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心梳理一、三大岩石的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号码原物质地质作用生成物质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岩浆岩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变质作用(温度、压力)变质岩各类岩石重熔再生作用岩浆 此图中,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必为岩浆岩(喷出岩或侵入岩),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二、内力作用与地貌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运动方向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对地形的影响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2.三
2、种地质构造类型三、外力作用与地貌1主要的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2主要的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在搬运过程中,当外力作用减弱或遇到障碍物时,被搬运的物质就会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具体表现如下:四、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和聚落的影响1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线路分布延伸方向表现 首选公路,其次才是铁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迂回前进原因与铁路相比,公路的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地势相对和缓避开地势起伏大的地区,以降低线路坡度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热点追踪考向一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例 1】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
3、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背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2)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 大理岩 B花岗岩 流纹岩C大理岩 石灰岩D安山岩 玄武岩CA思路分析1题干信息由材料:“图中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说明具有层理构造,此地为沉积岩,另一方面也知道各岩层的新老。2图像信息我的答案 思路分析:第(1)题,材料中说明图中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知,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乙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根据地貌特征知,甲处为山、乙处成谷。甲处为向斜可排除 A 项,乙处为
4、背斜可排除 D 项,甲处为山可排除 B 项,答案为 C。第(2)题,丙处山峰为飞来峰,比周围岩层较晚,没有侵入或切断的痕迹,存在层理结构,是由表层沉积形成的,可能是石灰岩等沉积岩,或是石灰岩变质成的大理岩,答案为 A。地质构造图的判读地质构造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判读时先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判断分析。(1)确定岩层及新老关系: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也可以通过岩层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一般岩层平行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若为背斜,则两翼新、中间老;若为向斜,则两翼老、中间新;若有侵入岩体,侵入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2)
5、判断地质构造: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还是背斜;结合岩层的断裂和移动特点判断出断层构造。(3)判断岩层的特定情况: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完全剥蚀;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在地质学里围岩的意思就是矿物或矿石周围的岩石)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2016浙江卷)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
6、层年代由到变老。图中阶地(用 T 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 12 题。1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解析:根据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可知,河谷处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根据河流阶地形态及相同沉积物分布的高度可知,西侧地壳抬升的幅度更大,故选项 C 正确。答案:C2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由题目材料
7、可知,这种贵重金属矿产存在于河床沙中,图中乙地广泛分布着流水沉积形成的沙和卵石,故该地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选项 B 正确。答案:B下图为某地东西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该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读图完成 35 题。3关于甲、乙两岩浆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形成早B甲形成于粗砂岩之前C乙形成于粉砂岩之前D都属于喷出岩解析:乙岩浆体上部缺失,且被粉砂岩覆盖,说明粉砂岩形成在乙岩浆体之后,而甲岩浆体侵入粉砂岩和粗砂岩,则甲岩浆体在它们形成之后侵入,甲岩浆体没有穿透粗砂岩且顶部呈尖状,说明没有出露地表,并非喷出岩。选 C。答案:C4从图中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因地壳挤压,岩层向上拱,形成山
8、地B处地貌的成因与华山相同C处地质构造易储存地下水D处水资源丰富,适合修建水库解析:从图中可看出,处两侧有断层,且处岩块上升、两侧岩块下降,类似于华山的成因;向斜构造属于储水构造,但处为背斜;处有断层,不适合修建水库;处为向斜构造,因不易受侵蚀而形成山地。选 B。答案:B5处为同一条河流,且处河段均为南北流向,据其堆积物等信息可判断()A处河道一定比处狭窄B处流量一定小于处C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南侧绕过D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北侧绕过解析:图中处海拔高于处,说明处位于处的上游,但据题中信息无法比较两处流量大小和河道宽窄,只能确定河流由处流向处;另外,北半球河流右侧侵蚀严重,堆积物集中于左侧,结合图中处堆
9、积物分布在东侧、处堆积物分布在西侧,可知河流在处由北向南流、处由南向北流,则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北侧绕过。选 D。答案:D考向二 外力作用与地貌【例 2】(2015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 2 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1)(2)题。(1)19752004 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2)推测 19921997 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DB思路分析1题干
10、信息题干材料:“不同年份水深 2 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可知:该海域海底若以淤积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浅,那么水深 2 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变大,反之,该海域海底若以侵蚀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深,那么水深 2 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缩小。2图像信息外力作用的影响因素与分析方法分析某一地域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往往可以综合许多因素。(1)气候因素:主要从气温与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2)地质地貌因素:主要分析
11、基岩和地形地势两个方面的影响。石灰岩地区:由于岩石微溶于水,故外力作用往往表现为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地势较高的地区:往往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地势较低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地势差异较大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3)生物因素: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的影响。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往往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显著。(2016江苏卷)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 12 题。1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A B C D解析:画中地势起伏较大,为山地地形;画中为峰林地区,应为喀斯特地貌
12、,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两广丘陵区;画中千沟万壑,分布着塬、梁,为黄土高原地貌;画中地势起伏和缓,且多云雾,为江南丘陵景观。答案:D2画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解析:黄土高原是地质历史时期,强大的偏北风将蒙古高原的细小风化物黄土,长途搬运至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堆积形成的;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答案:C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不同时期城市位置变迁图。读图回答 34 题。3图示时期,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是()A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C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解析:分析地貌变化需要关注两幅图的差异,
13、从等高线的数值差异可以看出 1311 年该地海拔变高,可知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是沉积作用。根据该地处于河流分汊处,可知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为流水沉积。选 C。答案:C4下列关于图中城市搬迁原因及选址区位的说法,正确的是()A风沙掩埋 背风坡 B水灾 高地C水灾 远离河流D风沙掩埋 迎风坡解析:从等高线闭合区域和弯曲状况看,1234 年甲区域海拔低于 52 米,该时期城市迁至海拔高于 54 米的乙区域;而 1311年乙区域海拔低于 56 米,该时期城市迁至海拔高于 56 米的甲区域。从城市搬迁主要追求高地,但始终在河流附近,可以看出城市需要水资源,但又需防水灾。选 B。答案:B考向三 地壳物质循
14、环和板块构造理论【例 3】(2015天津卷)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1)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2)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A变陡了 B变缓了C无变化D无法判断CA思路分析1题干信息由材料:“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可知矿
15、物运动过程岩层断裂、岩浆喷发到达地表。2图像信息我的答案 标准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影响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该矿物形成于上地幔,然后经过地质作用而到达河滩泥沙中。那么,应该是岩层断裂,岩浆喷发而出露地表,然后经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再经过搬运在河滩泥沙中沉积,C 项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山地的形成及地形剖面图。火山是由于岩浆喷发而形成,一般构造上呈锥形形态,也就是火山锥,但图中的火山坡度偏大,A 项正确。一、判断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基本步骤(1)突破识图关键。先确定岩浆与岩浆岩。由于生成岩浆岩的只有岩浆,故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岩浆岩。(2)尝试代入验证。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
16、为沉积岩或变质岩。(3)避开重置陷阱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有几个地方需要注意:有的图中把岩浆岩分成两类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而有的图中只表示为岩浆岩;在其他岩石转化为沉积岩的过程中,有的示意图强调了沉积物这个环节,而有的则没有;有的示意图中只有变质岩转化为岩浆的过程,而有的示意图认为各岩石都可以重熔再生成岩浆。二、特殊板块及地区分布1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中南半岛、东南亚、小亚细亚半岛、太平洋西部岛弧链位于亚欧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马达加斯加岛属于非洲板块。2冰岛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
17、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3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下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关系简图和长白山天池(白头山天池)浮石景观图。读图回答 12 题。1长白山天池(白头山天池)是著名的火山口湖,其周边的浮石属于()A岩 B岩 C岩 D岩解析:根据图中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关系可知,是喷出岩,是沉积岩,是变质岩,是侵入岩。长白山天池(白头山天池)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附近最常见的岩石是喷出岩(根据图中浮石多孔构造也可判断出)。答案:A2三类岩石转化为岩,发生的地质作用是()A岩浆活动 B岩浆侵
18、入C外力作用 D变质作用解析:由上题可知,岩为变质岩,三类岩石变成岩的地质作用是变质作用。答案:D3下图中 K 岛于 1983 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 64 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下题。K 岛位于()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解析:据图判断 K 岛屿位于苏门答腊岛与爪哇岛之间,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附近,苏门答腊岛西南部海域和爪哇岛南部海域,故 K 岛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答案:C微专题突破系列之五
19、地貌在高考命题中,多以地貌景观图或区域等高线图等形式为载体,考查地貌类型及成因,在回答时首先要判断出地貌类型,其次要分析地貌的形成原因,再次要描述地貌的形成过程。1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答题要点 板块交界处、挤压、张裂、隆起、凹陷、背斜山、向斜谷、火山、断块山、裂谷等。答题模板 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受两大板块的挤压作用,岩层弯曲隆起(凹陷)形成背斜山(向斜谷或褶皱山)。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受张裂作用,岩层断裂,并沿断裂面产生位移,形成裂谷或海洋;上升的岩块形成断块山,下降的岩块形成断层谷或谷地。地下炽热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火山。2外力作用形成的
20、地貌答题要点 风力、流水、海浪、冰川、侵蚀、堆积。答题模板 思考方向答题模板河谷、沟谷、峡谷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对河床及两岸的冲蚀作用形成流水侵蚀地貌喀斯特地貌可溶性石灰岩在流水中含有的 CO2 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解而形成的地貌侵蚀地貌风力侵蚀地貌风携带的大量沙石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用形成的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等冲积扇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洪积扇)沉积地貌流水沉积地貌三角洲河流携来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成三角洲风力沉积地貌风携
21、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受到阻挡等作用下,风速降低,大量物质沉积而形成的地貌,如沙丘等沉积地貌冰川堆积地貌冰川携带的大量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冰川融化,大量物质在原地堆积而形成冰碛地貌,如东欧平原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 4 500 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 级)日数 157 天,且多集中在 10 月至次年 4 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 2030 厘米高度范围内。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思路分析1题干信息(1)文字材料中的核心词语有:“冬春季”“西风”“就地起沙”“风沙流”
22、“近地面 2030 厘米”等。(2)题干中的核心词语有:“东北部沿岸”“冬春季”“沙源”等。2图像信息我的答案 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下图为某区域河流、抽水站、灌渠及灌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3 题。1目前图中 A 地和 B 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和风力堆积作用B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作用C冰川侵蚀和冰川堆积作用D喀斯特溶蚀和喀斯特堆积作用解析:根据经纬网可知,该区域为渭河平原与黄土高原一带,可以排除 C、D 两项。灌区作为农业区,一般地势低平,再结合河流分布状况可知
23、,B 地应为流水堆积区;A 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加之地处黄土高原,故流水侵蚀是该地的主要外力作用。答案:B2该区域与抽水站、灌渠相关性较差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地势较低平B地下水资源较丰富C大气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D土壤中矿物质含量高解析:抽水站、灌渠主要分布于沿河地区的灌区,为地势较低平的渭河平原农业发展提供保障;该地有众多抽水站,说明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大气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需要众多的水利工程,A、B、C 三项与抽水站、灌渠相关性明显。土壤中矿物质含量高虽有利于农业生产,但与抽水站、灌渠联系不大。答案:D3图中河流上游地区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是()A发展经济,消
24、除贫困B综合治理,保持水土C多方投入,改善交通D建设水库,用于发电兼灌溉解析:图中河流上游地区属于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严重,虽然摆脱贫困、改善交通也是区域的发展任务,但从可持续发展看,应综合治理、保持水土;建设水库有利于保持水土和提供灌溉水源,但作为水资源少且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库的发电效益差。答案:B4(2016北京模拟)新疆哈密盆地内有很多古城堡和古墓群,出土大量木器、陶器、青铜器等文物,该地的古迹为研究地理环境变迁提供了证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形成照片所示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2)说明该区域地理环境变迁及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解析:(1)图中天山及荒漠提示西北地区干旱的地理环境,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风化和风力作用强,照片所示景观是典型的雅丹地貌。(2)图中出土大量木器、陶器、青铜器等文物的古墓群、古城堡现在地处荒漠区,结合该区域现代城镇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地段即可得出答案。答案:(1)风化作用、风力侵蚀作用(2)变迁:河流干涸或变短,土地荒漠化。影响:河流下流聚落减少,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