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课 唐诗五首山居秋暝王维山居秋暝 王维(701761),字摩 诘。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著 有王右丞集。王维的思想和诗歌,一般四十岁左右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以游侠、边塞诗为主,诗风豪迈、气势雄浑,表现了那个时代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后期,对政治感到厌倦,一心向佛,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后期的诗歌主要反映这一淡泊闲适生活的山水田园诗。他的佛禅修养,又使他的山水田园诗中显出不同于陶诗的清幽空灵的境界,从而形成了他自己诗歌的独特风格。知人论世山水田园诗发展脉络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兴起和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_开创了田园诗派。_开创了山水诗派。到唐代,以_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继承陶渊明田园诗
2、、谢灵运山水诗的传统并融会了两家的特点,从而形成了_,并达到文学史上的颠峰状态。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派一、诵读指导注意把握感情基调和节奏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二、整体感知 1、诗歌哪些是写景,哪些是抒情?诗人写了哪些景?主旨句是哪一句?2、诗中最关键的字是哪一个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时间、地点、天气(背景)自然之景:月、松、泉、石 人文之景:浣女、渔舟 抒情:愿望、追求中间两联写景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它们共同组成了一
3、幅怎样的画面?三、重点分析 (一)艺术特色分析(景物描写)(1)苏轼评王维的诗为:“诗中有画”,以本诗的中间两联分析王维诗的这一特点.动静相衬(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视听兼有(有声有色)俯仰结合 清幽明净的山林晚景图 淳朴和谐的山居生活图 (2)发挥想象,再现画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林晚景图。请抓住意象及其特征,通过创造性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再现画面。例如:“明月松间照”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二)情感分析 山中“春芳”将尽,是什么吸引诗人独“留”山中?独留“空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追求?为什么有这样的追求?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即对清静闲适的
4、隐居生活的追求。四、难点探究 问题: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 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 笔说是“空山”呢?问题1:“空山”的理解 环境:宁静 无人(无达官贵人)无声(无尘世喧嚣)心境:空明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问题:2.颈联按通常的说法应是“浣女归竹 喧,渔舟下莲动”,这里诗人为什 么先说“竹喧”“莲动”而后说“归浣 女”“下渔舟”?问题2:首先是为了押韵的需要,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和诗情画意。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
5、。这样“竹喧”“莲动”置前,可以突出山间景物的神奇美妙,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更添情趣。山水田园类诗歌的鉴赏:一个关键:抓住景和情 (意象和意境)景:动静,视听,俯仰,远近 情:知人论世 从 军 行(之 四)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唐代著名诗人。唐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天宝元年(742)迁江宁丞,后贬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故后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安史之乱起,在流离途中,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擅长绝句,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其边塞、闺情及送别之作深厚婉丽、风神摇曳,为后人所赞誉。从军行 从军行为乐府旧题,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王昌龄的
6、从军行共有七首,这里所选的是第四首。基本解读 青海长云暗雪山首句写出边塞的荒凉艰苦,写景壮阔悲凉。孤城遥望玉门关玉门关将士思乡盼归的寄托班超:“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边地之荒凉,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语言精炼不破楼兰终不还坚定的决心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评“不破楼兰终不还”句曰:“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有诗味。”清沈德潜唐诗别裁“用一终字,而使人读之凄然。盖终不还者,终不得还也。连上句金甲着穿观之,久戍之苦益明。-刘永济 艺术特色:1、风格苍凉悲壮
7、2、语言精练 总结边塞诗的共同特点:1、意象:大漠、边关、羌笛、雪、战马、黄沙、秋风、月 2、情感:征战之苦、思乡之情、报国之志、3、意境:悲凉、壮美、奇异、苍凉、孤寂 杜甫()字_,诗中尝自称_。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后到长安,困顿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安史之乱起,颠沛流亡。肃宗时曾任左拾遗。一度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_ _。晚年漂泊鄂、湘一带,病死于赴郴州途中。子美少陵野老“杜拾遗”“杜工部”杜甫一生贫困潦倒,饱经忧患,他的诗歌大胆揭露当时的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_ 是其诗歌思想内容上的最大特色。_ 是其艺
8、术风格上的最大特色。他的作品在反映唐朝由盛转衰期间时代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方面,达到了前有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故被称为_。在艺术创作方法上,众体兼善,精工巧妙,集前人之大成,开后世无数法门,因而被尊为_。忧国忧民沉郁顿挫“诗史”“诗圣”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望岳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 写作背景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 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 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 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 者寄寓夔州(重庆奉接)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
9、方军阀乘机 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 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 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 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一、诵读指导注意把握感情节奏重音 二、整体感知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1、诗歌哪些是写景,哪些是抒情?2、诗中最关键的字是哪一个字?三、重点分析(1)诗中写了哪些景?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既肃杀凄凉,又雄浑高远(2)面对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诗人会产生怎样的感慨?颔联为什么被称为“古今名句”?(3)诗人为何而悲?离乡万里、时值悲秋、常年漂泊、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身逢战乱、忧国忧民、(4)怎样理解尾联中“
10、艰难”“苦恨”?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四、艺术特点总结1、对仗工整 2、语言精练 3、情景交融:前两联情中景 后两联景中情 4、沉郁顿挫 石头城 石头城 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自虎踞关龙蟠里石头城门到草场门,可以看到城墙逶迤雄峙,石崖耸立,这就是依山而筑的石头城。因为石头城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三国时孙吴也一直将此处作为最主要的水军基地。此后数百年间,这里成为战守的军事重镇,南北战争,往往以夺取石头城决定胜负。作者简介 一代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谋夺宦官兵权,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元和十年(815年)
11、,被召至京,游玄都观,写诗讽刺新权贵,复出为连州刺史。长庆元年调任夔州刺史,三年后再调为和州刺史,在任两年复罢去,与白居易相会于扬州。路经金陵时,写下组诗金陵五题,石头城是这组诗的第一首。写这首诗时,唐帝国已日益衰败,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宦官专权,地方藩镇势力又有所抬头。所以他写诗的目的是讽喻现实,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慨。石 头 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青山依旧,环绕着六朝故都。潮水一次次地拍打着空城,又寂寞地退了回去。秦淮河水东边那轮明月仍旧和六朝时一样,深夜穿过女墙,照着这荒凉残破的故都。拟 人 白居易在读了刘禹锡的石头城后曾赞美道:“我
12、之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试以“潮打空城寂寞回”“夜深还过女墙来”两句,对本诗的手法作简要分析。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形象、引人遐想。写出江潮有意,旧月多情,无情的却是历史的沧桑和人的命运的感慨。艺术特色:寓情于景 全诗句句写景,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冷落的深沉感慨。物是 山 潮 月 人非 故国 空城 女墙 意象诗人在貌似平实的写景中,借六朝的覆灭讽喻现实,寓含着 深刻的历史教训和国运衰微的感慨,希望统治者以前车之覆为鉴。主旨借古讽今 锦 瑟 李 商 隐 字义山,号玉谿生。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
13、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典丽精工。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 瑟 “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国韵
14、文内所表现的情感)艺术上最大的特色用典1、庄周梦蝶 2、望帝化鹃 3、鲛人泣泪 4、暖玉生烟 诗意理解 这锦瑟毫无来由,具备了五十根丝弦;每根弦都使我追忆美好的青春年华。往事如梦,真假难辨;我只能把我的伤感思念之情托付给杜鹃。回首往事,不胜伤感;昔日美好的梦想已经可望不可即。如此情事,岂是今朝回忆始觉得怅惘!就是在当时,我已经不胜惘然了。诗意探究 请结合释疑解惑,谈谈你对这首诗歌的理解。锦瑟题旨争议常见的几种理解:1、咏物诗 2、悼亡诗 对亡妻的深情悼念 3、爱情诗 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4、自况诗 自伤身世。A、朱彝尊:“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
15、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岁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已葬也,犹言埋香瘗()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B.“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曾经有梦想,曾经害相思。“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可是梦想和思情都破灭,所得只是眼泪和迷惘。“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现在回想,旧情难忘,只是一切都恍如隔世了。(摘自张中行著诗词读写丛话)c、何焯:“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月明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比较合理的解释:本诗为李商隐晚年追叙生平,自伤身世之辞。如诗人执著一念的的美好情感的破灭;或自己卓越才德不为世用的悲哀等。小结诗歌艺术特色:善于用典 哀怨的基调 朦胧的意境 华美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