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24.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是不可以认识的C.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25.荀子曰:“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胡适讲到:“礼字广义颇含法律的性质。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
2、裁制力。”这表明( )A.先秦统治强调“隆礼重法” B.礼制是诸侯治国的依据C.“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 D.儒家和法家有渊源关系2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下列有关太学的表述错误的是( )A.培养政治管理人才 B.广大中下层人士由此得到入仕机会C.儒学教育实现了官方化 D.办学模式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27. 黄仁宇认为宋代理学“与汉代从美术化的眼光看世界不同,认为宇宙之上构成包含无数之因果关系,而人之能为善,与自然法规(他们称为天理)相符。”与汉代儒学相比较,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主要在于( )A.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宣扬儒家伦理 B.从
3、哲学角度开辟儒学发展新路径C.借鉴因果报应宣扬封建等级观念 D.通过格物致知方法探索自然规律28.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方镇中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黄宗羲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 )A.主张推行郡国并行制度 B.扩大地方权力,限制中央集权C.深刻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 D.设方镇以克服郡县制度的弊端29.阅读下列古代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
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A.清朝初期前,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 B.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C.十六世纪前后,四大发明传至欧洲 D.鸦片战争使中国科技受到严重打击30.下图说明( )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 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31.历史上有这样一批文人,仕进无路,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拂郁感慨之怀”,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据此推断“这批文人”的主要成就是( )A.文人画
5、B.元杂剧 C.京剧 D.小说32.智者高尔吉亚声称,雄辩者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顾问委员会”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的社会条件是( ) A.民主政治高度发达 B.人文精神出现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D.智者能言善辩33.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说:“如果生活中没有那种傻得可爱的感官快乐来调剂和平街,那么人生就是一个充满忧郁、单调乏味、令人讨厌、无法忍受和十分艰难的过程。”这表明伊拉斯谟( )A.反对社会不平等现象B.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人生观C.批判世俗的享乐主义D.开启了追求理性人生的先河34.恩格斯说“值得注意的是,新教徒在
6、迫害自然科学家的自由研究上超过了天主教徒。塞尔维特正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时候,加尔文却烧死了他,而且还活活地把他烤了两个钟头。”材料表明恩格斯的观点是( )A.站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主政治制度发展角度肯定加尔文的改革B.从宗教思想阻碍近代科学发展的角度否定加尔文的改革C.加尔文教与天主教在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上是一致的D.加尔文孕育的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的奋斗精神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35.伏尔泰认为:“当君主是一个哲学家时,对人们来说是最大的幸福。”卢梭认为:“专制君主永远都是暴君。”狄德罗指出:“公正、温和、开明然而专制的统治者连续几朝的统治,对人民来说也许是最大的不幸。”由此可见他们( )A
7、.对君主专制态度迥异 B.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C.都主张人民权力至上 D.都宣传天赋人权学说二、非选择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金字塔、古希腊神庙、古罗马斗兽场;故宫、白塔寺、黄鹤楼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与中华民族生息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多森林而少顽石相关,所以中国传统建筑被称为“土木的史书”。中国传统建筑常用“斗拱”这种世界建筑中独一无二的结构形式。所谓“斗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这种建筑技术的长期利用,创造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结构特征、艺术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将灵巧的木构架推向了极致
8、,长久持续,一直流传到今天。2016年秋季新学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秦佑国教授面向非建筑专业学生开设了建筑的文化理解一课,希望同学们通过了解中外传统建筑发展的历史及其社会文化,培育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品位,提高建筑文化的修养。课程座无虚席,网络点击率居高不下,受到师生广泛欢迎。(1)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大学开设建筑文化课程为什么能促进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10分)(2)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独特性的原因。(8分)(3) 目前,我国众多传统古建筑面临年久失修和城市改造的局面,请你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保护中国传统古建筑写两条
9、宣传标语。(4分)42 (2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疑古是中国文人的品质之一,中国历史上,宋代和20世纪初都曾兴起过“疑古”思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儒通过对经典的研究,发现经典并非“圣道之全”,经典中还有不少阙文。不仅秦始皇焚书造成五经残缺,儒家经典在流传过程中也产生很多错误,影响了人们对圣人之道的理解。此外,不少宋儒还认为经典有牴牾之处,经典所记与历史事实有出入,经典中的一些内容立意并不高远,值得怀疑。有些人还指出六经之中的一些观念,也与社会现实有矛盾。宋儒还通过总结汉唐以来经学的种种误区,指出治经应以切于实用为目的,应以讲明圣道、求得义理为旨归。因此,面对异质文化的严峻
10、挑战,首先要起来维护儒家主体文化的神圣性,特别是发掘儒家文化的内在价值,这是一场保卫“圣人之道”的文化战争。 人民网宋代疑古思潮简论材料二 随着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史学界“疑古”思潮再兴,对以司马迁史记为代表所记载的夏商周三代以及五帝时代的历史提出诸多怀疑。1919年,胡适提出:“对于东周以前的中国古史,只可存一个怀疑的态度”。20世纪 20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学派,通过疑古书、疑古事、疑古人的方式,提出以往的古史都是“层累地造成的”,从而彻底否定了司马迁古史体系的真实性。顾颉刚否认夏禹的存在,他通过对古史传说及说文的考证,认为“禹不是人而是一种动物虫”。 刘毓庆中国历
11、史上的三次疑古思潮及其意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宋代“疑古”思潮的背景和特点。(12分)(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指出两次“疑古”思潮的不同点,并简要评价 20世纪的“疑古”思潮。(13分)43.(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随着美洲及太平洋,大西洋的地理大发现,随着哥白尼的宇宙新发现,人类理智中蕴含的另一种力量对抗宗教神学,重新审视人类自身的力量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这就开始了人类认识自身的大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德国人称之为宗教改革,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而意大利人则称之为五百年代(即十六世纪),西方著名文化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称之为“人的
12、发现”的伟大时代。摘编白韩庆祥,王勤从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结合材料与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人类认识自身的定位”,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44.(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国初期,梅兰芳投身于京剧改良运动,结识了一批接受新思想的文化人,创排了多部新戏。他的戏不再局限于才子佳人、忠孝节义,他扮演的角色也突破了受苦的小姑娘、受难的小媳妇的框框,而将具有历史文化内容的人物如嫦娥、西施、虞姬、杨玉环作为戏的主人公。他在展示人物的外像时,更注意刻画人物的内心;在展示戏的本身时,更注意将戏和历史结合起来。据说
13、,当时来华访问的外国人到北京必看梅剧。1930年初,梅兰芳率团赴美演出,获得巨大成功。美国观众对梅兰芳的表演惊叹不已,梅兰芳并非单纯地模仿女人的一姿一态,而是艺术地传达出中国女性的端庄、温柔、秀丽和高雅,透过梅兰芳饰演的各种中国妇女形象,大大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妇女的认识。“梅兰芳热”在美国迅速兴起。摘编自李伶伶梅兰芳评传(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梅剧的特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梅兰芳赴美演出的历史作用。(8分)高三年级历史第三次月考答案24.D 【解析】孔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影响四季万物;韩非子认为天是永恒的,不会消亡;“天法道”老子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
14、“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即天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三者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故答案为D。B项说法材料无体现;C项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上述观点是针对天人关系提出的,不涉及政治主张,A项错误。25.C26.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B项说法错误,太学只是使少数中下层人士得到入仕的机会,广大中下层人士由此得到入仕机会的应该是科举制;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培养国家政治制度管理人才的官立学习,AC正确;太学同时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D项正确。27.B28.B 【解析】从材料中“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可知黄宗羲不主张分封制,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欲去两者之
15、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可知黄宗羲主张扩大地方的权力,故B项正确;材料与君主专制无关,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可知其并未提到郡县制问题,故D项错误。29.B 【解析】由材料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科技发明的比例越来越少,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错误,由表格中可知清朝时期我国科技发明只占4%,不是领先;B项正确,由表格可知,1500年后(即新航路开辟后)西方的科技发明比例上升到96%,故本题答案选B项C项项不符合史实,早在1213世纪四大发明就已经传至欧洲了;D项错误,表格中的年份可知都是在鸦片战争之前的;故选B30.
16、D【解析】三教合流主要是指宋明以后,儒教、道教、佛教三家思想相互影响,融会贯通。这幅画是唐人作品,故A项错误。此画以释迦降生为中心,画中诸神、鬼皆着唐装,反映了唐朝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D项正确。31. B.【解析】文人画的意境主要体现在画中,不符合材料中“声歌”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一寓之乎声歌之末”说明与歌剧有关,结合元代的时代背景可知当时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常用元杂剧来抒发其愁闷情怀,故B项正确;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不符合材料中信息,故C项错误;小说不符合材料中“声歌”的信息,故D项错误。32. 答案 A33.B 【解析】伊拉斯谟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根据“傻得可爱的感官快
17、乐”可以看出:人文主义者追求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的快乐和幸福,反对基督教的神学束缚,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对社会不平等现象是启蒙运动,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B项正确;文艺复兴为追求世俗享乐主义,故C项错误;追求理性是启蒙运动的主题,故D项错误。34.C 【解析】恩格斯针对“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一事上,持反对态度,故A项错误;材料仅论述了恩格斯在新教徒迫害科学家一事的态度,并未全面否定加尔文改革,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的自由研究上超过了天主教徒”,可知两者的态度没有本质的区别,故C项正确;“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不属于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故D项错误
18、。35.B .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思想。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制,卢梭、狄德罗反对任何形式的君主专制,由此可知,他们都反对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既未涉及人民掌握国家统治权的问题也未涉及公民个人权利的问题,故C、D两项错误。42.【参考答案】(1)背景:儒学经典的缺失;儒学自身的缺陷;社会矛盾尖锐;佛道思想的冲击;儒者捍卫圣道的责任意识。(8分,答出四点即可)特点:打破了汉唐儒学传统,重建以“理”为核心的理论体系。(4分)(2)不同:宋代的疑古主要是在经学的范围之内疑古,20世纪疑古是建立在史学方法上的疑古;宋代疑古以维护传统为目的,近代疑古则彻底否定传统。(6分) 评价:积极:利于
19、打破旧思想旧传统的束缚,促进思想启蒙;辩伪存真的科学态度对后世史学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4分)局限:存在绝对化倾向,既有悖于科学精神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3分)43.示例:人文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古希腊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他们的思想主张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之后,封建神学统治西方近千年,个人意识惨遭压制,人成了上帝的羔羊,人文主义思想几近湮灭。文艺复兴中的思想巨人,以自己的作品抨击封建教会的虚伪和腐败,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和幸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主义”旗帜高高飘扬。宗教改革中“因信称义”“先定论”,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是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启蒙运动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批判宗教迷信,封建制度和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强调人的尊严,追求自由平等,主张人权神圣不可侵犯,人文主义思想达到新的高度。44.(1)特点:顺应时代潮流,勇于创新;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注重人物内心的刻画;将戏剧与历史有机结合。(7分) (答出两点即可)(2)作用:增加了美国人民对中国戏剧艺术的了解;增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传播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的偏见与误解;有利于京剧艺术走向世界。(8分)(答出四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