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堂同步训练卷(二)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4519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堂同步训练卷(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堂同步训练卷(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堂同步训练卷(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堂同步训练卷(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堂同步训练卷(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堂同步训练卷(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堂同步训练卷(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堂同步训练卷(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课堂同步训练卷(二)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单元训练卷历 史 (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114、15世纪以来,英国农村中出现了圈地运动,新贵族力量逐步壮大;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的海外贸易获得极大发展,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却阻碍了他们的发展。为此,新贵族和资产阶级A发动光荣革命,获取政治权力B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权力C发动工业革命,提高经济地位D进行议会改革,更多参与政治【解析】题干中提到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阻碍了新贵族和商业资产阶级的发展,所以新贵族和商业资产阶级就联合发动了光荣革命,最终获得政治权力,以满足自身发展,故选A;BCD都是在斯图亚特王朝覆灭之后很久才发生的,故排除。【答案】A216401660年革命期间,尽管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处死了国王、推翻了

3、斯图亚特王朝,建立了共和国,但仍有学者认为,与前者相比,从历史的视角来看,1688年“光荣革命”的革命性更强。这是因为A前者的革命措施过于超前且多暴力B后者通过不流血的温和方式成功夺权C前者的革命影响波及面过窄且短暂D后者成功引发了不可逆转的政治转型【解析】1660年之后出现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而“光荣革命”之后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真正确立,且不断发展,不可逆转。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均不能体现“革命性更强”的含义,排除ABC三项。【答案】D3“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

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这个宣言”的颁布A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B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C实现了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D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光荣革命”,“光荣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故答案为A项。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建立和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的是1689年权利法案,故B、C两项错误;使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之后,故D项错误。【答案】A4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A通过

5、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制约与平衡D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使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议会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权力在议会与国王之间实现了逆转。所以B项正确。A、C两项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答案】B5“光荣革命”后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18世纪初,英国国王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这样,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这一现象促使英国A颁布权利法案B确立君主立宪制C形成责任制内阁D进行议会改革【解析】据材料“

6、18世纪初,英国国王来自德意志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可知,18世纪初,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形成(1721年),内阁取代国王掌握行政权,故答案为C项。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是在1689年,不符合题目中的时间18世纪初,故A项错误;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即是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故B项错误;英国进行议会改革应该是工业革命以后,在1832年首次进行,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6182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三个市(新兴工业城市)的人口总计50万,却从未派出一名议员;而衰败选邑老萨勒姆已成为无人居住的农田,却拥有7张选票。这表明A英国政府不重视工业的发展B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C新兴工业城市不

7、愿派出议员D英国议会改革势在必行【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在1832年议会改革之前英国议会主要由贵族把持,在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大量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而新兴工业城市和衰败选邑的选票分配不均,这表明此时的英国议会改革势在必行,D项正确;ABC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答案】D7据统计:18781887年间,英国政府议案占去下院83%的工作时间,18881897年增加到845%。在1900年前后,英国内阁已经合法占用了下院五分之四的议事时间。这表明英国A议会核心地位丧失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C内阁的权力在膨胀D君主立宪制的完善【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英国内阁权力的膨胀,题眼是“英国内阁议事时间”。议会作为国

8、家权力中心的主宰地位因内阁占用时间的增多而逐渐弱化,故A项错误;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材料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统计英国内阁占用下院的时间增多说明内阁的权力在逐渐膨胀,故C项正确;君主立宪制的完善材料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C8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继承王位时只有18岁,辉格党领袖墨尔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女王)尽量自我克制,尽管她不喜欢辉格党领袖罗素,也不喜欢自由党首相格拉斯顿,但是她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维多利亚女王“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政治传统的影响B政府决策的合理有效C女王有较高的素养D受政治体制的约束【解析】英国实行君

9、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只是国家的象征,实权掌握在议会和内阁手里,所以维多利亚女王“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干中“主要原因”的要求,排除A、B、C三项。【答案】D9根据“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英国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陈旧的制度”被淘汰是通过A权利法案颁布B责任内阁制形成C1832年议会改革D两党制度的确立【解析】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8世纪中期,当时英国还没开始工业革命,排除AB;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

10、议会,这是英国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迈出的重要一步,C正确;英国最早在光荣革命前产生了组织松散的辉格党和托利党,1832年议会改革后,托利党改名为保守党,辉格党改称为自由党,并且开始形成严密的党组织及领导核心,D与题干不符。【答案】C10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序言中写道:“为建立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的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材料表明制定此宪法是为了A防止因权力集中而造成腐败B纠正邦联体制的弊端C保障美国的国家安全D顺应世界民主化的潮流【解析】“为建立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说明宪法制定目的是纠正邦联体制的弊端,B正确;

11、A、C、D不符合材料主旨。【答案】B11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除非按照本宪法所规定的人口调查或统计之比例,不得征收任何人口税或其它直接税。对各州输出之货物,不得课税。亦不得强迫任何开往或来自某一州的船只,驶入或驶出另一州,或向另一州纳税。”上述规定A全面保留了邦联制的特征B维护了地方治理的自主权C消弭了南北方的贸易争端D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性【解析】根据材料中“除非按照本宪法所规定的人口调查或统计之比例,不得征收任何人口税或其他直接税。对各州输出之货物,不得课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政府只能按照宪法征税,这有利于维护了地方自主性。故答案为B。根据所学知识,1787年宪法改邦联制为联邦制

12、,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南北方贸易争端问题,排除C;1787年宪法的核心目的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因此中央政府权威提升,排除D。【答案】B12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林肯曾说:“我在这场战斗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这表明A同情黑人奴隶,反对奴隶制度B坚决主张立即废除奴隶制C寻找与南方妥协的借口D把解放黑奴作为维护统一的措施【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可知林肯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国家统一,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D13在美国,自1856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

13、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A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B主宰了联邦政府C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支持D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解析】总统选举中两党选票占总数的95%,说明两党控制了总统选举,总统是政府首脑,因此也可以说主宰了联邦政府;美国的政治是三权分立,控制总统选举只是政治生活的一部分;95%选票说明赢得了大部分美国公民的支持;两党本质一样,但治国方略是不一样的,故选B。【答案】B14“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法兰西共和国的真正起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落魄贵族是法国大

14、革命主导力量B直到此时法国才第一次建立起共和国C1875年宪法标志第三共和国建立D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是妥协的产物【解析】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但几经周折,最后确立了共和政体,故选D;法国大革命主导力量是资产阶级,排除A;在颁布1875年宪法之前,法国曾实行过共和政体,排除B;1875年宪法标志法国共和政体的稳定,排除C。【答案】D151790年,法国颁布了教士公民组织法,规定国家向教士支付固定薪水,调整划分教区,所有的神父、主教、和其他神职人员由相应的教区的公民选举产生。这使得信仰天主教的国王路易十六由对革命的同情变为憎恨。并策划推翻革命分子。由此可知A宗教改革导致法国革命恶化B波旁王朝

15、的专制导致了革命爆发C教权与王权之争导致了革命深入发展D法国人民反对宗教改革。【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了教士公民组织法实行神职人员由选举产生,引起国王由对革命的同情变为憎恨革命,体现了大革命期间宗教改革导致法国革命形势的恶化,A正确。1789年法国已经发生大革命,故B说法错误,排除。题干没有涉及教权与王权之争,而是强调宗教改革导致法国革命恶化,排除C。颁布了教士公民组织法,说明法国人民支持宗教改革,排除D。【答案】A16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在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次宪法。这样频繁的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其内在的社会根源是A启蒙思想的影

16、响不断深入 B君主立宪派的阻挠 C封建传统势力非常强大 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解析】法国从大革命开始到1875年最终确立共和制,是国内保皇派与共和派长期斗争的结果。其确立过程之艰辛恰恰说明了封建势力的强大。故选C。【答案】C17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所著哲学书简里评论某国的政治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B大革命之后的法国C独立战争后的美国D统一之后的德意志【解析】根据题干“他们建立了一

17、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可知是指君主立宪制,光荣革命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A正确;美国和法国确立了共和制,否定了君主制,故BC错误;统一后的德意志实行君主立宪,但带有专制主义色彩,皇帝权力至高无上,与题干不符,故D错误。【答案】A18学者吕一民评论说“它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德意志帝国宪法D法兰西

18、第三共和国宪法【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后,各派政治力量就建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展开了激烈斗争。经过反复斗争,国民议会最后以一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它是各派进行妥协的产物,在君主派看来是不得不接受的共和国,在共和派看来,是与其设想相去甚远的共和国,各派都进行了退让,因此最后的结果不符合任何一派的设想,“它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而不是共和制,故A项错误;美国的1787年宪法不涉及君主派,故B项错误;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而不是共和制,故C项错误。【答案】D19有学者认为

19、,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在该学者看来,德国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统一之后仍实行君主专制B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皇帝凌驾于帝国议会之上D宰相掌握了一切大权【解析】注意限定信息“根本原因”,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容克地主贵族的实力强大,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这本应该由资产阶级完成的任务,却因为实力悬殊而错位,结合所学可知,其根本原因是德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故B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应排

20、除。【答案】B20普鲁士的俾斯麦在19世纪晚期曾说过:“当前的重大问题不是演说词与多数决议所能解决的要解决它只有用铁与血”,这句话中的“当前重大问题”是指A完成工业革命B发动资产阶级革命C实现德意志统一D建立民主法治社会【解析】普鲁士推行“铁血政策”,发动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因此材料中的“当前重大问题”是指实现德意志统一。故答案为C项。联系史实可知,俾斯麦强调的“重大问题”不是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建立民主法治社会,排除A、B、D三项。【答案】C21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领土由下列各邦组成:普鲁士与洛恩堡、巴伐利亚、萨克森、符登堡、巴登、黑森律贝克、不来梅

21、和汉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这表明德国A皇帝凌驾于联邦议会之上B各邦在联邦内享有不同的立法权C用法律的形式巩固革命成果D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权【解析】据材料“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可知,德国用法律的形式巩固革命成果,加强中央权力,维护国家统一,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反映了帝国法律的权威性,但不能说明各邦在联邦内享有不同的立法权,故B项错误;D项与材料“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221878年

22、俾斯麦颁布“非常法”,查禁一切主张社会民主和社会主义的组织,并先后颁布4项社会保险法(疾病、意外工伤、老年及残疾保险法),由政府和雇主承担主要资金,以改善工人处境,消除社会民主运动的基础。这一措施客观上A为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基础B维持了专制保守的政治统治局面C消除了社会民主运动的潜在威胁D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德国政府实行“非常法”,先后颁布4项社会保险法(疾病、意外工伤、老年及残疾保险法),由政府和雇主承担主要资金,以改善工人处境,消除社会民主运动的基础,这客观上为德国社会

23、保障制度奠定了基础,A项正确;1878年德国已经建立了君主立宪制,B项错误;消除表述太过绝对化,排除C项;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其政治地位一直处于被剥削地位,D项错误。【答案】A23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皇帝不仅有权任命军官,也可以任命帝国首相、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A君权至高无上和君主专制B具有浓厚的专制、军国主义色彩C将军享有最高的政治荣光D容克地主集团极端的保守主义【解析】根据材料“圣旨”“皇帝不仅有权任命军官,也可以任命帝国首相、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可知德国的皇帝权力很大,可以主宰议会,

24、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根据“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可以看出德意志还具有军国主义色彩。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是德意志帝国时期皇帝掌握大权,体现的是其民主政体之下深厚的君主专制色彩,而非实际上的君主专制。因为此时的德国已经建立起了民主政治,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将军享有最高的政治荣光,只说高于政治家,但并不代表最高,排除C项;D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德意志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而不是容克地主集团的保守主义,排除。【答案】B24“宪法规定帝国国会由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的选举产生,宣告了德国臣民的灭亡和公民的诞生尽管宪法中规定了皇帝的种种权力,但绝不可比拟于

25、中国皇帝的绝对专制和独裁,因为德国的司法是独立的。”材料意在强调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A奠定了德国资产阶级代议民主的基础B真实确立了德国政治生活的分权制衡原则C掩饰了德国皇权至高无上的虚假立宪D规定司法独立是实现帝国代议民主的灵魂【解析】“宪法规定帝国国会由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的选举产生”体现出的民主性,这说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奠定了德国资产阶级代议民主的基础,A正确。德意志宪法体现出专制色彩,并不能充分体现出分权制衡原则,B错误。德意志是皇权至高无上,宪法并没有掩饰出这一缺陷,C错误。司法独立并不是代议民主的灵魂,D错误。【答案】A第II卷本卷包括两大题,共计52分。考生根据要求

26、进行作答。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 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材料二 此时的法国已经落后于英国资产阶级处于绝对君主制的控制之下,国王没有给他们真正的自由去发展生产因此,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显得日益突出如此艰难岁月,再加上启蒙思想家使人民日益觉醒。而此时,整个欧洲、美洲都是一幅风起云涌的大时代画卷,北美殖民地人民狂吼着自由,取

27、得了自己的独立,对此行动大加支持的法国也深受影响。一个积累民主精神、迸发时代激情的时代深深将法国卷入其中。在内外冲击下,法国革命已然蓄势待发。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法国解说词材料三 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们的社会历史文化不同,它们的发展水平不同,实现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相同的。这种文化的多样性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民主制度同任何真理一样,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任何国家和地区,民主制度的状况、优劣,都要以实践为检验标准。温家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政治领域的现代化的含义。英国是怎样迈出第一步的?对英国社会经济发展有何重大意义?(8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

28、“法国革命已然蓄势待发”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最终选择的政体形式与英国有何不同。(6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4分)【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了解世界现代化在政治领域的含义和表现。(1)实际上是考查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的重要意义。(2)第一问需要对材料二的有效信息进行归纳总结;第二问结合所学 知识即可回答。(3)由“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相同的”可以得出民主的类型应是多样的这一结论。【答案】(1)含义:由专制走向民主。第一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英王的实际权力,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意义: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工业

29、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提供了前提。(2)原因:法国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启蒙思想的宣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不同:英国是君主立宪制,法国是民主共和制。(3)民主政治是历史必然的发展趋势;民主的类型是多样的;民主类型的选择要与国情相适应;民主制度的状况、优劣要以实践为标准等。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大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苏格拉底材料

30、二 他(托马斯杰斐逊)的一生都是为确保人民的自由、民主而奋斗。为了保障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他设计了一套缜密的措施。其中对政府的公共权力,进行分立且使权力的相互制衡构成一个立体的构架便是措施之一。这表现为不仅横向上各级政府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纵向上联邦与地方层层分权,两者纵横交错构成立体的防护体系。施德军论杰斐逊“立体制衡”分权思想的实践来源(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根本缺陷”对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影响。(9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一套缜密的措施”的设计原则。结合所学,概述“立体的构架”的主要内容。(9分)【解析】(1)第一小问

31、“根本缺陷”,根据材料一“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得出抽签选举、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大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得出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国家管理权,可能导致国家权力滥用和误用。(2)第一小问原则,根据材料二“对政府的公共权力,进行分立且使权力的相互制衡构成一个立体的构架便是措施之一”得出分权制衡。第二小问内容,根据材料二“表现为不仅横向上各级政府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纵向上联邦与地方层层分权,两者纵横交错构

32、成立体的防护体系”并结合所学内容得出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最高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但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答案】(1)根本缺陷:抽签选举、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影响: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国家管理权,可能导致国家权力滥用和误用。(2)原则:分权制衡。主要内容: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最高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但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 随着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的历史性宣告,一个新的统一民族国家在欧洲出现了。这个由不断改革跨入了资本主义时代,又依靠武

33、力实现了统一的德意志国家,由于扫除了历史积留下来的障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民族活力、解放了的生产力的迅猛跳跃、国威的张扬,都表现出实现统一给德意志国家带来的历史创造力量。统一后德意志的经济发展是神速的,而在政治上则难以摆脱专制主义的色彩。德意志以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工业强国之中。但是在战争灾难制造者的名单里,它却总是占有显赫的地位。所有这一切,都是不乏历史根源的。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据材料,提取作者有关德国统一历史作用的信息,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说明。【解析】本题的材料从德国统一的进步作用及其产生的消极影响等两个角度说明了德国统一的历史作用。在提取信息时,要注意对材料中“民族活力、解放了的

34、生产力的迅猛跳跃、国威的张扬,都表现出实现统一给德意志国家带来的历史创造力量”“统一后德意志的经济发展是神速的,而在政治上则难以摆脱专制主义的色彩”“在战争灾难制造者的名单里,它却总是占有显赫的地位。所有这一切,都是不乏历史根源的”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在分析论证时,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说明德国统一的贡献,同时要结合两次世界大战的史实说明其消极影响。【答案】信息:德国统一促进了德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了德国的政治经济地位,使德意志国家充满创造力;但德国统一也使德国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使德国成为战争的策源地。论证说明:统一后的德国颁布了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为德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德国统一为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提高了德国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德国经济的飞速发展,19世纪末德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德国统一的完成激发了德意志的民族创造力,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科学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与此同时,统一后的德国保留了大量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就体现了强烈的专制性,德国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制造了战争灾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