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7693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1. 古代中国的贵族政治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通过层层分封,权力分散在各级贵族中,并世袭享有特权。因此,战国时代魏国和楚国通过变法削弱世袭特权,秦国通过军功爵制取消世卿世禄制度,强调军功而淡化世袭身份。这些做法( ) A.标志着世袭制走向消亡B.标志着封建生产关系的开始出现C.催生了分散的小农经济D.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转型2. 战国产生了丝织品和竹简、木简,西汉有了纸张,文字的存在形式直接以手写形式出现,汉字书写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把文字的书写工作从文物形式制作工艺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中解放了出来,成为独立的书法行为

2、。在书写时可以追求简捷和随意,并融入书者的思想感情或个性化的东西及艺术审美的要求。材料说明了( ) A.文字载体的变革促进了书法发展B.中国书法开始成为有意识的创作行为C.字体简化推动了文化教育的传播D.科技进步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普及3. 学者许倬云认为,东汉时期长江流域、四川盆地及东南地区的人口增长非常显著。政府通过移民,使人口最为密集地区的人口压力大为减轻。根据许倬云的分析,汉代人口分布的变化( ) A.加剧了汉代的人地矛盾B.加快了少数民族内迁的步伐C.缓解了边境地区的危机D.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平衡4. 北朝强调军功以抗衡贵族,军功吏治取向成为官僚政治复兴的动力和起点。官僚的考选、考

3、课、学校、法律等制度在北朝都有较大发展。南朝寒人掌握政权其实也是通过军功这一道路。这些措施的出台( ) A.加剧了此时中国的社会分裂B.推动了南北方的民族融合C.标志着古代官僚政治的开端D.加速了门阀士族制度衰落5. 在中国古代,相权下移不是单纯的权力转移,而是财政、军事两大部门事务增加和职掌的扩大,在行政系统中越来越处于突出的地位,到宋代终于独立出来,形成了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并存的体制。行政系统权力(行政权)扩大的结果是需要宰相决定的事情只剩下了军国大事、高级官吏任免和突发事件,而这些都需要经过皇帝批准,宰相逐渐变得多余。这一论述指出了( ) A.三省体制出现的合理性B.宰相制度产生演变

4、的过程C.元朝相权专权的必然性D.明朝中枢机构变异的原因6. 范仲淹有诗句形容当时的农村状况,“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后人在后头”。南宋及其后代政客文人也不断引用这首诗,明人顾庆元撰写的夷白齐诗话将其收录其中。这句诗反映出( ) A.农村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B.均田制下的农业生产发展较快C.农产品的商品化日趋提高D.地权的转移频繁和私有化加强7. 明末清初思想家颜元猛烈抨击当时道学家们穷理居敬、静坐冥想的现象,指出,“朱门一派,口里道是即物穷理,心里见得,日间做得,却只是读、讲、论,半日静坐,半日读书,那曾去格物”,人应具有“实才实德”,格物要实地去做,不能离物而“

5、穷理”。据此分析,颜元( ) A.强调致良知的重要性B.认为格物致知无法穷理C.是对传统儒学的否定D.主张做学问应经世致用8. 有学者认为,国家政权总是力图垄断和控制尽可能多的工业生产部门。不只是皇室和贵族所消费的各种工业品由官府经营、雇匠制造,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如盐、铁等,政府也垄断着生产和流通的去向。这是中国古代经济制度与西方中世纪经济制度诸多不同的一个方面。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的上述特征体现出中国古代社会( ) A.经济领域垄断组织的发达B.中央政权(集权)制度的强大C.官营手工作坊水平的高超D.封建制度的不断衰落9. 著名经济学者许涤新提出,外国在华资本是中国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资本

6、主义企业,是中国资本主义的组成部分,尽管列强在甲午战争前尚未取得在中国设厂的权利,但到1894年各国在华工厂已超过100家。许涤新的观点已为多数经济学者所采纳。这一观点说明了( ) A.西方的侵略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B.中国资本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C.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D.西方经济扩张推动了中国经济形式的不断创新10. 厘金税是晚清征收的商业税。1853年,清政府为筹措军饷,在扬州设局劝捐,按地亩多寡抽捐。同时向扬州附近米行抽捐,每米一石捐钱五十文助饷,对华商征收商税,以后厘金制度逐渐遍行全国。厘金制度代替处于瘫痪状态的国内常关(过境税)的职能,增

7、加了政府税收。厘金制度的逐步推广( ) A.加剧了中国的殖民地化B.促进了中国外贸的繁荣进步C.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D.推动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11. 在192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杭州西湖会议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要求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但是“大多数与会者反对马林的提议,认为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政党,中共党员加入进去,与资产阶级混合,会丧失党的独立性。”材料说明当时( ) A.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间的关系十分紧张B.共产党对当时国民党性质缺乏理性的认识C.资产阶级已经不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D.共产国际对当时中国时局的判断严重错误12. 学者张天周指出,1942年,由史迪威和郑洞国指挥,中国远

8、征军在缅北和滇西地区同日军进行了几次大规模作战,参战官兵将近20万人,日军被迫从东南亚和中国战场调集兵力进行支援。中国远征军的这些举措( ) A.支援了美军中途岛战役的作战行动B.标志着中国战场对日战略反攻的开始C.缓解了中国华北战场的抗战压力D.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13.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与周边国家之间遗留的边界问题,确立了以“安定四邻,争取国际形势的和缓”为目的,以“平等、互利、友好的基础上加以解决”为原则,依据历史和照顾现状,“在解决之前,维持现状”的基本政策。与缅甸、尼泊尔、阿富汗、蒙古、朝鲜等国解决了遗留的边界问题。新中国外交上的这些做法( ) A.推动了亚非各国的反帝

9、反殖斗争B.成为新中国顺利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C.体现出“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方针D.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和浓厚的意识形态特点14. 1960年11月初,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规定: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相当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基础,至少7年不变;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节约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等。该文件的发布( ) A.有利于扭转当时农村的经济形势B.配合了工业领域大跃进运动的展开C.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快速持续发展D.成为当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15. 1980年以来,中国茶叶消费端从需要使用“茶票”来控制消费,到各种营销广告刺激消费;自

10、由的市场环境中,就需要营业人员首先在形象气质上能给消费者带来好感,同时还需要具备更多的引导技能。茶叶营销的这些变化显示出( ) A.经济体制的转轨B.民众生活消费观念的变化C.经济结构的变迁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16. 1982年邓小平会见印度代表团时说,中国有句话:愈富的人愈悭吝。要富国多拿点钱出来,它不肯,技术转让更不愿意。所以,第三世界仅寄希望于南北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的解决是不够的,南南之间还要进行合作。邓小平的话指出了( ) A.要加快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B.新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迫切性C.推翻现存的世界政治秩序的必要性D.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的重要性17. 古希腊

11、建筑中的柱子,均以男女人体为依据。雅典卫城中的伊瑞克提翁神庙以“少女柱”闻名,少女像柱由大理石雕刻而成,每个女子恬静柔美,衣着发型和面容都不一样;建在阶座之上的多利克式石柱,柱身粗壮,柱头刚健硬朗,有如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雅典娜女神的庙宇一反惯例,全都使用男人柱。这里体现出古希腊的建筑思想是( ) A.理性主义至上B.人是万物的尺度C.美德即知识D.哲学是关于人的学问18. 为确保公民自由,罗马通过民众大会、元老院、保民官之间的权力分立和相互牵制的安排形成权力制衡格局。其中,保民官的宪政意义非常独特:保民官既无立法权又无行政权,但拥有的否决权,不仅可以否定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也可以取消元老院决议

12、的法律效力,为保护人民而对抗政府。据此分析,保民官的设置( ) A.推动了罗马法的进步和完善B.缓解了罗马帝国的社会矛盾C.有助于罗马公民的政治平等D.加快了罗马宪政实施的步伐19. 16世纪的欧洲出现了货币贬值浪潮,贵金属短缺,西欧各国货币的金银成分大大减少。如图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变化图(见下表)。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年份单位货币中含银量比例15411550年50%15511560年39%15611570年11%15711580年17%15811590年18%15911600年5%A.欧洲各国政治局势的动荡B.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世界贵重金属流向C.欧洲海内外市场不断扩大D

13、.早期殖民战争使流入欧洲的贵重金属数量下降20. 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迈克尔霍华德敏锐地指出:“一个国家的军事制度不是社会制度以外的独立部分,而是整个社会制度的一个方面。”材料评价的是( ) A.18711918年的德意志B.18521870年的法国C.18611922年的俄罗斯D.19451972年的日本21. 俄国著名史学家克留切夫斯基在总结1619世纪俄国历史发展特点时指出,“国家日益膨胀臃肿起来,而人民日益贫困消瘦下去”,国家成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克留切夫斯基的上述论断实际上( ) A.总结了16世纪以来俄国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B.分析了沙皇扩张政策的产生原因C.指出了斯大林模

14、式形成的社会因素和历史原因D.论述了沙皇制度出现的历史必然22. 公元226年,东吴将领陆逊实行屯田,孙权报曰:“甚喜。今孤父子亲自受田,车中八牛以为四隅”由此说明( ) A.江南地区出现了牛耕B.屯田制在全国得到推广C.铁犁牛耕占主导地位D.土地私有制得到了确立23.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这一主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曲辕犁的发明是我国古代耕作技术的进步B.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灌溉工具水排C.宋朝的市彻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D.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24. 在西周遗址的考古中曾出土了江苏仪征破山口古墓的青铜镰、湖北红安县的

15、双孔青铜镰,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的青铜臿。据此推断,西周( ) A.工商食官制度高度发展B.青铜农具使用范围扩大C.冶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D.铁犁牛耕技术广泛使用25. 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应对使臣时,往往“须称诗以喻其志”。据统计,左传中累计引用诗经69次。这些被引用的诗经文辞,或以言志,或以达意,上至军国大事,下至乡饮应酬,大到政教风化,小到修身立命,无处不用。由此可见,诗经( ) A.突出了承载宣扬教化的社会功能B.奠定了诗歌叙述中国历史的基础C.开创了记录社会底层状态的先河D.反映了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26. 西汉初年,民营工商业已有相当发展。汉武帝以后,民间资本被迫大量向农业转移,以

16、田庄为主要载体,以农为主、工商为辅。这种变化反映出当时( ) A.民间资本的经营较为落后B.民营经济缺乏必要的资本C.国家强化对经济进行控制D.传统的农业模式面临转型27. 1943年,宋朝时,居民如果售卖“田宅产业”,需先咨询族人,然后是四邻,他们不买方可另行出售,并须及时向官府办理手续;居民有义务留意宗族和邻家的人口等情况变化,并向官府报告。这些规定旨在( ) A.维护宗法制度B.强化社会管理C.抑制土地兼并D.传播儒家伦理28. 明代小说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中提到了一个“吉零国”。而明史记载,巴剌西遣使入贡,因“去中国绝远”,舟行四年半,遇风飘至“吉零国”。这些记载说明(

17、) A.明史作为官修史书记载更为可信B.文学作品记载多为虚构不可作为史料C.文学作品可为官修史书记载提供佐证D.明代小说从侧面反映了国人的世界观29. 1882年,沪上富商张叔和在上海购得地,将其命名为“张园”。张叔和仿照西洋园林风格筑园,并在园内设茶室、戏台,设题诗壁供文人雅士舞文弄墨。不久,张园成为了上海各界集会、演说的场所。这说明张园( ) A.促进了上海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体现了西方文化已占据主流地位C.满足了晚清上海社会生活的需要D.导致了近代中西合璧的风俗变化30. 民国成立后,“一时报纸风起云涌,蔚为大观”,但其内容大多是流于表面甚至错误的政论,很大程度上导致“学术荒废”,且无

18、助于民生,从而引发众多学者退出报刊业或有关研讨。这说明当时( ) A.传媒业发展超出社会需求B.有识之士已开始理性反思C.政治思想大多不符合国情D.学术研究已经陷入了困境31.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对日军展开政治、社会、经济的全方位抵抗,形成了摇摇欲坠却又坚持不倒的微弱平衡。形成这种状态的关键原因是( ) A.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C.党采取灵活的斗争策略D.日本法西斯力量的衰退32. 如图是1979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比上年增长)曲线图。据此( ) A.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B.国内外经济环境决定经济运

19、行增速C.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D.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经济稳定33. 亚里士多德说:“在古代希腊,技工和匠师在有些国家(城邦)是不能参与政治的。直到出现了极端的民主政体,他们才获得了公民权。”“在迪比斯有这样的条件,凡是曾经从事商业的人,必须经过十年不到市场上做买卖才能担任公职。”据此可知,古希腊城邦( ) A.手工业者不允许担任政府公职B.商人阶层没有机会获得公民权C.在经济上对商人予以严厉打击D.对商人在政治参与上实行限制34. 一直到18世纪的欧洲,自然科学主要是神学的附属和部分社会上层人士的爱好和特长。19世纪,自然科学尤其是工程和应用类科技的研究人员广泛增加。这种变化主要说明了(

20、 ) A.人文主义催生近代自然科学B.近代自然科学源于宗教神学C.应用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社会生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35. 1923年秋,苏联经济陷入了低谷,工业品积压、农产品收购困难。有些人认为这是由于“经济中的无计划性”,应该加强经济计划以同资产阶级的破坏做斗争。这一主张( ) A.反映了阶级斗争的严峻形势B.折射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性C.促进了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恢复与发展36. 下图是一幅名为撕裂的漫画。这反映了当时( )A.欧洲国家难以决定自身命运B.美苏两极处于势均力敌状态C.欧洲联合抗衡美苏武力胁迫D.两大阵营对峙危及世界安全37.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21、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此现象体现了小农经济( ) A.安居乐业的生活场景B.具有封闭性和落后性C.男耕女织的辛苦劳累D.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38. 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崩溃B.铁犁牛耕的应用C.井田制瓦解D.水利工程的兴建39. 铁器用于农业生产的同时,牛耕也得到了使用,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开始出现。这一局面出现于( ) A.西周时期B.春秋战国C.秦汉时期D.汉朝以后40. “猎人居无定所的生活解放了人类的思想,而农业却把人变成土地的囚徒。”农业社会这种极为重视经验的

22、本性,使得当时人们原本对古人的崇拜祖先崇拜,变得更加无以复加了。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A.宗法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B.游牧文明比农业文明优越C.农业文明推动宗法观念形成D.宗法制的核心是崇拜祖先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先秦时期是交通的起步阶段。秦汉时期,交通得到发展,开辟道路、开凿河渠、完善邮驿和馆舍,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交通网络,出现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唐宋时期,政府继续整修道路,建设交通干线,完善驿馆,健全交通法令,形成了以京师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同时开凿大运河,推动了南北交通和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唐宋造船和航海技术发达,指南针用于航海,对外交通发达,与各国保持

23、密切的贸易联系,扬州、广州、泉州、明州成为著名的贸易港口。元朝政府整治河运,将大运河截弯取直,同时政府通过修建道路,加强了对西北及东北地区的控制,利用海运运送南方的粮食供应大都。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交通开始起步,逐步推动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步伐,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交通落后的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了新型的人民交通事业。改革开放40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各种运输方式都实现了快速发展,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运营里程以及港口万吨级泊位数量等均位居世界第一,机场数量、管道里程位居世界前列,成为社

24、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胡希捷浅谈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交通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交通事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及其启示。三、论述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18661934年)认为:唐和宋在文化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内藤湖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政治上的变化。唐宋政治上的变化主要是贵族政治的式微和君主独裁的出现。第二,经济上的变化。由于唐宋处在实物经济结束时期和货币经济开始交替之际,其间货币的形式和名称

25、自然发生变化。第三,文学上,宋词等文学形式,不再以包含典故的古语为主而变为以俗语自由地表现。文学曾经属于贵族,从此变成为庶民之物。摘编自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根据材料及所学,运用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试对材料观点进行评析。(赞同、质疑、反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D2.【答案】A3.【答案】D4.【答案】D5.【答案】D6.【答案】D7.【答案】D8.【答案】B9.【答案】A10.【答案】C11.【答案】B12.【答案】C13.【答案】B14.【答案】A15.【答案】A16.【答案】D17.【答案】B18.【答案】C19.【答案】C20.【答案

26、】A21.【答案】C22.【答案】A23.【答案】B24.【答案】B25.【答案】A26.【答案】C27.【答案】B28.【答案】C29.【答案】C30.【答案】B31.【答案】C32.【答案】A33.【答案】D34.【答案】D35.【答案】B36.【答案】A37.【答案】B38.【答案】B39.【答案】B40.【答案】C二、材料分析题【答案】(1)特点:起步早,历史悠久,逐渐发展完善;多种交通方式综合发展;形成全国性交网络;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海外交通发展;整体水平较高。意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地区均衡发展;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文

27、化联系;有利于中华文化圈形成、发展。(2)原因:近代和新中国初期交通发展奠定的基础;民族独立的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技创新与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启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三、论述题【答案】示例:观点一:赞同内藤湖南的观点。唐宋之际的社会出现了显著的变化。论述:从政治上来说,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对于皇权有着明显的限制和制约,世家大族为代表的封建贵族势力仍然较为强大,科举制虽然建立,但是仍待完善。到了宋代,君主专制得以加强,另外伴随着科举制的完善,平民政治逐渐兴起,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世家

28、大族势力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从经济上来说,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品交易活动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这些都是前代没有出现过的现象。文学上,在唐代,诗歌更多的是科举考试的敲门砖,过于政治化。伴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以宋词为代表的文学形式出现了明显的世俗化发展趋势。综上所述,宋代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相比于唐代有很大不同。观点二:反对内藤湖南的观点。由唐到宋,中国社会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论述:从政治上来说,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和宋代的二府三司制在本质上都是服务于专制皇权的,二者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从经济上来说,宋代的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是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仍然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从思想文化来讲,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在唐宋两代都占据统治地位,文学世俗化只能反映出少量的市民阶层的精神风貌而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综上所述,唐代和宋代从社会性质上来说都属于封建社会,并无绝对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