统一天下的“霸道”相对。)这是第三部分的第一个层次,孟子正面阐释了他的“王道之始”,也就是“王道”的最低纲领:“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实现这个纲领的条件是: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具体的措施是:不违

12、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五亩:先秦时五亩约合现在一亩二分多。树:种植。衣帛:穿上丝织品的衣服。衣,用作动词,穿。豚:tn,小猪。彘:zh,猪。畜:x,畜养,饲养。无:通“毋”,不要。)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

13、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百亩之田:古代实行井田制,一个男劳动力可分得耕田一百亩。夺:失,违背。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庠序:古代的乡学。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家”,这里指“闾”,二十五戶人共住一巷称为闾。塾,闾中的学校。党,五百戶为党。庠,设在党中的学校。术,同“遂”,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序,设在遂中的学校。国,京城。学,大学。庠,xin。教:教化。申:反复陈述。孝悌:敬爱父母和兄长。悌,t。义:道理。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负戴:负,背负着东西。戴,头顶着东西。)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14、,未之有也。(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黎民:百姓。王:这里用作动词,为王,称王,也就是使天下百姓归顺。未之有:未有之。之,指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这是第三部分的第二个层次,从正面阐述“王道之成”的主张,也就是“王道”的最高纲领:“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对这个最高目标,孟子分别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孟子先从物质的角度,紧承上文,继续提出发展生产的措施和目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

15、,可以无饥矣。”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而所要达到的目标也大大提高。在孟子生活的时代,只有奴隶主贵族方可“衣帛”、“食肉”,一般的平民百姓与之无缘,而孟子却提出不仅要使黎民不饥不寒,而且要让民之“五十者”“衣帛”、“七十者”“食肉”,那是一个很高的理想。接着孟子进一步从精神的角度提出要求:“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强调要倡导敬老尊贤的社会风气。孟子认为,只要按这样的理想治国,“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就一定可以使百姓归顺,天下一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

16、我也,兵也?(“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食人食:前一个“食”,动词,吃;后一个“食”,名词,指食物。检:检点,制止、约束。涂:通“途”,道路。饿莩:饿死的人。莩,pio,同“殍”,饿死的人。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岁:年岁、年成。)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大王如果不再归罪于年成不好,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罪:归咎,归罪。斯:则、那么。)这是谈话的结尾,很重要。孟子为什么非要加上这个尾巴呢?我们回过头再读一读,孟子在

17、第二部分指出,梁惠王“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是治标不治本,与邻国的治国只有形式的不同,而没有本质的区别;在第三部分则从正面告诉了梁惠王什么是治本,应该实行什么样的治国之策。但是,梁惠王现在执行的实质上是什么样的治国策略呢?它与邻国有什么本质上的相同呢?不说明这一点,梁惠王就不可能认真地进行反思,真正接受王道的主张。于是,这一部分上承第二部分而来,具体说明梁惠王治国的本质之处。梁惠王“好战”、“罪岁”不罪己,行虐政而不行仁政,行霸道而不行王道,这是“民不加多”的根本原因。梁惠王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而实际

18、呢?他对外“好战”,“刺人而杀之”,乐于征伐,对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做的是残虐百姓的事情。而对这一切他只是怪罪年岁不好,从来不检讨自己。因此,孟子向梁惠王大喝一声,你真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治国之策了,你再不能这么“罪岁”不罪己了。有人用刀子杀了人,却说这是刀子杀的而不是我杀的,这不是非常荒唐吗?你“罪岁”不罪己,与此有什么区别呢!“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你如果真能不“罪岁”而罪己,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那么天下百姓就会蜂拥而至,梁魏就不愁国势不盛了。孟子最后的这几句话,斩钉截铁,力如千钧。如果说,他这次谈话,在前面还是遮遮掩掩,拐弯抹角,那末到了最后,则有

19、点直言不讳、刺刀见红的味道。三、特色鉴赏1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2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3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

20、锵,气势充沛。四、问题探究毛泽东主席在新民主义论里谈到如何学习外国文化时,有一个精辟的论述:“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毛主席指出的这个学习外国文化的方法,毫无疑问,同样地适用于我们学习古代的文化以及其他任何的文化。读孟子的文章,当然也不例外。下面,我们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对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这段谈话,提出两个问题进行探讨。第一个问题:孟子从经济学的角度,系统地阐明了他的王道思想。他谈“王道之始”,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发,提

21、出了发展生产,包括农业生产、渔业生产和林业生产方面的具体措施。他谈“王道之成”也同样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发,不仅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具体措施,而且提出了要兴办学校,要搞好教育工作。这样看来,孟子非常重视生产,非常重视经济建设,非常重视学校教育,非常重视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制定政策,而且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齐抓。这是不是说孟子的思想大大地超前,与我们现在的和谐理念,科学发展观等量齐观了?对此,你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孟子的王道作些具体的分析吗?第二个问题:梁惠王治国可谓“尽心焉耳矣”,但是“民不加多”;邻国“不用心”,而“民不加少”,这是什么原因呢?梁惠王百思不得其

22、解。但是,孟子却能一下子说出原因。其中的奥妙,说起来很简单,那就是孟子透过梁惠王“用心”与邻国“不用心”这个表面的不同,看到了他们都施行“虐政”这个本质的相同。由此知道,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正确认识事物是多么重要!但是,生活中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是一回事,而真正地运用这个道理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又是一回事。司马迁曾经谈到这么一件事:君王无论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莫不想寻求忠臣和贤臣佐助自己,但往往“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为什么忠奸不辨,贤愚不分呢?这就是因为奸臣自有一套迷魂之术,好大喜功、高高在上的君王怎能看清他们的豺狼本性?列子里有一则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也很有意思。一儿以

23、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为什么对同一个事实,两个小孩的看法会完全相反呢?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是根据自己的视觉经验。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这是依据自己的触觉经验。现在的科学知识告诉我们,两个小孩的看法都是不正确的,他们都被自己的经验迷惑了。“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现实生活中被现象迷惑而看不清本质的事例太多了,大到治国安邦,小到生活小事。不然,我们怎么会犯那么多错误,做那么多傻事?是什么东西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使我们看不远看不透看不深呢?这里面真有一门大学问哩。对

24、此,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举出几个事例进一步说明吗?五、探究思路:第一个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人都是一定历史阶段中的人,他的思想不可能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受到时代的局限。孟子是孔子之后的大儒,他继承和发挥了孔子学说中的仁义部分,主张“以仁义治国”。他认为王者应当“与百姓同乐”,应当“推恩”及于百姓,极力主张减轻劳役、维护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些观点,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孟子的主张为什么在当时没有被诸侯各国采纳呢?这是因为孟子反复宣传的制民之产,即所谓“五亩之宅”、“百亩之田”,是指井田制而言。井田制是从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发展而来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25、这种办法在地主土地所有制已经形成的战国中期是不可能实行的,特别是在齐、魏这样的大国,地主兼并土地的趋势愈演愈烈,谁也无法阻止。孟子力图恢复古制,是一种违背历史潮流的做法,所以不可能被这些大国采用。其次,对孟子提出的“王道之始”“王道之成”的具体目标,也要进行历史的具体分析。孟子提出“五十者可以衣帛”“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七十者可以食肉”,这些指标,虽然非常动人,但大多没有实在的意义。就“食肉”来看,鸡豚狗彘的饲养要耗费大量粮食,只有在粮食大量剩余时,才有可能扩大养殖规模,从而给广大民众提供肉类产品。在孟子的时代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孟子只提出“七十者食肉”。但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孟子那个

26、时代,有几个人能活到七十岁?孟子实际上只是开了一张空头支票而已,等于说除了贵族,仍然是人人“不食肉”。从“衣帛”和劳作看,孟子把年龄指标降到了“五十岁”(颁白者),假定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是五十多岁吧,那么,年老时能从繁重的劳作中解脱并可以衣着丝帛,这自然也是高兴的事。但是,前提是国家或者个人要有积蓄。从当时的生产水平来看,也只能是孟子一厢情愿的设想,除了贵族,对于一般民众,面临的现实恐怕更多的是“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孟子提出“七十者食肉”“五十者衣帛”,不是说孟子就不想人人食肉衣帛,而是当时生产水平极其低下的一种无奈选择。宋代理学大师程颢、程颐(世称“二程”)读到孟子的这段谈话,也曾

27、发出深沉的感叹:“夫博施者,岂非圣人之所欲?然必五十乃衣帛,七十乃食肉。圣人之心,非不欲少者亦衣帛食肉也,顾其养有所不赡(不足)尔。”(朱熹:论语集注雍也注引程子语)在北宋的时代尚且“养有所不赡”,何况孟子的时代?对孟子提出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不能只看到他似乎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很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其实,他是在提倡一种简单的循环经济的理论,有着极大局限性。即不可胜食、胜用的物质基础只在于依循天时和不过度利用资源。然而,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却不能靠这种静止地保持原有生态的办法去解决,因为不但人口在增长,而且人们也不断地要

28、求改善自身的物质生活条件、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因此,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生产,就是不可避免的选择。在孟子的时代也已经存在需求大于供给的问题。孟子为什么一再强调“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就是因为正常的捕捞和采伐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所以只好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儒家向来只注重道德文化建设,不重视发展物质生产。论语里记载这么一个故事:樊迟向孔子“学稼”(请教农业生产的知识),孔先生对此一窍不通,但又很不虚心,反而一脸的不高兴,批评樊迟说:“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孟子完全继承了孔子的这个思

29、想,他著名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不知坑害了多少代读书人。因此,孟子提不出发展生产的措施,而只是一味强力禁止,当然也只会是枉费心机罢了。再次,对孟子宣传的“民不加多”的观点,我们要注意用现代的科学观念全面进行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当时许多思想家都积极主张增殖人口,如墨子管子商君书就包含着丰富的人口思想。其中管子重令篇认为“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把“人众”与“国富”

30、并列为称霸天下的根本;管子人国篇提出“九惠之教”(“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振困”“接绝”),全面鼓励增加人口;管子牧民篇更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来强调培养人才,提高人口质量。可以说,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在今天,我们虽然不能简单地提倡人口数量的增长,但不是说人口问题就不重要,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

31、国策,是从国情出发做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第二个问题:关键是抓住“是什么东西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使我们看不远看不透看不深呢?” 结合自身体会进行深入探讨,希望你能写出这方面的心得体会。六、训练提高1给下列加点字正音无误的一项是:A曳兵(y)数罟(sh)洿池(w)B鱼鳖(bi)不王(wn)衣帛(y)C河豚(tn)狗彘(zhi)庠序(xin)D孝悌(ti)饿莩(f)胜食(shn)2朗读课文,要正确安排节奏,注意句中停顿。下列句子节奏安排欠妥的一项是: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斯/天下之民/至焉。D不可,

3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3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A涂有饿莩。B直不百步耳。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指出下面句中词类活用的情况:填然鼓之,王道之始也五十者可以衣帛也然而不王者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王无罪岁5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1)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 ()数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5)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6)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 (1)百发百中 成语 () (

33、2)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发(4)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5)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 )(6)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7)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直(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3)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4)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1)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兵(2)穷兵黩武 (成语)()(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4)草木皆兵 成语 ()(1)

34、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胜(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6给下列句式附上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7本文对孟子的“王道”作了一些阐述,其具体内容有哪些?孟子“仁政”包含有哪些积极的因素?8阅读孟子短文一则,然后回答问题:孟子见梁惠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

35、天油然(1)作云,沛然(2)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3),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注释:(1)油然:盛多的样子。(2)沛然:大雨滂沱的样子。(3)人牧:治理百姓的人,指人君。牧:牧养,这里引申为治理。(1)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B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C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D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2)下面句中“就”字的意义与众不同的一项是()A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36、。B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C事不必不就,功不必不立。D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指出下面句中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A诚如是也,民归之。B今夫天下之人牧。C则苗浡然兴之矣。D由水之就下。(4)指明下面句中“之”的指代的具体对象:A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B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C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D其如是,孰能御之?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5)下面对文句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解释:在远处看他,他不像个国君,走到跟前看他,也看不出他害怕什么。B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

37、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解释:他突然发问道:“天下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道:“天下统一了就会安定。”(他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呢?” (我)回答道:“不嗜好杀人的君王能统一天下。”(他又问道):“谁会归顺服从他呢?”。C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解释:大王了解那些禾苗生长的情况吗?七八月间遇到天旱,禾苗就枯蔫了。(假如这时候)天上忽然涌起乌云,降下大雨来,那么禾苗就又能蓬勃旺盛地生长起来了。D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解释:如果有不好杀人的君主,天下的老百姓必然都会伸长了脖子期望着他了。(6)文中运用了比喻说理的方法,请把

38、这个比喻的本体与喻体找出来,说说它们有什么相似之点?(7)孟子在这则短文里宣传了他的什么主张?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辩的气势磅礴?请你结合课文具本说明。【答案】1C【解析】除了生字、难字,读文言文还要注意破读的问题,例如王、衣,活用为动词后,要改读为去声。胜,表示“尽”的意思时,在文言里读阴平声。题中A项,数c;B项,王(wn),衣(y);D项,莩(pio),胜(shn)。2A【解析】朗读时如何处理句中停顿,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停顿不当,可能造成语意的误解。句中停顿有一定的规律,总的原则是要有助于对句子意思的理解。具体来说,如下几点也值得注意:主语和谓语之间停顿;动词谓语如果后

39、面带的宾语较长,动词谓语和宾语之间停顿;要强调的词语后停顿;前后照应的词语前句停顿,后句也停顿;前后句子属对偶句,要有相同的停顿。例如A句,因为“则”停顿,所以上句宜在“如”字后作一停顿;动词“望”和后面的宾语之间也应该停顿;“民”在词组中是主语,又是强调的对象,也宜停顿。3 A涂,同“途”,道路。莩,通“殍”,饿死的人。B直,通“只”,“不过”。C无,通“毋”,不要。D颁,通“斑”,(头发)斑白。4名词活用为动词有:鼓,击鼓进攻。衣,穿。罪,归罪。王,此处指一统天下。百步,跑一百步。动词活用为名词有:始,开端、第一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有:谨,谨慎从事。5数:(1)(数目、数量);(2)(几、

40、若干);(3)( 命运);(4)(shu屡次);(5)(c密、细密);(6)(sh计算)。发:(1)(发射);(2)(征发、派遣);(3)(打开,这时指打开粮仓救济);(4)( 花开);(5)(出发);(6)(发出、发作;);(7)(发出、抒发)。直:(1)(与“曲”相对,不弯曲);(2)(仅、只);(3)(通“值”,价值);(4)(径直、直接)。兵:(1)(兵器);(2)(战争);(3)(军队);(4)(士兵)。胜:(1)(承受);(2)(尽);(3)(胜利);(4)(超过);(5)(优美的)。6或百步而后止,或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直不百步

41、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7第一问: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第二问:对其积极因素可以从两

42、方面评价。(一)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1)首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2)加强文教德化,提高人民的精神修养;(3)统治者严于律己,不推卸责任。(二)孟子注意到了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滥砍滥伐,滥捕滥杀,更不能竭泽而渔。(1)C【解析】通假字是文言文重要的基础知识,对常见的通假用法要熟练掌握。A卒通猝,恶通乌。B浡通勃。D由通犹。(2)C【解析】对文言中的重要实词,特别是多义词要重点掌握。A、B、D项的“就”都是“走近、靠近”的意思。C项由对文见义,知“就”与“立”同义,是“成功”的意思。(3)A代词,他。B用作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相当“的”。C音节肋词。D用于

43、主谓之间,无意义。(4)A都是指梁惠王。B都是指天下。C指不嗜杀人者。D指苗蓬蓬勃勃生长的趋势。指民如水向下流一样纷纷前来归顺的那种趋势(5)A句中的“畏”不是梁惠王害怕别人,而是他让人害怕。应译为“看不出有什么让人生畏的地方”。(6)文中将人民盼望不嗜杀人的君主来解救这一本体比作七八月间枯苗需要雨水。民如枯苗,君泽如雨,一旦仁君出现,百姓如同枯苗遇“沛然下雨”,便“浡然兴之”不可阻止;君施仁爱,民心如水,民之归附,则如“水之就下”不可抵抗。本体和喻体一一对应,运用自然界习以为常的现象,生动地阐述了统一天下的道理,二者紧密相联。(7)这一章孟子论述了“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的思想。孟子主张国家统一

44、,但是反对用武力的方式来统一。他反对杀人,也就是反对战争。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也就是行仁政者能统一天下。孟子善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如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用向后逃跑五十步喻梁惠王施政,用向后逃跑百步喻邻国之政,两者形式有不同,但本质相同,因此,梁惠王施政虽“尽心于国”却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又如梁惠王“罪岁”不罪己,推卸自己责任,孟子以用刀子杀人,怪罪刀子而不怪罪自己设喻,充他揭露他这种说法的荒唐。这样的比喻来自生活,却寓意深刻,很有说服力。作品读起来之所气势磅礴,是多用排偶句式,如在第3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时,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