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榆树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70分。“上下四方曰宇,意空间无垠;往古来今为宙,喻时间无终。”宇宙,一般作为天地万物的总称。据此回答12题。1 下列有关宇宙叙述,正确的是( )A.宇宙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之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B.宇宙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称为天体C.太阳、地球、月球都是宇宙中的天体,既普遍又特殊D.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比如太阳和地球2宇宙中的天体系统( )A.由天体之间的引力关系和相互运动而形成,北斗七星就是这样的天体系统B.具有一定的层次,卫星绕相应的
2、恒星绕转C.总星系是目前已知的宇宙范围的全部,半径约150200亿光年 D.太阳系比银河系高一级,比总星系低一级3、在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A.金星 B.月球 C.火星 D.太阳4、当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重要原因是( )地球上有水,其他行星没有水; 地球上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上的温度在100以下,利于形成分子; 太阳与地球距离适中是存在生命物质的重要基础A B C D2013年4月11日太阳猛烈爆发,导致地球上无线电暂时中断。这次太阳耀斑被正式登记为M6.5级太阳风暴,这是中等级别的太阳耀斑。据此回答56题。5耀斑形成于( ) A .太阳内部 B .光球层 C .色球层 D
3、.日冕层6太阳活动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地球上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GPS、移动电话等信号不稳定 漠河地区出现“白夜”现象A. B.C. D.7.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大约8分多钟即可到达地球 B.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C.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 D. 太阳辐射的能量不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8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省区是()A. 四川省 B. 西藏自治区 C. 江苏省 D. 海南省9下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10.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
4、象正确的是()A .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快 慢 快 B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是大 小 大C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大 小 大 D .南京昼长的变化是长 短 长11.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黄赤交角是指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交角,目前为2326 B .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空间指向不变,始终指向北极星的附近C .黄赤交角的存在,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D .地轴倾角是指地轴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目前为663412.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A B C D13.一年中正午时物体的影子朝南的地区是( )A .赤道以南的地区 B
5、.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C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D . 南回归线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14.下面四幅昼夜半球图中,表示6月22日的是:( ) A B C D15当北京时间为7月7日12点,则纽约(74W)的地方时是:( )A.7月7日16点 B.7月6日23点04分 C.7月6日23点 D.7月6日22点56分16.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北纬45纬线上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B.纬度越高吧,线速度越大C.就线速度而言,北京小于广州;就角速度而言,北京等于广州D.南北极点的线速度为零,但角速度最大17.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地方是()A.南极和北极 B.南北极圈C.南北回归
6、线 D.赤道上18.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哈尔滨正在举办冰灯节 B 北京正在举办菊花展览C 青岛海滨浴场挤满游泳的人们 D 兰州桃园繁花似锦19.关于晨昏线(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B 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均为0C 晨昏圈在任何时候都等分赤道D 晨昏圈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圈重合20.地震发生时,在震中区附近大船上的垂钓者会感到( )A.先上下颠簸,然后前后左右摇晃 B.先前后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只有前后左右摇晃 D.只有上下颠簸21. 横波和纵波在向下通过莫霍界面时传播速度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 .S波、P波都明显增加 B .
7、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 C .S波、P 波都明显下降 D . 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22.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莫霍界面位于地幔与外核之间,在地下平均33千米处 B. 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又称岩石圈 C. 由于纵波在古登堡界面突然消失,可以推测外核物质为液态 D.古登堡界面位于地幔与地核之间,在地下2900千米处23.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太阳辐射 B. 大气辐射C.地面辐射 D. 大气逆辐射24.秋季晴朗的夜晚,农民点燃地旁的秸秆使烟雾弥漫,据说能防冻,原因是( ) A.烟雾能增加大气逆辐射 B.烟雾能减少大气逆辐射 C.烟雾能使地面辐射减弱 D.烟
8、雾能增加地面散射作用25.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由于( ) A.大气中的水汽和CO2 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B.大气逆辐射是对地面损失热量的补充 C.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 D.大气热容量大,容易增温26.下列为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是:( )27.以下有关气压场中风形成示意图的说明,正确的是:( )A.图中a表示地面摩擦力,b表示地转偏向力 B.图中c表示风向,d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 C.图示情况应发生在南半球,因风向偏左D.图示情况不可能发生在近地面28.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多,其原因与下图中那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9、)A. B. C. D.29.下列关于风带的画法,正确的是( )30.有关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就南半球而言,6月22日各气压带和风带移至最南端C.12月22日气压带和风带南移会使极地高气压带消失 D.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以半年为一周期31.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A 水平气温差异 B 水平气压梯度力C 地转偏向力 D 地面摩擦力32.形成三圈环流的主要因素是(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C 摩擦力的作用 D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
10、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完成3334题。33.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地提高地温,保证农作物的正常发育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 B.减弱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降低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34.山地胶东地区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银色反光地膜,其主要作用是( )A.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D.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照效率35.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名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夜雨的形成原因是( )A.夜晚山地气温较高,气流上升,冷凝形成降水B.夜晚山地气温低于四周,气
11、流下沉,形成降水C.夜晚谷地中气温高于同高度山坡气温,气流上升,形成降水D.夜晚山地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第卷 非选择题 (共计30分)36(10分,每空1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日期为 月 日,北半球节气为 (2分)(2)图中A点的时刻为 ,D点的昼长为 小时,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 。(3分)(3)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角速度的对比是 。(2分)(4)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1分)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1分)(5)这一天,地球上 (填哪些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1
12、分)37.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分析回答: (每空1分,共10分)(1)图中A、B表示地震波,A表示 ,B表示 ,判断依据是 (2)D是 界面,F是 界面,F界面处地震波传播特点是 (3)圈层名称:C是 ;+为 ;是 (4)G层物质状态呈 态3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A、B两处比较, 处温度低, 处气压低,引起此环流的原因是 (2)若此图是东亚冬季季风环流侧视图,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能位于亚欧大陆的是 (A或B)。东亚季风环流形成原因是 (3)若此图是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则A、B两地中 处是城区,判断理由是 (4)若此图是三圈环流的
13、中纬度环流侧视图,则A处为 (气压带),B处为 (气压带),处为 (风带)。地理试卷答案第部分 单项选择题(满分7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ADCDABC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BABCDCD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DCABDBAAA题号3132333435答案BBADC第部分 非选择题(满分30分)36题(10分,每空1分)(1)12月22日(1分) 冬至日(1分)(2)12 (1分) 12 (1分) 4 (1分)(3)D A C B(1分) 相等(1分)(4)A D B C(1分) C D A B(1分)(5)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1分) 37题(每空1分)(1)横波 纵波 A波波速慢,B波波速快(2)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明显变慢 (3)地壳 岩石圈 软流层(4)液态38题:(每空1分)(1)A B 地面冷热不均(2)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B 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城市中心气流上升(4)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